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虎痴 >

第45节

虎痴-第45节

小说: 虎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褚悄然将手从腰间的刀柄处松开,夜色环绕下,挤出一丝笑意,说道:“有几个地方要注意。第一要快,收拢千人左右便绕至圉县东部,我会配合你不断向县中施压。其二,破城后不要恋战,尽快撤出来,以免被扶沟援兵包围。”

    黄劭领命而去,消失在黑暗中。许褚伫立良久,才转身回营。

    用黄劭攻圉县,是一招险棋。这一落子并没有事先与戏忠商议。因为戏忠多半是不会答应的。戏忠与郭嘉的庙算,应是以一种较为缓和的方式将圉县收入囊中,利用蔡邕在圉县的影响力,利用大将军府诏令的威慑等等。

    而这样一来,圉县的情况又与颍川类似,许褚还是得跟愿意合作的圉县人妥协,短时间内无法真正掌握这个县。如此一来,倒不如让黄劭捅上一刀,逼得圉县请他们入城。兵马一进县城,情况就大不同了。

    一来许褚可以挟兵威迫使圉县官吏就范;二来乱世将至,也不用过于拘泥成法,得实际好处是最现实的。

    许褚不断派人进城与圉县令高璁洽谈,先是邀请高璁同去汇合桥东郡,高璁自然是以无陈留太守之命而拒绝。

    再退而求其次,请高璁支援人手粮食,言辞恳切,态度谦和,倒让高璁一时不能决断,进而去信陈留,请太守赵谦决断。

    赵谦得圉县来信,更是对许褚嗤之以鼻,一郡之首,低声下气到这个地步,也是难能可见。

    “公则,你说本府该如何处之?”

    “回明府,那许褚既然谦卑至此,便让高县令送他点兵马粮食吧。”郭图来陈留后,讨得赵谦欢心,备受重视,常随行左右。

    “噢?”赵谦疑道,“那公则说送多少?”

    “一百羸兵,一千石粮,足矣。”

    “好好,就这么办!”

    等高璁得到郡中回应,却不敢如赵谦所令羞辱许褚。左右为难之下,省了那一百羸弱兵士,回信许褚,说:鄙县狭小,粮草不丰余,唯三千石粮略表心意。

    信使来后,许褚刻意当众发怒,说道:“大将军召我入京除宦,高县令却如此怠慢,难道不将大将军放在眼里?回去告诉高县令,他若再搪塞,许某自会去取!”

    信使回去后报于高璁,高璁大怒。一面去信太守府,一面命县中加强西面守备,谨防许褚入城。

    信还未到太守府,平地起惊雷。一支千人以上的黄巾贼军突然出现在圉县东方,大有攻略圉县的态势。

    高璁大惊失色,一连发出数份急报,于是陈留震动。

    千人之数的黄巾并不可怕,但此时天下民不聊生,黄巾贼聚众甚快,今日一千,明日便可能一万,高璁摸不清这支黄巾的底细,因此慌乱。

第82章 袁绍来信() 
黄巾祸起圉县东,驻扎在县西南二十里外的许褚一方很快也得到了讯息。

    众人反应不一,戏忠不愧是能让曹操赏识的谋士,很快便瞧出了蹊跷,道:“此地不该有黄巾敢作乱。”

    帐中还有典韦、李平、张顾、张武等武官,闻言后,典韦资历稍老,率先出言相问道:“黄巾贼年年都有,不知戏君所指何意?”

    戏忠轻笑道:“不合时宜,不合常理。现在远未到冬天,流窜的黄巾贼应不至于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再者我等刚到此地,按理黄巾贼即便有心作乱,也该等我们离去后才是。”

    众人皆恍然,又听戏忠说道:“不过,这倒是我们的好机会。”

    许褚不想让戏忠继续说下去,马上接过话,说道:“戏君所言极是,此乃天助我也。如此,便有机会以讨贼的名义,堂而皇之进入圉县之内。”

    张顾、张武初来乍到急于立功,请战道:“请明府让我等率先登士前去讨贼!”

    许褚摆摆手,“此地毕竟是陈留郡治下,等等吧”说完,但见戏忠意味不明地笑了几声,自出了帐外。

    许褚心念一动,让众武人督促士卒操练,自己去寻戏忠。

    戏忠却是在观看李平麾下的士卒练习弓箭,眼角瞥到许褚过来,便侧身面向许褚。

    许褚与戏忠对视片刻,方道:“志才有话要说?”

    戏忠却是把话题转到习射的蹶张士上。但听其悠悠道:“主公这个法子好啊,在箭靶上置一枚钱,但有射中者,钱归其有。听着大方,实则这些人大都射艺不精,一天下来又有几支羽箭能射中靶上那枚铜钱呢?”

    许褚淡笑道:“钱财本是小事,让士卒积极练习射术,其实是为他们好。多一分准心,在战场上活下来的机率就多一分,难道不是么?”

    戏忠道:“是啊,兵者乃天下至凶险事,能多一分胜算便多一分。主公,现在突然冒出了一支黄巾,是机会,亦是变数。这支黄巾眼下人少,然不可不防其以星火燎原之势吞噬郡县。,主公知道这支黄巾的首领是谁么?”

    “志才说笑了,我又没开天眼,如何知道?”

    “真不知道?”

    “真不知道。”

    戏忠不再追问,转而说道:“无论是谁,都不可坐看其壮大,当速灭之。”

    许褚不置可否,道:“不过一千蚁贼,圉县令自会处理,贸然出手,人家不仅不领情,恐怕还会以为我要抢他的功劳。”

    正说着,远处数骑飞马驰道而来。

    到营门外,一人高声喊道:“可是许颍川军营?!”

    许褚听得分明,忙叫人打开营门,将几名骑士迎进来。

    许褚便回军帐,由戏忠领这几人过来。初略观之,领头之人与许褚年岁相仿,气宇轩昂,不似凡人;其余四人,亦是英武之辈,年纪大的也不过三十来岁,年轻的也就二十左右,人人身披甲、手按剑,亦不能小觑。

    许褚不敢怠慢,起身温言相问向那领头之人,道:“足下从何处来,有何事相说?”

    领头的年轻人脸上不见对许褚有何恭敬,只淡淡回道:“在下高干,奉袁司隶之命传信于许颍川。”

    原来是袁绍的外甥高干。

    高干正是圉县高氏族人,与高璁是同宗。而在陈留高氏的地位,因为袁绍器重的关系,高干显然是很超然的存在。因陈留离颍川较近,许褚曾听人说过高干之名,典韦也曾提到过他。时人对高干的评价很高,所谓‘文武全才’,‘志向高远’,都是难得可贵的褒奖。

    高干替袁绍送信过来,随行的骑士,应该也是袁绍或高干招揽的各地豪杰。

    ,“适才见君驰骋而至,英姿焕发,还在想来的是谁,原来是陈留高元才,久仰大名!”

    许褚想着这回说不定是跟袁绍搞好关系的机会,便有意和高干套近乎。寒暄一番,高干不咸不淡应付几句,全然没有什么热情。

    许褚见状,心中不爽利。但他上位已久,城府还是有点的,依旧笑容满面。

    戏忠察言观色,心里亦觉微寒。他比许褚更了解高干与袁绍的关系,这高干又是出身名门又是袁绍外甥,当是左右心腹之人。从高干表现出来的态度,许褚在袁绍或者说洛阳士族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步入正题,许褚问高干,“高元才远道而来,袁司隶可有何信于许褚?”

    高干从怀中取出信,站在一侧的戏忠替许褚接过,放到许褚身前。

    许褚、戏忠在观察高干,高干同样在观察许褚、戏忠。

    在洛阳时,第一次听到许褚的名字是在河进表奏许褚为颍川太守时。那时候,朝野上下都以为许褚已然悄悄依附何进。第二次听说许褚,则是许褚灭阳翟张氏后。高干才知原来这个许仲康,谁的人也不是,只是个纯粹的武夫罢了。

    近十年来天下知名的武人中,老一辈的有名震天下的皇甫嵩,故太尉段颎,以及朱隽等;中生代里,当以董卓、丁原、公孙瓒等为代表;许褚充其量是个后进,甚至比起同样骁勇有名的孙坚,许褚还要差上许多。

    这并非高干一人的想法,而是公论。孙坚曾随皇甫嵩征战四方,所战者,无不是当时气焰熏天的黄巾贼首,哪怕是董卓这样的宿将,提起孙坚都颇为忌惮。

    许褚又不像丁原深受何进器重,只是因为当时局势所需,在一干颍川士族以及后族阴修、州牧黄琬的支持下,领了太守一职。

    现在大将军令他出并司隶,他的表现却叫高干觉得荒唐无比。所带军士不到两千,这么久了还停留在陈留郡,全然没有一个传闻中‘刚强’太守的样子。

    高干因此轻视许褚,语气中难免就带了点居高临下意味。

    “阁下看完信了么?还请速回信于袁司隶,某可回京交差。”

    许褚刚将信看完,信中写道:自君灭张让之族,形势毕露,而大将军反复无常,犹豫不定,吾恐生变。许君既受诏,当驱驰洛阳,缘何久久不见动身?荀慈明亦托吾相告,朝廷用人之际,卿不可阳奉阴违,至天下大局不顾。

    许褚沉吟。

    袁绍催促他一个不怎么当大用的人,应是何进那边已经有了明显姑息宦官的意图。许褚并不是一个如何熟知这段历史细节的人,但也和郭嘉等智谋之才多次谈论京中局势。真正要杀宦官的人,是袁绍而非何进。新帝登基后,朝堂之中由何进与袁隗同录尚书事,加上何太后,等于是朝政由三股势力把持。

    何太后通过谁来干预朝政?只能是宦官。何进出身微末,以前是个屠户,其实他也需要有一支力量跟士族相互制约,以达到制衡权利的目的。

    再加上许褚今次出郡,就是为了赚到属于自己的好处,以待天下有变。驱驰入京?算了吧,自己多少斤量许褚还是知道的。

    许褚一沉吟,高干双眼一缩,提声按剑问道:“许太守似乎有难言之隐?”

    按剑,提声,让站在一旁的戏忠有些惊讶——这个高元才,莫以为这样就能吓到许褚?

    果然,许褚见了高干摆出的姿态,心中冷笑不已。他突然走向高干,右手快速一探,“铛!”得一声将高干的佩剑拔出,笑道:“元才好剑!”

    高干身后随从变色,又见许褚道:“可如今圉县有黄巾之祸,许某虽知洛阳紧急,亦短时间内无法抽身。”

    “什么?!”高干先被许褚一个下马威,又听见家乡有贼患,脸色苍白道:“黄巾贼多少人?何人所率?”高干一路匆忙,是以没听说黄巾的事。

    许褚便道:“不过千数,不知何人为首。,但黄巾贼向来从众甚易,不尽快剿灭,恐有星火燎原之患。”

    高干心忧族人,急道:“那许太守还不尽快去平贼?”

第83章 圉县之乱() 
许褚将佩剑还给高干,叹道:“在下终归是外来,借道以求汇合桥东郡兵马而已。没有圉县令的邀请,不敢僭越。”

    高干虽然年轻,然跟随袁绍在京都多时,耳濡目染下对官场的门道十分了解。他思索了片刻,当即明白其中关碍,却也不发一言,招呼随从出帐上马,急匆匆赶往圉县县城。

    高干走后,许褚变得有些心烦意乱,想的是高干此人在历史上曾为袁绍治理并州,军事民事都搞的有声有色,想必是胸中有丘壑的人;那么圉县令便无异于得了一个强援,帮助他抵御黄巾贼,如此,还会不会有无奈求助自己的事情发生,许褚不好判断了。

    然而事情大大出乎许褚的预料,一个时辰后早先派出的斥候回报,聚集在圉县以东的黄巾贼,一天时间人数翻了数倍,在山野中密密麻麻,缓缓朝圉县进发。

    正在翻阅书简镇定心神的许褚,闻报失手将书简丢在了地上。

    戏忠黑着脸,朝许褚唤了几声,“主公。。。。。。”

    许褚反应过来,传令升帐议事。

    黄巾贼一夜之间人数倍增,定是附近的流民闻讯后前来追随。许褚清楚自己并无让黄邵多招人手的命令,那么很显然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黄邵背叛了他,索性扯起大旗做回黄巾渠帅;另一种是黄邵虽然在太平道徒里享有盛名,但因为投降过许褚或者其他原因等等,控制不了何仪逃窜到陈留境内的部下。

    不论是哪种,局势都不在许褚的掌控之内了。

    戏忠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极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印证。什么叫自食其果,许褚算是亲身经历过了。

    不过现在一切都还难说,在约定与黄邵的人接头碰面之前,许褚也不轻易下定论。

    不到盏茶功夫,包括典韦在内的营中诸将都来到帐内。许褚分派人员,由戏忠别领一军,率领张顾、张武、李平等,合计一千步卒,随时整军待发。他自己则与典韦一道,统率虎卫营五百人。

    在营中忙活半天,所有士卒都整装待命完毕,营外终于等来了圉县令的使者,还是高干。高干面色铁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