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83-医学正传 >

第13节

583-医学正传-第13节

小说: 583-医学正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白术和胃丸x 治病久厌厌不能食,而脏腑或闭或溏,此胃气虚弱也。常服则和中理气,去湿消痰,和脾胃,进 
饮食。 
白术(一两五钱) 半夏(汤泡洗七次) 浓朴(姜制,各一两) 陈皮(去白,八钱) 人参(五钱) 甘草(炙, 
二钱) 枳实(麸炒黄色) 槟榔(各二钱五分) 木香(一钱五分) 干生姜(七分)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米饮送下。 
x枳术丸x 治痞满,消食强胃。 
白术(二两) 枳实(麸炒黄色,一两) 
上为细末,用沸汤泡青荷叶,干者亦可,顷间去叶,用汤浸晚粳米杵粉,以原汤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 
丸,多至七、八十丸,白汤送下。本方加橘红一两,名橘皮枳术丸,治元气虚弱,饮食不消,心下痞闷。本方加炒神曲 
一两,炒麦 面一两,名曲 枳术丸,治饮食太过,致心腹满闷不快。本方加木香一两,名木香枳术丸,能破滞气,消 
饮食,开胃进食。本方加半夏一两,名半夏枳术丸,治因冷食内伤。本方加酒炒黄连、酒蒸大黄、炒神曲、净橘红各二 
两,黄芩四两,名三黄枳术丸,治伤肉食湿面、辛辣味浓之物,填塞闷乱不快。 
x草豆蔻丸x 治伤饮食卒心痛,甚效。或秋冬伤寒冷之物,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痛,膈噎不通,食饮不下。 
草豆蔻(面裹煨) 枳实(麸炒黄色) 白术(各一两) 麦 (面炒黄色) 半夏(汤泡洗) 黄芩(去朽,酒 
炒) 神曲(炒黄色,各五钱) 干生姜(炮) 橘红 青皮(炒,各二钱) 炒盐(五分)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如冬月,不可用黄芩。岁火不及,又伤冷物,加以 
温剂,是其治也。然亦有热物伤者,从权以寒药治之,随时之宜,不可不知也。 
x枳实导滞丸x 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 
大黄(一两) 枳实(去穣,麸炒) 神曲(炒,各五钱) 茯苓(去皮) 黄芩(去朽) 黄连 白术(各三钱) 
泽泻(二钱) 
或加木香、槟榔各二钱,名木香导滞丸。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温水送下,食远,量强弱加减丸数,以利为度。 
x白术丸x 治伤豆粉、湿面、油腻之物。 
白术(六两) 枳实(炒) 半夏(泡洗,七次) 神曲(炒,各五钱) 橘红(七钱) 黄芩(炒,五钱) 白 
矾(枯,三分)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六、七十丸,白汤送下,量所伤加减丸数。原素食多用椒、姜,故用黄 
芩以泻之。 
x木香见 丸x 治伤生冷硬物,心腹满闷疼痛。 
神曲(炒) 京三棱(煨,各一两) 草豆蔻(面裹煨) 香附子(各五钱) 升麻 柴胡(各三钱) 木香(一 
钱) 巴豆霜(五分) 石三棱(五钱,去皮煨)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量所伤多少服之。 
x三棱消枳丸x 治伤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满闷。 
京三棱(醋煮) 广术(醋煮) 神曲(炒,各七钱) 净青皮 巴豆(和皮米炒焦黑,去米及皮) 茴香 陈皮 
(去白,各五钱) 丁香 益智(去壳,各三钱) 
上为细末,醋调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生姜汤送下,食前,量虚实加减。如更衣,止后 
服。 
x备急大黄丸x 治心腹诸卒暴痛。 
大黄 巴豆(去皮膜及油) 干姜(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以利为度。 
x保和丸x(丹溪) 治一切饮食所伤,胸腹饱闷不安,或腹中有食积癖块,多服日渐消散,脾胃虚者勿服。 
山楂肉(五两,去核) 神曲(炒,三两) 半夏(汤泡洗,三两) 茯苓 陈皮(去白,各一两) 连翘(一两) 
莱菔子(炒一两) 麦 面(炒,一两) 
上为细末,别用生神曲五两,入生姜汁一小盏,水调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或清米饮送下。 
一方加麦 面,有白术二两,名大安丸,健脾胃,消食积,最效。一云∶脾虚者服之,虚虚之祸,疾如反掌。或以四君 
子 
等作汤使送下。盖山楂一物,大能克化食物。若胃中无食、脾虚不运、不思食者服之,则克伐脾胃之气,故云然也。 
x加味二陈汤x(丹溪) 导痰补脾,消食行气。 
橘红 茯苓(各七分) 半夏(汤泡洗,一钱) 甘草(炙,三分) 川芎 苍术 白术(各八分) 山楂肉(一 
钱五分) 砂仁(五分) 神曲(炒,七分) 香附子(一钱) 麦 面(炒,五分) 
上件,除神曲、麦 面细研炒另包,余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二盏,煎至一盏,调神曲、麦 
入内服。 
(祖传方) 
x溯源散x 凡伤食物,致恶寒发热久不愈,或伤寒后食诸物,致食复潮热不已,必询问其先食何物所伤,或 粽, 
或肉食,则以原食之物烧存性,一两重,细研为末,别用生韭菜连根约一握,杵汁调服,过一、二时,以东垣枳实导滞 
丸百余粒催之,其所伤之宿食即下,热退而愈。 
x参苓白术散x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或呕吐泻利。其大病后补助脾胃,此药极妙。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干山药 白扁豆(去壳,姜汁浸,炒,一两五钱) 甘草(炙) 桔梗(去芦) 薏苡仁 莲 
肉(以上各一两) 
家传治噤口痢,用石莲肉,又加石菖蒲一两。有气,加木香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噤口痢用粳米汤,休息痢用砂糖汤调下。别方有缩砂一两。 
(医案) 
杜门傅氏妇,予族侄女也,年三十岁,因劳倦伤食,致腹痛 胀面黄,十数日后求予治。诊得右手气口脉洪盛而滑, 
右关脉浮诊虚大而滑,重按则沉实,左寸关亦弦滑而无力,两尺皆虚而伏。予曰∶此中气不足,脾气弱而不磨,当补泻 
兼施而治。初与补中益气汤二服,次日与枳实导滞丸八十丸,大便去二次,次日又与补中益气汤。如此补一日,泻一日, 
二十日服补药十数帖,导滞丸千数丸,腹胀渐退而安。 
东阳卢廉夫,善推明丹溪之医学人也,自病亦误治。年四十五,时正月间,因往永康,路途跋涉,劳倦发热,身体 
略痛而头不痛,自以为外感而用九味羌活汤,三帖汗出热不退,前后又服小柴胡汤五、六帖,热愈甚,经八日召予诊视。 
至卧榻前,见煎成汤饮一盏在案,问之,乃大承气汤,将欲饮。诊其脉,右三部浮洪略弦而无力,左三部略小,而亦浮 
软不足。予曰∶汝儿自杀矣,此内伤虚证,服此药大下必死。伊芳曰∶我平生元气颇实,素无虚损证,明是外感无疑也。 
予曰∶将欲作阳明内实治而下之欤?脉既不沉实,而又无目疼鼻干、潮热谵语等证。将欲作太阳表实治而汗之欤?脉虽 
浮洪而且虚,又无头痛脊强等证。今经八日,不应仍在其表,汝欲作何经而处治之乎?伊芳则唯唯不语。以补中益气汤加 
附子三分,作大剂与之,是夜连进二服,天明往诊,脉略平和。伊芳言尚未服,仍谓前药无效,欲易外感退热之药。予曰∶ 
再饮前药二服,不效当罪我。又如前二服,脉证俱减半。伊芳始曰∶我儿误矣。去附子,再煎二服与之,得热退气和而愈。 
予则告曰。其热虽退,体犹困倦,伊芳如前自合二十余帖,服后方得强健复元而安。 
上湖吕氏子,年三十余,九月间因劳倦发热。医作外感治,用小柴胡、黄连解毒、白虎等汤,反加痰气上壅,狂言 
不识人,目赤上视,身热如火,众医技穷。八日后召予诊视,六脉数疾七、八至,又三部豁大无力,左略弦而芤。予曰∶ 
此病先因中气不足,又内伤寒凉之物,致内虚发热,因与苦寒药太多,为阴盛格阳之证,幸元气稍充,未死耳。以补中 
益气汤,加制附子二钱,干姜一钱,又加大枣、生姜煎服。众医笑曰∶此促其死也。黄昏时服一剂,痰气遂平而熟寐。 
伊芳父报曰∶自病不寐,今安卧,鼾声如平时。至半夜方醒,始识人,而诸病皆减。又如前再与一剂,至天明时,得微汗 
气和而愈。 

卷之二
中暑
属性:x论x 
《内经》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洁古曰∶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证,中热者 
阳证。东垣曰∶暑热之时,无病之人,或避暑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 
烦心,肌肤大热无汗,为房室之阴寒所遏,使周身之阳气不得伸越,大顺散等热药主之。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 
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苦头痛,发躁热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为大热外伤肺气, 
苍术白虎等凉剂主之。王安道曰∶暑热之气一也,皆夏月中伤其邪而为病焉,岂以一暑热分为阴阳二证而名之耶?其避 
暑于深堂大厦,及恣食藏冰瓜果寒凉之物,正经所谓口得寒物、身犯寒气之病耳,自当同秋冬即病阴证伤寒处治,不可 
名中暑也。此论固是,抑亦有未悉之旨也欤。 
愚按∶仲景伤寒论中,一证曰中 ,即中暑也,虚而微弱,烦渴引饮,体热自汗,此盖得劳役体虚而暑邪干卫之候, 
是宜东垣清暑益气汤等补益之剂治之而愈。一证曰热病,即中热也,脉洪而紧盛,头疼身热,口燥心烦,此盖得之于冬 
感寒邪,郁积至夏而发,乃挟暑而成大热之候,是宜黄连、白虎、解毒等汤清凉之剂调之而愈。曰中暑者,阴证内伤之 
为病也;曰中热者,阳证外感之为病也。曰阴曰阳,岂不于斯而明辨之乎,学人宜再思之。 
x脉法x 
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脉弦细芤迟。(许学士云∶伤暑,其脉弦细芤迟,何也?《内经》曰∶寒伤形,热防气。盖伤气而不伤形,则气消而 
脉虚,所谓弦细芤迟,皆虚脉也。仲景以弦为阴,朱肱亦曰中暑脉虚细弱,暑脉虚可知矣。) 
脉虚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隐不见。(微弱隐伏,皆虚类也。) 
x方法x 
丹溪曰∶夏月阳气尽出于地,人之腹属地气,阳气于此时浮于肌表,腹中之阴虚矣。夏月伏阴在内,此阴字有虚之 
义,若作阴冷看误矣。古人治暑,有用大顺散等剂,盖以凉亭水阁寒凉冰雪之伤,不用温剂,病何由安,非为伏阴而用 
也。火令之时,流金烁石,何阴冷之有。孙真人制生脉散,令人夏月服之,非虚而何。 
暑证,用黄连香薷饮、清暑益气汤、五苓散等药。有挟痰者,加南星、半夏之类。挟虚者,加入参、黄 之类。 
(以上丹溪方法凡二条) 
戴氏曰∶暑有冒、有伤、有中,三者有轻重之分。或腹痛水泻者,胃与大肠受之。恶心者,胃口有痰饮。此二者冒 
暑也,可用黄连香薷饮,黄连退热,香薷消暑气。或身热头疼、躁乱不宁者,或身如针刺者,此为热伤在肉分也,当以 
解毒、白虎等汤加柴胡,气虚加人参。或咳嗽发寒热、盗汗出不止、脉微者,热在肺经,火乘金也,此为中暑,宜用清 
肺汤、柴胡天水散之类急治则可。 
x清暑益气汤x 治长夏湿热大胜,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烦疼,或气高而喘, 
身热而烦,心下痞满,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泄黄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 
者,血先病而气未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热相搏,必加之以迟,病虽互换少差,其脉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 
治之。 
黄 (汗少,一钱) 苍术(各一钱半) 升麻(一钱) 人参 白术 陈皮 神曲(炒) 泽泻(各五分) 甘 
草(炙) 黄柏(酒浸炒) 川归 青皮 麦门冬(去心) 干葛(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x白虎汤x(仲景) 治暑热发渴。(方见伤寒门。) 
x益元散x(河间,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治中暑,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此药能燥湿,分利水道,实大腑, 
化热毒,行积滞,逐凝血,补脾胃,降火之要药也。(方见痢门。) 
x香薷饮x(局方) 治一切暑热腹痛,霍乱吐利烦心等证。 
香薷(三钱) 浓朴(姜制) 白扁豆(炒,各一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七分,去渣温服。 
x黄莲香薷饮x(局方) 治证同前,以前方去扁豆,加黄连七分半也。 
x十味香薷饮x 
香薷(一钱) 人参 陈皮 白术 白茯苓 白扁豆(炒) 黄 木瓜 浓朴(各五分,姜汁制炒) 甘草(炙, 
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x桂苓甘露饮x(河间) 治伏暑,发渴脉虚。 
桂心 人参 黄 茯苓 白术 甘草 葛根 泽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