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回唐 >

第156节

回唐-第156节

小说: 回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李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麻烦不断,李清自然不愿去掺和其中。

    “对了,你去趟长公主那里,就说我不能去参加宫里的宴会了。如果长公主问起原因,照直说就好。”

    李清顿了顿,吩咐昆仑道。

    今晚上,李隆基在宫中会举办筵席,王公贵族等自然是在列的,李清同样跑不了。既然李清不想去,也只好让长公主出面给推掉,不然说不得有人拿这些说事。

    这时候的长安城中,朝堂之上,暗中争斗不断,长公主是知道的,李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长公主应该也是支持的。毕竟李清不过是一个年轻的新贵,过多或者过早的涉入到朝堂的争斗之中实为不智。

    “是,如果到时候圣上派御医过来,那该怎么办?”

    昆仑问道。这也是有可能的,李隆基要是知道李清染了风寒,说不定会派御医过来,就连太子为了表示关心,也有可能派御医过来。

    “无妨。”

    李清摆手道。

    这种事情自然会有应对之道。如果太子派人过来,未必没有试探之意,装病这种小道李清还是会的。随着武艺修为渐深,李清对自己身体的掌控也达到了常人所没有的高度。

    “二郎,你这样终归不好。”

    李瑞走进来,听到李清所言,皱眉说道。

    这两日,李清拒绝到所有的邀请,在李瑞和李仁济看来完全没有必要,虽然李清是侯爵,但是过来邀请的也都是身份地位不弱于李清的人,只有跟这些人大好关系,以后才能在长安官场之上有所为。

    两人不知道李清这样做的原因,李清也不好解释,总不能说长安城中风云要起,自己是为了躲麻烦吧。

    李仁济问起的时候,李清只说是不喜宴会上的气氛,这两日也确实是累了。李仁济想起李清从小就不爱参加各种宴会,摇摇头也不再说什么,虽然自己是长辈,但是现在却不好约束身为侯爵的李清。

    李瑞把太子派过来的人送走之后,过来见李清。其他人还好,作为储君的太子的邀请总不能再拒绝掉吧。李瑞没想到的是李清最想躲开的就是太子李亨。

    “有长公主出面,无妨。日后见到太子的时候再当面道歉不迟。”

    李清轻声说道。

    李瑞见此,也不好太多坚持,摇头离开了。

    “早去早回,晚上还有事情。”李清对昆仑说道,

    “我去写几个灯谜挂出来吧。上元节了,正是赏花灯的时候。”

    灯火摇曳,欢庆的气氛充斥着整个长安城,天将将晚,各处的灯火已经燃了起来。各个里坊之中烟火绽放,花灯四散,天宝五载的上元夜正式进入了狂欢。

    长安城各处灯火辉煌,酒宴、诗会、歌舞升腾,观灯展、猜灯谜,看舞狮,赏表演,大街之上人头攒动。

    拥挤的人群中,娘子郎君,老幼妇孺,平民勋贵高声欢笑,往来穿梭。有做辇车的,有骑马的,有步行的,在这盛世繁华的京城之夜尽情的享受着太平盛景的福泽。

    李清和昆仑身着常服,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往前走去。

第226章 上元夜,清薇游() 
烟火升腾,灯火如龙。

    按照惯例,长安城在上元节前后要燃灯数日,又因为没了宵禁,整个京都这几天变成了一个不夜城。各个里坊,大街小巷之中,舞龙舞狮,夙夜不眠,而正月十五上元夜自然是最为热闹的。

    虽然这个冬天相对比较冷,然而好运的是过年的这些天没有降雪,最为适合人们外出游玩。各处灯会、诗会、酒会已经开始举行起来,比起新年时候的规模犹有过之。

    当然最热闹的去处还是才子佳人聚会的诗会酒宴,平康里、曲江池这些地方在这个上元夜中变成了诗会比斗的最佳场所。

    过了新年,过来长安参加春闱的各地贡生基本上已经都到了,在这个春闱之前最热闹的日子,不管是那些阔绰的富家子弟还是缩衣紧食的贫困书生,都会争相去这些地方一展才华。

    说实话,上元佳节,人们更愿意与自己的家人、朋友在一起,吃牢丸、猜灯谜、逛夜市,当然,晚上大把的富裕时间,跟家人欢聚就餐之后的时间里,还是会去参加各处不同的聚宴。长安城中各地的烟雨楼台、风月会所便次第迎来晚间最为热闹的时刻。

    入夜之后,一片繁华,亥时刚过,李清在大街之上悠闲地欣赏着花灯游展。街上很多灯棚,灯棚下面悬挂着各式各样的灯谜,供游客们猜测。还有往来表演的队伍,和吆喝着做生意的小摊小贩,把整个长安装扮成了一个偌大的夜市。

    周围几乎遍布花灯,将整个夜市照的亮如白昼。

    因为“偶感风寒”,李清谢绝了上元节所有的邀请在家里养病,整个侯府除了自己家人便只有做为世交的过来探病的王进之以及王四郎和王芷薇。

    两家是世交,也是亲家,按照习俗没有成亲之前,李清和王芷薇这对娃娃亲是不能够见面的,然而两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马,虽然小时候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用王家老太太的说法就是,小时候李清可是抱过我家阿丑的,两人没有必要理会这些俗礼,这次王进之过来,索性带上了王芷薇。

    王进之见李清无虞,也就放了心,至于为什么装病这种事情,默契的没有提及。晚饭过来,李仁济和王进之坐在一起说着话,王四郎和李瑞出门去了。

    李清本来和昆仑有自己的打算,然而却是被李仁济指派了一项任务——陪王芷薇出去看花灯。

    李清、王芷薇和昆仑三人偷偷溜出了侯府,瞒过了府上所有的仆人丫鬟们。

    不久之后,三人便来到了朱雀大街上,沿着一个个灯棚和小摊位走着。刚过新年,寒意并没有完全退去,整条大街之上人头拥挤,火热朝天,舞龙舞狮、灯会杂耍,各处摊位上面升腾起的热气,汇集起来冲淡了些许的冷意。

    李清和王芷薇边走边聊,偶尔停下来猜几个灯谜,昆仑在附近不远不近地跟着。

    王芷薇哈了哈有些微冷的双手,手中的灯笼举高了些,在空中晃啊晃的,上面是一个老虎的图案。

    过了新年,长大一岁,李清已经十七岁年纪,王芷薇也有十二岁了。

    两人走在一起,看上去并不像是出来游玩的情侣。李清这个年纪已经算是大人,兼之习武,身材已经跟成年人无异,而十二岁的王芷薇还是一个小萝莉,比李清要矮上一头,跟在李清身边更像是陪着的小丫鬟。

    王芷薇在李清身边走来走去,并没有因为两人的关系而“矜持文静”。王芷薇本来就是洒脱的性子,出来游玩更是要玩的尽兴。

    其实最初的时候,王芷薇在李清面前也多少有些不自然。两人身份有差,特别是李清晋身侯爵之后,就连王进之和王四郎在李清面前也变得有些局促。然而李清的意识中并不习惯家人对待自己谨小慎微、局促恭敬的样子,因此一切照旧,王家众人在数次的交往中恢复了以前的模样,王芷薇在李清面前也变得自然。

    在穿过了数个灯棚,查看了无数的灯谜之后,王芷薇有些无奈地说道:

    “都没有一个难一点的灯谜?这些都是供小孩子玩闹的。”

    看着灯棚下面作为猜出灯谜的奖赏玩具,李清暗道,你自己不就是一个孩子嘛。不过这句话自然没有说出来,李清看着依然兴致勃勃地猜灯谜的王芷薇,笑着说道:

    “看那面,看见那个只悬挂了几盏灯笼的棚子没有?”

    王芷薇顺着李清的手指看过去,不远处有一个比较暗的灯棚,几盏花灯后面坐着一个模糊的身影。

    “那里的灯谜应该比较难,是供这大街上往来的才子们猜的。”

    “是吗?走,走,我们过去猜一猜,看看有什么奖赏没有?”

    王芷薇好奇地说道,抬脚就往那个灯棚走去。

    李清笑了起来,连忙说道:

    “那些是给自家女儿挑如意郎君用的,你过去是不会让你猜的。”

    这倒是有的,上元夜的花灯展上,有些大户人家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夫婿,专门设立一个灯棚,悬挂些比较难的灯谜让人猜,其实考的还是才学,这些灯谜也往往只有才华出众的人才能够猜出来。

    花灯后面的人多是候着的家仆,也有可能就是大户人家的娘子,而猜出灯谜的人若是被主家看中,邀请了去,说不定就会成就一门好姻缘。

    王芷薇见李清如此说,住了脚步,撇了下嘴,说道:

    “没意思。我们还是去别的地方看表演吧。”

    “怎么?跟着我们两个是没什么意思吧,要不我让昆仑送你回去?”

    李清试探着说道。

    “我还没有逛够呢。”王芷薇没有理会李清,接着说道,

    “看看前面有什么好吃的没有?老太太总说我太瘦了,要多吃些。”

    相对于大街上那些胖胖的女子,王芷薇这种偏瘦的人在李清的眼中绝对是一种靓丽的风景。李清没有跟人探讨过有关女子身材的审美,不过杨贵妃李清是见过的,只能说是丰润,算得上是微胖的美女,不过这时候的女子相对来说比较胖倒是真的。

    李清看着王芷薇说道:

    “你这样就很好啊。”

    “是吗?”王芷薇扭过身来,美目微弯,“我也觉得这样最好。”

    王芷薇手中拿着一串牢丸,边吃边走:

    “你这侯爷做的也很轻松嘛?最近没听说你在忙什么啊?”

    这时候昆仑走上前,小声说道:

    “小娘子,不要透露小郎君的身份。”

    王芷薇白了一眼昆仑,哼了一声说道:

    “知道了,这是今晚上你第三次说了。说出来有什么打紧,这么多人谁认识我们。”

    王芷薇看了一眼李清,脸上浮现出一丝狡黠的笑意,凑到李清前面:

    “说,你们今晚想干什么去?刚才从家里都是偷偷出来的,这一晚上暗示我回去好几次了,是不是想干什么坏事去?”

    李清看着好奇的王芷薇,摊了下手。

    这时候皇城大门那里,陆陆续续出来几辆马车,是入宫赴宴的群臣离了宫。

第227章 前有螳螂,后有黄雀() 
花灯点缀的火光犹如点点星火遍布长安城,烟花燃烧的星火笼罩在京城的夜空,璀璨迷人。

    太极宫两仪殿中,烛光闪耀,亮如白昼,刚过亥时,上元夜的天子盛宴已经接近尾声,李隆基坐在上首看着下面谈笑欢庆的诸位大臣,神情有些萎靡。

    殿中间是十余位正在轻舞的歌舞姬,辗转腾挪之余尽显婀娜多姿、曼妙柔美的身姿,顾盼神迷之间倾倒场间观舞的诸位王公大臣。这些都是梨园弟子,今天被安排在了圣上宴请群臣的聚会上做表演。

    大殿两旁坐着十数大臣,右手最前面坐着李林甫,左手是李适之,除此之外还有数位亲王、国公。刑部尚书韦坚、御史中丞杨慎矜也在其列,凭借战功而还的皇甫惟明也坐在了靠前的位置,跟李适之等人悄悄说着话。

    宴会的气氛很是融洽,见不到朝堂之外那些置对方于死地的阴险心思。欣赏着歌舞,吟唱着诗词,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李隆基看着台下和睦的群臣,多少有些欣慰。这些年,李隆基年纪渐长,精力不济,朝堂之事已经不再打理,平时都把政令等交予李林甫和诸位大臣处理,而自己整天在杨玉环的侍奉之下过着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李隆基也担心朝堂之上群臣不睦,今见众位爱卿谈笑甚欢,心中也多少有些宽慰。

    圣宴并没有举行多长时间,李隆基神情变得有些困乏,在高力士的示意之下,诸位群臣起身告辞,李隆基也不再挽留,挥手让众人退下了。

    整个晚上,皇甫惟明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心情不错,不过内心还是多少有些恼怒的。朝廷之中,李林甫的地位在李隆基的信任之下极为稳固,上次自己私下里向圣上上奏的言论并没有被李隆基采纳,今日宴会之上圣上对李林甫一如既往的亲近和信任。期间还夸奖了李林甫对于官报《唐皇明报》创办所作的努力。

    皇甫惟明对李林甫在朝堂之上专权跋扈之事很是反对,然而李林甫现在权势滔天,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扳倒的角色。皇甫惟明倒是还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出来。

    宴会之上,除了最初礼貌性地跟李林甫打了声招呼,皇甫惟明一个晚上再没有跟李林甫说上一句话,这大约也有武人特有的性格在,皇甫惟明并不属于那种长袖善舞、曲意逢迎之人。看不惯就是看不惯,没有必要刻意掩饰自己的心思。更何况,即便李林甫现在深得圣上信任,皇甫惟明心中也认为李林甫并不能把自己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