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雕明 >

第58节

雕明-第58节

小说: 雕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各种原因,其实就是土木堡之变以后,原来的皇帝被鞑靼人俘虏,新的皇帝登基,撤换了大批忠于原来皇帝的官员。但是,没想到,数年以后,被俘虏的皇帝,居然被送回来了,而且,最后还成功的翻盘,又重新登上了皇帝位,于是,又有大批的官员被撤换。

    这些不受皇帝待见的官员,大部分都被打发到南京来安置了。这样一来,北京方面就算是消停了,皇帝也不需要整天对着一群不喜欢的人郁闷了。问题是,南京方面却是越来越热闹了。

    这么多的官员被打发到南京来,总得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啊,不然,无所事事的他们,闲的蛋疼,就只有到处写奏章弹劾人了。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光是写奏章就闹得南京纸贵的。于是,皇帝只好给他们一点真正的事情做,免得他们太无聊,太空虚。南京六部的职能扩展,就是从这段时间开始的。到成化年间,南京六部已经具备相当的职能了。

    除了六部之外,南京还设置有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北京所在为顺天府,南京所在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

    很多人都以为,南京六部大都是没有实际职权的挂名管辖,供大臣养老或者是给被贬职受排挤的大臣提供去处的职位。事实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虽然南京六部的权力远远不如北京六部,但是南京六部也有一定职权,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面,说话还是挺管用的。主要是因为南京所在的南直隶地区,管辖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之地,却不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原来三司执行的职权便由南京六部负责,其中又以南京户部、南京兵部的权力最重。

第79章 邪教?() 
南直隶乃是大明朝最富庶的区域,没有之一。在当时,浙江只能是排在南直隶之后。南京六部既然是直接掌控了最富裕的一块地区,权力当然不能说小了。附近的浙江、江西、湖广等地,其实也经常受到南京六部的影响。

    用一句简单的俗语来说,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南京六部紧靠江南,对于江南的事务,自然是最有发言权的。

    南京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必须强调的是,此四地所交税粮几乎占了明帝国的一半,可见南京户部的职能之强),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明朝从始至终,南京户部一直负责这一事务)及全国黄册的收藏和管理。南京户部侍郎因此经常兼任总理粮储。

    南京兵部负责南京地区的守备,南京地区的49个卫,都隶属南京兵部尚书指挥。南京兵部尚书一般挂“参赞机务”衔,会同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勋臣共同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务。

    大明朝的每个卫,标准兵丁是5600人。49个卫,如果满编的话,就是二十七万多。加上其他的一些辅助部队,那就是足足三十万的军队啊!不管是谁的手中,掌控着三十万的军队,应该都是相当牛逼的存在吧。

    南京吏部负责南京地区官员六年一度的京察考功,北京吏部不得干涉。

    南京刑部负责南京诸司、公侯伯府、京卫所的刑名。这也是一个能够发挥大作用的机构。明史上刘瑾就曾经因为南京刑部尚书吴洪,依法断案不合其意而矫诏令其致仕。可见南京刑部也有司法权力。

    南京工部的职责与北京中央的工部相仿,只是管辖地区限于南京及附近各省。此外,南京工部也负责部分南方的税收(名义上叫“竹木抽分”,明朝工部、兵部都有收税权,并非户部独有)。另外,南京户部刷印盐引勘合的铜版要由南京工部负责铸造。

    南京礼部倒确实没有什么职权,因为皇帝几乎不来南京,礼仪祭祀活动不多。但是,南京礼部尚书和北京礼部尚书,几乎是经常调换的。你今天是北京礼部尚书,闹不准明天就被发配到南京去了。

    因为,在大明朝,跟着吏部,那是年年有进步。如果是跟着礼部,则是年年犯错误。礼部管辖的事情,太玄乎,天地感应什么的,一不小心,就要被人抓到毛病往死里整。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阴沟里翻船,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要说大明朝的六部九卿,哪一个部是最危险的,非礼部莫属。只要是有一点点的差池,都有可能永世不得翻身。

    比如说,数年以前的泰山地震,就让礼部的人头大如斗,内部争执不断。有人说,泰山地震是东宫太子地位不稳导致的,需要强化东宫太子的地位。但是,也有人说,那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太子,才会导致泰山地震。所以,废太子,立兴王,势在必行。

    最终的结果,是强化东宫太子地位的一派占了上风,试图废太子、立兴王的一派,都被全部打发到南京礼部养老来了。包括当时的礼部尚书。而原本担任南京礼部尚书的周洪谟,则是换到了北京方面担任礼部尚书。

    大明朝的六部尚书当中,要说哪个部的尚书是最短命的,绝对是礼部尚书无疑。可能今天还是礼部尚书,明天就已经被一纸弹劾奏章撵回家去养老了。

    “南京吏部尚书是谁啊?”陈林谨慎的问道。

    最能操纵刘鼎新和陈守范命运的,能够加官进爵的,毫无疑问就是南京吏部了。

    “空缺。南京吏部目前只有一名侍郎在编。尚书空缺。此人名叫唐守随。原来是顺天府知府,因为得罪人,被发配到了南京吏部。”刘鼎新回答。

    微微顿了顿,刘鼎新又说道:“他是王恕要过来的。”

    陈林的眼前顿时微微一亮。

    王恕要过来的,那就是和王恕关系好了?

    如果和王恕的关系不好,又或者是得不到王恕的赏识,王恕怎么会出面要人?

    很好,王恕本身就是南京兵部尚书,又能掌控南京吏部,两者合一,自己的未来岳父老爷子,官复原职有望了。

    官复原职和重新任免官员,是有本质区别的。官复原职只需要撤销原来的免职文书就可以,不需要重新安排职位,不需要行文北京吏部。基本上,大部分的操作,都是在南京吏部内部完成的。只要王恕有这个意思,刘鼎新官复原职就没有太大的难度。

    那个南京吏部侍郎唐守随,既然是王恕的人,自然会对王恕言听计从的。对于他来说,让一个小小的八品县丞官复原职,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关键是,他有没有这个兴趣,有没有注意到刘鼎新而已。

    未来,终于是可以看到一丝丝的光明了。

    “你到底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吓坏你十七叔了!你到底做什么了?”

    由于在安庆府逗留了太长的时间,陈林回到陈家湾老家,着实是被自己的老爹给训了一顿。

    张氏也是担心的不行。自己的儿子,居然连续失踪了好几天都不见人影,简直是吓坏她了。尽管石明萱的伤势还没有痊愈,也被她指派出来,到处寻找陈林的下落。到现在,石明萱都还没有回来呢!

    “爹,娘,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了。”

    陈林的认错态度极好,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一味的认错。

    每每老爹老娘生气的时候,这一招都是无往而不利啊!果然,陈守范训斥了几句,也就罢了。

    自己的儿子已经逐渐的长大了,他这个做父亲的,已经没有太多的事情可以训斥了。但是,儿子在安庆府那么久,到底去做什么了,他却是要问清楚的。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儿子聪明过头,一不小心就会走上歧路。

    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样的例子,他是见识的太多了,可不想自己的儿子也重蹈覆辙。

    自然,在安庆府和荆襄帮的各项事情,陈林都是不会透露的。他的解释是,自己遇到了一个大贵人,十分喜欢自己的食品雕刻,死缠着他,一定要得到他的作品才罢休。他没有办法,只好花了一定的时间来准备。这番话,虚虚实实,陈守范居然没有怀疑。

    一来,陈林的确是拿回了三四百两的银子,都交给娘亲了,说是食品雕花赚的,张氏已经相信了。二来,在陈林离开陈家湾的这段时间,宝丰楼那个胖乎乎的赵管事,居然又来了,也是请陈林帮宝丰楼雕刻食品的,得知陈林不在家,顿时感觉大为失望。

    两者结合,陈守范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儿子,的确是拥有一门来钱很快的手艺。只要他愿意,随便都可以赚几百两的银子。幸好,自己的儿子立志是要读书的,否则,说不定真的就被奇技淫巧给毁了。

    不管陈林利用食品雕刻赚回来多少银子,陈守范都觉得,这不是正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读书,只有做官才是真正的出路。

    陈林正是抓住了父亲的这个弱点,回到家以后,立刻闭门读书,还真的是下了一番苦功。陈守范暗中观察了几次,发现儿子的确是在细心的钻研四书五经,也就彻底的放心了。

    随后两天,陈林和父亲随口说起荆襄流民的事情。不知道怎么的,就说到了项忠和李震,言语间,颇为忌恨。

    陈守范怒声说道:“胡闹!简直是胡闹!”

    显然,在陈守范看来,项忠和李震,都是一等一的好官。

    他们未必是清官,但是,他们绝对是好官。因为,他们都是办事干练之人。

    项忠就不说了,多次总督军务,对于大小战事都是非常熟悉,朝廷数次用兵,都是项忠率领的。而湖广总兵李震,也是知兵之人,屡屡成功的弹压贵州等地的反贼,对于维护地方治安稳定,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

    不知道是说到了什么,陈守范忽然严肃的说道:“玉成,你在安庆府,你是不是接触到了一些邪教人物?”

    陈林装作什么都不懂的样子,一脸天真的说道:“怎么可能?安庆府有邪教之人吗?”

    陈守范谨慎的说道:“邪教不一定有。但是,你还是要小心一些。那些荆襄流民里面,到底有没有隐藏叛乱分子,谁也不敢肯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远离他们吧!”

    陈林忽然饶有兴趣的说道:“巡检司是不是要和他们打交道?”

    陈守范点点头,直言不讳的说道:“巡检司的职责,就是巡捕缉盗,既然是邪教中人,当然是在缉捕之列。我当初也曾经逮捕过好几个白莲社的骨干,最后都判了斩监侯。”

    陈林立刻闭嘴,不敢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了。那简直就是找死啊。

    自己的隔壁,就住着一个白莲教的圣姑,如果被她知道,自己的老爹,曾经缉捕过白莲教的人,她非得大开杀戒不可。

    幸好,石明萱受张氏的委托,前往安庆府寻找自己,结果一不小心,连她都“失踪”了。她当然不是真的失踪,肯定是去和白莲社的高层联系去了。至于她什么时候会返回,那就不清楚了。

第80章 入宫?() 
过了正月十五,陈家湾的民众,就开始陆陆续续的下田做事了。穷苦人家的新年,快乐总是短暂的。在短暂的休息以后,又要开始忙碌新的一年的活计了。

    而陈林也开始了新的忙碌:骨瓷。

    虽然牛羊骨灰还没有收集齐全,陈林已经开始忙碌了。

    因为陈林的反复嘱咐,夏灵萱在正月十四,就派人急急忙忙的将一批牛骨头送来了。

    有了这匹牛骨头,小规模的骨瓷生产,就可以提上日程了。陈林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将陈守业拉过来,控制他的瓷窑。

    在陈家湾,只有陈守业的一口瓷窑,是他必须要争取的。在潜山县的其他地方,瓷窑不是没有,只是不在陈家湾的控制范围之内,不安全。只有陈家湾的民众,才是最团结的,即使有人来抢夺也不怕。

    陈信相信,一旦骨瓷真正被生产出来,利润绝对是可观的,很容易成为别人觊觎的对象。

    瓷器业的利润是丰厚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任何有高利润的生意,都会受到别人的觊觎,一不小心就会被抢走。

    如果瓷窑放在别的地方,搞不好就要被人霸占了,自己等于是白白的为他人作嫁衣裳。如果泄露了骨瓷的技术,那就更加是得不偿失了。和大江海鲜食坊的自助餐不同,烧制骨瓷的技术一旦泄露了,别人想要仿制还是比较容易的。

    正月十六的大清早,陈林来找陈守业,开门见山的表示,有人要买下陈守业的瓷窑。这个有人,当然就是荆襄帮的帮主夏灵萱。很多事情陈林自己不方便出面,只能是借用夏灵萱的名义了。

    陈守业有些纳闷的问道:“麟哥儿,你是说,夏帮主要买我的瓷窑?怎么以前没有听说?”

    陈林神色肃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