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135-婴儿论 >

第2节

135-婴儿论-第2节

小说: 135-婴儿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仍 汗出也。大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伤寒六七日。 
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伤寒五六日。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 
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x小柴胡汤方x 
柴胡(一钱) 黄芩(五分) 人参(三分) 甘草(三分) 半夏(一钱) 生姜(三分) 大枣(三枚)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减七合。去滓再煎。取一升。分温服。大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欲 
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x五苓散方x 
猪苓(五分) 泽泻(五分) 茯苓(三分) 桂枝(三分) 白术(五分)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七。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 
芒消汤主之。潮热郁郁。呕不止。小便赤者。柴胡加芒消汤主之。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 
里 
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脉滑。肌肤大热。反大便溏。小便白。 
此为真热假寒候。宜白虎汤主之。大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 
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下之则愈。 
x大柴胡汤方x 
柴胡(二钱) 黄芩(五分) 大黄(五分) 芍药(一钱) 半夏(五分) 生姜(三分) 枳实(五分) 大 
枣(二枚) 
上八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再煎。分温服。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 
与调胃承气汤。 
x调胃承气汤方x 
大黄(一钱) 甘草(五分) 芒消(五分) 
上三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 
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 
x小承气汤方x 
大黄(一钱) 浓朴(四分) 枳实(五分) 
以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伤寒六七 
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此为实也。宜大承气汤。 
x大承气汤方x 
大黄(一钱) 浓朴(四钱) 枳实(五分) 芒硝(三分) 
上四味。以水二升。先煮二物。减五合。去滓。内大黄。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一两沸。分温再服。 
病位于开者。桂枝汤所适也。位于阖者。承气汤所适也。位于枢者。柴胡汤以和之。病患振寒大热。流汗而解。三日若 
四日。再三发作如故。此为温毒所致。宜达元饮主之。 
x达元饮方x 
槟榔(五分) 浓朴(五分) 知母(三分) 芍药(五分) 黄芩(三分) 草果(三分) 甘草(二分)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x竹叶石膏汤方x 
竹叶(七叶) 石膏(五分) 半夏(五分) 人参(三分) 甘草(二分) 粳米(三分) 麦门冬(五分)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病患脉微弱。而气逆面红。小便难。时 
时呕。不食者。犀角辰砂汤主之。 
x犀角辰砂汤方x 
茯苓(一钱) 犀角(五分) 辰砂(三分) 食盐(二分) 生姜(三分) 
上五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大阳病。二三日。振寒而汗出。一身凉和。反脉弦紧。此为疟疾也。 
大阳病。热忽退。身凉。头痛未歇者。为疟邪也。病患恶寒。脉数而弦。腕冷如灌水者。必疟疾也。柴胡干姜桂枝汤主 
之。 
x柴胡干姜桂枝汤方x 
柴胡(五分) 黄苓(三分) 半夏(五分) 桂枝(三分) 干姜(二分) 生姜(二分) 人参(二分) 大 
枣(二枚) 甘草(二分) 
上九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疟病。必振寒。而发热。HT 作难愈者。食 鱼为妙。附子摩散主 
之。 
x附子摩散方x 
附子(一块,去皮) 
上一味。研如泥。醋调。发前一时。敷脊骨自验。疟疾。若温病。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小便必赤。若足热。此为 
余热未解。宜竹叶石膏汤主之。疟病夜发者法出血中之邪。宜桂枝加桃仁当归汤若欲截邪者。斩鬼丹主之。 
x斩鬼丹方x 
黄丹(研) 独头大蒜(研如泥) 
上二味。同捣为丸。发日五更。以水五合。服一钱匕。伤寒。若瘟疫。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 
而不呕。 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x柴胡桂枝干姜汤方x 
柴胡(五分) 桂枝(三分) 干姜(三分) 栝蒌根(三分) 黄芩(三分) 牡蛎(三分) 甘草(二分) 
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再煎。二三沸。分温服。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 
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x甘草附子汤方x 
甘草(五分) 附子(三分) 白术(五分) 桂枝(三分) 
上四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三服。风湿在表者。开鬼门。在里者。洁净腑。宜渗湿汤。 
x渗湿汤方x 
仙遗粮(二钱半生半炒) 茯苓(一钱) 黄柏(黑炒三分) 生姜(三分) 大枣(二枚)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佳。慎不可以火攻之。 
x麻黄加术汤方x 
麻黄(五分) 桂枝(三分) 甘草(二分) 杏仁(七个) 白术(五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先煮麻黄。减五合。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温服。复取微似汗。皮水为病。四肢肿。 
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x防己茯苓汤方x 
防己(一钱) 黄 (五分) 桂枝(三分) 茯苓(一钱) 甘草(二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 
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汤主之。 
x茵陈汤方x 
茵陈蒿(二钱) 栀子(一枚) 大黄(五分) 
上三味。以水二升。先煮茵陈。减五合。内二味。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 
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茵陈五苓散主之。 
x茵陈五苓散方x 
茵陈蒿(一钱) 五苓散(一钱) 
上二物。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黄。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生萝卜取 
之。诸病黄家。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热在里。当下之。以汗解之。宜桂枝加葛根汤。欲下之。宜大承气汤。夏热所 
伤。 
头痛身热。脉微浮而小便如血。宜黄连香薷饮主之。 
x黄连香薷饮方x 
香薷(三分) 浓朴(五分) 黄连(三分) 白扁豆(五分炒) 甘草(二分) 生姜(三分) 大枣(三枚) 
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大阳中热 足也。脉浮而渴。若睡中微搐。若小便涩者。五苓散加辰 
砂三分服之。夏月伏热烦渴脉微数。若泻黄者。大顺散主之。 
x大顺散方x 
桂枝(四钱) 杏仁(四钱) 干姜(四钱) 甘草(二钱) 
上四味。捣研筛。每服一钱七。以白饮服。儿体羸弱。少气力。适感触夏热客邪食真遂飧泄。而脉微弱者。解暑补 
真汤主之。 
x解暑补真汤方x 
黄 (五分,蜜炒) 参叶(三分) 甘草(三分) 五味子(十个) 麦门冬(五分) 黄连(二分) 茯苓(五 
分) 白术(三分) 陈皮(五分) 
上九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暴卒腹痛。若霍乱吐泻。四肢厥者。宜藿香饮。 
x藿香饮方x 
藿香(三分) 木香(三分) 益知(三分) 白术(三分) 木瓜(三分) 食盐(二分) 
上六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身热焰焰。烦渴舌焦。脉滑而数。小便如血。宜白虎加人参叶汤主之。 
喝病身热。烦闷大渴。少气倦怠。或霍乱昏眩。吐泻冷汗者。湿霍乱也。不吐泻者。此为干霍乱。难治。紫霜丸服之。 
伤寒若中喝。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x四逆汤方x 
附子(三分) 干姜(三分) 甘草(三分) 
上三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再服。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 
寒。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x通脉四逆汤方x 
甘草(五分) 附子(五分) 干姜(五分) 
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身体暴厥。以阴阳难顺接故也。若脉滑而厥者。 
热厥也。宜白虎加桂枝汤。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x吴茱萸汤方x 
吴茱萸(五分) 人参(五分) 生姜(五分) 大枣(二枚)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温服。病患奄忽而厥者。发大热。前热者后必厥。厥剧者热亦剧。厥微者热亦微。 
紫霜丸导之。病胸腹硬痛。额汁出。四肢厥寒。此为食厥。宜急吐之。发汗若下之。阴虚阳暴绝。病仍不解。烦燥者。 
茯苓四逆汤主之。 
x茯苓四逆汤方x 
茯苓(五分) 人参(二分) 甘草(二分) 干姜(五分) 附子(五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 
汁汤主之。伤寒脉浮。身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 
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x以复其阳甘草干姜汤方x 
甘草(三分) 干姜(三分) 
上 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若四肢挛拘而微厥者。宜芍药甘草附 
子汤主之。 
x芍药甘草附子汤方x 
芍药(二钱) 甘草(五分) 附子(五分) 
以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加蜜一匙。分温服。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 
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乌梅丸主之。 
x乌梅丸方x 
乌梅(二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 川椒(四两去 
仁) 桂枝(六两) 人参 黄柏(各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拌 
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食。病患腹满身热。合面倦卧。其脉细数。虽 
腹硬不可攻之。宜柴胡平胃汤。 
x柴胡平胃汤方x 
柴胡(五分) 黄芩(三分) 人参(三分) 甘草(三分) 半夏(五分) 生姜(二分) 苍术(三分) 陈 
皮(五分) 浓朴(五分) 
上九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频频服。潮热反复。腹硬而肉脱。转属疳病。坏病也。宜消疳汤主 
之。 
虚劳悸衄。身体微热。四肢酸痛者。当皈建中汤主之。 
x当归建中汤方x 
当归(五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生姜(二分) 甘草(三分) 大枣(二枚) 
上六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三合。日三服。气血两衰。郁火起伏。胸硬腹 
弱。少气悸动。兼主眼目不了了者。宜枸杞凉肝汤。 
x枸杞凉肝汤方x 
枸杞 浓朴 香附子(各一钱) 茯苓(二钱) 黄柏 甘草(各五分) 
上九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羸瘠之气。腰腹拘急。四肢沉重。咽干唇燥。面颜少色。二脉不足者。 
黄建中汤主之。身热发作。气血消烁。若烦渴。真热假热。俱既济汤主之。 
x既济汤方x 
生地黄(五钱,捣碎) 黄连(五分)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若渴剧者。冷服真热加石膏。假热加人尿。谵语加辰砂。身体血燥。 
暮时潮热。吸吸咳喘。喉内痰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