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虎贲 >

第49节

大明虎贲-第49节

小说: 大明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面紧接着东阁大学士陈演也跳了出来,“皇上,臣反对加征商税,您如此不顾百姓疾苦,东南沿海一带连年遭遇涝灾,商人哪里来的钱财缴税?还有祖宗成法岂容说改就改?”

    后面,站起来反对的大臣们越来越多,一个比一个言辞激烈,将崇祯给硬生生的逼到了墙角上,你要建设恪物学院,可以,跟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反正不用花我们钱,给袁啸升官也不要紧,反正他抢不了我们的饭碗,但是加征商税,对不起,你多收一成的话,那岂不是每家一年都要向内孥缴纳数百万两的银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老子们的钱凭什么给你?

    崇祯脸色铁青,早已经被气得快要发疯了,这些臣子哪里还有一丝丝的君臣之道?

    崇祯正要说话的时候,袁啸断喝道:“皇上,臣有话说!”

    袁啸的大嗓门真的朝堂之上嗡嗡直响,使得朝堂上登时安静了下来。

    崇祯暗暗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有人站出来支援自己了!

    袁啸来到了陈德藻的面前,冷声问道:“陈大人,第一个问题,商税乃是太祖皇帝制定,那请问农税就不是太祖皇帝制定的了?”

    陈德藻一愣,嗫嚅道:“当然是、是太祖皇帝制定的了。”

    “那好,既然都是太祖皇帝制定的,那你口口声声说皇上更改祖制是亡国之举,那你们屡次劝谏皇上加征农税,加征三饷,是不是更改祖制?你如此指斥皇上,却还怂恿皇上违背祖制,嘿嘿,到底是何居心?”

    额

    陈德藻没有想到袁啸竟然给他来了这么一出,登时被问得瞠目结舌!

    一旁的陈演叫道:“袁啸,你不过是个武官,懂得什么朝政?江南连年灾害,商人们处境艰难,如何能够征收重税?当真是岂有此理,难道你还不给商人留条活路了?”

    袁啸嘿嘿冷笑道:“陈大人,你说朝廷向商人征收的是重税?你可知道,朝廷现在的商税是多少?五十税一!五十税一啊!特么的,先不说商人处境艰难不艰难,知道赵宋一代的商税税率是多少吗?十税一!十税一!即便是皇上将商税提高一番,也不过是二十五税一,依旧远低于赵宋年间!你还有脸说皇上征重税于商人?只怕是你舍不得你家里的产业纳税吧?”

    陈演脸色通红,没有想到这个袁啸言辞竟然如此犀利,一句话直指要害,商税重吗?当然不重,但是,相对于不纳税而言,即便是三十税一,那也是重的的,这就是商人贪婪的本性而已!

    袁啸接着说道:“再说说农税,你知道现在农税是多少吗?农税是三十税一,这还不算向农民加征的三饷!你特码的还舔着脸说皇上征收的商税重,那你还让不让老百姓活?”

    陈演被袁啸训得恼羞成怒,怒道:“袁啸,你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农民税率高,商人税率低,但是你要清楚商人可是需要去买粮食吃的,他们不事生产,花的钱也多啊!你把钱都收上来,难道要饿死他们?”

    “放屁!”

    袁啸气极反笑,怒道:“狗曰的,你才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你算是什么东西?从皇上登基以来,老子只听说过农民饿死的,啥时候听说过商人饿死的?农桑乃是一国之本,商业不过是流通所需,你特么的,将农民都饿死了,这天下能不亡吗?皇上,臣请治罪陈德藻与陈演,以儆效尤,以正纲纪!”

第103章 霹雳手段() 
袁啸的意思很明显了,皇上,这个时候可不能手软,老子可是给你将道理列出来了,他们反对,不是因为商税重,而是因为他们自己舍不得自家的银子啊!这个时候如果不杀鸡儆猴,你的新税法,永远都不要想着推行下去!

    “传旨,陈德藻、陈演目无纲纪,枉顾是非,立即免去陈德藻吏部侍郎职务,免去陈演东阁大学士职务,逐出京城,永不叙用!”

    崇祯也不是傻子,现在都被朝臣挤兑成这样了,再不下杀手,以后可是怎么得了?登基十余年,也是该想着这些文官动手立威了!

    陈德藻与陈演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两旁的武士已经冲了上来,一把打掉两个人的乌纱帽,拧胳膊给摁了起来!

    “冤枉,臣冤枉啊,皇上,臣无罪!”

    崇祯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低吼道:“立即给真把他们推出去!赶出京城!”

    两个倒霉蛋倒霉的撞在了枪口之上,被武士们给硬生生的赶出了乾清宫。

    崇祯脸色铁青,低声吼道:“很好,你们一个个都很忠君爱国啊,农民三十税一,再加上三饷,你们还嫌他们的税负不重;商人五十税一,你们竟然说朕已经压榨的商人活不下去了!看看现在一年的茶税才多少,整个国家,你们就给朕收上来不过两千两银子!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传旨,全国各省即刻成立征税司,派出征税太监总监征税,再要是征缴不上来,严惩不贷!嘿嘿,从万历末年,就开始加征辽饷,后来又加征练饷,到现在整整三十多年了吧,就是轮,也该轮到商人苦几年了!哪一个敢在上书阻拦,杀无赦!”

    如果不是崇祯在昨日被袁啸灌了一脑袋的水,被成功洗脑,如果不是今天崇祯不被这些倒霉的大臣们给逼到了墙角,崇祯绝对不会如此暴怒,绝对不会如此对待臣子,虽然崇祯对待武将不咋滴,但是对待东林一党为代表的文官集团着实不错,但是现在不同了,为了自己的江山,为了皇家的颜面,该亮刀子的时候,还是要必须亮刀子啊!

    下面的朝臣们一个个噤若寒蝉,面面相觑,即便是当年满洲鞑子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也没有见皇上向文官们发如此大得脾气啊!今天陈德藻与陈演真的是捅了蚂蜂窝了!

    崇祯犹自不肯罢休,接着说道:“即日起,立即开放海禁,鼓励商人出海经商,所有出海货物按照价值执行十五税一,在天津、松江、明州、福州、泉州、广州六个港口设立海关,从京城派出人力,直接接管,所有关税全部缴纳如内孥,然后由内孥转交户部!”

    这一次,崇祯学聪明了,特么的,让你们给老子去缴税,一年下来,茶税数千两,盐税数万两,都特么的不够塞牙缝的,朕就不相信了,大明朝的商行现在竟然如此不堪!

    袁啸闻言,躬身道:“皇上圣明,臣袁啸自荐,愿暂时接掌松江海关,为皇上分忧!”

    此时的文官们将袁啸杀了的心都有了,听到袁啸跳出来说,竟然要接掌松江海关,哪有这么美的事情?海关,听上去就是肥差啊,你小子砸了我们的饭碗,现在还想往自己碗里老银子,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叔能忍,特么的老子也忍不了啊!

    太常寺正卿费完我喝道:“袁啸,你只不过一个武夫而已,何德何能,兼任松江一地海关?皇上,臣参劾袁啸居心叵测,挑拨是非,先是怂恿皇上开海禁,加征商税,现在有跳出来自请出掌海关,臣以为他蓄谋已久,居心不良!请皇上立即下旨查办!”

    费完我的话一出口,文臣们登时找到了发泄口,特么的,你小子让我们不舒服,那老子们就一棍敲死你!

    东林一党向来共同进退,而且背后就是江浙的商人在支持着他们,所谓唇亡齿寒,今天向商人大规模征税,明天自己的收入就会烧掉一大块啊,凭什么?

    朝臣们一个个的都开始叫嚣起来。

    崇祯皱皱眉头,这件事情袁啸可是从来没有向自己提起过,他竟然主动请缨啊,这是几个意思,难道还嫌这些大佬们不够恨他?

    崇祯询问的眼神看向了袁啸,意思是兄弟,你咋回事,这段台词老子可没背啊!

    袁啸嘿嘿一笑,问道:“费大人,我想问您一句,去年全国商税,一共收入几何?”

    费完我不明其意,略略思索,答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全国去年商税共收入国库白银三十二万七千六百两!”

    袁啸冷笑道:“不错,费大人倒是记得很熟,不过,偌大的一个大明王朝,一年时间,仅仅收缴商税三十二万两,这满朝的臣子就没有感觉到羞愧吗?如果我是户部的各司的官员,那就该去抹脖子了,嘿嘿,对得起他们那的俸禄吗?”

    费完我脸色一红,答道:“本官是太常寺正卿,税赋之事不在我职责之内,你可以去问黄道周大人,只是你一心要接掌松江税司,其心可诛!”

    袁啸也不打言,看向崇祯,躬身道:“皇上,去年全国商税岁入不过三十二万两,臣主动请缨接掌松江海关,一年保证完成岁入百万两,如果做不到的,任凭皇上处置,如果哪一个同僚有这份能力和雄心的话,臣愿意让贤,没有那个本事,耽误了朝廷大事,那就请他们闭嘴,踏踏实实的去干活!”

    崇祯一阵头大,也不知道袁啸这个家伙哪里来的那么大的把握,那可是百万两的岁入啊,不是十万两,岂能信口胡来?

    袁啸没有等到崇祯答话,看看一旁的费完我,问道:“费大人,要不,咱们两个一人执掌一府的海关,比比看,到底谁收上来的税多?就以百万两为限,如何?”

    费完我登时脸色惨白,擦,你想死,不要扯上我啊,一百万两!开玩笑呢,不要说一年,十年能否收够这个数都在两可之间呢!

第104章 谁是宋应星?() 
袁啸一将这样的话扔出来,整个朝堂之上,登时没有了声响,你们不是说我要借机捞钱吗?那好,每年一百万两的税银,有本事你们就来,没有本事,那你们就不要乱嚼舌根子!

    一句话,袁啸将众人的嘴给堵得严严实实的,再也说不出话来。

    崇祯帝看看袁啸满脸自信的表情,心头暗自叹息一声,罢了,这个家伙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即便是摔个跟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到时候自己将他保护下来,跌倒一次,自然就更加的成熟了。

    崇祯说道:“袁啸,既然你毛遂自荐,那真就要看看你的本事了,今年已经过去半年,不算,明年开始,一整年的时间,连松江府的岁入算给你,你要是能够实现一年一百万两白银的岁入,朕就给你记上一功!”

    松江府是一个上府,作为江南的重镇,那里每年向朝廷缴纳的税赋不在少数,但是,那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农赋之中,至于商税却是没有多少,一年松江府所有的商税都不够五万两,这在历朝历代里,都算是一个奇葩了,绝对的奇葩!

    即便是加上松江府商税,那还有九十万两的缺口了,即便是袁啸手段了得,是松江府商税翻上一番,甚至两番,也不过才十万两二十万两的,几乎所有的税收缺口都压在了海关之上。

    不光是崇祯不看好,连一直对袁啸很有信心的孙承宗与卢象升都开始有些担心了,能行吗?即便是有着点石成金的本事,这个任务也是不知道有多难了!

    袁啸眉头一挑,缓声道:“多谢皇上的信任,臣无以为报,必定鞠躬尽瘁,绝对辜负皇上的信重!”

    既然要成立六个港口的征税监,那接下来的事务,自然是要讨论其中的实施细节了,下面的朝臣们一个个都要哭出来了,征税监啊,这些太监们可是不好打发!到时候,可是少不了花银子打点

    有的机灵的大臣都已经开始考虑提前跟这些人怎么打通关节了,不光是海关的征税司,连同各省的税务系统,都要重新进行打点,毕竟商税由原来的五十税一,提升到了现在的二十五税一,这其中可是有着一大笔钱呢!

    崇祯站起身来,接着说道:“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吧,立即下旨昭告天下,皇家恪物学院邀请天下奇人异士前来讲学,凡是被选中的人员,赐恪物学院侍讲,正六品,被倚为重任的,赐恪物学院教授,正四品,立即下旨给浙江巡抚吴克清,着吴克清亲自颁旨,赐封宋应星为皇家恪物学院院长之职,翰林学士,从二品!接旨之日起,即刻赶赴京城上任!”

    朝堂之上,又是一阵骚动!

    宋应星,哪一个是宋应星?朝堂之上,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么一个人!竟然被皇上直接提拔到了从二品的位子,执掌皇家恪物学院,虽然皇上才是正派的院长,但是谁都知道,皇上没有丝毫的精力可以用在恪物学院上,毕竟全国的军政事务已经足够多了,多的压得皇上已经喘不过气来了,哪里还能抽出半点时间?

    左都御史刘宗周上前半步,拽拽黄道周的衣角,低声问道:“黄大人,您曾经在浙江任职多年,故吏门生遍布江浙,可是听说过这么一个宋应星?”

    黄道周茫然的摇摇头,答道:“刘大人,开玩笑了,本官虽然在江浙一带故交不少,但是宋应星的名字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