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我是朱由校我喂自己袋盐 >

第85节

我是朱由校我喂自己袋盐-第85节

小说: 我是朱由校我喂自己袋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儿他娘!”

    他赶紧挡在自家老婆身前“兵爷!我们是汉人呐!”

    “砰!”“汉人?早怎么不是汉人,汉奸罢了。”

    “哈哈哈哈,皇帝无能,害我等被建奴掠到辽东,反是我等小民之错了?苍天呐你开开眼,看看这吃人的世道吧!”妇人见男人死了,状若疯狂。

    “砰!”士兵却不理,只继续杀人。大道理他不懂,他只是个大头兵,袁总督说了,只看活人死人,他就只看活人死人,这几个是活人,所以他们变成了死人。

    “砰!”最后一枪送给了懵懂孩童,让他们一家团圆。这个小孩放过当然无碍,可在这兵荒马乱之际,一个孩子甚至可能沦为乱民的口粮。杀他,是为了不让他遭遇更多悲惨的事。也算是士兵最后一点仁慈。

    “别怪我,生于乱世,我们都是。。。。。。。身不由己。”士兵仿佛突然成了哲人。。。。。。。

    袁可立当然知道有些汉人是身不由己被掠劫而来。可是他没时间一一甄别了,或许生于乱世,本身就是一种罪吧。

    “袁大人,很多乱民跑到深山密林去了。”郑芝龙来报。

    袁可立摆了摆手:“让他们自生自灭,只追杀大部就行。”

    “喏!”

    “大人,那些。。。。。。”

    郑芝龙蔑了一眼那人道:“什么都别说,我也不想知道,见到活人,一枪过去,完事。”郑芝龙转身走了。

    “我明军如此行事,如何称得上王者之师!”那人气愤不已,可又无可奈何。他悄悄把这本份灭族血案记录下来,这是后世对满族灭族唯一真实的文献。

    可多数人持怀疑态度,他们怀疑的不是袁可立是否屠了满人全族,而是对这是否是朱由校亲自下令而感到迟疑。毕竟袁可立有“好几次”不请旨就诛人全族的先例。。。。。。

    这人名叫黄宗羲,是大明文学院的学生,跟来做文书工作的。

    虽然他在文末明明白白的说了,袁可立一切行为均未获圣旨。但是圣旨这种东西得没得到,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是天启朝后期的阁臣,有美化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嫌疑。

    不过朱由校本人对历史上怎么评价他,已经彻底不在乎了,人都死了,随后人怎么说吧,除非把他气的诈尸,他还得谢谢那个人。

    “叫人通知郑芝龙,往深山老林跑可以,若有人妄图往西南跑去通知黄台吉者,漏掉一个,我要他脑袋!”袁可立让亲兵队长亲去传话。

    正在前方调派人马围堵满族平民的郑芝龙接到指令,道“烦请总督大人安心,若是有一个报信的逃出,我郑芝龙,提头来见!”

    这里我们不得不批评一下郑芝龙文化水平太低,抓着自己头发去见人,算是哪门子礼节呀。。。。。。

    此时黄台吉还不知自家老婆孩儿都被宰了,还在做着开创大清朝万世不拔之基的美梦。。。。。。

    山海关下

    “明狗小皇帝以为我们要攻喜峰口?咱们偏偏就打山海关!”黄台吉意气风发的道。

    至于和蒙古人约定的一攻宣府,一攻喜峰口?呵呵,这都信的人,恐怕早被人卖了几十次了。政治家说的话,一个字都不能信!

第119章 哈?我大明也悬了?() 
天启七年正月二十七

    西安城,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周长过万米。

    虽说是年久失修,仍不失为西北第一坚城、

    所以朱由校才把防御蒙古人的重担,压在她身上。

    此时西安由凌涛镇守共有兵力十万。同时已经进驻太原的刘十三部除了在大同留一万人做缓冲,其他三万人进驻太原,时刻准备驰援西安。朱由校的三百辆装甲车和那种杀伤范围十米的特种炮弹已经都在路上。

    哈喇忽剌对琪琪格道:“好像明军早有准备?”

    琪琪格摇头道,“此间城墙之上士兵面现慌乱之色,当是无备的,只是明军行军迅速,才补了些人马。”

    又道:“这千里镜真是个好东西。”

    哈喇忽剌宠溺的摸了摸女儿的头。

    “可这城墙竟如此高大,如之奈何?火炮也轰不开如此厚重之城墙啊。”哈喇忽剌叹气道。

    他们之前根本没想过,不是国都的西安城竟是如此巨城。

    琪琪格道:“这西安城也是明国人的历代古都,经数代之功才成如此坚城。实是明国仅次于北京,南京两京的巨城。”

    哈喇忽剌道:“若攻此巨城必损伤甚重,不若直接挥军南下攻取汉中蜀地,然后横扫江南。”

    琪琪格摇头道:“如此坚城方是必得之地!父皇越是深入明国之地,越是容不得身后有此坚城横于就地,何况其内拥兵十万众,可轻易断我粮道。”

    哈喇忽剌叹道:“可惜你为女儿身,否则大可接我大元基业。”他对这个女儿可比她那个亲哥哥满意的多。

    琪琪格笑道“大哥接大元基业,女儿辅佐大哥也是一样的。”

    哈喇忽剌点点头,这个女儿乖巧可爱,不止自己喜欢,巴图尔珲也是真心喜欢的。而且琪琪格是女儿身,对他没威胁,巴图尔珲应该不会忌惮于她。

    可世事无常,谁说得清呢?

    京师,皇宫。

    “来嘛!正面上!”呃,不是在进行什么不文明的行为,而是朱由校正在教儿子骑马,朱由校给朱慈煦找了个温顺的小马驹,可朱慈煦有点怯怯的。

    朱由校已经放弃把他培养成皇太子的想法了,因为他太过仁慈。小小年纪就被一堆老儒灌了一脑袋的仁义道德。那些老学究说的,他就很容易就听得进去,自己说的,却很难被他理解。不过这和他喜欢这个儿子并没有任何关联。他本就只这么一个儿子,若是最后还没其他子嗣,也只能立他做太子,当个仁宗一般的皇帝也未必就差到哪里。

    “皇上,加急军情!”骆养性,曹化淳,魏忠贤同时进来了,这几天他们几个天天都在司礼监共同办公,虽然骆养性进司礼监有些不合规矩,不过非常时期,也管不得太多,只别进内宫,朱由校就由得他。

    挥了挥手让人把朱慈煦带去给慧妃。

    转头道“说!”

    “黄台吉兵围山海关!戚金将军危在旦夕了!”

    朱由校咬牙道:“令孙传庭火速驰援山海关,令洪承畴全军进驻喜峰口,令宣府兵马接蓟镇防御!”

    这种别人想打你那儿就打你那儿的感觉太憋屈了!

    。。。。。。。。。

    山海关前

    “查尔斯先生,感谢贵国的无私援助,明国人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敌人,我们大清一定会为欧洲各国的友谊而全力对抗凶残的明国人。”黄台吉热情的道,他不可能不热情,这些欧洲人送了他很多急需的攻城技术。例如远距离大型投石车。火油燃烧弹,还有迅速搭建的巨型木质楼梯。

    “能对陛下有所帮助,那就再好不过了。此处我们留下已经再无必要,这就告退了。”查尔斯躬身施礼之后,转身走了。

    “哼,这群欧洲人也不安什么好心,不过毕竟是对我们有好处的”代善道。

    “没错,不论他们是什么心思,你我兄弟与明国已经是不死不休之势,只要这时候伸手帮忙的就是朋友。”多铎笑道。

    “嗯,是朋友不错,不过是可以随时从背后捅刀的朋友。”多尔衮却不以为然:“皇上还是对这些欧洲人多多提防的好。”

    “皇弟所言甚是,我自醒得”黄台吉点头道。这几个人还是多尔衮最有才干。

    说罢黄台吉把眼光望向了这号称天下第一的雄关,山海关比起西安的城墙还要高,达到了十四米之巨,城墙厚度却远不及太原了,而且也没有下宽上窄的结构,但是依然有七米之巨。光是面向黄台吉他们这边,就有两千米的长度如今守军有三万人,被戚金分作三班,由于只需要守卫一面,压力自然大大减少了,虽然建奴可以从其他长城之上爬上去,但城道狭窄,只需几十人封住通路,建奴便是十几万人,也攻不过来。

    “此等雄关果当得天下第一关之美誉!”黄台吉这句话倒是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同。

    “投石车准备!火油弹,毒烟弹给我扔!”

    山海关上

    “戚大人!你看那些是什么!?”

    “好似是投石器。命炮手击毁它们。”

    “将军小心!”

    只见一颗巨型火球冲着戚金所在就砸了下来,好在速度不是很快,戚金一个飞扑,躲了过去,可那火球竟直直的砸到山海关城内,立时一小片房屋就被点着。几个被烧着的居民惨叫着飞奔出屋,好在满城都是水龙队,几道水龙一起喷,很快把人救下,又去救火。

    “将军!这好像是我们的黑油一般!”

    正当松了一口气的档口,有一个东西从天空飞落,正中城楼,立时爆成一团绿色毒云!

    “是毒气!”

    “戚将军,有八百里加急!”

    “念!”

    “皇上派了喜峰口孙大人支援我等,还从京师运来了最新式火炮和最新式炮弹,戚大人千万坚持住啊!”

    戚金嘘了一口气,当兵最怕什么?不是怕死!而是怕被抛弃,那种被效忠的国家抛弃的感觉,比死都难过。如今听得皇上在积极给他们派支援,送物资,山海关城头一片欢腾。

    城下

    “明狗高兴什么呢?”多铎疑惑道。

    “多半是援军快到了。”多尔衮道。

    黄台吉笑道:“挥军北上从喜峰口入关!”

    “高!实在是高!”范文程拍马道。

    “喜峰口城小墙矮不说,城楼分散成好几个,无法集中兵力防御,此时驻防的军队骤然换人,必然不适应,没准咱们到的时候布防的人马刚上城呢!”

    果然洪承畴正打算安排喜峰口防务,就听闻建奴大军来攻,他直接扔了喜峰口退向京师去了。

    否则等城头乱糟糟的时候建奴打来就成免费送人头了。

    建奴也来回奔波了一天,人困马乏,虽然很想追杀一波洪承畴,可惜有心无力。只得眼睁睁看着洪承畴的八万人马撤向了京师。

    北京

    “哈?喜峰口丢了!?”朱由校很想把洪承畴和孙传庭爆锤一顿,可是他知道,最大责任人,是自己。

    他不是崇祯那个好处我来,背锅你去的皇帝,自己开的黑,这黑锅咬着牙也自己背了。现在的情势还不算坏,听说西安那边蒙古人正在着急忙火的造回回炮云梯之类攻城器具,攻城战还没开始,只不过把西安围了个滴水不进。

    西安城内有凌韬的西北军十万人,原本太原的曹文昭四万人和满桂三万人已经移军至河中府与西安互为犄角。有满桂在,也不怕和蒙古人打野战,更不用说那边还有三百“坦克”和数千发特制炮弹。

    京师这边除了城内原有的两万守军,不久洪承畴将带来八万人,蓟镇有刘十三五万人,山海关还有戚金和孙传庭七万人。山海关和蓟镇都在京师左近,朝发夕至。这么一算,是建奴包围自己,还是自己包围建奴,尚未可知。

    天启七年正月三十,大朝会。

    “臣启陛下!如今兵凶战危,臣请迁都!”是廖永宜。。。。。。

    “皇上,此乃外戚干政,断不能容!”得,是胡东渐。这家伙最顽固。

    朱由校等他们喷了一圈,才道:“诸位可知我大明骨气?”

    见没人说话,朱由校自己接到:“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此之谓我大明之骨气!”朱由校这句话是把明英宗给骂了,因为他没“死社稷”。不过一群文臣大多满面通红,并不是羞的,反是激动的。文人就喜欢“骨气”二字,特别这些不好财物的这些文人,他们更好名声。

    皇帝说的这个“大明之骨气”何尝不是他们文臣之骨气?

    “国仗可引一军护大皇子南下南京,若事有不偕,则以大皇子承袭大统,大皇子年幼可使信王监国。方正化何在?”

    “臣在!”朱由校特许方正化不再以奴自称。

    “你领亲信之人护送后妃公主皇子由天津港乘皇权号南下。”

    “臣,遵旨!”方正化磕头砰砰作响,殿外亦声声入耳。

    朱由校叹道“速速去吧,晚恐为贼所截。”

    “喏!”

    方正化不再多言,扯着不想走的廖永宜就出去了。未几,把除王微,廖凝嫣之外的后妃皇子公主都带上皇极号往南京去了。

    王微借口要给朱由校调派银钱,廖凝嫣借口城内供电离不得她,都没走。

    朱由校看了看朝堂众人道:“各位多是国家栋梁,如今京师已是是非之地,不利处理公务,各位先前往南京,待天下平靖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