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365-古今医案按 >

第60节

365-古今医案按-第60节

小说: 365-古今医案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曰。寒热不时。乃气血虚。不信。仍服一剂。汗出不止。谵语不绝。烦热作渴。肢体抽搐 
薛用十全大补二剂。益甚。脉洪大。重按如无。仍以前汤加附子数剂。稍缓。再服而安。 
震按前二案。以脉弦而紧知为瘀血。此案以脉洪大。重按如无。知为气血两虚。是真临 
证指南也。但首案必须大调经散。次案必须葱白散。决非通套行血消瘀所能治。此案必须桂 
附。亦非平补气血所能治。 

卷九女科

属性:乐元忠妻。产后病惊。身飘飘如在浮云中。举目则旋转。持身不定。四肢酸软。皆以安 
神补虚治之。前证转甚。载原礼独曰。左脉芤且涩。神色不变。是因惊致心胞络积血耳。乃 
下血如漆者一斗。遂愈。古人云。大实似羸者此也。 
震按此证必共认为虚矣。苟不辨其左脉之芤涩。岂能测其心胞之积血耶。人只知惊是病 
不知因惊而又致病。则治惊无益也。可举此案以例其余。 

卷九女科
潮热、吐衄血
属性:汪石山治一妇。产后未经盈月。怒气。血流如水。三日方止。随又劳苦。四肢无力。睡 
而汗出。日晡潮热。口干。五心如炙。诸医皆用柴、芩、薄荷之类。其热愈炽。诊其脉弦大 
无力。此蓐劳也。以四物汤一两。入胡黄连、秦艽、青蒿各五分。数服热退身凉。后以黄连 
八珍丸一料而安。 
震按此用二连、艽、蒿。可见薛氏之八珍十全。原非成例定局。 
一妇产后。血逆上行。鼻衄。口干心燥舌黑。盖因瘀血上升。遂用益母丸。童便化下数 
丸。后鼻衄渐止。下血渐通。 
震按女科诸书。咸以产后鼻衄为险证。此用益母丸童便化下数丸。是仿倒经治法。亦有 
愈者。然未可奉为胜算也。 
立斋治大尹俞君之内。产后发热晡热。吐血便血。兼盗汗。小便频数。胸胁胀痛。肚腹 
痞闷。薛曰。此诸脏虚损也。治当固本为善。自恃知医。用降火之剂。更加泻痢肠鸣。呕吐 
不食。腹痛足冷。始信薛言求诊。其脉或浮洪。或沉细。或如无。其面或青黄。或赤白。此 
虚寒假热之状。时值仲夏。当舍时从证。先用六君子汤加炮姜、肉桂。数剂胃气渐复。诸证 
渐退。更佐以十全大补汤。半载全愈。 
震按此条脉法。可为大虚之据。 
一产妇咳嗽痰盛。面赤口干。内热晡热。撤作无时。此阴火上炎。当补脾肾。遂用补中 
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产妇泻痢年余。形体骨立。内热晡热。自汗盗汗。口舌糜烂。曰吐痰三碗许。脉洪大 
重按全无。此命门火衰。脾土虚寒而假热。吐痰者。乃脾虚不能统摄归源也。用八味丸补 
火以生土。用补中益气兼补肺金而脾胃健。 
震按此二案。乃薛氏治法正宗。能熟志之。自不流入清解滋阴一路。 

卷九女科
泄泻
属性:汪石山治一妇。产后滑泄。勺水粒米弗容。实时泄下。如此半月余。众皆危之。或用五 
苓散、平胃散。病益甚。汪诊之。脉皆濡缓而弱。曰。此产中劳力以伤其胃也。若用汤药。 
愈滋胃湿。非所宜也。令以参苓白术散。除砂仁。加陈皮、肉豆蔻。煎姜枣汤调服。旬余而 
泻止。 
〔附〕沈尧封治一妇。产时去血多。随寒战汗出。便泻不止。用大剂真武汤。以干姜易 
生姜。两剂战定而汗泻如故。又服两日。寒战复作。再用补中汤。无人参。加附子。两剂。 
病者云。我肚里大热。口渴喜饮。然汗出下利寒战仍不减。沈方凝神思虑。其母曰。彼大孔 
如洞。不能收闭。又无力吃参。谅无活理。沈用黄 五钱。炙北五味四钱打碎。白芍、茯苓 
各二钱。各炒。归身、甘草各钱半。各炒。大枣三枚。一剂病减。四剂全愈。 
金大文先生治一妇。产后三日发疹。细而成粒。不稀不密。用荆芥、蝉蜕、粘子等药一 
剂。头面俱透。越一日。渐有回意。忽大便溏泄数次。觉神气不宁。问其所苦。曰热曰渴。 
语言皆如抖出。脉来微细。数有七至。外露但欲寐少阴证据。金曰。此阳脱证也。属少阴。 
用生附子三钱。水洗。 如炒米。干姜炒八分。甘草炒一钱。白芍炒一钱半。水煎。冲人尿 
一调羹。猪胆汁四小茶匙。时已黄昏。无猪胆。以青鱼胆汁代之。服毕即睡。觉来热渴俱除 
续用黄 建中汤加丹参、苏木。二剂而安。 
震按此二案。有大见识。大力量。故能起死回生。较之汪案。高逾十倍。但汪案勺水粒 
米弗容。实时泄下。亦诚危矣。然处方平淡。不过以散换汤之巧。亦即效者。盖脉濡缓而弱 
与脉微细而数有七至者。其平险各别也。 

卷九女科
浮肿
属性:丹溪治一妇产后。四肢浮肿。寒热往来。盖因败血流入经络。渗入四肢。气喘咳嗽。胸 
膈不利。口吐酸水。两胁疼痛。遂用旋复花汤。微汗渐解。频服小调经。用泽兰梗煎汤调下 
肿气渐消。 
震按此系败血流经之肿。乃产后浮肿之一端耳。其不因败血而肿者。又当另法以治。但 
产后浮肿。亦是险证。此二方未必能效。 

卷九女科
气喘
属性:汪石山曰。余一日庄居。一乡人踵门哀恳。道其妻产后。数喘促不能卧。痰与血交涌而 
上。日夜两人扶坐。才侧身壅绝。乞救疗之。余以意度。新产后。血气脾胃。大虚顿损。故 
虚痰壅盛。而败血乘之。犀角六君子加失笑散。一服痰血俱下。喘亦立止。次日来谢云。诸 
病皆去。止不能食耳。与参苓白术散调理全愈。 
震按此证甚危。此方甚巧。若用六君而不加犀角失笑散。则不应。用犀角失笑散而不合 
六君。亦不应。但以意度之。不凭脉象。固由汪公熟能生巧。而其病机。在乎痰与血交涌而 
上。才侧身。便壅绝。显系败血随痰上升。然非血气脾胃之大虚。败血何由随痰上升耶。此 
方所以恰对也。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先生之谓欤。 

卷九女科
损破尿胞、脱下子宫
属性:一产妇因收生者不谨。损破尿胞。而致淋沥不禁。丹溪曰。肌肉破伤。在外者。尚可完 
补。胞虽在腹。恐亦可治。诊其脉虚甚。盖难产。因气血虚。故产后尤虚。试与峻补。以参 
术为君。芎、归为臣。桃仁、陈皮、黄 、茯苓为佐。以猪羊胞煎汤熬药汁。极饥饮之。 
一月而安。盖气而骤长。其脬即完。恐稍迟即难成功也。 
一妇产后。阴户下一物如合钵状。有二岐。此子宫也。气血弱。故随子而下。用升麻、 
当归、黄 大剂。服二次。仍用皮工之法。以五倍子作汤洗濯。皴其皮。后觉一响而收入。 
但经宿着席。破落一片如掌大。心甚恐。朱曰。非肠胃比也。肌肉破尚可复完。以四物加人 
参数十帖。三年后。复生一子。 
震按难产因气血虚。故产后尤虚。此是至言。然以论损破尿胞。脱下子宫者。尤为确切 
不移。他证又当活看。 

卷九女科
玉关不闭
属性:立斋曰。一妇人阴门不闭。肿痛。发热恶寒。用十全大补加五味。四剂肿消而敛。若初 
产肿胀。或 痛而不闭者。当用加味逍遥散。若肿既消而不闭。当用补中益气汤。切忌寒凉 
之剂。 
震按玉关不闭。虚证无疑。而虚证之中。又有分别。立斋之加惠后学多矣。特是产科奇 
病甚多。奇方亦甚多。兹集不能全载。如遇怪异证候。当于叶杏林所述诸书检求之。夫学医 
何难。不过多读书耳。金史载张洁古学医。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 
中。自是洞彻其术。因思天使此人为良医。尚须纳之以书。我侪既不梦斧凿开窍。务必从目 
从口将书纳之于心。纳之诚多。宁让洁古独步耶。设遇奇病。自有奇方。可向腹笥检求矣。 
至类案江公注云。须问临产难易。去血多少。以辨虚实。及血热戒投温燥。俱系名言。又可 
为薛氏之功臣。 

卷十
外科
属性:震于疡科幼科。素所未谙。故不敢选。今择其与内科有关涉者。略采数条。以作邻壁之 
余光。 

卷十外科
疥疮
属性:陈斗岩治金台僧嗣真。遍体生 。岁久。药罔效。陈曰。此太阴之经蕴风邪。风化为 
虫病也。初犹未信。翌日。僧持疮痂数片细看。有虫如虱。泣拜求治。乃教以百部、蛇床子 
草乌、楝树叶煎汤一缸。令僧洗浴一二时。落疮痂虫无数。一月凡数浴。僧遍体如白癜风 
状而愈。 
立斋治一男子。年十六。夏作渴发热。吐痰唇燥。遍身生疥。两腿尤多。色黯作痒。日 
晡愈炽。仲冬腿患疮。尺脉洪数。薛曰。疥。肾疳也。疮。骨疽也。皆肾经虚证。针之脓出 
其气氤氲。薛谓火旺之际。必患瘵证。遂用六味地黄、十全大补。不二旬。诸证愈而瘵证 
具 
仍用前药而愈。抵冬娶妻。至春诸证复作。父母忧之。令其外寝。幸年少谨疾。亦服地黄 
丸数斤。煎药三百余剂而愈。 

卷十外科
痱痤
属性:孙东宿治查景川。遍身痱痤。红而掀痒。诸人以蒺藜、荆芥、升麻、葛根、元参、甘草 
石斛、酒芩与之。不愈。又谓为风热。以元参、蝉蜕、羌、防、赤芍、甘草、生地、当归 
升麻、连翘、苍耳子服之。饮食顿减。遍身发疮。痛痒不可言。孙诊之。两手脉俱缓弱。 
以六君子汤去半夏。加扁豆、砂仁、苡仁、山药、藿香、黄 。一服而饮食进。四帖而痛痒 
除。十帖疮疥如脱。 

卷十外科
瘤赘
属性:浮梁李生。得背痒疾。隐起如覆盆。无所痛苦。惟奇痒不可忍。饮食日减。无能识其为 
何病。秦德立见之曰。此虱瘤也。吾能治之。取药敷其上。又涂一绵带绕其围。经夕瘤破。 
出虱斗许。皆蠢蠕能行动。即日体轻。但一窍如箸端不合。时时虱涌出不胜计。竟死。唐小 
说载贾魏公镇滑台日。州民病此。魏公云。世间无药可疗。惟千年木梳烧灰。及黄龙浴水。 
乃能治耳。正与此同。 
立斋治一男子。小腹患瘤。脓水淋漓。用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以培脾土。六味地黄丸 
以生肾水。更用芦荟丸以清肝火而敛。 
一妇左项肿如鸡卵。不作痛。不变色。劳则发热。怒则寒热。经候不调。三年矣。薛用 
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间服。佐以海藻散坚丸。年许而消。 
一男子郁怒房劳。左胁肿赘如赤桃。服流气化痰之药。其大愈甚。虚证悉具。此肝肾过 
虚也。用前药及地黄丸而消。 
儒者朱宏仁。年二十余。右手背近中指。患庞五枚。中一大者如黄豆。余皆如聚黍。拔 
之如丝。长三四寸许。此血燥筋缩。用清肝益荣汤。五十余剂而愈。 
一妇人左手背并次指患五六枚如熟椹。薛曰。此因肝经血热也。果月经素不及期。当生 
血凉血为主。不信。乃用艾灸。手胀发热。手指皆挛。两腋项兼胸乳间皆患庞。经行无期。 
薛用加味逍遥散加黄连。十余剂各患渐愈。乃去黄连。百余剂经行如期。再用地黄丸三料而 
全消。 
一儒生左腿近环跳患瘤。状如大桃。按之濡软。恪服除湿流气化痰之剂。恶寒发热。食 
少体倦。形气俱虚。脉洪大而虚。气瘤也。肺主之。盖胆属木。肺属金。此发于胆经部分。 
乃肺金侮肝木。元气亏损。而其脓已内溃矣。遂用十全大补汤数剂。出清白稀脓甚多。顿加 
寒热。烦渴头痛。殊类伤寒。薛谓此因脓泄而血气益虚耳。仍用前汤。其势益甚。脉洪数大 
按之如无。乃加附子一钱。其势愈甚。而脉复如前。此虚甚而药未能及也。更加附子二钱 
三剂诸证顿退。乃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十全大补汤。各三十余剂。出腐骨五块。疮口将 
完。后因不慎起居。患处复溃。诸证更发。咽间如焚。口舌无皮。用十全大补加附子一钱服 
之。诸证悉愈。二日不服。内病悉至。患处复溃。二年后又患。服前药不应。诊其尺脉。微 
细如丝。此属命门火衰。用八味丸为主。佐以十全大补汤。稍愈。又二年。仍患虚寒之证而 
殁。 

卷十外科

属性:立斋治容台张美之。善怒。患瘰 。时孟春。或以为肝经有余之证。用克伐之剂。不愈 
薛以为肝血不足。用六味地黄、补中益气。以滋化源。至季冬而愈。此证果属肝火风热。 
亦因肝血不足。若主伐肝。则脾土先伤。木反克土。此证或延于胁腋。或患于胸乳。皆肝胆 
三焦之经也。亦当以前法治之。 
一儒者缺盆间结一核。薛谓此肝火。血燥筋挛。法当滋肾水。生肝血。彼反服行气化痰 
外敷南星、商陆之类。渐如覆碗。仍用前药以滋化源。间与芦荟丸以清肝火。年余。元气 
复而肿消。 
一男子颈间结核大溃。年余不愈。又一男子。鬓间一核。初如豆粒。二年渐大如桃。又 
一 
妇人。左眉及发际。结核年余矣。皆与清肝火。养肝血。益元气而并愈。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