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南禅七日 >

第32节

南禅七日-第32节

小说: 南禅七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鲜Ψ浅9Ь葱葱鸥遥匣宠歉鲨郑皇切闯裳宰峙裕褪腔趁挥邪盐倚闯赡匣档埃共淮砟兀蝗荒匣宠捅涑赡匣档傲恕S懈鲨郑忝呛芏嗤葱爬磋侄夹创砹耍锩媸欠浅9Ь矗侄几悴磺宄9糯颐俏使笮眨ǜδ橇礁鲎郑衷谖誓忝蔷椭懒耍驮夜恕Lㄍ宓奶ǎ殴Χ鸥Φ母Γǜ褪悄愕拇竺H缓笪颐且惶桓遥ǜΓ桓遥裁矗∈鲜裁础S忻褂泻拧8夏抢铮希颐谴鸶词巧嵯隆O衷谌耍乙晃仕夏抢铮业母细=ǎ叶家嗣耍业穆瑁惶透峡熳傲耍慵依锬抢铩H绻誓愕亩蛹肝唬钹O几位,什么令郞啊,你的小狗几条嘛。你现在这个文化礼貌什么都没有,所以我在外面…这个儿子有一次,从小教他们,在台湾时候。我的那个儿子读小学回来告诉我,爸爸,你的那一套不行的。我说,怎么不行。我到同学家里去,人家问我…这个,我舍下浙江。他说,他那个仰爸爸就愣住,听不懂舍下,我就晓得他不对,我就说,我的家里是浙江人,不过我也没有到过,这样一说就通了。你那一套没有用的,我说有道理,这个时代变了。所以那个道士然后就问我,你先生啊……那个时候,我还不到二十,他年纪……那真是像一个神仙化身,他说,听说你先生好几次要想找我做什么?我就站起来,要给他跪拜,他说不必。马上站起来,不要多礼,请坐,那么我也不勉强,我说我啊,听说您是一位剑仙,我也要学剑。不要迷信,没有这回事,那还有这回事,神仙,我出家修道家,没有看到过神仙,不要迷信。然后讲练剑,他说听说你学了武功,很好啊。我说,那里……就是找不到明师,所以特别找您,他就眼睛看看旁边侍者小道士,这个小道士就有数了,一声都不响,不像我们古国治,大家……叫了半天,老师啊,干什么?那些小道士、小和尚聪明得很,师父一看他马上去拿一把剑来站在旁边。他说,你要学剑,你会练剑。我说,会一点,江湖玩意。可以,把剑拿来,请你比几下我看看。我拿了剑,只动不了几下。好,够了谢谢,把剑再交给他套起来。这个没有用,练武术练剑,我,他说,没有学好,当年练剑怎么练,站在那里,一把剑,叉手手要直,剑要拿好,就是这样劈剑,手腕在动,最后是什么呢?房间,一个黑的房间插一枝香,点一枝香,这个剑这样劈,劈这个香头,劈下去把香劈成两半,香头上火光没有熄掉,初步可以说你懂得用剑了,我这听听,我一身冷汗都听出来了。   
  他说第二步,你手里抓一把绿豆,马步蹲好,这个剑丢一颗绿豆,碰,分成两半了,那苍蝇过来,一剑就两边了,然后才可以开始练剑,我的妈妈。现在这些没有用了啦,没有用,你武功再好飞得起来,那个一枪,碰,一颗子弹下来了。然后告诉我,我看你先生,前途无量,不要学这些小东西,武功什么……对你没有多大,你的前途。我说我想拜您做师父,他说,你另有明师,我不够做你老师,不过我吩咐你,两件事,你既然那么诚恳找我,我要贡献你一点东西,
  
  第一,看世界上任何的东西,要轻松不要严重,尤其眼睛要会看东西,他一般人都要看花,看风景,把那个神,眼神看到好的花,都盯到花的上面去,错了。像杭州风景那么美,你出去看风景啊,叫风景跑到你眼睛里头来,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它没有用处,你也没有好处。这个话我一辈子记住,所以我现在眼睛也很好,可是进一步还不只眼睛,他就是一个道法告诉你,精神内敛。我们一听肃然起敬,师父,谢谢。  
    

  第二点呢,我们的心脏只有拳头那么大,将来你出去会做很多很多的事,你先生,我看你前途很辛苦,责任很大,这个心只有这样大,什么事情不要装进来,痛苦也好,烦恼也好,得意……不要向里头装。我们心脏,拳头那么大,装不了多少东西的,什么东西,痛苦、烦恼、得意,统统丢出去,都丢出去,都丢,什么不准装进来,统统丢掉,你就前途无量,后福无穷。真感谢。然后看看徒弟,徒弟就把茶拿过来,请喝茶,这老规矩,端茶送客。徒弟把茶拿过来,他接过来叫,请喝茶,我就赶快站起来,告辞了,这叫端茶送客了。等于现代人,谈几名句话,看看表,对不起啊,我还要开会,就赶快走了。你要开会,我还只有……再谈一分钟,只要再给我一分钟。笨字加个蛋字,就是笨蛋了嘛。人家已经看表了,已经讨厌死了,看两次了,你还尽坐在那里,拿起茶来喝,我还有一个意见要告诉你,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笨的透顶了。所以他茶……徒弟端过来,请喝茶,我晓得了小说看多了,老人家已经端茶送客了,等一下如果再不走,叫徒弟,开门,送客,再见,走了,你怎么办。现在人没规矩的,乱七八糟到处……你看刚才跟你们讲眼睛,我是当年亲自经历过来的,所以现在这个眼睛,幸而我非常感谢我这对眼睛,看了几十年的书,看了年纪那么大,总算还没有坏,但是……到了中年,有一段用功到了某个,所以汪曼之,汪老,这位菩萨,他八十八岁了今年,前两天一到,眼睛难过得很,他两个学生很着急,认为……他自己知道气到了眼睛。我说你对了,明天就会走通了。可是有时候修行气到了,我眼睛有一度几乎模糊了,中年,可是我就不用眼睛写字,为什么,准备瞎了怎么办,瞎了你也要写字,夜里不开灯不用眼睛,闭起拿一张纸笔写,第二天再看看,一行还写得蛮整齐的,眼睛是假的心是真的。你没有眼睛心里头有个眼睛,这是……摸一摸有这样大的纸,我写的第一笔写这里,第二个写这里,一路下来,一行一行。瞎了怎么办?一定靠眼睛做人吗?同样的死了怎么办?一定靠身体走路吗?    
    

  所以禅宗是个大密宗,我都把它揭穿了告诉你们,你们去参,怎么参得懂啊!自己也没有打坐也没有用功,学禅学呀,学禅学有屁用,禅学是真东西,药山禅师的名气很大,这个时候有个名人,韩愈,你们都晓得,韩愈,大家说他反对佛教,他不是反对佛教啊
,他上书反对当时唐宪宗迎佛骨,请舍利子。现在在山西大同的那个什么庙子?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帮个忙,你们都知道,我老了不行了,记忆力差了,现在就在那里(西安法门寺),当时唐宪宗把那个佛骨,佛骨就是舍利,舍利不是舍利子哦,小小的叫舍利子。就是佛的遗骨一块,那个叫舍利。他要请回皇宫里头供养,所以韩愈借这个机会上报告反对。皇帝信佛可以,你请这个舍利子,全国的力量,花了那么多经费,请回宫廷来供养,国家的财政花多少!老百姓的血汗。而且他看到皇帝信佛出家的太多了,一出家了以后,社会的生产力量就不够了。学佛可以,为什么那么多啊!他是反对这个,可是他老兄文章写得好道理讲不清。所以皇帝一拍,气了,把他贬到潮洲广东,这是韩愈。  
    

  可是韩愈有个侄子,就是八仙里头的韩湘子。哥哥死了有个侄子,这个侄子跟他那个思想两样。韩愈讲儒家的也孟之道,韩湘子要学道的。可是呢,父亲没有,跟着韩愈长大,可是他跟他两个学术路线走的两样,韩愈。韩湘子就溜了,跑出去出家修道去了,学道学了好几年。有一次韩愈,你看韩愈的文章你们读过没有,《祭十二郞文》读过没有,韩愈《祭十二郞文》,还有个侄子第十二死掉了,韩愈写一篇文章祭他,很痛苦的,他说,我啊,现在老了,还没有孩子,“发苍苍,视茫茫”。老了头发也白了,视茫茫眼睛也老花了,看不清楚了,你以为他多老,才不过四十岁。以前的人,养生之道没有,医药也不发达,到了三、四十岁,头发也白了,发苍苍,视茫茫。我后来到了四十岁的,那个牙齿,十几岁就不好,我说我还要加一句,齿摇摇,牙齿都摇动了都完蛋了。有一天,他在这个伤心的时候,这个侄子死了,另外韩湘子又跑掉了,作寿了他生日,那个时候他官也不小,名气大,韩愈是名气很大,对于中国文化说,文起八代之衰,人家恭维他文章。实际上怎么叫文起八代之衰,韩愈提倡古文,你们都晓得,读历史要懂,现在给你们上历史课,怎么叫文起八代之衰,南北朝的文章,都是四六体的骈体文,对峙,美极了,  
    

    
你们读过《滕王阁序》没有啊,也没有,我的妈妈,我的老祖母,怎么办啊,你们这一代,后代的教育。《滕王阁序》是王勃作的,比韩愈早,十二、三岁作这篇文章,名留万古,只有十二、三岁,那真美啊,我中间背二句给你们听听,我们都是十一、二岁就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美啊,描写那个风景,在江西南昌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鹜晓得吧,不是那个雾,鸟,鹜是下面一个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好多漂亮得……美丽的不得了的句子,这二句比较更美丽一点。又插上来了,我们说笑话,说文人把自己的文章爱的漂亮,等于一个女孩子爱自己的漂亮女色,死了都不放,据说王勃很年轻就死了,就在滕王阁上变鬼了,变鬼啊,夜里就念……就听到鬼念了,他自己灵魂,出声音的,落霞与孤……不是这样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读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文章,写白话也一样,你要念一下,写白话这个字敲起来,不能够变成音韵唱出来,这篇文章不好,不管文言、白话都不对了。的你妈呀我的妈妈的,也要唱得出来,我的妈妈的小脚,或者我的妈妈的大辫子,都要念得好。所以王勃死了,在滕王阁变鬼,就念自己这两句得意文章,大家都没有办法嚇死。有一个读书人说,这样,我去把他收了这个鬼魂,这个读书人就到了滕王阁,夜里住到半夜,王勃的这个鬼魂又出来了,声音出来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正念着,这个读书人,王勃,什么狗屁的文章,那么得意,念个屁啊,没有了,没有声音了。半天,王勃这个声音又出来了,落霞与孤鹜齐飞……叫你不要念就不要念,你以为你文章写得好,你这个文章写得不好,你知道吗,多余的,中间多了二个字,你知道吗?落霞孤鹜齐飞,自然有个“与”字在里头,秋水长天一色。自然有个“共”字在里头,你“与”跟“共”两个多余的,你还得意,现在还在这里嚇人,滚你的,从此这个鬼不念了,这句文章就是太肥了,要減肥,減了两个字,刚刚好处就不胖了,他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孤鹜齐飞,用不着“与”嘛,秋水长天一色。就用不着“共”字嘛,这个共字放在里头,就是肚子大了太胖了嘛。这些文章的故事很多,所以有一个读书人,功名考不取,同你们年轻同学,这一边佛学院这几位年轻同学调皮捣蛋,你们没有本事,人家有本事,
    

  有个年轻的读书不好,他就将自己去挂一个牌子,诗医。你们觉得诗、文不好,都要拿……我是医生,都要拿来给我医医,人家问他,你少吹嘛,他说,真的嘛,古人的诗,你有些什么,有些诗太肥了,有些诗要胖一点,要补药太瘦了,你以为古人的都对啊。人家说,那怎么说呢,他说你们读的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们小的时候,这些都是课外读物,叫千家诗,很多名诗都在上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南师按老的念书方法再次唱念,别有味道)。我们当年是读书这样读,这样摇头摆尾读,读起来摇起来读,读到脑读到肠子,读到大肠里头去了,永远忘不掉的,那两个什么字不知道,你只要一问这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就出来了,你们现在读书是记靠硬记,靠笔记本记,记了半天只有笔记本上有,脑子同大肠里头没有,所以永远是空的。这首诗我们小时候读的。它太肥了你知道吗,什么?时节雨纷纷就对了,不一定清明嘛,你看那我们这两天雨纷纷,还没有到清明啊,太胖了嘛,“行人欲断魂”就对了嘛,“行人”当然在路上嘛,何必加个“路上”呢,“酒家何处有”一定是问人的嘛,就有“借问”嘛,“遥指杏花村”不一定是“牧童”嘛,问到一个和尚,那个酒家在哪里,和尚这个师父讲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