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门里千秋 >

第86节

门里千秋-第86节

小说: 门里千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烈属的家里,老远便听到悲怆怮哭之声,刘小川心里不好受,战争就要死人,虽然他早就有了这个觉悟,但真的经历过战争以后,又觉得,这句话是那么的残忍。

    一家老小,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的大官,收拾起心里的悲痛,跪在刘小川面前,刘小川将他们一一扶起,道:“老人家,嫂嫂,你们放心,会过上好日子的。朝廷不日就会有抚恤发下来,府衙里面的那一份,也不会短了。”

    老人寡母谢过刘小川,刘小川又对颜立行道:“这些人,都给登记造册,上报朝廷,以后税赋全免。如果朝廷那边不答应,税钱就从扬州府里出。扬州府里也出不起,那就我自己垫上。”

    颜立行等人慌忙道:“大人言重了!”

    老太监心里生起了闷气,怎么一个个都把朝廷想得那么小气!

    忽地想起,当年西军抗击北魏,萧关一战,阵亡将士的抚恤直拖了五年,才发放下去,还全被克扣得不成样子。

    “立一块碑,就立在扬州城外,把扬州之战的所有阵亡军民的名字刻上去。颜大人精通书画,这事就由你去做。”

    刘小川发号施令,越发有了上位者的模样,颜立行拱手道:“敢不效命!”

    到了傍午时分,朝廷那边的圣旨终于到了,传旨的队伍浩浩荡荡,铺了五里多远,不懂事的人还以为皇帝陛下亲来。

    如果不是太后一力阻止,皇帝陛下本来真是要亲自来的。

    刘小川对于他,既是臣子,又是恩人,如今魏人败退,羌人重新称臣,整个大梁朝隐隐地,居然有了中兴的迹象,把小皇帝乐得,常年被繁重的国事摧残得疲惫不堪的身体,都精神充沛了起来。

    就连朝中那些奸党,也都纷纷夹起了尾巴,上个朝都哆哆嗦嗦,再也不敢指东划西。

    往常皇帝说什么,就要出来反对什么的柳尚文、魏德昭等人,也都老实得很,至少没有明目张胆地欺侮廷上的孤儿寡母,眼观鼻,鼻观心,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两个哑巴。

    早朝退后,母子二人去太庙,从太祖到先帝,一个个拜过去,感谢先祖庇护,天降栋梁,使得大梁免于兵祸。

    又把刘小川报功奏章的抄本焚烧祭祀,给地底下的先祖送去,好让他们也开心开心。

第175章 功高盖世() 
此时的扬州城里,鞭炮净街,府衙门前摆好香案,宣旨的太监满脸谄媚,把身子都快弯到地里面去了,一个劲地点头哈腰。

    “刘大人,您请就位!”

    “刘大人,小心这道坎!”

    “刘大人,圣上有旨,您不用跪下接旨!”

    刘小川一脸无奈,拱了拱手,道:“这位公公,不要这么客气。”

    宣旨太监被吓了一跳,赶忙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唉哟,受不起受不起。大人你这是”看向伫立在一侧的老太监,一脸的难为情。

    老太监道:“刘大人叫你不必拘礼,你就不要拘礼,免得让刘大人难做。”

    宣旨太监连声答应,又往城外望了望,道:“不知道老夫人到了吗?”

    刘妈这一段时间,一直呆在宁海县外养老,魏军南下,便被老太监差人接进了江都,以防万一。

    老人家天天只顾着过田园生活,偶尔会想想自己的孩子,几个侍女嘴巴也紧,从来没有透露一点战乱的信息,外面已经风雨飘摇、天翻地覆了,老人家还不晓得自己的儿子卷入了灭国之战当中呢。

    刘小川跟他一样着急,踮着脚往城门口看,宣旨小太监反而开始劝刘小川,道:“刘大人莫急,老夫人就算误了时辰,陛下也不会说什么的。”

    刘小川心道:“古代的皇帝架子真大,念个旨都得挑好时辰!”

    瞧了半天,刘妈终于到了,几辆马车里面,还跟着薛怀仙、瓶儿等一众侍女。瞧见了刘小川,都是赶上来。

    自己世上唯一的亲人啊!怀仙媳妇也算!还得算上不知道溜哪里去的刘向前。

    刘小川一手抱着刘妈,一手搂着薛怀仙,“妈,过得怎样?媳妇,你瘦了,啊。”

    薛怀仙只是埋着头,紧紧地抱着刘小川,刘妈气道:“你小子!有什么本事,几斤几两的,我不知道?还带兵去打仗!这又不是演戏,出了点差错,我怎么给你爹交待!”

    气完之后,也跟着呜咽了起来。

    周围众人纷纷转过头去,要说当今世上,敢这么骂刘小川的,也就只有他妈了。

    现在刘小川是一方重臣,连皇帝都得仰仗着他手里的三万羌兵,见面非得“爱卿爱卿”地叫唤,生怕惹刘小川不如意。

    刘小川鼻头一酸,笑道:“妈,您再骂一次。我想听。”

    想起这段时间所经历的事,真可谓出生入死,一个不慎,真的就死在这个世界了。

    刘妈道:“打小到大,我骂你还骂得不够吗。”又凑近道:“川儿啊,听妈的劝,咱们回去吧。什么当官发财,妈不指望,只想你好好的,结婚生子。”

    她说的回去,当然是回现代去了。

    刘小川扫了众人一眼,有望着薛怀仙发呆的小公主,有在自个身边伸着脖子偷偷探看圣旨的刘旋,有意气风发的陈飞龙,有傻傻憨笑的毛凯,还有一身正气,负手而立的颜立行,还有南向而立,远望宫阙的老太监。

    所有的人,不是冷冰冰的文字、一动不动的画像,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刘小川笑道:“行!等儿子忙完这段时间,就带你回去,把你的脚给治一治。”

    刘妈知道这小子别的没学,跟他的表叔学了个死倔,也是劝不住他,道:“那你自己保护好自己,怀仙啊,是个好媳妇,你不能亏待人家。如果没有老天这番眷顾,你这臭小子打一辈子光棍吧!”

    薛怀仙听得脸红,刘小川搂着她道:“那敢情好,过两天,咱们先给扬州城的百姓,发一发喜糖!”

    “然后呢?”薛怀仙在他怀里轻声问道。

    “然后咱们就闭门造车!”

    “啊?什么叫闭门造车?”

    “我想好了,我的儿子就叫刘小车!哈哈!”

    刘小川在她耳边大笑,薛怀仙趁机扭了他一把,这无赖家伙才收敛了一些。

    远处的屋顶上,俊儿手里把玩着木剑,看着锐哥儿出神。

    这把木剑,听说是祖师传下来的宝物,说是宝物,只是寻常的一柄木剑。

    自己师父出道以来,从来没用过它,生怕给对手削成两段。

    只有练成了高深无比的“混元太一功”,才能使得这柄木剑。

    “别看了,姐姐。越看越伤心!”

    “谁说谁说我在看他。”锐哥儿气道:“我也没有伤心!”

    只是这话说得,底气却不那么足。

    俊儿笑道:“那我带姐姐下去,你在这里看,刘大哥又见不到你!”

    “我不去,他在接圣旨呢,我凑上去干嘛。”

    这一次,刘大哥救了整个大梁,梁朝皇帝无论如何,得封他个国公吧?也许,还能封个王爷。

    扬州的刘王爷,还会记得平城的锐哥儿吗?

    忽然一阵风来,把锐哥儿给吹醒了,四下一看,却不见了俊儿,急道:“俊儿!你跑哪去了!唉,你不在,我怎么下去啊!”

    俊儿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道:“姐姐,快跟我下去,下面一群人在找我们呢!”

    “找我们做什么?”锐哥儿心里好奇。

    “也许,要封你个诰命当当啊。”

    锐哥儿气道:“死丫头,又在消谴你姐姐!”

    俊儿扮个鬼脸,人小鬼大,笑道:“是姐姐自己想歪了吧!南朝女子要封诰命,不仅仅只有官人的妻母,姐姐一路护送刘大哥回来,又是喂饭又是又是那个,嘻嘻。”

    锐哥儿又羞又气,想要上去给小妹一个爆粟,没想到脚下一滑,惊叫一声,就往楼下堕去。

    这楼有三层高,锐哥儿不会轻功,要真落得实了,少说也要断只脚。

    忽然一道倩影掠过,俊儿使开轻功,稳稳地搂住锐哥儿,两个人似两只蝴蝶一般,在空中盘旋,缓缓落下。

    锐哥儿在俊儿怀里,惊魂稍定,“好啊!现在你出息了,就可以天天调笑姐姐了!”

    正说着呢,就觉得脸上一凉,奇道:“俊儿,你怎么了?唉呀,你知道,我都是这么个爆脾气,是不是凶到你了?”

    俊儿破涕为笑,柔声道:“这十多年,都是姐姐照顾俊儿,现在起,轮到俊儿照顾姐姐了!”

    锐哥儿强忍着泪水,又听到几列大梁官兵在喊:“梁锐莹!梁俊莹!速来接旨!”

    锐哥儿抹了抹眼泪,努力露出最好看的笑脸,原来那个人并没有忘记自己。

    (第一卷完)

第176章 一等国公() 
扬州府衙前。

    “刘王爷,刘王爷,刘王爷”

    老太监侧过头,瞟了刘小川一眼,气道:“刘大人!你从刚刚开始,一直神神叨叨的,嘀咕着什么呢?”

    “刘王爷!”

    刘小川嘻嘻笑道:“吴公公,你们不是说,我可以封王嘛!”

    老太监又气又笑,这滑头小子,脑子就记这种事记得最牢!

    刘小川开始耍赖了,“我记得吴公公是说过吧?难道我听错了?”

    老太监心道:“我又不是陛下,哪里能做得了主!”

    没好气地道:“当时还以为你小子完蛋了,给你点哀荣,封个王自然没什么大不了,活人除非是灭国,否则不能封王。”

    “搞半天,对死人才大方啊。那行,再见了您呐,我一会就死去。”

    马上要接圣旨了呢,说什么不吉利的话!

    面对这么块滚刀肉,打又打不得,骂也骂不得,老太监只能传音道:“小子,你小小年纪,便位极人臣,未必是件好事啊。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你又一身的本事,如今大梁并不安定,朝中奸党横行,荆州红花会作乱,西南诸夷犯边,就是北魏,依然虎视眈眈,立功的机会那么多,要是以后你再立下大功呢?”

    “你都封了王爷了,再有灭国开疆的大功,你叫陛下如何处置?就不怕引得百官侧目、陛下猜忌,到时候是当周公呢,还是当霍光?”

    周公我知道,霍光又是谁?

    刘小川骂道:“开个玩笑嘛,这老头子,这么一本正经!”

    心里说不感动是假的,老太监居然肯对他讲这番话,说明在他心中,刘小川真的是自家子侄,国之英才。

    “那行吧,封个侯爷我就知足了。”

    “你”老太监骂道:“怎么一点出息都没有。这种泼天大功,比起开国功勋,也不遑多让,封你个一等国公,都才马马虎虎。你要真封了侯,接下来谁敢厚着脸再袭侯爵?恐怕大梁上下,所有军中将领都会记恨你!”

    得了,横竖你都说得对。刘小川心里更加好奇,道:“公公,怎么还不宣旨?”

    宣旨太监听到刘小川叫他,打了个机灵,堆砌一脸的谄笑,道:“即然大人想听,那小的这便宣旨罢!大人,得罪了!”

    板起脸来,从身边的托盘上拿起一道黄绫,喊道:“圣旨到!接旨!”

    刘小川看呆了,那托盘上码着十几卷黄绫圣旨,照着皇帝圣旨一惯的行文习惯,非得宣到夜里才能宣完。

    自家亲妈怎么办,她腿还有毛病呢!

    刘小川朝宣旨太监使了个眼色,看了看刘妈,宣旨太监好不容易板起的脸马上便垮了,“唉哟,给忘了吩咐,大人恕罪!老夫人自然也不需下跪,太后懿旨,着老夫人坐听圣旨便是!”

    坐听圣旨,梁朝开国至今,刘妈是破天荒头一回。

    众人心里又惊又喜,知道自家刘大人在皇帝和太后眼中的份量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刘小川被封了一等国公,单个字的,宁国公。

    大梁朝开国太祖留下祖训,异姓非灭强国者,不得封王。

    饶是如此,小皇帝和皇太后还是起了分歧。

    在小皇帝的眼中,刘小川救了大梁国,收服西羌,北魏的十万残军被他放回去,必定卷起一场血雨腥风,魏国势要元气大伤,搞不好拓跋六部和贺普诸部就要分道扬镳。

    这些功劳加在一起,比太祖遗训里面规定的,也不遑多让。毕竟那时候梁国初立,国力强盛,战兵如虎,太祖根本想不到到了庆历年间,整个大梁国居然会沦落到这种风雨飘摇的地步。

    太后一个妇人,被小皇帝这么一说,差些就答应了。

    比起刘小川立下的功劳,太后更看中的是他对皇室的忠心。

    “忠奸论迹不论心!”小皇帝挥手道,“若是刘爱卿有反意,收服三万羌骑以后,完全可以带着羌人投奔北魏,干嘛还要为了大梁安危,以身犯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