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扫明 >

第98节

扫明-第98节

小说: 扫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是王争接手文登营以来头一次遇到这个情况,必须要严肃处理。

    王争这才是意识到,这蓬莱相比以往驻扎的地方来说是太大太繁华了,现在有的享受方式城里基本都有,难免一路艰难的军士陷到温柔乡里。

    说起这件事,高亮也是苦着脸发牢骚。

    这半个月以来,他们四个不知被谁放出去的风声说全是单身,居然每个人至少都被提了十几门的亲事,门槛都快被踏破。

    说来也怪,提亲的居然都是本地大户人家。

    女儿也都是恬静可人,琴棋书画都精通,尽管是这样对方还一昧的声明说是根本不在乎什么名分,妻妾均可。

    这就是他们的私事了,王争只是提醒一句就不再多说,要命的还是文登营与巡检司上下的奢靡现象。

    若是不尽早解决,战斗力必然丧失的很快,从入关后的八旗兵战斗力下滑迅速就能看得出来。

    满清入关后,原本野战无敌的八旗劲旅几乎是以一种可怕的速度在腐化,到最后几乎就是靠着投降的汉人绿营兵和蒙古八旗才能勉强获胜。

    现在王争就是遇到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文登营,巡检司上下都是如此。

    邵勇作为巡检司驻扎在蓬莱的大统领,来送女人送银子的人更是多,盐丁们银子够花,身份特殊,城里也并没有那么多的小偷小盗,所以有事没事就去青楼和赌坊逛逛。

    好像对于他们来说,新年才刚刚开始。

    李岩和管清天管师爷两个人苦笑不止,眼下他们可是王争系统最忙的两个人,每一个做的就算和宁海知州王得乐比起来都不算少。

    初到蓬莱,这里可是府治,掌管的就不是原来宁海几地了,登州府全境的文册和田亩数目都要靠他们两个带着文吏整理出来。

    这次李岩他们两个来见王争可不是单纯来诉苦的,一边详细禀报一些事情,一边也共同提出了一个建议。

    他们希望能增设一个文吏机构,多招募一些文吏协助他们处理政务,不然仅凭他们两个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提这个建议他们自打来到蓬莱就在酝酿,最后实在是受不了,这才是在今日提出来。

    李岩和管清天的担忧也是有原因的,王争是武人,武人可都是最烦文人的,王争度量大,可以信任他们两个人,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接受一群文人在眼前。

    向一个武将提议设立一个文人机构,这在其他的地方就是在玩火,若是刘泽清听到这话,怕立马就要一脚踹过来,再大喊一句。

    你他娘的是脑子被门夹了,老子有兵有将的要文人做什么?

    就是在元帅府里说完这番话后,里面都是静悄悄的。

    董有银虽然没说,但能从他紧皱的眉头看出来,心里其实对这个点子颇为反感,邓黑子和高亮脸上也有些意外。

    黄阳凝神细思,也没说什么。

    但王争心里对这件事其实早有想法,如今掌控了整个登州府,自己手下的武将倒是不少,但文官班子还是太弱,说白了就是靠李岩和管清天两个人撑着,这对日渐加重的政务来说可完全不够。

    对于今后可能到来的战事,战前需要定制周密的计划,黄阳还有些主意,其余的就都是只知上阵的粗狂军汉。

    有一个妥善的计划是能打赢的前提,这就需要很多人一起来权衡利弊,仅凭几个人是不够的。

    稍微沉吟一下,王争开口说道:

    “李公子和管师爷这想法不错,本将早有此意!管师爷,今夜你便拟出一份行文,招募一批有识之士进入府中,有功名的优先考虑,就先称作。。。军议司好了。”

    李岩和管清天对视一眼,皆是见到对方眼中的喜悦,本以为要苦苦劝说一番,没想到王争居然连名字都想好了!

    自己这位上官真是事事都要思虑周全,军议司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是出谋划策的基础班子。

    李岩禁不住想到,现如今朝廷的内阁成立之初也不叫内阁,那时候只是为了帮助朱元璋处理政务和出谋划策。

    现在虽然还不知道王争最后能发展成什么样,但这第一批的军议之职,出了他们两个,还有谁能当上?

    跟了王争这么久,要说完全没有名分的就是他们两个人,干的事情比谁都多,在王争系统内部也是备受尊敬,但说出去却没有个响亮的名头。

    就算是李岩,心里没点牢骚和抱怨那也是不可能的。

    眼下这军议司成立的话从王争嘴里说出来,就算是定下来了,他们两个总算要有正经的职务。

    至于今后能不能更进一步,这都说不准,谁又能清楚。

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铁律() 
“军议司,暂设参谋、参政、参军三处。李岩,管清天,命你二人分别为左右军议,至于朝廷上的官身,本将今晚会与知府孙大人去说,公文会一同发给你们。”

    听王争说到这里,李岩惊愕的呆愣住,有些不知所措,脸上的表情复杂的很,既有惊喜,也有错愕。

    管清天倒是反应迅速,领命后发现李岩站住不动,赶紧拉了他一把。

    李岩这才反应过来,立即跪在地上,受命答谢。

    军议司是王争首创,这个名称从前都是闻所未闻,军议这个官职也是李岩头一次听到,纵然如此,他却也明白这个职务在整个登州营系统的重要性。

    按王争方才所说,军议司下辖参谋、参政、参军三处分署,虽然名称显得老套,但各个分署的职责所在一目了然,没人觉得不妥。

    参谋处自然是出谋划策,一些平日的大事小情,战前的统筹策划参谋处都会加入,而参政处则是负责各地的公文、行文处理,把王争的政令有条不紊的发布出去。

    由于如今军议司还不成熟,田亩的分配等一些杂事也都划归参政处。

    至于参军处,与其他两个一样,今后是一定还要加设分署分权的,眼下王争让他们负责军中大小事务,包括战功的记录、升调通知的下发等等。。。

    说起来,军议司的处置范围几乎涵盖了现如今登州营系统的全部,除了军议司,登州营下辖还有巡检司。

    现在的巡检司王争要想继续统领也简单,只需要让人去找登州的盐政监察使,奉上几千两银子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这种事王争一般都交给范若海去做,他是山东的大盐枭,这些事干的最多,让他去找盐政监察使也能更有说服力。

    所以在场的人哪个都明白,这巡检司虽名为朝廷司署,却早成了王争的“保安司”,在登州营正兵以外做那些护佑邻里的事情。

    说来也是讽刺,即便是巡检司名下最普通的一个地方盐丁,每月足额拿到的饷银也比其他朝廷正兵多,比起蓬莱城内一些军将的家丁也只是略有不及。

    军议司的事情让李岩心潮澎湃,眼前如同拨开云雾见青天一般,管清天也是浑身充满了干劲,不过两人忽的想起来,当务之急却不是这件事。

    登州营上下的军兵按照戚帅的选兵规矩,王争招募的是三种人,其一是无家可归的难民百姓,这些人对流寇和鞑子都有刻骨仇恨,操训和战斗都是狠命的来。

    其二是淳朴的耕田农户,这些人一直都是老实巴交的过日子,当时却无地可耕,吃不饱饭,所以想要拉拢他们付出的很少,无非是几两饷银、几亩田地。

    第三种便是往日刀头舔血的盐丁,这些人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那贩卖私盐的勾当,胆气已经是足够,所缺的无非就是金银。

    王争是私盐起家,一方面许给他们买卖私盐的正规性,另一方面按月给他们饷银,所以都能死心塌地的跟随。

    这三种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以往的生活并不好过,要么是行走在生死之间,要么是穷困潦倒。

    如今来到蓬莱这等大城,享受的东西应有尽有,手头宽裕了,管不住自己也是正常。

    王争心里清楚的很,奢靡现象眼下刚刚开始,尽早加以遏制还来得及,不然早晚要酿成大患。

    这件事放在其他地方可能是相当平常的一件小事,却立即引起了元帅府的注意,当天晚上副总兵王争就发布了处置方式。

    那日的会议过后,那三个趁夜跑出军营去青楼的文登营兵都被削除军籍,赏下的五亩官田也尽数收归。

    这还没完,王争为了影响扩大,以儆效尤,这件事做的十分绝情。

    那三户人家被王争一纸军令驱赶出登州府境,扶老携幼的带着大包小包,在全城人目视中,哭喊连天,叫骂不止的远行而去。

    不过他们叫骂的却不是王争,而是自家不争气的男人们,一些妇人甚至是喊打着出城,本来好日子就在眼前,他们却违反军规毁了这一切。

    那三个违反军规的人也是满心的后悔,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从踏出军营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结局俨然注定。

    这种雷霆手段让所有人慑服,不少跃跃欲试的人都是冷汗直冒,不断庆幸自己还没干,全家驱赶出登州府境,这可等同于死刑了。

    谁都知道,登州府境以外的地方根本不太平,土匪马贼多如牛毛,官兵也和登州营不一样,都是正了名的土匪,将官们明抢豪夺根本没法抵抗。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也就在王副总兵治下的登州府境才能出现,王争这一道冷血无情的军令,可是狠狠的将一盆冷水浇到所有人的头上。

    就连待遇最好的正营战兵都被毫不留情的处置,更别提其余的辅助兵与盐丁。

    王争并没有就此罢休,十分重视这件在其他人眼中的小事,处置了犯事正兵的第二天晌午,副元帅府便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政令。

    其中军议司的成立倒并没有引起大众注目,登州营的“七日两休,十二条铁律”流传甚广。

    简单的意思,就是今后登州营的正兵,包括辎重兵等辅助兵,七日都会有两次回家休息,与亲人团聚的机会,以往军兵一直吃住在营房的情况不再出现。

    王争王副总兵亲自发布登州营之十二道金牌铁律,其中,“夜出营房”赫然在列!

    当然了,这十二道金牌铁律并不是全部,经过刚刚成立的军议司商议,只是列出了最有可能出现,最严重的十二个方面,其余的各项规定与处罚方式都详细的列在“登州营军规”中。

    登州营军规一书,由王争亲自负责,军议司协同完成,出台后就要立即发下,上到董有银、黄阳、高亮、邓黑子四人,下至每一名什长,都要人手一份。

    同时,王争还规定,日后军规的熟背与念读添加到日常军官功绩考核中,也要记录入册,对军官的升降调任起到影响。

    这可难坏了登州营的军官们,他们可都是老粗,大字不识一个,平日最擅长的是上阵打仗,忽然让他们读书识字,个个都是难受的紧,叫嚷着宁肯再回去操训。

    说是这样去说,登州营军令如山,自然没人敢顶着干。

    既然军令已下,那就绝无收回与偷懒的可能,你不看,后面可有大票的人盯着你的位子!

    登州营强者为尊,军功加身却未升职的兵士多的很,都是忠义敢战之士,随便抽出一个就足够顶替了你的位子,到时候可是哭都没地方去哭!

    不过话说回来,左军议李岩与右军议管清天编写的时候自然也考虑到了这方面,所以书中用的基本上也都是大白话,字都用笔画最少的,字数也是能少就少。

    整本书王争是第一个读一遍的,颇是浅显易懂,简单明了,上面多是一些熟识的规矩,只要用心去看,不是傻子都能明白。

    登州营的军官自然没有傻子,想要记下来也并不难。

第一百八十一章:李军议激试顾君恩() 
军议司成立后,当务之急自然是要选个好的府宅作司署用地。

    李岩与管清天一方面负责人选的考评,另一方面也带着现有的文吏们在找地方兴建办公场所,当然了,于私于公,这军议司的司署衙门都要建在元帅府周围才最是妥当。

    在这两条街转了几天,最后总算是找到一个比较不错的地方呈给王争决断。

    王争带着人看过后顿时哑然失笑,李岩和管清天他们两个选的地方真是奇了,周围没什么民宅,在一条街的最里头,空空荡荡,倒是符合他们清心寡欲的追求。

    没什么说的,王争批准同意,派人给他们搭建衙门用地。

    修建司署衙门其实用不了多久,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就建的差不多,蓬莱城内其余的朝廷司署衙门都有些纳闷。

    这叫什么“军议司”的是哪里来的衙门,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后来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