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北宋骄阳 >

第18节

北宋骄阳-第18节

小说: 北宋骄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郎下午发明的,蹴鞠新玩法,比筑球有意思。”

    “比筑球有意思?!到底怎么玩的?”响儿继续追问起来。

    辛羸摇了摇头:“说出来就不好玩了,明天我带你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好啊好啊,十一郎很久没有带奴出去了!”响儿兴高采烈的说着,却突然摇了摇头:“不行呢,响儿明天还要做肥皂……”

    肥皂?肥皂?!

    辛羸楞在原地,他一开始去干嘛的,是去找小混混来做肥皂的啊,怎么就给弄成足球了?!

    算了算了,反正足球弄出来也能赚到很多钱了,想想看,光是设置一个比赛,什么八强塞,半决赛,决赛,卖门票都能成为北宋首富啊,要是再开创出代理商,独家冠名权什么的,赚钱简直不要太简单。

    既然钱已经不用着急了,那就先把肥皂放一放。或者,可以提提价,先当奢侈品卖吧。

    毕竟,对志存高远的人而言,现在的工作就是为了以后不干这工作。

    这句话,来自老师的教诲。

    所以,对于以拯救大宋为己任的辛羸来说,赚钱,适可而止就好了,绝对绝对不能像响儿一样钻到钱眼儿里面去。

    “响儿,肥皂先不用做了。”辛羸淡淡的开口。

    “为什么?!”

    “物以稀为贵,如果整个大宋只有一个肥皂,你说这肥皂能值多少钱?!”辛羸循循善诱起来。

    响儿呆了呆:“不还是三百文一个么?!”

    辛羸满脸黑线,看来还是得用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解释。

    “总之,肥皂先不做了,只要不做了,一个肥皂,我能把它卖到一两银子一个,甚至更高,你要是继续这么做,总有一天,一个肥皂就值三文钱!也就是说,你做得越多,它就越不值钱!”

    “真的么?”响儿有些不信。

    辛羸摇头:“你要是不信,我明天就一两银子卖一个给你看!”

    “可是……”

    辛羸只觉得很蛋疼,心一狠:“响儿,你不听我的话了么?”

    一旁三十六迅速上前一步:“十一郎,依我看,此奴还是卖了吧!”

    响儿小脸儿一黑,嘟着嘴:“不卖,不能卖响儿,响儿不做了肥皂了……”

    辛羸内心一乐,差点笑出声来。

    吹灭了灯火,躺在木塌上,想着响儿呆萌傻的样子,辛羸由衷的感受到了一种家的味道。

    家,齐家!

    该做的都做了,只差最后一把火了。

    等到祠堂定论,唐三娘两人过来指证,再加上地契就在辛羸手上,到时候,大房将完全处于下风,可这样只是能将田地拿回来而已。族老肯定会因为大房的实力而袒护大房。

    那么,想要搬倒大房,彻底把大房打痛,就还需要其他的布置。

    那就是送出去的肥皂!

    肥皂既然已经送出去了,最迟明天,收到肥皂的那几家,应该就会有反馈了。

    到时候,只需要告诉那些来买肥皂的人,二月十二才有货,那么,祠堂定论那一日,辛家庄必然出现达官贵人、文豪士子成林的画面,那借势这一步就完成了,不愁大房不身败名裂!

    至于二房,还有旁支那些,他可没时间去跟他们慢慢玩了,直接用大房来杀鸡儆猴就好了,其余的,等日后他们从自己身上得到补偿的时候,自然会归之如流水。

    还有族长那边……这也是个麻烦啊。

    不过,要是真的搬倒了大房,族长应该也不会多说什么吧?毕竟,能扳倒大房,就代表自己的能量已经不输于大房了。

    而辛羸自己,他可没忘记对大宋的惋惜,以及被系统强行安上的“拯救大宋”的梦想。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邀取名望,为日后做官准备,要是能把名望叠加到王安石“安石不出,如苍生何”那种地步,那就牛叉了。

    毕竟,只有成为官员,甚至,只有做到宰相,他说的话才会有人听,才能真正的开始拯救大宋。

    而名望如果达到王安石那一步,一旦被官家征辟,立马就能成为相公,成为能够引导大宋走向的人!

    可名望想要叠加到王安石的地步,却不是诗词能够做到的……

    所幸,还有一条常规的路——科举。

    整个北宋,除了开国宰相赵普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文盲外,后面的宰相,无论是逼着真宗上前线的寇准也好,还是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也罢,都是进士出身!

    进士出身,在北宋,已经成为了出任宰相的必备资历!

    也就是说,辛羸必须准备科举了。

    那么科举的问题又来了,今年的会试和殿试都跟他没关系了。

    还好,现在的科举还延续着唐朝一年一考的制度,错过了今年,明年也还能考。

    要是辛羸穿越的时间晚上三年,也就是英宗治平二年穿越过来的话,科举就会改成三年一考。

    还好还好!

    至于如今科举考试内容,之前辛羸就问过沈括了。

    据沈括所说,当今的科举内容,包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这其中以诗、赋、论三项为最重。苏东坡也正是因为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而名扬汴京的!

    在这些考试内容中,所谓“策五道”,则是五个问题,每道以“问”字开头,要求考生根据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所谓“帖”,全称为“帖经”,即默写经典中的段落;所谓“墨义”,即笔答经义,规定为十条。

    好吧,宋代的科举还真特么原始,居然连默写都有……

    无奈吐槽了一句,辛羸仔细思考了一下,诗赋论他就得搜查三次,《论语》十帖又是十次搜索,墨义十条再来十次搜索,然后,乡试、省试、殿试,就得翻三倍。

    第五道估计是搜索不到的,毕竟,系统是中州百科全书,又不是中州作业帮……

    可即便第五道不管,考完整个科举也至少要搜索六十九次啊!

    一次一千声望值,总共要六万九千声望值?!

    擦,真特么昂贵……

    辛羸闭上双眼,脑海中巨大的书页浮现,在书籍封面上,声望值已经达到了1536点。

    1536对比六万九千?!

    算了,大爷我还是自己好好读书吧,全依靠百科全书的话,哪特么来那么多声望啊?!

    好好读书是有好处的,万一默写考的,刚好是自己背过的呢?不就省下来一万声望了么?!

    当然,为了保证尽可能一次性成为进士,辛羸决定:目前除了好好读书外,还得努力赚声望啊!

第二十九章 东坡来访(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二天天亮,才吃过朝食,破旧的木门便咚咚咚的被敲响。

    三十六不知道从哪个疙瘩里面闪出来,仿佛贴身保镖一般,静静的站在辛羸身旁。

    “三十六,开门!”刚刚准备起身开门的辛羸,看到三十六出现之后,又一屁股坐了下去,毫不客气的使唤起来。

    三十六站在原地,跟僵尸一样:“迎来送往,乃是下贱奴婢的事儿。某……不去!”

    辛羸无语起身:“你不去,那我去就是。”

    说着便起身。

    三十六却一把按住了他,往前走去,边走边道:“只此一次!”

    话音落下,三十六便朝着大门走去。

    大宋从广义上来说,的确是没有贱民了,人人皆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可从狭义上来说,大宋依然有着封建等级存在,就好像,苏东坡也曾干出过将小妾送给别人的事儿,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看着三十六的背影,辛羸觉得,有必要去买个奴隶来做那些三十六眼中的下贱之事了,他实在没那个能力在北宋搞人权。

    这是整个社会的大势,敢于逆行的家伙,只有死无全尸一条路。

    如果没记错的话,北宋这年头,从事于人口买卖的人,被称为牙人。想要找到牙人的话,最好还是找一个中人比较好……

    就在辛羸胡思乱想的时候,三十六已经迎着来人走了进来。

    看清来人模样,辛羸立马起身:“苏学士?”

    苏东坡爽朗一笑,大步走过来:“短短几日不见,莫问楼可是又传出了十一郎的诗词,好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可是深得柳七喜爱呢,对,还有那如天籁一般的歌词,当真别开生面!”

    快步走近,辛羸抱手行礼:“见过苏学士!”

    “十一郎何必如此拘于俗礼。”说虽然是这么说,苏东坡却也迅速回了一礼。

    这就是北宋这个开明时代的特产了,它比之唐,少了一丝专制集权,多了一丝开明,也因而没有太森严的封建等级。

    这要是换了唐代,辛羸行礼,以苏东坡的身份,面对仍然是白身的辛羸,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回礼的。要是换成后世的鞑子满清,那辛羸此时就不是行礼,而是非得三拜九叩不可了。

    所以说,宋,是一个奇迹般的王朝,是伏尔泰最为推崇的开明君主专制!

    迅速将苏轼迎入正屋,辛羸恭声问道:“大苏先生来此可是为了肥皂?”

    “还是十一郎爽快,能直入正题,不像朝中百官,明知客人来意,却就是要顾左右而言他,弄得人好生烦躁。”

    说道这儿,苏轼微微一笑:“我今岁也不过二十五,痴长十一郎几岁而已,十一郎何必一直大苏先生、苏学士的客气,莫不如就唤我为兄?”

    也是,从苏轼的诗词便可以看出苏东坡本就是一个豪放慷慨的大丈夫,估计最是不喜欢扭扭捏捏的小女儿作态。

    想到这儿,辛羸点头:“恭敬不如从命,辛十一见过子瞻兄!”

    “好!那,十一郎,肥皂?!内子昨夜可是催了苏某两个时辰。”苏轼笑了起来。

    辛羸眉头皱了起来,他本意是打算欺骗这汴梁城内被肥皂吸引的人,让他们成为二月十二祠堂定论时的助力。

    可以苏东坡的聪慧,祠堂定论当日,他必定立马就能反应过来是被骗了,那到时候,先不说苏轼会不会转身就走,就单单从感情方面来说,好不容易跟自己的偶像苏东坡有了成为朋友的机会,辛羸不愿意就这样葬送……

    苏东坡目光闪烁了一下,沉吟少许,问道:“十一郎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

    “哎!”辛羸长长的叹了口气:“看来辛某的确是做不来曹孟德那般心性……”

    “哦?”苏轼抬头看过来,问道:“可是做不来宁教我负天下人?”

    辛羸笑了,他真的觉得,跟苏东坡说话很简单,应该说是两个人很容易就能有着相得益彰的感觉,也怪不得前世的时候,那么多牛比古人,辛羸唯一崇拜的,却偏偏就只有苏东坡!

    “子瞻兄,以为我家如何?”辛羸淡然开口。

    “家徒四壁!”苏轼也毫不客气,是什么就说什么。

    辛羸淡淡一笑:“这就是我的为难之处。”

    “若是缺少铜钱,我在朝中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月奉八百贯,倒也能匀出五百贯与十一郎应急!”苏轼眼睛都不眨的就开口了。

    北宋文官待遇的确相当之高,可一个月八百贯,还是超出了辛羸的想象,这特么换算到后世,那几乎就相当于月薪百万了。

    后世,国家总统也就月薪十万吧?!

    这么高的工资养着,难怪北宋很少出贪官呢,当然,北宋最后那几年贪官还是挺多的,不过,这却怪不得那些贪官了,实在是宋徽宗太能花钱了,上梁不正下梁歪……

    辛羸却摇了摇头,道:“不是缺钱,若是缺钱,子瞻兄以为,一个肥皂值不值二十两银子?”

    说道这儿,辛羸却是微微一顿道:“对了,提醒子瞻兄一下,银子更为保值,如今一两银子可换一贯钱,可过几年,一两银子,怕是要一贯半才能换取,若子瞻兄有多余闲钱,不妨换成银子存放起来。”

    苏轼微微一沉吟,笑到:“十一郎所言有理,四年前吾尚在蜀中守丧,那时,蜀中银钱兑换,便已经超过一贯了。”

    蜀中?!

    记得高中学历史的时候,历史书上便提到过北宋四川已经出现了交子吧……这么看来,蜀中似乎才是北宋真正的经济活跃地带啊!

    想到这儿,辛羸思维发散开来,有了些更加奇妙的想法……

    苏轼话语一转:“十一郎为难之事,直说便是。”

    辛羸叹了一口气,缓缓的将大房霸占田地的事儿说出来,同时,也将他准备在二月十二祠堂定论时借势的事儿说了出来。

    “十一郎果真做不来曹孟德!”听完辛羸的述说,苏东坡大叫一声,继而笑了起来:“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