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我在三国打直播 >

第141节

我在三国打直播-第141节

小说: 我在三国打直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见君侯。”

    张帆亲手把他扶了起来,温言道:

    “免礼,不必这么拘束。我问你,你今年多大了?”

    魏延老老实实的回道十七。”

    张帆挑了一下眉毛,微笑着说:

    “这么小?”

    魏延不好回答,只好脸红的挠挠头。张帆笑而不语,果然还是略显青雉啊!不过年纪小也好,方便多打磨一下。

    张帆直接开门见山我找你来,是准备征调你为我效力,府君已经答应了,( )你看?”

    名动天下的张仁甫居然要招募我?难道是我在做梦吗?

    魏延大喜过望,当即行礼道:

    “多谢君侯,延求之不得。”

    张帆微微颔首,“我看你年纪尚浅,那就先从军司马干起吧!只要你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

    军司马?至少比现在的屯长大了几级,再说凭的本事,很快就可以升迁,魏延基本上满意。

    “多谢大人。”魏延行礼道谢。

    看着魏延一脸小粉丝见到偶像的激动,又带着几分自惭形秽的神情,张帆哑然失笑。

    招募魏延这么顺利,张帆也并不奇怪,毕竟魏延本身就是一个功利心很重的人,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往上爬的机会。张帆如今位高权重,能满足他的一切政治诉求,他没理由拒绝。

    张帆转头看向张咨说麻烦府君把这份调令签了。以后黄忠的事就不劳费心了,我处理吧!”

    张咨狠狠的瞪了都尉一眼,有些惭愧的对张帆说:

    “君侯,这件事是属下办事不利,要打要罚,还请随意处置”

    张帆大手一挥,“不必了。我贵属下已经尽力了,其他的事还是我来吧!这几天多有叨扰,我这就告辞前往堵阳,咱们后会有期”

    张咨听说张帆要走,长舒了一口气,不过还是装作依依不舍的逢场作戏一番,最后张帆带着魏延离开宛县和大军会合,然后一起朝着堵阳县快马飞奔而去……(未完待续。)

    第267章没胡子的关公

    第267章没胡子的关公是由【无*错】【…网】会员手打,更多章节请到网址:

第268章 被误读千年的魏延() 
在前往堵阳的路上,望着一脸喜色掩藏不住的魏延,张帆开始回忆魏延的资料: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

    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

    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魏延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

    魏延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

    魏延在小说里绝对是被黑了,不过胜王败寇,史书总是由胜利者书写,这并不奇怪。

    其实人们对魏延有很多误读,这个人根本不是大家普遍印象中那样的……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d。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

    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当时满朝文武都十分惊讶。

    为什么呢?

    刘备有一个优点,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他往往能够准确判断,看看和他结拜的都是什么人就知道了。

    大概魏延的谋略在刘备眼里更强,武艺虽然稍逊于关张,但也是一等一的良将。此外,汉中地理位置及其关键,而且有长期对峙的态势,需要综合属性更强的将领。

    魏延究竟干得如何呢?

    五年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大破郭淮,费瑶,后迁为前军事,征西大将军,假节。

    当然,必须要提一下子午奇谋。虽然这个策略究竟能不能行得通,后世已经有了很多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诸葛亮没有采用这个计谋自有考虑,但的确可以看出来魏延是一个有谋略的将军。

    既然魏延有勇有谋,深得领导信任重用,最后怎么落得“生死族灭”的可怜下场呢?

    这就必须要谈谈魏延的性格: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其实魏延不仅相貌像关羽,兵器同样也是大刀;非但如此,就连性格也像关羽:

    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典型的对士兵好,看不起同僚,所以最后也死在这事儿上!

    史书对他的评价有一句: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用现在的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

    讨论他的性格之前,必须说说一个人的出身,因为性格往往和个人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魏延出身贫苦,连“寒门”都算不上。他是以“部曲”的身份随刘备作战,也就是说魏延出仕的起点,比吕布都远远不如,仅仅是个小兵罢了。

    一般来说,出身差的人成功之后难免心态失衡,可以参考后世的暴发户。

    魏延本来出身极差,奋斗多年,年纪轻轻位高权重,深得老板信任,难免有些脾气,当然也可能是天生性格使然,总之不太好相处。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会有傲气,吕布、关羽、魏延三人尤为突出,实际上魏延一直狂傲。当年刘备把汉中交给他时,他说了一句话: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这就自信过度了,如果他真有这个本事,蜀国早就灭魏吞吴,一统天下了,哪还有司马家什么事?

    这种人肯定无法和同僚搞好关系,因为他看谁都像猪队友,估计结仇也不少,不过有一个人极为关键:

    唯杨仪不假魏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杨仪是谁?

    亮数出军,仪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

    诸葛亮多次出军,杨仪总是帮他制订规划,筹措粮草,做事不用过多的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完毕。军中礼节制度,都由杨仪安排和检查。

    杨仪的角色大致就是,诸葛亮躺在摇椅上闭目养神的时候,他已经对着地图规划出了大致作战方案,并且将军需后勤已经安排妥当了。

    这个人有才干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和魏延一样,性格上也有很严重的缺陷,骄傲自负,心胸狭隘,爱发牢骚……

    杨仪后来也落得“削职流放,仍不自省;最后下狱,自杀身亡”的结局,也就不难理解杨、魏二人的矛盾了。

    真是苦了我们的丞相:

    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诸葛亮活着能压住两人,尸骨未寒两人立刻开始争权:

    魏延觉得自己有资格接过诸葛亮的担子继续北伐大业,然而杨仪绝不可能接受魏延继任,决定按照诸葛亮的定下的方案班师回朝,同时散布魏延要北降的谣言。

    魏延一怒之下公开作乱,先行率军南下,烧绝阁道,和杨议大打出手。然后杨仪魏延分别上表,攻讦对方是叛徒……

    由于魏延人缘太差,没人为他说话,而中央的董允、蒋琬都更相信杨仪,派军北上讨伐魏延,而且魏延的属下也争先叛逃,最终魏延被马岱斩首,夷灭三族。

    所以说魏延不同于吕布,他从来没有背叛刘备或者蜀汉,“脑后有反骨”纯粹是无稽之谈,实际上刘备和诸葛亮对他一直甚是信任和器重。

    总而言之,魏延是一个优秀将领,可惜性格不好,情商偏低,偏偏碰上了另一个性格有缺陷的的杨仪……

    两人本来有机会上演蜀汉版的“将相和”,齐心协力共创北伐大业,可惜一念之差,双双落得下场凄凉,时也命也!

    ……

    完整的梳理了一遍脑海里关于魏延的资料,张帆其实还真的挺替魏延惋惜的,不过也为自己敲响了警钟:

    以后必须注意小心维系合个下属的关系,务必不能重蹈魏延和杨议的覆辙,明明有能力的下属,在内斗中损耗实力,最终被敌人所趁……

    还有一条,重用一个人不能只看这个人的能力,还要考量个人的综合条件,否则可能酿成大祸……

第269章 黄叙的病() 
张帆一行人经过一天半的跋涉,终于在第二天日落之后赶到堵阳。张帆大军在城外驻扎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张帆带着一队亲卫前往堵阳县衙。

    张咨为了方便张帆行事,命令都尉也跟随张帆一道前往堵阳,都尉表明身份后,堵阳县令亲自出城恭迎张帆进城。

    对这种低级小官,张帆也没什么好敷衍的,直接让他召黄忠前来,县令不敢怠慢,赶紧命人传召黄忠。

    张帆喝了一杯茶,衙役通报说黄忠已经到了,张帆放下茶杯向门口望去,只见一员三四十岁的中年武官走了进来。

    其人身高约八尺七寸,浓眉大眼,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容貌坚毅,举止庄重,行步有威。

    黄忠进来之后恭恭敬敬的向县令行l县令介绍了张帆之后,黄忠略显惊讶,不过还是不失礼的向张帆行礼。

    看来他心里素质比起魏延强的不是一星半点,不过想到黄忠已然不惑之龄,也就不奇怪了。

    张帆笑道:“听说你不愿意离开堵阳,说说为什么?”

    黄忠面色一苦,黯然的说:

    “回君侯,卑下独子叙少感风寒,体弱多病,近年来身体每况愈下,恐禁不起劳顿奔波之苦,是以虽感念君侯错爱,也无可奈何。”

    张帆对此一清二楚,故作吃惊的说:

    “原来令郎已经病到如此地步了……可曾寻医问药?”

    黄忠意兴萧索的说:“这十年来我带着犬子走南闯北,遍访名医,散尽家财仍然徒劳无功。去年张太守也给瞧过,说犬子已经病入膏肓,非药石可医,我们这才死心返乡。”

    他说的“张太守”,应该是曾经做过长沙太守的一代医圣张仲景,他于公元205年写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连张仲景都说没救了,看来黄叙的病确实相当棘手啊!

    张帆沉吟片刻后说:“令郎在何处,不如让我瞧上一瞧”

    黄忠浑身一震,眼里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他对张帆的种种传闻也有所耳闻,既然凡间之医术已经救不了儿子,或许也只有靠仙术来创造奇迹了。

    黄忠立刻下拜,情绪激动的说:

    “君侯若能救回犬子,黄忠愿一辈子做牛做马,绝无怨言。”

    张帆赶紧把他拉起来,温言道:

    “汉升言重了。姑且一试,成与不成尚未可知。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黄忠哽咽道:“不论成与不成,忠永感大德。”

    张帆笑道:“好了,救人要紧,咱们还是赶紧去!”

    黄忠在前面带路,将张帆一行人带到了自己家里,两间低矮的黄泥瓦房,屋里家徒四壁,空空荡荡的,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听说黄忠出身不差,早年也算殷实富足之家,看来是黄叙的病拖垮了这个家……黄忠选择入伍,可能也是为了给儿子挣医药费!

    屋子里充斥着浓烈的中药味,躺在上的少年大约一二十岁,和黄忠有五分相似,脸上蜡黄,没有一点血色,瘦削的脸颊上,两个颧骨像两座小山似的突出。

    “爹”

    看到黄忠开门进来,他挣扎着从上坐起,苍白的面庞因痛苦而扭曲,细细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渗出,好似每移动一下都是巨大的折磨。

    黄忠眼眶微红,声音沙哑的说:

    “叙儿,你别乱动。”

    黄忠娴熟的替他擦擦脸上的汗,再掖好被子……

    黄叙看着进来的张帆怔怔出神,天下竟然还有如此丰神俊朗,宛若神仙般的人物。

    看他这穿着气质,浑身上下几乎透着四个字:贵不可言。

    站在他身前很难不产生自惭形秽的感觉,爹怎么会和这样的人扯上关系?

    看着儿子奇怪的神情,黄忠这才反应过来,温言道:

    “叙儿,这位是冠军侯”

    “冠军侯?”黄叙瞪大眼睛,嘴巴张的大大的,忍不住脱口而出:

    “张仁甫?”

    “咳咳”黄忠脸色大变,佯怒道:

    “逆子!你不要命了,怎么敢对君侯无礼?”

    然后一脸尴尬的对张帆赔罪:“犬子无礼,冲撞君侯,还请君侯恕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