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南宋之帝王大业 >

第315节

南宋之帝王大业-第315节

小说: 南宋之帝王大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元好问有些眩晕的样子,赵昀也不再理会,然后看向刘明太,随后朝着刘明太说道:“你打算建造羊毛布厂,说说你的计划。”

    刘明太听了赵昀的话之后,立刻朝着赵昀说道:“草民看到辽东安定,将来草原也将被大宋收复,到时候羊毛的供应一定非常稳定,将羊毛制成厚布,在北方是有很大市场的,民间百姓很多都是有织羊毛衣的传统,我想就是大量生产这种后世保暖的布料,等到北方稳定久了,百姓生活富足了,这些羊毛布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还有就是将来军需物资里面也会有需求,毕竟和棉布相比,羊毛布也有很多优势,所以草民准备在辽阳建厂。”

    赵昀听力刘明太的话之后,微微点了点头,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可以看到很远,而且能够以市场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是非常难得的,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商人离开都非常优秀。

    赵昀随后朝着刘明太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来一个约定,明年秋天去辽东,我就去你的工厂看一看,看你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做好了,我就入股你的工厂。”

    赵昀的话让刘明太欢喜不已,皇帝竟然也入股,着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赵昀这是在向外界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鼓励商贾。

    赵昀要渐渐摆脱赋税的基础,现在的大宋,赋税主要来源还是农业,商人虽然富裕,但是社会地位卑贱,同时缴纳的赋税还无法支撑大宋。

    赵昀需要大量的工厂和商团,而且让他们做大,这才是将来支撑大宋赋税的基础,所以他大力鼓励商业。

    宋朝的商品经济是非常活跃的,这一点完全不同于其他朝代,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思想开放,这个时代很多女子出来做工挣钱,但是在明清时代,是根本看不到的。

    赵昀需要推进商品经济的繁荣,从而推动工业文明,这才会国家鼎盛的基础,赵昀内心是想要培养一些大的商团。

    (本章完)

第485章 高考大纲() 
    在京城,元好问很快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一切原因都因为他在状元楼的那首的那首《雁丘词》,其中的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

    八月底,秋风已经刮起,大宋朝迁都之后的第一场科举考试就要开始了,同时这也是天下一统之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最重要的还是南北分榜。

    但是直到八月底,大宋礼部才将科举考试的范围、时间和形式公布,虽然有些晚,但是也全部都在众人的意料之中。

    科举考试计划在金秋九月份举行初试,初试将在京城考场,此时各地推荐和选拔的学子已经纷纷来到京城,这些人足有两万多人,需要进行一个初试,进行筛选。

    赵昀今年将文吏也加入了科举之中,在录取的官员下面,将会招收大量的文吏,这两万人中,只要能够过初试的,基本上就具备文吏资格了。

    初试结束之后,将在十月举行正考和殿试。

    大纲中对初试和正考的考题范畴都有明确的阐述。

    初试试题是礼部统一制定的,然后运到考场,等到考试那天打开,分发给考生。

    初试以《书经》、《诗经》、《礼记》、《孟子》、《论语》、《春秋》、《周易》为范围,试题以帖经为主,帖经就是在经书中任取一行,补全上下文,或掐头去尾和中空一句,补全全句。

    正考依然是以《书经》、《诗经》、《礼记》、《孟子》、《论语》、《春秋》、《周易》为范围,分为两场。

    正考第一场是经义和诗词,经义就是从以上书籍中任取一些语句,然后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考生回答此题时需要以十三经注疏为标准回答。

    十三经注疏,即指后人为了便于查阅《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孝经》、《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的一部书。

    诗词,用给定的题目做诗三首,词两首。

    第二场为策问,以一句话为题,结合当下时事提见解,论对策,要求论之有志,不得无的放矢,证之有据,须以历朝正史和大宋政令法令为据,而用句有一定押韵即可。

    以上两场考试,南方取成绩前三百五十名的考生,北方取成绩前两百名考生参见殿试,殿试考试试题内容为以当下事实案例为本,依据大宋政令法令进行剖析,各述己见,并可加以讨论和建议。

    科举的大纲一公布,顿时引起了文人士子们的热议,因为科举考试直接将之前的分科全部取消了,也就是说之前的明经和进士此时都不存在了,摆明了就是进士科。

    赵昀的想法就是让考试变的简单,在赵昀看来,明经和进士都是对儒家思想的考察,其实没有什么区别,赵昀心中也想分科,但是他的分科不是在儒家典籍考试上面分科,而是想要增加完全不同的科目,例如司法。

    司法考试现在还成熟,赵昀虽然有心建立一套独立的司法体制,但是现在还做不到,索性在考察儒家典籍上面,就直接安排一个科目好了,这也是对传统儒学的一种削弱。

    隋唐虽然设置了很多科目,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对儒家典籍的考察,所以赵昀就直接设置一科,将来儒家典籍的考察就是一个科目,等到其他科目增加进来了,也可以降低儒家典籍的影响。

    考试大纲一公布,很快就放读书人沸腾了,初试自然不用说了,对于这些文人士子们来说,帖经是最简单的考试内容了,只要你熟背儒家典籍,那么初试取得满分都是可以的,因此在这些文人士子们看来初试根本没有难度。

    正考的两场中,第一场的经义和诗词都没有任何意义,这些都是隋唐宋科举中的考试内容,和当下科举如出一辙,文人士子们完全可以接受。

    第二考策问中提到须以历朝正史和大宋朝军政令法令为据,历朝历代的正史这一点大家没有太大的异议,但是大宋政令法令却让很多人头疼,因为很多士子们不熟悉政令法令。

    科举考试大纲也让一部分不满,那就是江南理学的学子们,他们认为没有将程朱理学思想加入考试对象,是非常错误的,尤其是按照《经典释文》来作为开始标准,根本就让江南理学学子无法接受。

    在这些人的心中,儒家典籍的标准应该是朱熹编制的《四书集注》才是,但是礼部竟然选择了《经典释文》,于是很多江南理学学子纷纷抗议,他们认为礼部这是在胡乱出题,同时也开始质疑出题人有没有资格出题。

    礼部很快就回应了江南理学学子们的质疑,至于选着《经典释文》作为儒学标准,这是皇帝陛下的意思,原因就是《经典释文》是百年前的儒家经典,已经是公认的,但是朱熹的《四书集注》只有在江南理学学子里面出名,很多学派都不承认,但是众人都承认《经典释文》。

    面对礼部这样的解释,江南理学的学子们自然是无法接受,在他们看来,《四书集注》才是儒学经典,无论礼部如何解释,对于这些走入极端的江南理学学子们来说,他们都认为礼部是错的。

    至于出题人,南北考生在初试的时候全部使用一套试题,正考的也是将会分开,但是礼部没有公布出题人,这也是出于保密的原因。

    但是礼部一再强调,那就是出题会秉着通俗为主,不会出现那种各学派争议很大的地方出题,就是为了产生共性。

    随着科举考试大纲的公布,科举考试也进入了最后阶段,此时考场已经全部建造完毕,就等着金秋九月的考试了,各地学子此时也纷纷涌入京城。

    但是在京城里面,众人谈论最多的还是元好问,这个人凭借一首词,竟然去了赵昀身边,同时也让很多人知道,当天在状元楼的人竟然是赵昀,很多人都后悔莫及,要知道再运到元好问这样的运气,可是几乎不可能的了。

    (本章完)

第486章 海船归来() 
    入秋之后,京城里面最重大的事情就是科举考试了,但是赵昀对于这件事情的热度不是很高,在赵昀看来,此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两位爱妻的回归。

    入夜的皇城显得格外清凉,在秀丽的寝宫里面,赵昀放松地躺在矮榻上面,在他身边,是两位阔别已经的美人,一位是萧静儿,另外一位是沈钰。

    两位美人的回来,让赵昀内心的最后一丝愧疚也消失了,同时激动不已,自然是不会让两人在离开了。

    面对当年的小子,此时已经是大宋皇帝了,两人看到赵昀之后,就再也没有了任何抵抗的勇气了,沈钰也是如此,虽然对赵昀有些怨恨,但是毕竟是她的男人,于是也就不再挣扎。

    两位美人的回归,同时也是赵昀派出去的益都号和济南号归来的日子,他们比之前的计划完了半年之久,本来在年底就该返回新岛,然后第二年回到大宋,但是期间全辉在僧伽罗停留了一段时间。

    僧伽罗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出于锡兰洋通道最重要的位置,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尤其生产宝石。

    全辉在折返的时候就向去僧伽罗好好看一看,在全辉看来,这个僧伽罗和新岛一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一个可以控制南洋通向锡兰洋的通道,两外一个位于锡兰洋中心地点,可以控制锡兰洋。

    僧伽罗此时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部落统治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商船经过这里,并且上岸和补给粮食和淡水,也和当地部落交易,但是都是只是局限于简单的交易,没有深入交流,也对岛上的人口和资源不是很了解。

    全辉在回程的途中遇到了飓风,于是就决定停靠僧伽罗避风,随后就和岛上的人建立了联系。

    僧伽罗岛上的土著民对全辉他们非常热情,而且很愿意和全辉他们进行交易,于是全辉将一些丝绸和茶叶拿了出来,和当地人交换岛上的物品,其中主要是宝石。

    这让全辉非常惊讶岛上宝石的众多,于是在后续的交流中,全辉有多全岛进行了一番测绘,最后大概得出了岛的形状和基本地理,在进行完测绘之后,全辉非常激动,因为他认为僧伽罗是一个非常好基地,完全可以作为将来海军的停靠基地,这样海军就可以控制锡兰洋了。

    就这样,全辉他们就在僧伽罗岛上停留了半年之久,一时为了避风,想要等到春天的时候在出发,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想要了解僧伽罗,准备在这里建立一个补给站。

    于是全辉他们发挥的时间就耽搁了,但是一切还是有惊无险,最后全辉回到了新岛,当他在场踏上新岛的时候,新岛已经大变样了,完全不是他之前离开的摸样了。

    首先新岛得到了赵昀的全力支援,在得知攻占新岛之后,赵昀就调派了一支舰队进入新岛,同时派遣了一支五千人的作战部队进入新岛,同时开始大力修建新岛。

    此时新岛已经完全是一座堡垒了,经过大半年的建设,新岛的军事基地更加坚固,同时码头也可以停靠大型海船,最重要的是大量的商品被运送到了新岛,这是赵昀准备贸易的基础。

    赵昀要大量的倾销商品,尤其是昂贵的茶叶和丝绸,还有瓷器,其中自然少不了福寿膏,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商品。

    全辉完全被新岛的变化震惊到了,新岛已经非常热闹了,并且安全按照赵昀所想的方向发展,那就是承担对西方的贸易。

    全辉在新岛停留了一段时间,进行了简单的休整,然后船队就出发了,直接返回了泉州,然后北上京城。

    看到全辉回来了,赵昀的内心也激动不已,毕竟是两位美人的归来,也是赵昀这趟冒险计划的胜利,最重要的是赵昀可以开启一个全新时代了。

    从全辉带回来的消息可以得知,西方世界对大宋商品需求非常旺盛,其中大部分都是从阿拉伯人手中购买,于是作为中间商的阿拉伯人就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全辉这一趟去了,也算是基本料及了西方世界的情况,同时让赵昀对将来的海上贸易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此时阿拉伯人作为中间商的身份还是无法改变的,除非赵昀将货物沿着非洲海岸送到欧洲,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毕竟那条航线实在是太远了。

    此时赵昀的基本方法就是让阿拉伯人来到新岛,进行交易,购买大量的商品,将源源不断的财富输送到他手中。

    如果这条商道打通了,未来将会为大宋带来巨额的财富,这也是赵昀想要得到真金白银的主要手段。

    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