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梦中的台海之战 >

第65节

梦中的台海之战-第65节

小说: 梦中的台海之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意思是说,想将我们编入第50集团军吗?”
  “是的,你们将为主编为一个营。”
  “那你下令不就行了?还找我干什么?”
  “不行,你们的情况特殊。你们是预备役,都已有家有业,战时出征打仗没什么大问题,可要在和平时期转为正规军困难不小,因此要采取自愿的原则,不愿留者退役回家,愿意留下的人留下,不过原有预备役编制将撤销。”
  沉默了好一会,狄青龙才说道:“这意味着我们这个预备役部队历史中结,虽然让人心痛,但从某种角度上看这谓常不是一个好的结局,我们绝对服从命令。”
  “我找你来更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你能留下,如果转入正规军,你以前那种无人敢管的生活结束了,对于你那是非常痛苦,怕你不习惯,想解甲归田。我不希望你离开军队,不,是命令你留下!”
  “是,我一定留下!”
  “不仅你要留下,我希望你劝说尽可能多的人留下,你们之中的任何都是宝贝。”
  “我会尽力成为!”
  “好,那你有什么要求吗?”
  “转入正规军后,我的职务是?”
  “具体的没定,不过我保证你升官,一定会让你满意!”
  “薛一卒那?”
  “接替你出任营长!”
  “那能不能把蓝语烟留下?她可是个宝!”
  “不行,空军方面坚持不放人,而且以伞兵团长职位相留,你想一想她能不动心吗?”
  “我们是不是马上要回国了?”
  “不,改编工作将在朝鲜进行!将以你们营为基础组建第50集团军下属的第1步兵旅第3营,所需补充人员由第39集团军抽调。”
  “对于新补充的人员,我们是否拥有选择权?”
  “有!”
  每一个回国的志愿军官兵都将受到人们热烈欢迎时,一联想到那时的情景,不禁让人心情有点激动,然而一想起回国,薛一卒及其部下的感觉不免有点“伤感”,他们被俞登看中,人员依自愿进行分流。不愿留下的人立即回国,然后退役回家过以前的平民生活。愿意留下继续服现役的人被编入正在组建的第50集团军。原有的部队番号被撤消,人员分离,对于这些共同生活与战斗了数月的人们来说是无比痛苦的,然而他们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因为他们是军人。许多人最终选择了离开,因为他们的事业、家庭正需要他们回去,他们不愿长期离家,尤其是战争已经结束了。另一些人则决定离下,继续当兵。
  当薛一卒送走与最后一名离开的人道别之时,他发现自愿留下的只有200多人,这时他也接到了新的任命,第50集团军第1步兵旅副旅长兼参谋,薛一卒被该旅第3营营长。
  自愿留下的带来的人虽多为骨干分子,但人员太少,因此最初几天的工作是补充兵员和装备。新装备当然是最好的,人员则是从第39集团军各部队抽调的,个人素质相当不错,而且都有实战经验,不少人还在战斗中立过功。
  不过薛一卒还是决定对新来的人进行考核,他没等人员和装备到齐就将部队从军营中拉到训练场上,开始实战性的训练,训练从排一级的作战开始,他认为这些人都是老兵,个人的军事素质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是部队是新组建的,人员自从许多地方调来,当务之急是使他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训练中,所有被认为不合格的人员都将被立即淘汰出去。而且定下标准,每5个人中留下1个,如此标准仅次于特种部队的选拔,结果他的部队一直在不断的淘汰与补充人员,当然留下的都是精兵强将。
  经过2周的选拔,人员补充完毕,正式的部队训练也随之展开。他们的部队并非普通的步兵部队,而是直升机机载步兵部队,因此其训练内容也与众不同,但薛一卒并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上级已派来专家帮助他组织训练,因此他的日常工作相对轻松一点,可是他一直很忙。他原以为自已的军事指挥水平不错,可是到了新部队之后,他发现自已是第1步兵旅各营长中水平最差的一个,第1营是最早的一支直升机机载步兵部队,其新任
  营长虞金虎是国防大学的高材生,以前是第38集团军的团长,第2营是以沈阳军区特种兵大队为基础组建的,其营长丁子衡就是原沈阳军区特种兵大队的大队长,相比之下,他的部队以前是一支预备役部队,至于他本人不仅没上过军校,以前连兵都没当过,为适合新的部队和作战任务他开始了新的学习,他可不想落后于人。
  9月未的一天,俞登秘密到薛一卒的部队视察,对于视察结果他非常高兴,认为这支部队已达到可以投入实战的水平。
  对于薛一卒的表现,他更满意。自从那次军事对抗演习之后,俞登一直注意着这个部队,此后薛一卒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引起他的注意,后来他又看过几篇薛一卒写过的军事论文,发现薛一卒对于直升机作战理论也有研究,虽然其理论水平有限,但其理论内容与他的有些类似,经过一番了解和洪察的推荐,他相信薛一卒是个难得的人才,尤其是在直升机使用方面,这正是组建空中突击军所最急需的,这也给了薛一卒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现在俞登与薛一卒的私人关系已相当好,这多是通过洪察的关系,由于狄青龙的关系,薛一卒与洪察早已前上朋友,而且认洪察为老师,俞登与洪察的交情也不错。由于这一层关系,两人从一开始就摆脱上下级的隙合,交上了朋友,经过一番接触之后,他不免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薛一卒越来越让人喜欢了!
  当天俞登并没有离去,一则时间已晚,二则他想留下来与薛一卒长谈。当天晚上,狄青龙也赶到3营,他不是得知俞登来了,而是跑到第3营来吃好东西来了,原来的炊事班班长“甘蔗林”留下了,现在他是3营炊事排排长,3营各连没有炊事班,全营仅有营部编有一个炊事排。
  他们的私交相当不错,此前一直没有机会团聚,现在机会来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于是当晚俞登、狄青龙、薛一卒围座于一起边吃边谈。
  俞登对狄青龙说:“为什么你们旅长没有与你一起来?”
  “他太忙了,没空来,再说3营的事一直不用他操心!”
  “不是吧?他是不敢来,你们3营可是让人头痛出名的,我虽为军长,但日常工作由项佳负责,他是你们的老上级,他在上面保着你们,谁敢动你们?再说再上面还有一个洪察。”
  狄青龙立即反驳道:“是的,是没有人能管得了我们,可是这不仅不影响部队的战头力,相反有促进作用,而目前最最需要的东西就是战斗力。”
  对于这一点,俞登无法否认,3营的表现一直不错,其战斗力强无可否认,于是他问道:“那么你们是不是可以上战场了?”
  “不行!”薛一卒说道,“不是我们的人不行,而是目前的装备不行。”
  俞登明白这是他们在找借口,但还是感兴趣的问道,“为什么?”
  “虽然从陆航方面为我集团军提供了大量直升机,可是数量依然太少,尚不足以完成一次大规模行动的需要。”
  俞登说道,“我们正在想方设法增加直升机的数量,目前中国各直升机制造企业可是开足了马力生产。”
  “除了数量不足之外,直升机的性能也不能让人满意。直…10可作利剑开路,直…11可担任侦察,直…8、米…17等用于担任运输任务,问题是缺少与之配合的直升机,即运输地面部队的直升机。
  按你的理论,需要以机载步兵于敌后方机载,这就要求运输部队的直升机应类似于装甲部队的步兵战车,不仅能运送人员与装备,还要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能够在敌人的火力下有较高人生存率,还要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可以支援步兵。可惜中国目前没有这样的直升机,只能以运输直升机加装火箭弹等武器来代替。
  同时按你的理论,先头部队抢占着陆点之后,应有后继部队扩大着陆点并在敌后展开行动。这样的任务就要求后继部队拥有更强的机动性与火力,如此部队已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步兵,其主要装备应是各种超轻型车辆,可是中国缺少能运送较重装备的重型直升机。
  对了,所需的各种超轻型装甲车辆好象在国内也是空白,对吗?”
  俞登应道:“说的不错,确实需要一种拥有强防护力与火力的运输直升机,它实类似于米…24,也需要重型运输直升机。其实问题正在解决之中,攻击运输直升机与重型运输直升机的研制工作已经开始,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等企业也开始了超轻型装甲车辆的研究工作。”
  这时狄青龙补充道:“没有所需的装备,我们可以马上研制,也存在什么技术问题,问题是这需要时间,何时能大批装备部队更是未知数。”
  俞登深有感触的应道:“是的,需要时间,人员与编制问题解决的相对容易,真正的问题是装备,不过当务之急是把部队训练出来,不是装备等人,而是人等装备。”
  他们又继续谈下去,谈到有关机载步兵装备时,俞登提到:“上次,你们不是说需要一种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吗?”
  狄青龙回答道:“对,我们是轻装部队,缺少重装备,携带能力也有限,可执行的任务又特殊,随时可能陷入敌后,失去友军的远程火力支援,很容易受到敌装甲部队的进攻。”
  俞登接着说道:“我记得当时你提出,120毫米反坦克火箭威力不足,命中率低;红箭…8威力大,命中率高,但太重,你们希望重量尽可能轻一点,以便带的尽可能多。”
  “是的,一种重量轻,威力大,高命中率的反坦克武器。”
  “回去之后,我向装备部门提出这个意见,没想到装备部门很快回复说,国内某研究所以前进行过一种轻型反坦克导弹的研究工作,说其重量很轻,但射程太短,只有800米,因此被列为技术性试验性项目,研究工作已中继。”
  思考了一下后,薛一卒说道:“800米的射程对我们足够了,让他们赶紧研究吧!”
  “放心吧!研究工作已恢复,听说他们保证6个月内的交付部队使用!”
  狄青龙与薛一卒几乎是同时开口说:“太好了!”
  “还有,我打听到一种防空与反坦克两用导弹已接受完成。”
  “什么?”薛一卒有点不解的问道,“防空与反坦克两用导弹?”
  “可能是一种超高速导弹,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如果真能开发出防空与反坦克两用导弹,那么将太好了!”
  可是俞登说道:“也许我们等不到了!”
  狄青龙与薛一卒又几乎是同时开口说:“为什么!”
  “我马上要回国参加国庆活动,你们很快也要回国,”他刚一说到回国,狄青龙与薛一卒的脸上几乎显露出笑容,他们早盼着回国了,见此情景,俞登马上补充道:“先别为了能回国而高兴,第50集团军回国后调南京军区,你们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狄青龙与薛一卒脸上的笑容只是淡了一些,经狄青龙点头同意之后,薛一卒说道:“李思华有关去台北过春节的传言应该不假,因此第50集团军此次南下的目的只有一个:攻台!”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你的《中美之战应如何打?》一文中不是没有明确的写着吗?先集中海空力量攻台,于开战之初重创台军,如此时美国决意出兵,那么我应挥师北上,与美决战于朝鲜半岛,以求至少重创美军。应于适当时机停战议和,以求休整之机,然后再寻机再战。总之,打打停停,停停打打!”
  “《中美之战应如何打?》一文从何处看到的?它可是一直没有公开发表过,等一下,你们应是从洪察那看到对吗?此文最早是让他看的。”
  “没错,其实我们也有同样的想法,只不过你把它系统的写了出来。”
  “你们也有相同的想法?”
  “你以为就是你一个那么想吗?”
  果然不久,第50集团军回国的命令就下来了,此时第50集团军已组建完成。集中精力于第50集团军的组建工作,俞登把志愿军的工作基本上交给志愿军总部的参谋人员,他要完成他的理想,反正朝鲜已经没有仗打了,志愿军总部的事情没什么他放心不下的。组建工作的第一要务是征集人才,没有优秀的人才再好的装备也没有用。他从国内将项佳调来担任集团军副军长兼参谋长,虽说是由正职降为副职,但这也是值得庆祝的,如果不是由于他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中的良好表现,他根本没有机会出任这一新职,空中突击集团军的副军长可不是谁想当就当的。
  原属第39集团军的第190机械化师调入第50集团军,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