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75-医宗金鉴 >

第228节

575-医宗金鉴-第228节

小说: 575-医宗金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頄 
【注】'1'頄者,□内鼻旁间,近生门牙之骨也。 
颧 
【注】'1'颧者,面两旁之高起大骨也。 
顑 
【注】'1'顑者。俗呼为腮,口旁颊前肉之空软处也。 
耳 
【注】'1'耳者,司听之窍也。 
蔽 
【注】'1'蔽者,耳门也。 
耳郭 
【注】'1'耳郭者,耳轮也。 
颊 
【注】'1'颊,耳前颧侧面两旁之称也。 
曲颊 
【注】'1'曲颊者,颊之骨也。曲如环形,受颊车骨尾之 者也。 
颊车 
【注】'1'颊车者,下牙床骨也。总载诸齿,能咀食物,故名颊车。 
人中 
【注】'1'人中者,鼻柱之下,唇之上,穴名水沟。 
口 
【注】'1'口者,司言食之窍也。 
唇 
【注】 '1'唇者,口端也。 
吻 
【注】'1'吻者,口之四周也。 
颐 
【注】'1'颐者,口角后顑之下也。 
颏 
【注】'1'颏者,口之 下唇至未之处,俗名下把壳也。 
颔 
【注】'1'颔者,颏下结喉上,两侧肉之空软处也。 
齿 
【注】'1'齿者,口龂所生之骨也,俗名曰牙。 
   有门牙、虎牙、槽牙、上下尽根牙之别。 
舌 
【注】'1'舌者,司味之窍也。 
舌本 
【注】'1'舌本者,舌之根也。 
颃颡 
【注】'1'颃颡者,口内之上二孔,司分气之窍也。 
悬壅垂 
【注】'1'县壅垂者,张口视喉上,似乳头之小舌,俗名碓嘴。 
会厌 
【注】'1'会厌者,复喉管之上窍,似皮似膜,发声则开,咽食则闭, 
   故为声音之户也。 
咽 
【注】'1'咽者,饮食之路也,居喉之后。 
喉 
【注】'1'喉者,通声息之路也,居咽之前。 
喉咙 
【注】'1'喉咙者,喉也,肺之系也。 
嗌 
【注】'1'嗌者,咽也,胃之系也。 
结喉 
【注】'1'结喉者,喉之管头也。其人瘦者多外见颈前, 
   肥人则隐于肉内,多不见也。 
胸膺 
【注】'1'胸者,缺盆下腹之上,有骨之处也;膺者,胸前两旁高处也, 
   一名曰臆,胸骨肉也俗名胸膛。 
□骭 
【注】'1'□肝者,胸之众骨名也。 
乳 
【注】'1'乳者,膺上突起两肉有头,妇人以乳儿者也。 
鸠尾 
【注】'1'鸠尾者,即蔽心骨也。其质系脆骨,在胸骨之下岐骨之间。 
膈【注】'1'腹者,膈之下曰腹,俗名曰肚;脐之下曰少腹,亦名小腹。 
脐 
【注】'1'脐者,人之初生胞蒂之处也。 
毛际 
【注】'1'毛际者,小腹下横骨间丛毛之际也,下横骨俗名盖骨。 
篡 
【注】'1'篡者,横骨之下,两股之前,相合共结之凹也。前、后两阴之间, 
   名下极穴,又名屏翳穴,会阴穴,及男女阴气之所也。 
睾丸 
【注】'1'睾丸者,男子前阴两丸也。 
上横骨 
【注】 '1'上横骨在喉前宛宛中,天突穴之外,小湾横骨旁,接拄骨之骨也。 
拄骨 
【注】'1'拄骨者,膺上缺盆之外,俗名锁子骨也。内接横骨,外接肩解也。 
肩解 
【注】'1'肩解者,肩端之骨节解处也。 
□骨 
按: 
【注】'1'□骨者,肩端之骨也,即肩胛骨头臼之棱骨也。其臼接臑骨上端, 
   俗曰肩头。其外曲卷翅骨,肩后之棱骨也。其下棱骨,在背肉内。 
肩胛 
【注】'1'肩胛者,即□骨之末成片骨也。亦名肩髆,俗名□板子骨。 
臂 
【注】 '1'臂者,上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一名曰肱,俗名胳膊; 
   胳膊中节上、下骨交接处,名曰肘;肘上之骨曰臑骨; 
   肘下之骨曰臂骨。臂骨有正、辅二骨,辅骨在上,短细偏外; 
   正骨居下,长大偏内,俱下接腕骨也。 
腕 
【注】'1'腕者,臂掌骨接交处,以其宛屈故名也。 
   当外侧之骨,名曰高骨,一名锐骨,亦名踝骨。 
掌骨 
【注】'1'掌者,手之众指之本也。掌之众骨名雍骨, 
   合凑成掌,非块然一骨也。 
鱼 
【注】'1'鱼者,在掌外侧之上陇起,其形如鱼,故谓之鱼也。 
手 
【注】'1'手者,上体所以持物也。 
手心 
【注】'1'手心者,即掌之中也。 
手背 
【注】'1'手背者,手之表也。 
指骨 
【注】'1'指者,手指之骨也。第一大指名巨指,在外二节,本节在掌; 
   第二名食指,又名大指之次指,三节在外,本节在掌; 
   第三中指名将指,三节在外,本节在掌; 
   第四指名无名指,又名小指之次指,三节在外,本节在掌; 
   第五指为小指,三节在外,本节在掌。 
其节节交接处,皆有碎骨筋膜联系。 
爪甲 
【注】'1'爪甲者,指之甲也,足趾同。 
岐骨 
【注】'1'岐骨者,凡骨之两叉者,皆名岐骨,手足同。 
臑 
【注】'1'臑者,肩髆下内侧对腋处,高起软白肉也。 
腋 
【注】'1'腋者,肩之下胁之上际,俗名胳肢窝。 
胁肋 
【注】'1'胁者,腋下至肋骨尽处之统名也。曰肋者,胁之单条骨之谓也, 
   统胁肋之总,又名曰胠。 
季胁 
【注】'1'季胁者,胁之下小肋骨也,俗名软肋。 
□【注】'1'□者,胁下无肋骨空软处也。 
脑后骨 
【注】'1'脑后骨者,俗呼脑杓。 
枕骨 
【注】'1'枕骨者,脑后骨之下陇起者是也。 
   其骨或棱、或平、或长、或圆不一。 
完骨 
【注】'1'耳后之棱骨,名曰完骨,在枕骨下两旁之棱骨也。 
颈项 
【注】'1'颈项者,颈之茎也,又曰颈者,茎之侧也; 
   项者,茎之后也,俗名脖项。 
颈骨 
【注】'1'颈者,头之茎骨,肩骨上际之骨,俗名天柱骨也。 
项骨 
【注】'1'项骨者,头后甚骨之上三节圆骨也。 
背 
【注】'1'背者,后身大椎以下,腰以一之通称也。 
膂 
【注】 '1'膂者,夹脊骨两旁肉也。 
% 

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
周身名位骨度
属性:脊骨 
【注】'1'脊骨者,脊膂骨也,俗名脊梁骨。 
腰骨 
【注】'1'腰骨者,即脊骨十四椎下,十五、十六椎间,尻上之骨也。 
   其形中凹、上宽、下窄,方圆,二三寸许,两旁四孔, 
   下接尻骨上际也。 
% 

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
周身名位骨度
属性:胂 
【注】'1'胂者,腰下两旁,髁骨上之肉也。 
臀 
【注】'1'臀者,胂下尻旁大肉也。 
尻骨 
【注】'1'尻骨者,腰骨下十七椎、十八椎、十九椎、二十椎、 
   二十一椎五节之骨也。上四节纹之旁,左右各四孔,骨形内凹如瓦, 
   长四五寸许,上宽不窄,末节更小,如人参芦形,名尾闾,一名□端, 
   一名橛骨,一名穷骨;在肛门后,其骨上外两旁形如马蹄, 
   附着两髁骨上端,俗名骻骨。 
肛 
【注】'1'肛者,大肠下口也。 
大横骨、髁骨、楗骨 
【注】'1'下横骨在少腹下,其形如盖,故名盖骨也。其骨左右二大孔, 
   上两分出向后之骨,首如张扇,下寸许彛庞阱旯侵希
   形如马蹄之处,名曰髁骨;下两分出向前之骨,末如楗柱, 
   在于臀内,名曰楗骨;与尻骨成鼎足之势,为坐之主骨也, 
   妇人俗名交骨;其骨面名曰髋,侠髋之臼名曰机,又名髀枢, 
   外接股之脾骨也,即环跳穴处,此一骨五名也。 
% 

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
周身名位骨度
属性:股 
【注】'1'股者,下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小腿。 
   中节上、下交接处,名曰膝。膝上之骨曰髀骨,股之大骨也; 
   膝下之骨曰胻骨,胫之大骨也。 
髀骨 
【注】'1'髀骨者,膝上之大骨也。上端如杵,接于髀枢,下端如锤, 
   接于胻骨也。 
胻骨 
【注】'1'胻骨者,俗名□胫骨也。其骨两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骭骨, 
   形粗,膝外突出之骨也;在后者名辅骨,形细,膝内侧之小骨也。 
伏免 
【注】'1'伏兔者,髀骨前膝之上,起肉似俯兔,故曰伏兔。 
膝解 
【注】'1'膝解者,膝之节解也。 
膑骨 
【注】'1'膑骨者,膝上盖骨也。 
连骸 
【注】'1'连骸者,膝外侧二高骨也。 
%e周身名位骨度 
腘 
【注】'1'腘者,膝后屈处,俗名腿凹也。 
□ 
【注】'1'□者,下腿肚也,一名腓肠,俗名小腿肚。 
踝骨 
【注】 '1'踝者,胻骨之下,足附之上,两旁突出之高骨,在外为外踝, 
   在内为外踝也。 
足 
【注】'1'足者,下体所以趋走也,俗名脚。 
% 

外科卷下
刺灸心法要诀
属性:跗骨 
【注】'1'跗者,足背也,一名足趺,俗称脚面。跗骨者,足趾本节之众骨也。 
足心 
【注】'1'足心者,即踵之中也。 
跟骨 
【注】'1'跟,足后根之骨也。 
趾 
【注】'1'趾者,足之指也,其数五,名为趾者,别于手也。 
   居内之大者名大趾,第二趾名大趾之次趾,第三趾名中趾, 
   第四名小趾之次趾,第五居外之小者名小趾。 
   足之指节与手指节同,其趾之本节后内侧,圆骨形突者,名核骨。 
三毛 
【注】'1'足大趾爪甲后为三毛,毛后横纹为聚毛。 
踵 
【注】'1'踵者,足下面着于地之谓也,俗名脚底板(见图二十二、二十三)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头部:
属性:条文: 
头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自后发际以至大椎项骨三节处也) 
按: 
头部折法:以前发际至后发际,折为一尺二寸。 
如发际不明,则取眉心直上,后至大杼骨,折作一尺八寸,此为直寸。 
横寸法,以眼角至外角,此为一寸。头部横直寸法,并根据此。 
督脉神庭至太阳曲差穴,曲差至少阳本神穴,本神至阳明头维穴, 
各开一寸半。自神庭至头维,各开四寸半。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胸腹部:
属性:条文: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此以巨骨上陷中而言,即天突穴处。) 
缺盆以下□骭之中,长九寸。 
胸围四尺五寸。 
两乳之间,广九寸半,(当折八寸为当。) 
□骭中下至天枢,长八寸。 
(天枢足阳明穴名,在脐旁,此指平脐而言。) 
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横骨横长六寸半。(毛际下骨曰横骨。) 
按: 
此古数也,以今用上、下穴法参较,多有未合,宜从后胸腹折法为当。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胸腹部:
属性:条文: 
两髀之间,广六寸半。此当两股之中横骨两头之处,俗名髀缝。 
按: 
胸腹折法:直寸以中行为之, 
自缺盆中天突穴起,至岐骨际上中庭穴止,折作八寸四分; 
自□骭上岐骨际,下至脐心,折作八寸; 
脐心下至毛际曲骨穴,折作五寸。 
横寸以两乳相去,折作八寸。胸腹横直寸法,并根据此。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背部:
属性:条文: 
膂骨以下至尾□,二十一节,长三尺。 
(膂骨,脊骨也。脊骨外小而内巨,人之所以能负任者,以是骨之巨也。 
脊骨二十四节,今云二十一节者,除项骨三节不在内。 
尾□骨男子者尖,女人者平。) 
腰围四尺二寸。 
按: 
背部折法:自大椎至尾□,通折三尺。 
上七节各长一寸四分一厘,共九寸八分七厘。 
中七节各一寸六分一厘,共一尺一寸二分七厘。 
第十四节与脐平,下七节各一寸二分六厘,共八寸八分二厘, 
共二尺九寸九分六厘。不足四厘者,有零未尽也。直寸根据此, 
横寸用中指同身寸法。脊骨内阔一寸。 
凡云第二行侠脊一寸半,三行侠脊三寸者,皆除脊一寸外,净以寸半三寸论, 
故在二行当为二寸,在三行当为三寸半也。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侧部
属性:条文: 
自拄骨下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拄骨颈项根骨也。) 
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小肋也。) 
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大腿曰股,股上曰髀, 
楗骨之下,大腿之上,两骨合缝之所曰髀枢,当足少阳环跳穴处也。) 
髀枢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 
横骨上廉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 
(骨际曰廉,膝旁之骨突出者曰辅骨,内曰内辅,外曰外辅。) 
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上廉、下廉,可摸而得。) 
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二寸。 
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 
%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四肢部:
属性:条文: 
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臂之中节曰肘。) 
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臂掌之交曰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