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梦中的台海之战 >

第41节

梦中的台海之战-第41节

小说: 梦中的台海之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能充满信心,不再心存疑虑,卢顿也不反对将指挥权交给她。
  人民军向东突围之后,美韩联军北上的道路变得畅通无阻,由于急忙挥军北上,根本没有派兵追击突围的人民军的意思。确切一点说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实施这场追击,韩美联军也不重视他们,正如柴狼所说:“同胞相残没有任何好处,还是把他们封锁在东部山区吧!很快他们就会投降的!我们还是集中兵力解放平壤和北进与中国人决战吧!”也确实如此,突围之后的人民军建制已乱,急需休整与补充,暂时无力再战,不过对于韩美联军来说,他们虽为残兵败将,但始终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朝鲜西部集群虽被封锁于有限的空间内,但还没有被消灭。尤其是当敌人主力北上,对他们的进攻放松之后,有了休整的机会。此时朝鲜西部集群不仅不急于发动进攻,还摆出一副弱小的样子,因为要等待正面的大规模进攻的开始。这些情况并没有引起韩国人或美国人的注意,实际上这几天不断有情报证实这些部队还拥有很强的实力,可惜有关情报内容存在着许多矛盾之处,非常混乱,战时的情报工作非常容易出现错误的。情报的收集很容易,问题在于对情报进行的处理。虽然人类社会进步了许多,办公室内多出了许多现代化的办公用品,可情报分析工作最终还是需要人工完成的,因为情报资料不是简单的数据,不能进行加减乘除式的计算。每天收集到的情报资料数以万计,不要说每份都仔细的阅览,就是简单的翻一翻都不可能。情报分析本身就是一种消耗时间的工作,尤其是在情况正不断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要在短时间内上交报告,除了偷工减料之外,绝对不可能。
  如何正确分析和判断,这些内容相互矛盾的情报是一名优秀的将军所必须据备的条件,可惜此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威斯特(美国是超级大国,联合国总司令一职当然要由美国人来担任了)被不断取得的胜利冲了晕了头脑,犯了轻敌的毛病,这可是将军们最爱犯的病之一,把侧翼的强敌当成了“乌合之众”,仅派兵封锁,等着他们投降。虽有人对此有不同意见,可惜持相同意见的人太少了,没有能影响他的决定。
  让威斯特头痛的事还真不少,由于推进的太快,补给线越来越长,补给困难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了。由于人民军撤退时对铁路进行了破坏,并在港口内布放了水雷,所以上述设施一时间都无法使用。补给的运输完全依赖于公路,但北朝鲜境内公路的条件并不是很好,战争中又受到破坏,所以通过能力不高。可作战部队对物资的需要特别大,无论是美军部队还是韩军部队,都装备有大量机动车辆,这些车辆每天都要消耗大量油料,弹药的消耗也不少。西方人重视自己的生命,打仗死的人越少越好,当然这是对己方而言,只要少死人,消耗多少弹药都可以。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作战部队只知道拼命消耗除已方人员生命之外的一切东西,结果各种物资的消耗都特别快。他还要受到来自国内的反战压力,自开战以来,每天都有美国士兵阵亡与受伤,而且一天一天在增加,这对于重视自己生命的美国人是受不了的。随着伤亡的不断增加,美国国内的反战力量不断增强。尽早结束战争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是中国宣布出兵之后,失败的阴影又一次出现在美国人的心中。经过海湾、科索活、阿富汗等战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再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已经由沈阳转移到中朝边境城市丹东市郊外的一处军营内,附近都是山,所以环境相当不错,俞登每天起床之后都要到附近的山上散步,活动一下身体。虽然每次都不超过15分钟,但这已经是一种“享受”了,因为前方战事紧张,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多,再没固定的时间表,饿了随便找口东西吃,困了找个地方眯一会,不存在按时吃饭,按时上下班的概念。每天报纸依然会按时放在办公桌上,可惜已经没人有空翻一下,都堆放在那里了。大家还象以前经常喝茶,只不过以前是一口口慢慢的细品,现在是一杯杯往嘴里倒,一是解渴,二是提神醒脑,放下茶杯就要接着工作。
  昨天晚上,俞登忙了一夜,天亮前才睡下,等他起来时已经是上午10点了,睡了大约5个小时,本来他还可以再睡一会,然而他没有心情再睡下去了,不过他没有放弃散步的习惯,于是约了几个人就出发了。每次出去散步,他都会让一些人同行,希望借这个机会让大家出来从紧张的工作中“解脱”一会,可惜这个想法从来没有实现过,大家总是一边散步,一边讨论问题,散步实际上成为早间碰头会。
  “李参谋,介绍一下情况吧!”李参谋是负责情报方面工作的,每次出来散步,俞登都让他先介绍一下情况,然后大家再讨论,今天也为不例外。
  “是,敌人正在加紧北上,正按你的计划行事。还有接到通知,朝鲜方面已经同意将人民军全部纳入你的指挥之下,正式的通知已经下来了。”
  “很好,这样就可以统一指挥了!突围部队的情况如何?”
  “一个小时前,接到蓝语烟的电报,她说一共有4万人成功突围,敌人已经停止追击,部队急需休整,请求指示。”
  “好的,通知她,部队要抓紧时间休整,下一阶段的行动我还需要他们。”俞登接着又补充道:“反正他们已经被封锁在敌后,撤不回来了,正好在敌后安一枚钉子,”想了一下又补充道:“再想办法给他们送点补给。”
  还没等李参谋回答,旁边的王参谋就说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们处于山区,无法海运,只能空运,可是困难很大。”王参谋是空军的人,因为这次出兵朝鲜是三军联合作战,所以志愿军总部中有许多来自海空军的人,以便于各军种协同作战。
  “海军是不是活动一下?海军不正准备有所行动吗?”上次朝鲜战争海军直到战争快结束了才派出一支由鱼雷艇组成的部队,没有参加了一次战斗。人们一谈起当年的抗美援朝只提陆军与空军,根本不提海军,因此海军方面的态度是:“就是打败仗,这回我们也要露个面!”
  19日下午,一支由导弹艇组成的“101”编队集结于鸭绿江口附近,待夜幕一降临,立即沿朝鲜海岸南下,正在寻机出战。
  “101”的编队出发不久,就与一支由旅顺基地出发,代号为“102”的舰艇编队会合,“102”编队是由“拉萨”号驱逐舰与2艘“江卫”Ⅲ型护卫舰,4艘导弹艇组成。其中“拉萨”号驱逐舰是中国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排水量近万吨,装有1座130毫米舰炮,128个单元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4座7管30毫米近防炮,2座3联反潜鱼雷发射装置等。“江卫”Ⅲ型护卫舰是“江卫”级的最新型号,主要是加装了导弹垂直发射装置。4艘导弹艇都属于以“红星”级,其反舰导弹已由C…801改为C…802B,是C…802的抗干扰能力加强型。“101”编队由4艘导弹艇组成,全部是最新式的水翼艇,排水量不足60吨,每艘装有4枚C…701导弹。
  不久“101”编队转向东南,沿着朝鲜的海岸线南下,“102”编队则继续南下。
  “102”编队的南下很快就引起了注意力,引来了许多美韩军舰与之对峙。自开战以来,双方的军舰就在朝鲜外海上展开对峙,但谁也不想首先开火,因为都不想扩大事态,否则就不会形成什么“君子协定”,划定什么作战区域,并保证遵守了。可在朝鲜沿海地区则不同了,这里属于作战区域之内,所以此时“101”编队是相当危险的,好在“102”编队吸引住了敌人的注意力,再加上此时的天气不太好,一时间没有人注意这支小部队。虽然一路上有惊无险,但“101”编队还是非常小心,必竟已进入敌舰艇出没的地区。
  “报告,发现不明目标!”导弹艇上的雷达兵报告道,“准备战斗!”指挥官大声命令道,“来的真不是时候!”导弹艇编队发现接近敌人,于是志愿军海军的第一场战斗开始了。
  遭遇到的是一支韩国海军的快艇编队,大大小小有11艘之多。因为他们侦察到这个地区有人民军海军舰艇,准备借当夜风浪较大的机会,对停泊于海峡内避风的人民军舰艇实施偷袭。韩国海军并没有发现正在秘密靠近的4艘护卫艇,原来天还没有亮,无法用肉眼观察,只能用雷达。这个型号的护卫艇在设计时就注重隐身概念,当时又处于低速情况下,不仅反射的雷达信号不强,而且显得很“乱”,恶劣的天气条件和附近海岸、海岛的反射波也干扰了雷达。再说韩国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附近的一处小海湾,人民军海军的舰艇常出没于这里。正当韩军舰艇准备冲入海湾,发起突袭时,隐蔽于暗处的4艘护卫艇突然发射了C…701导弹,每艘各发射2枚。韩国人虽马上发现了来袭的导弹,可惜太晚了,还没等实施有效的拦截与干扰,导弹就命中目标,击中7艘韩国快艇。被击中的快艇立即燃起大火,火光随即将整个编队暴露出来。紧接着,4艘导弹艇冲过去,开始用艇上的舰炮实施近距离攻击,这时再用导弹无疑是浪费,25毫米口径舰炮射速是非常可怕的,虽的威力是小了点,不过对付快艇之类的目标足够了。当他们退出战斗返航之时,11艘韩国快艇不是沉没就是被击成重伤。随后闻讯赶来人民军的3艘快艇将落水的韩军救起,随便还俘获了2艘没有沉下去的韩国快艇。
  这次战斗的胜利让志愿军海军有了信心,于是快艇编队借着夜色掩护,不断出击,打起了“海上游击战”,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当然损失也不算小。可惜战斗的规模太小了,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局。各型运输船连续突破封锁,将各种物资运到朝鲜西部集群手中,只是数量太少了,因为韩美联军依然掌握着制海权。对于“海上游击战”美国人有点无可奈何,夜幕为对手提供了最好的掩护,星罗棋布的沿海岛屿,众多的小海湾是快艇最好的隐蔽所,明明知道对手的后方基地在那里,而且就是不能攻击,因为那是中国的辽东半岛。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手之后,美国人发现对付这些神出鬼没的快艇,大型军舰显得笨手笨脚,最好是以快艇对快艇;最好的方法是占领岛屿,使对手失去隐蔽所和出击阵地;空中打击也是不错的方法。可惜这些发现并没有让情况有多少改观,因为陆地正打的热闹,没有精力,也没有多余地兵力到海上去对付这些四处“捣乱”的敌人,反正这是一个不影响大局的战斗。 
 
 
 
  
第3节
 
  柴狼、王西民、西瓜、夏子寒等4人由于打架事件这几个人一晚之间成了“明星”,虽然他们否认自己的行为是犯罪,但在事情没有解决之前,他们在香港警察局的记录中还是取保候审人员。所以风玄找个理由将柴狼、王西民、西瓜、夏子寒等4人留在了攻台总指挥部,好让他们少制造点麻烦。
  这几天他们一直没有闲着,不是打着网络步兵营成员的旗号(只要网络步兵营的人不说实话,这里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假的),在指挥部内四处活动,(好在他们只是出于好奇,没引起麻烦),就是坐于电脑前写作。写作是他们的专长,尤其是打架事件之后,更要写点东西,要不怎么能自称为“思想理论工作者”呢,再说也不想放过香港警察。
  由于这几天一直忙于编写新软件,他一直没有注意他们的情况。经过众人的努力,新的工具软件终于于22日下午完工,只剩下测试工作,风玄终于有空了,,因此想找他们几个聊一聊,可是柴狼、王西民、西瓜、夏子寒等4人不见了,
  “他们几个又跑哪去了?”,他问道,可是没有人知道,他开始四处寻找,他怕这几位再弄出点什么事来,可还是没找到,不得不寻求杨国雄帮忙。
  杨国雄答复是:“不必找了,他们走了。”
  “什么?去哪了?他们走时应该和我说一声才对,出了什么事?他们犯了什么错误?”
  “他们没有犯什么错误,实际上我很喜欢与他们在一起聊聊天。一个小时前,从北京来了几个人,把他们接走的,至于为什么接走他们和去什么地方,目前还不清楚。”
  “为什么会这样?与打架事件有关吗?”
  “对于你的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他们与来人的谈话我没有听到,临走时也没有说什么,不过他们走时显得很高兴,也很急。”
  “是什么人把他们接走的?”
  “这个问题,我让人打听了一下,来人的身份不明,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确来自北京,而且是乘专机,还持有的是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