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299-针灸大成 >

第24节

299-针灸大成-第24节

小说: 299-针灸大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者,所以顺气血也。 
阳日六腑值日者引气,阴日六脏值日者引血。 
或曰∶阳日阳时已过,阴日阴时已过,遇有急疾奈何?曰∶夫妻子母互用,必适其病为 
妻闭则针其夫,夫闭则针其妻;子闭针其母,母闭针其子。必穴与病相宜,乃可针也。 
噫!用穴则先主而后客,用时则弃主而从宾。 
假如甲日胆经为主,他穴为客,针必先主后客,其甲戌等时主穴不开,则针客穴。 
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分明实落,不必数上衍数,此所以宁守子 
午,而舍尔灵龟也。 
灵龟八法,专为奇经八穴而设。其图具后。但子午法,其理易明,其穴亦肘膝内穴,岂 
能逃子午之流注哉! 

卷五
脏腑井荥俞经合主治
属性:(《聚英》) 
假令得弦脉,病患善洁(胆为清净之府故耳),面青善怒,此胆病也。若心下满,当刺 
窍阴(井),身热当刺侠溪(荥),体重节痛刺临泣(俞),喘嗽寒热刺阳辅(经),逆气而泄刺阳 
陵泉(合),又总刺丘墟(原)。 
假令得弦脉,病患淋溲,便难,转筋,四肢满闭,脐左有动气,此肝病也。若心下满刺 
大敦(井),身热刺行间(荥),体重节痛刺太冲(俞),喘嗽寒热刺中封(经),逆气而泄刺曲泉 
假令得浮洪脉,病患面赤,口干喜笑,此小肠病也。若心下满刺少泽(井),身热刺前谷 
(荥),体重节痛刺后溪(俞),喘嗽寒热刺阳谷(经),逆气而泄刺小海(合),又总刺腕骨(原) 
假令得浮洪脉,病患烦心,心痛,掌中热而 ,脐上有动气,此心病也。若心下满刺 
少冲(井),身热刺少府(荥),体重节痛刺神门(俞),喘嗽寒热刺灵道(经),逆气而泄刺少海 
假令得浮缓脉,病患面黄,善噫,善思,善咏,此胃病也。若心下满刺厉兑(井),身热 
刺内庭(荥),体重节痛刺陷谷(俞),喘嗽寒热刺解溪(经),逆气而泄刺三里(合),又总刺冲 
假令得浮缓脉,病患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当脐有动气, 
按之牢若痛,此脾病也。若心下满刺隐白(井),身热刺大都(荥),体重节痛刺太白(俞),喘 
嗽寒热刺商丘(经),逆气而泄刺阴陵泉(合)。 
假令得浮脉,病患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此大肠病也。若心下满刺商阳(井),身 
热刺二间(荥),体重节痛刺三间(俞),喘嗽寒热刺阳溪(经),逆气而泄刺曲池(合),又总刺 
假令得浮脉,病患喘嗽,洒淅寒热,脐右有动气,按之牢痛,此肺病也。若心下满刺 
少商(井),身热刺鱼际(荥),体重节痛刺太渊(俞),喘嗽寒热刺经渠(经),逆气而泄刺尺泽 
假令得沉迟脉,病患面黑,善恐欠,此膀胱病也。若心下满刺至阴(井),身热刺通谷( 
荥),体重节痛刺束骨(俞),喘嗽寒热刺昆仑(经),逆气而泄刺委中(合),又总刺京骨(原) 
假令得沉迟脉,病患逆气,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胫寒而逆,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 
痛,此肾病也。若心下满刺涌泉(井),身热刺然谷(荥),体重节痛刺太溪(俞),喘嗽寒热刺 
复溜(经),逆气而泄刺阴谷(合)。 
x总论x 
纪氏曰∶井之所治,不以五脏六腑,皆主心下满。荥之所治,不以五脏六腑,皆 
主身热。俞之所治,不以五脏六腑,皆主体重节痛。经之所治,不以五脏六腑,皆主喘嗽寒 
热。合之所治,不以五脏六腑,皆主逆气而泄。 

卷五
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
属性:(《聚英》) 
《内经》曰∶十二经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 
取之。又曰∶迎而夺之,随而济之。又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曰∶经脉行 
血气,通阴阳,以荣于其身者也。其始(平旦)从中焦,注手太阴(肺寅)、阳明(大肠卯),阳 
明注足阳明(胃辰)、太阴(脾巳),太阴注手少阴(心午)、太阳(小肠未),太阳注足太阳(膀 
胱申)、少阴(肾酉),少阴注手厥阴(包络戌)、少阳(三焦亥),少阳注足少阳(胆子)、厥阴( 
肝丑),厥阴复注于手太阴(明日寅时),如环无端,转相灌溉。又曰∶迎随者,知荣卫流行 
,经脉往来,随其顺逆而取之也。 

卷五
十二经之原歌
属性:甲出丘墟乙太冲,丙居腕骨是原中,丁出神门原内过,戊胃冲阳气可通,己出太白 
庚合谷,辛原本出太渊同,壬归京骨、阳池穴,癸出太溪、大陵中。 
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曰原。又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 
气,经历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故所止辄为原也。 
按《难经》云∶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王海藏曰∶假令补肝经,于本经原穴补 
一针(太冲穴是);如泻肝经,于本经原穴亦泻一针。余仿此。 

卷五
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
属性:手太阴肺经,属辛金。起中府,终少商,多气少血,寅时注此。 
是动病(邪在气,气留而不行,为是动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 
而瞀,是谓臂厥。 
所生病(邪在血,血壅而不濡,为所生病)∶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 
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疑寒字衍)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寸口大三倍 
于人迎。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卒遗矢无度,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补(虚则补之)用卯时(随而济之),太渊,为俞土,土生金,为母。经曰∶虚则补其母。 
泻(盛则泻之)用寅时(迎而夺之),尺泽,为合水,金生水,为子,实则泻其子。 
手阳明大肠经,为庚金。起商阳,终迎香,气血俱多,卯时气血注此。 
是动病∶齿痛, 肿。 
是主津液所生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 痛,大指次指不用。气有余则当脉 
所过者热肿,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则寒栗不复,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补 用辰时,曲池,为合土。土生金,虚则补其母。 
泻 用卯时,二间,为荥水,金生水,实则泻其子。 
足阳明胃经,属戊土。起头维,终厉兑,气血俱多,辰时注此。 
是动病∶洒洒然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欲动, 
独闭户牖而处。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谓 厥。 
是主血所生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 唇疹,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 
肿痛。循膺乳、气街、伏兔、 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 
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人迎大三倍于寸口。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 
满,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补 用巳时,解溪,为经火。火生土,虚则补其母。 
泻 用辰时,厉兑,为井金。土生金,实则泻其子。 
足太阴脾经,属己土。起隐白,终大包,多气少血,巳时注此。 
是动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出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闭 
黄胆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 
反小于人迎也。 
补 用午时,大都,为荥火。火生土,虚则补其母。 
泻 用巳时,商丘,为经金。土生金,实则泻其子。 
手少阴心经,属丁火。起极泉,终少冲。多气少血,午时注此。 
是动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目黄胁痛,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 
。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补 用未时,少冲,为井木。木生火,虚则补其母。 
泻 用午时,神门,为俞土。火生土,实则泻其子。 
手太阳小肠经,属丙火。起少泽,终听宫。多血少气,未时注此。 
是动病∶嗌痛,颔肿,不可回顾,肩似拔, 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 、肘、臂外后廉痛。盛者,人迎大 
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补 用申时,后溪,为俞木。木生火,虚则补其母。 
泻 用未时,小海,为合土。火生土,实则泻其子。 
足太阳膀胱经,属壬水。起睛明,终至阴。多血少气,申时注此。 
是动病∶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结, 似裂 
是主筋所生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 
、 、脚皆痛,小指不用。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补 用酉时,至阴,为井金。金生水,虚则补其母。 
泻 用申时,束骨,为俞木。水生木,实则泻其子。 
足少阴肾经,属癸水。起涌泉,终俞府。多气少血,酉时注此。 
是动病∶饥不欲食,面黑如炭色,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KT KT 然如 
无所见,心悬如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然如人将捕之,是谓骨厥。 
是主肾所生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 ,脊 
、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 
补 用戌时,复溜,为经金。金生水,虚则补其母。 
泻 用酉时,涌泉,为井木。水生木,实则泻其子。 
手厥阴心包络经,配肾,属相火。起天池,终中冲。多血少气,戌时注此。 
是动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或大动,面赤,目黄, 
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烦心,心痛,掌中热。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 
补 用亥时,中冲,为井木。木生火,虚则补其母。 
泻 用戌时,大陵,为俞土。火生土,实则泻其子。 
手少阳三焦经,配心包络,属相火。起关冲,终耳门,多气少血,亥时注此。 
是动病∶耳聋,浑浑 ,咽肿喉痹。 
是主气所生病∶汗出,目锐 痛,颊痛,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 
用。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补 用子时,中渚,为俞木。木生火,虚则补其母。 
泻 用亥时,天井,为合土。火生土,实则泻其子。 
足少阳胆经,属甲木。起瞳子 ,终窍阴。多气少血,子时注此。 
是动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 
是主骨所生病∶头角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 
,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人迎大一倍于 
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补 用丑时,侠溪,为荥水。水生木,虚则补其母。丘墟为原,皆取之。 
泻 用子时,阳辅,为经火。木生火,实则泻其子。 
足厥阴肝经,属乙木。起大敦,终期门。多血少气,丑时注此。 
是动病∶腰痛不可俯仰,丈夫 疝,妇人小腹肿,甚则咽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胸满,呕逆,洞泄,狐疝,遗溺,癃闭。盛者,寸口脉大一倍于人迎, 
虚者,寸口脉反小于人迎也。 
补 用寅时,曲泉,为合水。水生木,虚则补其母。 
泻 用丑时,行间,为荥火。木生火,实则泻其子。 

卷五
十二经气血多少歌
属性:多气多血经须记,大肠手经足经胃。少血多气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多血少 
气心包络,膀胱、小肠、肝所异。 

卷五
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经(杨氏)
属性:x肺之主大肠客x 
r肺之主大肠客pG…G39。bmpr 
太阴多气而少血,心胸气胀掌发热,喘咳缺盆痛莫禁,咽肿喉干身汗越,肩内前廉 
两乳疼,痰结膈中气如缺,所生病者何穴求,太渊、偏历与君说。 
可刺手太阴肺经原(原者,太渊穴,肺脉所过为原。掌后内侧横纹头,动脉相应寸口是) 
,复刺手阳明大肠络(络者,偏历穴,去腕三寸,别走太阴)。 
x大肠主肺之客x 
r大肠主肺之客pG…G39a。bmpr 
阳明大肠侠鼻孔,面痛齿疼腮颊肿,生疾目黄口亦干,鼻流清涕及血涌,喉痹肩前 
痛莫当,大指次指为一统,合谷、列缺取为奇,二穴针之居病总。 
可刺手阳明大肠原(原者,合谷穴,大肠脉所过为原,歧骨间),复刺手太阴肺经络(络 
者,列缺穴,去腕侧上寸半,交叉盐指尽是,别走阳明)。 
x脾主胃客x 
r脾主胃客pG…G40。bmpr 
脾经为病舌本强,呕吐胃翻疼腹脏,阴气上冲噫难瘳,体重不摇心事妄,疟生振栗 
兼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