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071-医方集宜 >

第3节

071-医方集宜-第3节

小说: 071-医方集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粗喉中涎响声如拽锯或如鼾睡摇头上窜目瞪遗尿此皆恶候药无益矣大抵中风之病须识表里 
中腑中脏之分治有汗吐下之三法然汗宜少汗下宜少下盖多汗则伤卫多下则损营是故经有汗下 
之戒焉善疗者错综斟酌而药之思过半矣 

卷之一中风
中风辩
属性:迨考近代三子之论与昔人之论不同河涧云中风非中风也由乎将理失宜心火暴盛肾水虚衰 
不能制之阴虚阳实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无用猝倒无知因喜怒思悲恐五志过极热甚火动而作 
也东垣云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则多此疾 
壮岁之人罕有也或肥甚者间有之亦由形盛气衰故如此丹溪云西北气寒为风所中诚有之矣东南 
气溽而地多湿有风者非风病也皆是土湿生痰痰盛生热热甚生风噫予尝究心于三子之论矣河涧 
主乎火东垣主乎气丹溪主乎湿惟昔人专主乎风三子皆不言风而昔人言之是非将何定乎以三子 
之言是则昔人非也以昔人之言是则三子非也要以古今之论皆不可偏废昔人言风者以其时恬澹 
虚无精神内守七情少干饮食澹薄内伤者少惟外来风邪不正之气感之今时则异于是也七情挠其 
中肥甘悦其口炙爆浓味无厌于时内伤多门所以各执一说而不同昔人之论也为之辩者果因于风 
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非中风也若风火气湿之殊望闻问切之间岂无辨哉辨为 
风从风治辨为火气湿从三子治庶乎析理明而无他岐之惑用法当而无不中之剂矣 

卷之一中风
病源
属性:外受 内生 血虚 气虚 有痰 有湿 挟火 

卷之一中风
金匮论八风之名
属性:偏风 脑风 目风 漏风 内风 首风 肠风 泄风 
子和云诸风掉眩乃厥阴肝才之用也治以汗吐下三法是以木郁达之之义 
卢砥镜曰神伤于思则内脱意伤于忧愁则肢废魂伤于悲哀则筋挛魄伤于喜乐则皮枯志伤于 
恐则腰脊难以俯仰皆中风之候也 
丹溪云中风半身不遂大率多痰中在左属血虚中在右属气虚 

卷之一中风
形证
属性:经曰风之中人大要有四一曰偏枯谓血气偏虚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疼痛二曰风痱谓神志 
不乱身无痛处四肢不举一臂不遂三曰风懿谓忽然迷仆舌强不语喉中窒塞噫噫有声四曰风痹谓 
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身顽肉浓不知痛痒风多则走注寒多则疼痛湿多则重着在筋则筋屈而不伸 
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肉则不仁在骨则隆重是也 
东垣云中腑者多着四肢有表证而脉浮恶风寒拘急不仁或肢废不举治当宜汗中脏者多不利 
九窍唇缓失音大便秘结热盛涎潮治当宜下若中血脉之分则口眼歪斜言语謇涩此邪中于经也盖 
风本为热热盛则风动宜静胜其燥以养阴血阴既旺则风热自潜消矣乃致有失音闷乱痰涎壅盛阻 
塞咽喉者治当宜吐 
戴云今人有患暴病猝然仆倒昏迷涎潮痰鸣拽锯证类中风多致不救此非外受风邪之中也由 
于人之不谨调护素以肥甘悦其口而热郁内生妄以色欲无度而肾水衰亏适因怒动肝火火寡于畏 
得以上升是水无以降其火也火载其痰胶住喉膈遂致不救而为病之暴也 

卷之一中风
脉法
属性:脉诀曰中风之脉迟浮者吉急实大数三魂孤又曰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或浮而滑或沉 
而滑或微而虚或微而数寸口脉浮而紧寸口脉缓而迟皆中风脉也大抵浮迟者吉急疾者凶 

卷之一中风
治法
属性:一猝然奄忽不知人事昏愦僵仆牙关紧急者先宜用搐鼻通天散吹入鼻中候牙开灌以稀涎散 
生姜汁或虾汁吐痰候其苏醒然后审其脉证的是中风者方以本门药治 
一中风脉浮恶风寒拘急不仁或肢废不举治当汗宜用 小续命汤加减 
一中风不可便用风药首先调气如用风药太早致引风入髓难于治理宜用 八味顺气散 乌 
药顺气散 苏合香丸 
一中腑外有六经之形证宜用 羌活愈风汤加减或小续命汤加减 
一中脏内有便溺之阻滞宜用 三化汤 或疏风顺气丸 
一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滞是血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用舌强不能语宜养血筋自荣 
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减宜用 大秦艽汤 秦艽半夏汤 
一痰涎壅盛口眼歪斜不能言语者宜吐用 瓜蒂散 三圣散 
一左瘫右痪因气血虚而痰火流注于经络也若血虚则痰流注于左而为左瘫若气虚则痰流注 
于右而为右痪治左宜养血兼以消痰降火治右宜补气兼以清痰化郁 养血宜四物汤为主 补气 
宜 
一中风不语因痰邪塞于心肺二经上入机关也宜用 资寿解语汤 或用竹沥汤加石菖蒲 
一舌强不能转利言语不清舌本强硬或麻宜用 解语豁痰汤 转舌膏 正舌散 
一人初觉手足指无故麻木或不仁或手足无力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作经曰肌肉蠕动 
命曰微风必须预先服药以防风患宜用 愈风汤 天麻丸 秦艽半夏汤 八风散 
一口眼歪斜多因忿怒忧思郁折伤肝忽然而发不可便作风治先宜平肝理气用 牵正散合二 
陈汤 或火麻丸 芎 散 
一风痰病多是火热盛风本属阳热盛则风动不可多用热燥之药 
一中风痰厥喉中作声状如拽锯速用鹅翎蘸桐油入喉中探吐如痰得出可治痰在咽中不吐者 
难治 或用虾汁灌下亦可吐 
一中风六脉沉伏体素虚弱及年高之人自利者宜用 三生饮 星香饮 
一中风发热狂言妄走神昏恍惚健忘失志宜用 牛黄清心丸 或安神丸 辰砂散 
一中风热甚口舌干燥扬手掷足语言错乱精神昏愦眼不识人宜用 清心汤 凉膈散 或人 
参败毒散加减 
一中风痰盛手足不遂语言不利骨节疼痛宜用涤痰汤 
一大便不通肠胃虚涩宜用 四物汤合三化汤 
一中风头目昏晕欲倒宜用 天麻汤 芎 汤 
一中风手足瘫痪宜用 草灵丹 丸 
一头目昏沉耳鸣鼻塞咽嗌不利宜用 消风散 
一中风遍身顽麻四肢疼痛宜用 排风汤加秦艽 
一肥白人患右肢不举是湿痰气虚宜用 二陈汤 合四君子汤加竹沥姜汁多服效 
一黑瘦人患左肢废及妇人多是血虚有火宜用 二陈汤合四物汤加酒黄芩桃仁秦艽姜汁服 
一中风痰遗尿者属气虚不能收缩膀胱宜补气用黄 人参兼清痰气之药 
一中风病肢节肿痛名历节风宜用 羌活散 排风汤 虎骨酒 秦艽汤 
一诸风瘾疹遍身瘙痒如虫行者宜用 胡麻散 清风散 
一破伤风角弓反张昏 宜用 羌活防风汤 玉真散 
一动止筋痛是无血滋筋名曰筋枯不治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猝风中气忽然不省人事牙关紧急药不能入咽者 
细辛 猪牙皂角(各等分) 上为细末吹入鼻孔中得嚏则可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中风涎潮壅膈气闭不通 
白明矾 猪牙皂角(等分) 上为细末用滚白汤调服取涎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中风中气先用此药 
陈皮 青皮 茯苓 乌药(各一钱) 白芷(八分) 白术(五分) 甘草 人参(各 
二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中风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颤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痹头目昏眩 
防风 防己 麻黄 芍药 川芎 黄芩(各一钱) 杏仁 桂枝 人参 甘草 附子(炮 
去皮以上各五分) 姜三片黑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中风先审六经之形证宜续命汤随症加减治之 
有热者去附子 有汗者去麻黄 有痰作逆者加半夏 无汗者减桂枝 血虚加当归 生地 
黄 
远志 骨节疼痛有热去附子 加秦艽 倍芍药 腹中闷胀者加枳壳 枳实 遍身疼痛加羌活 
秦艽 脚软无力加牛膝 木瓜 石斛 烦而多惊去附子 加犀角 口干烦渴去附子 加麦 
门冬 天花粉 大便干燥去附子 麻黄 加当归 枳壳 小便赤少去附子 加木通 栀子 
脏寒下利去防己 黄芩 倍附子 加白术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中风中气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先宜服此 
乌药 陈皮 川芎 枳壳 白芷(各一钱) 甘草 干姜 僵蚕(各二钱) 桔梗(六 
分) 
麻黄(八分) 每贴用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中风初起不可便用风药宜先服此 
白术 青木香 朱砂(研细水飞) 乌犀屑 沉香 麝香(研) 诃黎勒(煨取皮) 丁 
香 
安息香(另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成膏子) 荜茇 白檀香 香附(各二两) 龙脑(研) 薰 
陆香 
(另研) 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各一两) 上为末研匀用安息香膏并炼蜜和剂每服时旋 
丸如 
桐子大取井水温冷任意下四丸老人小儿服一丸温酒化下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中腑外有六经之形证 
羌活 防风 甘草 蔓荆子 川芎 细辛 枳壳 秦艽 当归 独活 半夏 白芷 芍 
药白茯苓 薄荷 本方原十五味其余随症加减于后 气虚加黄 人参 枸杞子 血虚加 
生地黄 熟地黄 杜仲 发热加柴胡 前胡 黄芩 知母 地骨皮 湿多加防己 苍术 浓 
朴无汗加麻黄 石膏 有汗加桂枝 甘菊花 姜三片煎服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中脏内有便溺之阻滞宜服此导之 
浓朴(姜制一钱) 羌活(一钱) 大黄(二钱) 枳实(炒一钱) 水二钟姜三片煎 
八分食前 
服 
四物汤 
当归 川芎 芍药 地黄 
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三十二种风七十二般气并中脏内有阻滞 
白槟榔 郁李仁(去壳) 火麻子 牛膝(各二两) 车前子(一两) 菟丝子(一两 
五钱酒煮) 
十丸渐加至四五十丸任意酒茶送下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滞血弱不能养筋手足不能运用 
秦艽 川芎 石膏 甘草 当归 羌活 独活 防风 黄芩 芍药 白术 生地黄 熟 
地黄 白茯苓 细辛 又一方去石膏 加威灵仙 每贴用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手足酸麻及指麻膊足无力举动不便预防偏枯痿 之患 
橘红 半夏 秦艽 白茯苓 枳壳 白术 当归 川芎 威灵仙 薏苡仁 甘草 黄芩 
(酒炒) 上部甚加防风 羌活 气虚加人参 下部甚加牛膝 木瓜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 
不 
拘时服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痰涎壅盛口眼歪斜不能言语 
瓜蒂 赤小豆(等分) 上为细末吹入鼻中或水煎服如不吐徐加以吐快为度 
三圣散 吐药 
瓜蒂 黎芦 防风 为细末用滚白汤调服即吐水煎亦可。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中风舌强不语半身不遂 
防风 天麻 酸枣仁(去壳各一钱) 羚羊角(六分) 羌活(一钱) 甘草(二分) 官 
桂(二分) 附子(炮去皮) 又一方无附子有半夏 杏仁 石菖蒲 枳实 水二钟姜三片 
煎八分服时加竹沥二匙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中风失音不语 
秦艽 防风 白附子 独活 竹沥 水二钟 生姜自然汁一酒杯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中风 螈舌强不语用 凉膈散见后凉膈散加石菖蒲远志胆星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 
服一丸以朱砂为衣用薄荷煎汤化下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舌本强硬语言不利 
蝎梢(去毒二钱五分) 茯苓(一两) 薄荷(焙一两) 上为末每一钱生姜汤调下 
解语豁痰汤 
橘红 半夏 茯苓 南星 防风 石菖蒲 远志 僵蚕 甘草 枳实 川芎 竹沥 头 
目眩晕加黄芩 薄荷 血虚大便燥加当归 生地黄 气虚手足软加白术 人参 每贴用水二 
钟姜汁二三匙同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人初觉手足麻木或不仁无力肌肉蠕动宜先服此药预防之 
羌活 甘草 防风 当归 蔓荆子 川芎 细辛 黄 枳壳 人参 麻黄 白芷 薄 
荷甘菊花 柴胡 知母 枸杞子 独活 杜仲 秦艽 黄芩 芍药 石膏 苍术 肉桂 
地骨皮 生地黄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空心服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口眼歪斜手足不遂人初觉手足麻木不仁亦宜预服之 
天麻 半夏 芎 橘红 甘草 茯苓 黄芩 白术 僵蚕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桐子大 
每服六十丸姜汤下 
秦艽半夏汤 方见前 治同上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手足麻木肌肉蠕动及风热上攻头目昏眩皮肉瘙痒 
藿香 白芷 前胡 黄 甘草 人参 羌活 防风 上为末每服二钱用薄荷煎汤调下 
食后服用茶清调下亦可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口眼歪斜 合二陈汤用 
白附子 白僵蚕(炒) 全蝎(去蓝毒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不拘时用温酒调下 
天麻丸 方见前 治口眼歪斜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口眼歪斜 
芎 天麻(各一钱) 共为末服一钱用姜汤调临睡时服 

卷之一中风
治方
属性:治中风六脉沉伏体虚素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