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雕明 >

第161节

雕明-第161节

小说: 雕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陈林会有这样的想法?还得从传国玉玺的前世今生说起。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

    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旋昭阳在水渊畔大宴宾客赏璧,是时有人大呼:“渊中有大鱼!”众人乃离室临渊观之,回席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当时疑为门人张仪所窃,于是拘仪而严加拷问无果。

    张仪受此凌辱,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拜为秦相,乃游说诸国联秦背齐,复以使节身份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拘怀王,克郢都,尽取楚汉中之地,终于得报此仇。

    后此璧为赵国太监缨贤所得,旋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人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而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自是,其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秦王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至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吴氏,夺玺。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第219章 神秘追杀者()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

    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传冉魏,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

    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大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蒙古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其实,在这么多的资料里面,最重要的一段,是在最后面。由于蒙古人将传国玉玺带走了,明军一直都没有找到,所以,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朝的所有皇帝,都可以称作是白板皇帝。

    不得不说,这绝对是明朝所有皇帝心目中的一根刺,总是感觉不爽。

    虽然明知道传国玉玺这个东西,根本无法代表正统,无法代表天意,更无法代表民心向北。有传国玉玺的人未必就可以做皇帝,而没有传国玉玺的人也未必就不能做皇帝。但是,少了这个东西,总是感觉少了一点什么。

    锦衣卫和东厂,自成立以后,就有一项长期的,光荣的,艰苦的,寂寞的任务,就是寻找传国玉玺的下落。

    只可惜,传国玉玺就好像是美丽的肥皂泡,破灭了。蒙古人那边没有了它的消息,而大明朝这边,也没有任何的蛛丝马迹。但是,现在,传国玉玺居然出现了!

    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都将引发轩然大波啊!

    “嘟嘟嘟!”

    “嘟嘟嘟!”

    忽然间,眺望哨吹响了牛角号。

    夏灵萱和马双木,内心有鬼,都是条件反射的霍然站起来。

    他们的脸色,都显得有些紧张不安,还有点惊恐的味道。这完全是受到了传国玉玺的影响。

    只有陈林还算镇定。他来到甲板上,仔细的看着后面追上来的船只,发现居然是一艘没有任何标记的苍山船。它的速度极快,在西北风的吹拂下,又是顺水,就好像是利箭一样向荆襄帮的大船射过来。

    “他们是什么人?”陈林皱眉说道。

    “看不出来。”马双木也是眉头紧锁,下令火枪队随时待命。

    “不像是官府的人。”夏灵萱有些担心的说道。

    “会不会是弥勒教、红阳教、罗教的人?”陈林的思维,到底相当的灵活。

    “感觉上应该不是。”马双木不太肯定的说道。

    “不像。”夏灵萱也是摇头说道。

    陈林就感觉奇怪了。

    对方到底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追自己?

    难道说,他们的目的,居然是为了传国玉玺而来?那就耐人寻味了。

    在大明朝的国土上,不敢打出朝廷的旗号,却又有胆量沾染传国玉玺的,还真是没有几个人。就算是白莲圣母,估计都没有这样的胆量吧。要是被朝廷得知,她的手中有传国玉玺,朝廷不疯狂的围剿就怪了。

    到底是什么人,居然有这样的胆子,不怕朝廷呢?

    眼看苍山船越来越近,气氛越来越紧张,对方的面目也逐渐的看清楚了。

    从船只的大小来说,苍山船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在大明水师的战斗序列中,它属于小号的战船而已,一般是编制个位数的水手,还有三四十名的战士。其中,又以弓箭手居多。

    但是,紧追不舍的这艘苍山船,却是以火枪手居多。

    只看到小小的苍山船上面,居然密密麻麻的的站立了五十个以上的火枪手。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些火枪手的素质显然是非常不错的。他们显然是接受过专业的训练的。他们在起伏摇晃的苍山船上面,居然两脚都站得稳稳当当的,丝毫不乱。

    “该死的!他们到底是什么人?”马双木也看出一点门道来了,情不自禁的惊呼。

    就算是他手下的那些火枪手,估计站功也是不如对方的。对面的那些火枪手,肯定不是寻常人啊!难道是京师三大营的?

    自从土木堡之变以后,明朝军队的整体素质,出现了巨大的滑坡。地方卫所的军队,还有九边重镇的边军,战斗力都是大大的下降。唯独京师三大营似乎还保留有一点战斗力。至少,他们的装备是最好的。

    “难道是京师三大营的?”夏灵萱显然也有同样的想法。

    “不是。他们绝对不是京师三大营的。京师三大营没有必要掩饰身份。”陈林摇头说道。

    在明朝的军队序列中,京师三大营有着特殊的地位,导致他们往往眼高于顶。如果对面的火枪手,真的是来自京师三大营,他们早就将自己的旗号打出来了。而且,伴随的船只,至少要超过十艘。

    对面的火枪手如此的诡秘,而苍山船又显得那么的突兀,肯定不是正规的军队。

    他们也不可能是东厂或者是锦衣卫的人。原因同上。这两家大佬出来办事,也是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的。

    “玉成老弟,咱们要怎么办?还击?在长江水面上还击?”马双木有些犹豫不决的说道。

    “不,咱们不要还击。”陈林想了想,摇头说道。

    如果还击的话,火枪队的秘密就暴露了,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在没有搞清楚对方的身份来历之前,陈林愿意冒一点点的风险,也要保守火枪队的秘密。

    毕竟,官府对于火枪还是比较敏感的,如果得知荆襄流民里面,可能有一支很厉害的火枪队,地方官府完全要睡不着觉啊!

    当初镇压荆襄流民起义的高级官员,还是有不少人是在职的。其中,就包括南京兵部尚书王恕。如果他知道荆襄流民有死灰复燃的情况,不知道又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白白的节外生枝。

    “我们不还击。尽可能的加快速度,摆脱对方。”夏灵萱赞同陈林的想法。

    “可是,咱们的速度已经到了极限了。”马双木为难的说道。

    荆襄帮的大船,都是商用船,主要的性能数据,都是为了在内江内河中航行,以平稳、安全优先的,速度和操控方面,都不可能和专业的战船相比。不要看苍山船体型小,搭载的人员也不多,却是专业的战船。

    自从郑和下西洋被腰斩以后,大明水师的船只,就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最大的战船,不过是海沧船,排水量大约50吨,乘员大约120人左右。苍山船虽然小,在很多水师里面,却是绝对的主力。

    问题是,他们不可能是大明水师的人啊!

    “砰砰砰!”

    “砰砰砰!”

    正在这时候,对面船只的火枪手开火了。

    沉默的枪响,顿时在宽阔的江面上不断的回荡,声音远远的传播开去。

    “狗日的!居然敢开枪!”陈林急忙趴倒在甲板上。

    马双木和夏灵萱也是小心翼翼的蹲下来,躲避来袭的弹丸,却没有趴下来。

    其他的人员,也是纷纷躲避,生怕被乱飞的弹丸打中。双方的距离,大概只有三四十丈左右,运气如果不好的话,说不定就被打中了。虽然说,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一般都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但是,万一受伤也是不好的啊!

第220章 再见杨一清() 
“砰砰砰!”

    “砰砰砰!”

    苍山船上的火枪手继续开火。

    他们好像是跟荆襄帮的大船有仇,上来就大开杀戒。

    夏灵萱脸色有些怪异,凑到陈林的耳边,低声的说道:“你说,他们是不是冲着传国玉玺来的?”

    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