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孟大人的糊涂□□ >

第40节

孟大人的糊涂□□-第40节

小说: 孟大人的糊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鄙视完了赵临风,雁南飞感慨的说道:“没成想,我离开的这半年来,长安城里竟然这么热闹,硬是让我生生错过了,可惜可惜。”

    赵临风听到这话,阴鹜神色顿时湮灭,开怀笑了起来:“呵呵,是挺热闹的,原来雁大哥也喜欢打听他人的家长里短。”

    “家长里短?胡说什么呢?有点见识好吧?我是那样的人吗?我是说刑部竟然自己将自己给烧了,三皇子的手伸向京城三营,还有那杨大将军跟你大哥闹掰的事情。”

    “这些事情么?但是最热闹的,难道不是那陶翰林家的女儿被逼得上吊的事?哦,陶士诚官升几级来着?我一时记不得了,也跟我那厉害的三哥有关呢。他是想怎样就怎样啊,好嚣张哦。”

    “吏部是他苏家开的吗?”

    雁南飞听了这话,忍不住打趣儿道:“你这什么语气?你这样很不厚道啊,小七。陶士诚的官到底是怎么升的,又为什么要升官,你还不知?”

    “我说小七啊,好歹你也做过人家的授业恩师啊,竟然完全一副看好戏还愤愤不平的模样,啧啧啧。”

    “再说,你时常论及陶士诚,赞他清流清风什么的。我就搞不懂了,你到底是觉得他官升几级好还是不好来着?”

    雁南飞不提授业恩师倒好,他一提就令赵临风想到一些事。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说真的,我实在是为那小子着急啊。那小子就是个,嗯,是个……哎呀,纵使我有满腹经纶,竟然都找不到一个好词儿来形容他是如何的蠢。”

    “蠢?蠢也是你教出来的吧。他若蠢,你不该承担责任?”今晚实在难得给了雁南飞多次机会可以揶揄这小子。

    “为何?他蠢与我何干?”

    “别以为我文章方面不如你,我就不知道这世上有那么两句话,给这事儿一个说法。”

    “哦?是哪两句?”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养不教,父之过。”

    赵临风一怔,然后抡起酒坛子,憋着笑,道:“雁大哥,今晚我甘拜下风,敬你!哈哈哈哈……”

第53章 金缕曲(1)() 
因着大理寺被皇上下旨限期审结三皇子遇刺案,这段时日,大理寺的人都忙成了个狗。案子的具体负责人,大理寺少卿沈慎更是焦头烂额,为此食不下咽。

    刑部一把火,将所有的案卷资料烧了个一干二净,大理寺不得不重新整理案子始末,包括走访当地百姓,收集物证和人证,张贴嫌犯画像悬赏捉拿,重新做证人的询问笔录等……连三皇子那边,大理寺卿李固还登门造访,亲自询问当时发生的情况。

    虽然那把火烧得自己心火很旺,但李固判断,刑部那边原本收集到的证据不会比大理寺重新整理的多很多,否则这件案子也不会拖了两年都未能破案。

    因此,即便案子在限期内不能审结,但是已经做的工作,必定也能堪堪向皇帝那边交得了差,至多就是罚个一年半载的俸禄罢了。

    李固将心中想法剖析了一番,这让沈慎得到了很大安慰。他生怕自己办事不力,连累恩师李固被罢官免职什么的,否则,他都不知是不是要破腹自杀以谢恩师了。

    其实,他两人内心深处都想到了一处,那便是:还不如得个办事不力的名,也不想将这件案子查清楚。

    由于孟浩然是当年最关键的目击证人,这一日,大理寺就将他请过去,询问当年所看见的一切。

    孟浩然带着几名手下来到大理寺,待门人进去禀报后,等待的空档,他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在附近鬼鬼祟祟的张望。

    孟浩然向身旁人递了一个眼神儿,手下便去将那两人给捉了过来。细看,竟然是杜康酒肆的那两名店小二。

    孟浩然吊着眼睛问道:“你两小子在这里贼头贼脑的做什么?”

    那两个店小二早在见到他的那一刻起就跪了下来,痛哭流涕的说道:“孟大人呀,求求您救救我们家掌柜的吧,他被抓进天牢里去了!”

    “啥?杜康被抓进天牢?他犯了什么事呀?”孟浩然惊讶不已。

    “小的们也不明白啊。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店里面突然就冲进来一群官兵,二话不说就将我们家掌柜给抓了。咱们已经打听了好些天了,什么消息都没有打听到。”

    打听消息是只在衙门口偷偷摸摸窥视的吗?不该是想方设法寻门路?譬如早早的拿着银子去找他孟浩然,又譬如去求程锦。

    孟浩然狐疑道:“既然没打听到什么消息,那你们跑到大理寺来干什么?你们怎么就认为他一定是进了天牢?而且抓他的官兵还是大理寺的?按说若随便抓个人的话,顺天府衙门更有可能干这种事。”

    “我们,我们,……掌柜的被抓了后,我们就一直远远的跟着那些人,看见他们抓着掌柜进了大理寺了。”

    “既如此,你们两个是闲命长了吧?还叫老子救他?你们家掌柜若好好酿他的酒,官兵会抓他?你们是觉得我孟浩然蠢呢,还是大理寺的人蠢啊?”

    那两人闻听此言,赶紧砰砰磕头,直道:“我们家掌柜真的是被官兵们抓进这里了啊,他们抓人都没有个说法的,大人!”

    “孟大人,求求您看在大家相识一场的份儿上,帮俺们看看掌柜的如今怎么样了吧,问问他们为什么要抓他啊,好歹死也要让人死个明白的吧。”

    “孟大人,俺们给您磕头了,回家就去将您供在祖宗牌位上,一日三炷香的供奉着。求求您了,大人。”

    “当我死人啊?还供香案上。”孟浩然抬起右脚就作势欲踢,那两人赶紧跪着后退。

    求有个屁用?大理寺办的都是重大案子,进了这里的犯人只会连累更多的人被送进大牢,遭那无妄之灾。

    他不耐烦的喝骂道:“快滚!若再让老子看见你俩在这里扰乱公务,说不定叫人将你们俩给一块儿绑了,正好送到牢里伺候你家掌柜的去!”

    手下跟着一阵吆五喝六,那两人只得悻悻离开。

    很快,大理寺少卿沈慎亲自出来将孟浩然迎了进去。到得厅中,早有人抬出软椅,又奉上热茶伺候他。

    “孟大人,你百忙之中能到大理寺来一趟,本官感激不尽!”

    孟浩然大马金刀的坐下来,道:“沈大人不必客气,不耽搁你们时间,咱们直入正题吧。”说着,就端着热茶抿了一口。

    常听人说这姓孟的没耐心,脾气古怪又暴躁。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直爽,本还以为得好一阵磨呢。

    沈慎感激涕零:“孟大人,你真是爽快人。不瞒你说,为着这件案子,我们……”

    “哟,这茶好香!沈大人,你们大理寺居然还有这等好茶。”

    沈慎顿时一滞,才说的开头生生断住。

    他见孟浩然端着那杯茶左瞧又看,还凑到鼻尖不住的闻,就顺势说道:“呵呵,孟大人可有尝出这是什么茶了么?”

    “没有,只觉得有些熟悉。”

    “洞庭碧螺春!市面上可难得能买到,这是恩师李固李大人从家乡带给大伙儿的,恩师他特好此道。”

    “碧螺春……我说味道怎么这么熟悉呢。”孟浩然摸着下巴似在回味。

    沈慎见状,便道:“正好还有两盒,本官看大人也是好茶之人,索性就带回去尝尝。”转头,他就对侍从吩咐了一句。

    孟浩然也不推辞,笑道:“不瞒沈大人,我其实不懂茶,不过就是近来在岳丈家喝过一回,就记住了这个味儿。”

    “岳丈?原来孟大人已经成亲了啊,恭喜恭喜,改日定要找陶侍郎讨颗喜糖来吃。”

    孟浩然端着茶碗凑到唇边,低头掩饰已有点尴尬的神色。他抿了几口,打着哈哈道:“未来岳丈,未来岳丈,嘿嘿。”

    沈慎的眼神儿闪了闪,笑道:“其实,据本官所知,孟大人的这位岳丈最爱的乃是西湖龙井。不过就是那茶难得,因是御茶,他才退而求其次。”

    “哦?沈大人,你可知哪里搞得到那西湖龙井?帮在下搞点撒。”孟浩然顿时来了兴致,他连身子都撑了起来,凑过去问道。

    “哈哈哈哈,孟大人果然精明,你怎知在下就能弄到?”

    孟浩然同样哈哈大笑,他晃着指头点点沈慎,“哥子,你没把握的事情,怎么会说出来?那不是纯粹吊人胃口,讨人嫌的吗?”

    “呵呵,贤弟说话真是快人快语!”

    “这件事情说来也巧,还是跟恩师有关。因为他是个好茶之人,前年的时候,皇上赏给了他几两西湖龙井。恩师又一向疼爱在下,故而匀了一两给我。”

    孟浩然讶道:“果然难得!像我这般不好这口的,还真不知道几片叶子竟然这么金贵。老子们喝酒从来都是论斤,你们这茶叶竟然只是论一两二两来着。”

    “那可不是?这东西讲究的就是个物以稀为贵,因为那西湖龙井每年就只产那么几斤而已。”

    孟浩然听罢,更是咋舌不已:“沈大人,这东西太贵重,刚刚孟某说的那话咱收回。怪我不懂行情,请沈大人只当没听过。”

    沈慎又是一滞。

    才一会儿的功夫,这哥子又变大人了。

第54章 金缕曲(2)() 
难道是他真的觉得东西太贵重,收了烫手?

    沈慎觑了眼孟浩然的神色,斟酌着说道:“其实,这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我收藏的本也不多,我还怕贤弟会嫌弃只那么一点点……”

    孟浩然抬手制止,正色道:“沈大人,咱们还是说正事儿吧。你刚刚说到哪里了?哦,你说为了这件案子,你们大理寺怎么了?”

    见状,沈慎不禁气得想笑,怎么感觉倒像是他开的头在扯闲事似的?他原本那点显摆的优越感,以及想要拿乔的心思顿时就没了。

    这茶叶已经说与孟浩然听了,不送也得送了。可惜就是白白便宜了他,什么好处都没讨到。

    孟浩然见沈慎脸上隐有失望,暗自得意。

    他哪里会觉得收了烫手?他想要沈慎手中那一两西湖龙井想得不得了,甚至他已经在开始琢磨,看能不能找机会将李固的那几两也搞到手。

    从沈慎主动提及西湖龙井开始,孟浩然就知道这个人会做人。因此,他有把握那西湖龙井已基本到手。

    孟浩然这个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白拿人家东西。难听点的说,他那就是骨子里养成的市井小民爱贪便宜的臭德性。

    他是个爽快人没错,所以他也希望别人爽快点,而且他还没耐心。

    要给就干脆点,哪里知沈慎却罗里吧嗦一会儿提皇帝,一会儿又说前年得到的,还只有一两……说得这几片叶子就跟天上的月亮似的,他越看沈慎越不爽。

    对方越是将某样东西说得如何的好,如何的难得,他就越反感。他总觉得那是在自抬身价,这会让他将要付出的代价就会越高。

    孟浩然深谙,若他表现得很想要,反而会被沈慎牵着鼻子走。可他若说不要,这沈慎反而会上赶着送到他手上。这样的话,他的架子十足,东西也到手了。

    至于承了沈慎这个人情后,还是不还,又要怎么还,就全看他的心情了。因为是你硬要送我的,可不是我向你要来的。

    一句话,主动权得掌握在他的手中。

    如此,他说变脸就变脸,怎不会让人觉得他脾气古怪?

    沈慎不好再在面上坚持,便道:“孟大人你也知道,因为刑部的原因,关于这件案子当年的情况,我们需要重新问询一番,还请大人莫要嫌我们啰嗦才是。”

    孟浩然很配合:“大伙儿都是为三殿下办事,无妨,你们想问啥,尽管问。”

    屋中坐了几名笔帖式,听了这话,手执饱蘸墨汁的小狼毫,均严阵以待,生怕错过了孟浩然接下来的一字一句。

    沈慎道:“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恐怕有些细节会淡忘,还望大人慢慢回想,尽可能多给我们提供一些当时的信息。”

    孟浩然回道:“我这人一贯侠义心肠,救死扶伤无数,可从未见过那么血腥的场面。所以你们放心,当时的情况我记得一清二楚。”

    沈慎敛眉颔首:“正是因着孟大人的这身侠肝义胆,三殿下才逃过一劫。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吶。”

    “嘿嘿,当时也就是遇着我了,要是其他人呀,见到场面那么凶险,谁敢去救啊?”

    沈慎微微一笑:“所以说,孟大人能有今天的飞黄腾达,正是应了那句话:好人有好报。”

    “这句话倒是不假,不过我这人从来就是施恩不图报。不是有句话叫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么?我脑中时刻谨记着的是这句话。”

    再吹捧下去,估计得留他下来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