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我是辛弃疾的火头军 >

第39节

我是辛弃疾的火头军-第39节

小说: 我是辛弃疾的火头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军之中出现了一个只比蒙大头矮上三寸的彪形大汉,扛着一根巨大狼牙棒,迎上辛弃疾。

    辛弃疾只好舍了其他人,专心应付当头砸来的狼牙棒,一杆银枪宛如毒蛇吐信,寻如闪电,避免与大汉正面硬拼,专找缝隙,与大汉缠斗,稳稳的把这个金军大汉压着打。

    蒙大头一见那个彪形大汉就兴奋,举着大刀就朝着彪形大汉劈去,这一插入,两人就把手中武器舞得虎虎生风,方圆一丈之内,根本就是绝地,挨着就残,碰着就死。

    辛弃疾一见,直接拨马边走,又去杀好杀的骑兵去了。蒙大头的兵器毕竟不顺手,仗着体形与力气大些,堪堪与那彪形大汉站个平手。

    张承乾正看的起劲儿,身边的墙头爬上一个人来,正是李汴,只见他背着剑,一脸期望的看着张承乾。

    “回去!小孩子到这儿来干什么?”张承乾瞥了一眼李汴道。

    李汴道:“我不会去,我想去……”

    “不要想了!没戏!”张承乾知道李汴想要干嘛,直接打断,说都不让他说出来,免得闹心。

    李汴一脸幽怨的看着张承乾道:“为什么?”

    “你连我都打不过,去干嘛?没看见我都在这儿看着吗?”张承乾道。

    李汴鼓着嘴巴道:“可是……”

    “别可是!要么在这儿坐着看,要么回去把我的衣服洗了!”张承乾狠狠的道。

    李汴只能沮丧的坐在墙头上,看着战场,拔出背后的剑,幻想着自己遇到那种攻击应该怎么反击,咿咿呀呀的舞了起来。张承乾无奈的摇了摇头,挪了挪屁股,跟李汴隔开一点距离,免得他误伤到自己,嫌弃的看了他一眼,随他去吧!

    慢慢的金军抵抗慢慢的软了下来,已经有个别的金军开始溃逃,可是队伍后面有督战的亲卫。一个个逃跑的金军,全都被督战的亲卫们给砍杀了。金军见状心中绝望,又反身杀向义军。

    此时的辛弃疾。已经是被喷了一身的血,一杆银枪鲜血直流,不知道已经杀了多少人了。

    李汴看向辛弃疾的眼神,已经冒出了不知道多少粉色的小星星…呃不!是彩色的光环,佛祖菩萨脑后的那种,一圈一圈的,五颜六色,大放光明。

    再看此时的蒙大头,手上那一柄不趁手的长柄大刀刃口上,已经没有一处还有完整的刃口。

    金军那名彪形大汉手中挥舞狼牙棒,也是被砍出了无数的豁口。彪形大汉只觉得双臂越来越重,身上的肌肉骨骼都发出剧烈的疼痛,在硬接了蒙大头连续三记力劈华山之后,虎口裂开,手上瞬间就被鲜血染红。

    蒙大头眼见金国的彪形大汉手上招式已经跟不上自己了,虚晃一招,用满是卷刃的长柄大刀,从左肩道右腰生生的劈成两断,鲜血狂飙,内脏撒了一地。

    半柱香的时间金军被杀败,仓皇逃跑,辛弃疾约束军士们并不追击,二十直接到他们大营收刮,不过并没有多少收获,值钱的东西早就已经被人带走了,剩下几车粮草,和一批军帐。

    “王二!去安排收拾东西,让义父过来救治伤员。,另外腾出几辆牛车安置伤员。”张承乾说道。

    “是!小师傅!”身边的王二麻子嬉笑着跳下墙头,朝着村内跑去了。

    张承乾从墙头跳下来,拍了拍手上衣服上的灰尘,朝着金军大营走去,李汴连忙把剑插回剑鞘,也的跟上。

    “你去那边补刀去,练练胆子。”张承乾指着正在战场上补刀的军士道。

    李汴露出一副苦瓜脸看着张承乾,张承乾道:“你连补刀的胆子都没有,还想上阵杀敌?”

    “谁…谁说我没有胆子了?我…我这就去!”李汴忿忿的道,说完就拔出宝剑气冲冲的跑去不到去了。

    张承乾一边走,一边看着李汴闭着眼睛,把剑插入还有一口气儿的金军军士身体,被血花溅了一脸。吓得一屁股坐在另一个没有死透,还在哼哼的金军身上,顿时哇哇大叫了起来,引得其他补刀的军士一阵哈哈大笑。

    李汴四处看了看,涨红了那本就被鲜血染红的笑脸,一咬牙拔起还插在金军身上的剑,朝着另外一个金军的咽喉划去。

    张承乾看着一个个被抬出死人堆的义军伤员,小声的安抚道:“坚持住,没啥大事儿,王大夫马上就到……”

    又看着被抬出来摆的整整齐齐的义军尸体,停下脚步,闭目默哀片刻。

    看见义父义母、李青青、李家奶奶以及几十个被训练过的健壮妇人背着包裹出来,连忙迎上去,用热盐开水洗了洗手,开始位伤员门清理伤口,缝合伤口,连忙跑过去帮忙。

    一直忙活到日头偏西,才把所有的伤员们伤口缝合完毕,可是还是有好几位流血过多,抢救失败,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李青青站在那几具因为她失误而死去的义军尸体面前,静静的站着,默默的流泪。

    李汴跑去劝过一会儿,奶奶也去劝过,没有任何收获。李汴看见刚好忙完,伸着懒腰的张承乾,小跑到张承乾身边,问应该怎么办?

    张承乾见了,喝了一口王二递过来的温开水,然后又倒了一碗温开水,朝着李青青走去。

    “喝点水吧!忙活半天了!”张承乾把水递给李青青,淡淡的说道。

    李青青转过头来看了一眼,见是张承乾,那原本微微张开的小嘴又闭上了,回过头去,依旧看着地上军士的尸体。

    旁边,数十个军士正在挖坑,一铲铲的泥土被抛起,堆在大坑旁边,将一颗颗青草压得趴在地上,片刻就被这些泥土给埋住。

    “要是想哭就哭出来吧!”张承乾道。

    李青青依旧没有反映。

    “别强撑着,再怎么撑你也还只是一个孩子。平常人家十四五岁的小女孩能干嘛?煮饭、跳水、洗衣?”张承乾缓缓的说道:“你已经很不错了,跟着义父学医,到现在都救了好几十个人的性命了!要是换到太平年间,你已经算得上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名医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李青青瞥了张承乾一眼,转身就走了。张承乾就站在原地,那么看着李青青走开了,十四五岁的女孩子,衣衫挂在单薄的身体上,一个劲的晃荡,影子被夕阳拉的老长老长,都看不到尽头了。

    李汴凑到张承乾身边道:“怎么样了?”

    “不怎么样!听不进去,还嫌我唠叨,躲开了!”张承乾朝着李青青离开的方向,努了努嘴道。

    “乾哥儿!你的帮我劝劝姐姐啊!王叔、婶子、我和奶奶都劝了,没用!每次碰到没有救活的人,她都会这样,半天不说一句话!我知道你办法多,肯定行的。”现在的李汴对于张承乾,有一种盲目的信任。

    “切!”张承乾把头转向一边,其实自己的心里,也是很不好受,虽然这些人跟自己不熟,自己也早就习惯了看这种场景。但是自己一个来自后世,生活二十年都没见过几个死人的张承乾,对于这样成片成片倒下的死人,心底还是接受不来。这是人啊!半天前还跟自己一样,是活生生的,活蹦乱跳的人啊!!

    李汴抱着张承乾的胳膊,轻轻的摇,张承乾道:“先让她安静一下,时机到了,我回去劝的。”

    有朋友说,书名好挫!自带劝退效果!!可是我想不出来好书名啊!ಥ_ಥ要是有好的书名请提议,要是我觉得合适,就改了!!万分感谢!!

    本章完

第71章 夕阳() 
一大队的人马行走在兰陵县通往郯城的官道上,浩浩荡荡一万三千余人。正是辛弃疾一行,上次村堡一战,又掳获金军拉稀粑粑的战马千余匹,经过这两天的调养,已经疾奔恢复了体力,载着老弱妇孺门赶路。因此行军速度加快了不少。中途,又有几批零散的义军加入队伍。或许是金军被打怕了,也或许是缓缓靠近了海州境内,反正是再也没有遇到过金军追杀。

    太阳开始下山的时候,辛弃疾便下令,让众军士安营扎寨,一翻忙活,营寨中升起了袅袅青烟,大锅里的马肉汤,浓浓的香气在整个军营中萦绕,几个身上缠着白棉布的伤兵,在战友的扶持下,享受的闻着香味,在军营内缓缓漫步,活动一下躺了两天的身子。

    李青青收拾完东西,看着西边那漫天红霞,心中一动,就想要出营走走,当下捋了捋额前飘散的发丝,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就朝着营门口走去。

    从几个伤兵身边走过的时候,几个伤兵立刻笑呵呵的,给李青青打招呼,还说了些感谢的话。李青青也微笑这点头,但是自己却并没有听清楚那几个伤兵说的是什么话。只是有些机械的微笑点头,脑子里面有些混沌,还在不停的重复着两天前,自己不能挽救几个伤兵性命时,那伤兵眼中最后露出的绝望的画面。

    正在练习骑术的张承乾,远远的看见李青青从军营走出去,坐在营门口的小河边上。过了好一会儿,脚下一用力,胯下战马便走快了几步,缓缓靠近小河边上坐着看夕阳的李青青。翻身下马,把马儿的缰绳拴着马鞍镇上让马儿自己在这小河边吃草,缓缓的走到李青青的身边,轻手轻脚的坐下。也不说话,看了一眼望着天边夕阳发呆的李青青,也跟着看相天边的夕阳。

    半响,李青青回过神来,发现身边做了一个人,身子微微一哆嗦,转头一看是张承乾后,才放下心,淡淡的道:“你来干什么?”

    “看夕阳啊!”张承乾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道。

    “夕阳有什么好看的?”李青青瞥了张承乾一眼道。

    “不好看那你怎么都看呆了?”张承乾反驳道。

    “我…”李青青词穷了,干脆不再说话。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张承乾脑子里突然浮现出这么两句诗句,似乎有些应景,虽然记不得是那位诗人写的了,但是觉得顺嘴,就吟了出来。

    李青青听了张承乾吟出来的两句,稍微品味了一下,转头问道:“你会写诗?”

    “呃…不会!”张承乾道。

    “这两句诗,我并未听过!是谁人所作?”李青青想了想又问道。

    “记不得了!”张承乾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李青青看了看小河中一般映着一边的斜阳,一边映着山色,缓缓的吟道。

    “你读过很多诗?”张承乾也觉得好奇,按理来说,李青青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娘子,能认字这不是很稀奇。听他吟诵的韵律很是贴切,显然是常年吟诵才会有的,懂诗文的农村女子就稀奇了。

    李青青轻轻的点点头。

    “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张承乾又吟出了一句,只不过这一句好像不是唐宋诗人写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青青吟出这一句后,眼神似乎有些落寞和无助。

    张承乾一见,就知道李青青的情绪已经被引出来了,自己答应了李汴,这几天一直在找机会把李青青的情绪吟出来,可是都失败了,没想到这次歪打正着,连忙捋了捋思路,缓缓开口到:“我曾经听人说过一句话,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想这落日,天气晴好云朵稀疏时的落日是最好看的,漫天金霞,天边的云朵被天风拉扯成各种形状,又被霞光染成橘红。霞光铺满大地的时候也很好看,就看着小河,倒影这天边的云霞,或是那些营帐,或是那些树木山头,都被披上一层金霞,山间腾起薄雾,缥缥缈缈。”

    李青青转过头来,一脸茫然的看着张承乾,她根本没有听清楚张承乾,讲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什么意思。

    张承乾一看见李青青眼中的茫然,心中一松,只要是面露茫然,就说明她没听懂,自然就有了听下去的欲望。于是清了清嗓子,道:“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种虫子叫蜉蝣吗?”

    “好像听说过,但是记不清是干什么的了!”李青青摇了摇头道。

    “朝生暮死,这个词说的就是蜉蝣!蜉蝣的生命十分短暂,早上出生,傍晚就会死去。所以有很多蜉蝣,一辈子都不知道有黑夜,也有很多蜉蝣一辈子都不知道有白昼。因此,我们人,比起这蜉蝣要幸运的多,因为我们不仅仅知道有黑夜,有白昼,还知道一年有四季寒暑。”张承乾道。

    到此,李青青听出来了张承乾是来劝自己的了,于是有转过头望向缓缓沉入山头的夕阳。

    “我第一次看见死人的时候,我很害怕,非常的害怕,晚上都不敢闭上眼睛睡觉!然后慢慢的看的多了,也就不那么怕了,哪怕死相是如何如何的惨,都不害怕了!”张承乾说着看了看李青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