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回唐 >

第32节

回唐-第32节

小说: 回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已经很黑了,其实在平日这时候老太太早就安歇了。今晚上担心两个孙儿才一直硬撑到现在,看到所有人都平安回来,放了心,困意上来,老太太随后说道:

    “都散了吧,天也不早了,都去睡吧,又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最后让丫环搀扶着去了后面休息去了。

    李仁济、李瑞和李清送走了老太太后,又做回了各自的坐位上。

    “说吧,今天是怎么回事?”李仁济开口说道。刚才李清和李瑞的话都是在安慰老太太,这是很明显就能看出来的。估计老太太也知道,但是两个人都没事回来了,也就没有必要问什么了。

    老太太虽然不询问,但是李仁济却是要知道的。

    李清和李瑞看了看对方,随后李瑞说道:

    “今天金吾卫在南市中发现了此前刺杀杨御史的两名凶犯。在坊门口还发生了打斗,两个凶犯逃到坊市中的巷子里去了,随后金吾卫封锁了整个坊市搜捕。过很长时间才把里面的人放了出来。”

    李仁济听了李瑞的话,皱了皱眉头,问道:

    “人抓住了没有?”

    “我们回来的时候还在搜呢。”

    “不抓住总归是个隐患,这些日子城里都被闹得人心惶惶了。”李仁济说道,随后又问:

    “你们两个怎么没有一起回来?”

    李瑞看看李清,实话说具体的情况李瑞也不是很了解。

    “当时人多,马受了惊往里面跑去了。”李清说道,“还好昆仑止住了马匹。”

    “嗯,没事就好,不早了都回去睡吧。”

    李仁济说道,正要起身时,李清说话了:

    “我有个事情想说一下。”

第44章 动身前的夜() 
窗外有月光从窗棂的缝隙里面漏进来,躺在床上,李清睁着眼睛盯着床头的月光。月光如水,照进千年的梦。

    夜已经很深了,劳碌了一天的人们早就进入了梦想,这时候的李家静悄悄的,整个李府在明亮的月色下静谧安睡。花解语也已经睡了,服侍了李清躺下就去了外间休息,偶尔有翻身的轻微声响,除此之外便是静静的夜。

    树影在月光的照射下映在窗户上,风吹过,摇曳的、斑驳的影子在屋中的床头上晃动。月色氤氲,穿过时空,把李清的思绪带到了远方。

    已经有些日子没有想起过穿越前的日子了。从来到这大唐开元的洛阳城,除了开始的些许惊慌和陌生恐惧外,更多的是对这个时代的好奇和探索。

    一点点的融入进来,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俯视这个繁华的世界,几多欣喜,几多期许。想着再过二十年后的安史之乱,想着回不去的时光,有时候李清也会有些沉溺其中,繁华盛世,歌舞升平,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了。

    其实这些日子对张氏兄弟的好奇还是出于对这个时代的好奇,唐史传奇,英雄侠义,在后世的书中多有记载,有激荡热血的侠客行,有神秘艳绝的剑器舞,这一切对于李清来说都是充满了想象的东西,之前并没有亲见过,倒是在今晚司马承祯一挥手间的飘逸,才知道这是世间原来还有很多的精彩需要去发现。

    其实,作为两世为人的李清来说,对于这个时代并不存在太过的敬畏,有的只是想破坏规矩的冲动。就如自己想着救张氏兄弟的时候,并没有可以去想大唐的律法能够在其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等事情过后,静下心来去想,才发现,原来一直都是处在一个危险的边缘。

    如果今晚上没有遇过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没有答应把张氏两兄弟带出南市,那么后果现在想想是很严重的。有可能是张氏两兄弟劫持着李清与金吾卫们对峙,但是又有谁去真的在乎一个小小的人质呢?最终大约也会被牵连进去。

    假如金吾卫把李清作为张氏兄弟的同伙的话,那么迎接的怕是李家全家的入狱甚至于抄斩了。李清是知道张氏兄弟的后果的,那这次不计后果的冲动确实差点酿成了大祸了。

    李清想着,就算在这平和的年月里行进一步都这么困难,那二十年后呢,迎接自己带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抛开这些,在这大唐的时空中自己必须要有着自保的能力和实力了。

    司马承祯,上清派宗师。看来自己以后要前去做个小道士了,呵呵。李清心里想着。

    就在刚才与李仁济和李瑞说明情况的时候,两人确实颇为惊讶的,并不是说对于李清去做道士有着不解,而是对于李清能认识这位大宗师的机遇有些好奇了。

    其实,这时候的道教应该说在李隆基治下发展的更为昌盛,很多人入了教,出了家又还俗的大有人在,并不以为奇,反正这个年代道教中人也有很多入仕出仕,并不罕见。甚至于有很多显官贵族对于道教几位推崇,很是以能与出名的道教宗师结交而自傲的。

    李仁济问了问李清是怎么跟司马承祯认识的,又是怎么样对方想收李清伟弟子的。李清一一答了,说之前就与司马承祯见过一面,聊了几句,今天正好碰上,旧事重提,李清也颇为意动,于是说要与家中商量,然后决定。

    花解语在边上点头,附和着说了上元节上的事情。

    “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是没有必要去学什么道术的。家中富裕,倒是想让你读书以后某个前程的。不过既然被道隐大师看中的话,我也并不反对。但是还要看老太太的意见。这些年老太太疼你你也知道,怕是离开了会让她有些舍不得。事情先就这样吧,明天我去跟老太太商议商议。”李仁济说道。

    看来司马承祯的名头还是很响亮的,不知道信仰道教的老太太会是个怎么的态度,李清心里想着。

    今晚上与司马承祯告别的时候,司马承祯问了李清家的住址,大约会抽时间过来一趟,也许过个两日司马承祯就要离开洛阳回去自己的静修地王屋山。看来自己离开洛阳的日子也不会远了,李清心中想着。

    后世中王屋山没有去过,倒是在上学的书本上对《愚公移山》中“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有着极深的印象。这时候的王屋山却是地位无比尊崇的,位列十大洞天之首,在道教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说法中占据第一位。

    夜更静了,明月西落,垂入大地,夜深沉,李清在想象中慢慢入了眠。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艳阳高照,李清起来洗漱过后来到老太太房中请安,看到李仁济也在,像是刚刚跟老太太在商量什么事情。

    李清上前给两人见了礼,然后再旁边的榻上坐了。

    老太太看着李清,问道:

    “怎么就想着去做道士呢?”

    “也不一定。”李清说,“只是想拜倒司马承祯名下学习东西,并不一定就入了教的。奶奶放心。”

    “也不知道你这算是什么运气,能被道隐大师看上,想收你为徒。”老太太说道。看来是并不反对了,李清心中想着。也是,其实算来老太太算是信了一辈子的道教,虽说并不是特别虔诚的信徒,但是对这夜并不排斥的。

    “想着从你小时候到现在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心中却是有些舍不得的。我们是商贾之家,平安富贵一辈子就好了。又去那王屋干什么。”老太太又道。

    “奶奶放心,王屋山离洛阳也并不远,孙儿以后可以经常下山看看您的。如果想孙儿了,奶奶也可以去山上休息些日子,让孙儿好好服侍服侍您。”

    “哈哈,哪里这么容易。仙家圣地是那么容易就进进出出的么。”老太太笑道,

    “去了那里好好学些本事,到时候也教教老太太我怎么长生不老。”

    没有什么悲伤的气氛,倒是让李清觉得有些意外,估计这时候的道教算是深入民间,人们习以为常了。

    随后老太太又问了问司马承祯的事情。老太太确实比较好奇,如司马承祯这种级别的道宗大能算的上很难遇见,在民间有着很高地位或者说有着很神秘的一面。

    边上的丫鬟们也叽叽喳喳的围过来一通乱问,有问老神仙年龄的,有问老神仙什么样的,有问是不是真的不用吃饭的,不一而足。

    李清有些问题那里打的过来,笑着说道:

    “大约过些日子说不定人会过来,到时候你们自己问好了。”

    “道隐大师过来做什么?”老太太好奇的问道。

    “昨晚只是提了一句,说离开洛阳的时候会过来我们家里接我一起走。”李清说道,但是心中觉得大约李含光可能会来接自己,司马承祯应该不会的吧。

    接下来的日子,李清没有再去学堂,大约算是告了长假,学堂问时也没有说具体的原因。倒是李清吩咐了让之前跟自己一起去学堂的李全、李安两人接着上学,学费算是家里出,两人的家人有过来千恩万谢过,想想哪里有这么好的人家供应仆人的孩子去读书的?老太太在边上倒是勉励的几句,让他们退下了。

    如果去王屋山,花解语是不能跟着了,老太太想着另外选一个仆人跟着,李清说道:

    “不用了,就让昆仑跟着我吧。再说,我去那里也不是去享福去了,这么多人伺候干什么。”

    之前李清问过昆仑,昆仑倒是愿意跟着李清去王屋山。其实李清是没有必要询问昆仑的意见的,但是后世的思维依旧让李清这么早。这在昆仑眼中更是震惊和感动了,心中倒是对李清更加的忠实。

    接下来的日子,李清陪着老太太又出去玩了几日,算是陪伴老太太孝敬几天了。这期间李含光过来过一次,算是正式的与李清见个面。大约闲聊些平时所见的东西,说些山上的事情,最后说司马承祯会在这几日中就动身离开洛阳返回王屋山,让小师弟准备一下。

    李清一一应了,李含光又去里面见过老太太,倒是让老太太颇为心喜。

    临近约好的日期,司马承祯派人过来接李清,说是去认识几个人。李清颇为疑惑,难道还要在别人的见证下有个正式的拜师仪式么?

第45章 无题() 
最后被带去了上清宫,这时候的上清宫建好还没有多少年。

    此时的李隆基已经算是很迷信道教了,每年从全国各地召来很多道家大宗来为自己讲经解惑,讨教长生不老之术。完全不是刚登基的时候想着把道教作为一种工具。在开元当政的这些年间,在全国各地大肆的修建道观,很多道观奢华宏伟,完全就是宫殿的规模,有些成片的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水圣地,道观遍布大唐,于是信道教的人也充斥各地。

    而洛阳的上清宫便是最为豪华的一处所在,位于洛阳城北邙山翠云峰,为一座青砖庙院。上清宫规模宏伟,殿堂巍峨,坐落有很多大殿和平时的居所。翠云峰虽不高但地势险峻,山上树木郁郁葱葱,苍翠若云,故称“翠云峰”。

    上清宫所在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特别是天热的时候,更是消暑的圣地。在不远处还有一座下清宫,与上清宫遥相呼应。踏足山巅,南望伊洛,洛阳城尽收眼底,待夕阳西下,站在山间远望天边,彩霞多多,金云点缀,洛水映霞光而东流入黄河,著名的“邙山晚眺”便是在这里了。

    李隆基在洛阳的这些年,很多时候都是在这里度过,有时候有些被召来洛阳的道教大师也会被安排到上清宫暂居修行,这些天司马承祯便是居住在这上清宫了。

    马车在上清宫道观门前停了下来,有仆人过来牵了马,李清下车后,早有一个十多岁的道童在等着,过来问过李清,随后引着李清往上清宫里面走去。

    过了山门前的石狮石马,穿过道观大门,往里走,过了两座院落,来到了一座大殿前。李清抬头看时,上面正书“玄元大殿”,里面供奉着道家始祖老子,这时候的老子应该叫做玄元皇帝。周边是很多的壁画,唐时的吴道子就曾在这里作壁画《吴圣图》和《老子化胡经》。

    老子在李隆基做皇帝期间就被几次加封庙号,这时候的道教算是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了。

    大殿上没有人,李清还没有来得及细看,就被道童领着转去大殿的后面。大殿后面是一重更大的院落,有配殿廊房,隐隐有声音从后面传了出来,听上去倒是有很多人了。

    到的一间偏殿,那道童让李清稍待,随后进去禀报了,不一会儿,李含光从里面出来,看到李清说道:

    “二郎随我来,师父在里面已经等候多时了。”

    进到殿中,其实里面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围坐闲聊。李清仔细看时,除了中间坐着的司马承祯、还有几十人都看了过来。其中倒是有李清认识的张九龄,另外还有坐在司马承祯边上的一位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