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帝王 >

第172节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172节

小说: 回到明末当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二十门红夷的怒吼已经结束了,他们得到豫亲王多铎的指令,停止炮击,因为他们知道四王的主力已经开始冲锋了,透过单管望远镜,鞑子的炮营总兵,看到明营被炸得四分五裂,朱由崧新修城墙多处坍塌,整个明营到处是火光,这名鞑子的炮营总兵此时比清廷的四大王还得意。

    这一仗胜券在握了,炮营开路,当然功不可没,如果当真抓住或阵斩了伪帝朱由崧,他们炮营的功劳自然不小,而炮营的功劳当然首推是他这位炮营长官的功劳,升官发财自然是少不了。

    正当他得意的时候,明营中传来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因为相距只有五六里的距离,这一声大爆炸堪比小型的地震,他当然也听到了,他心里一震,我们都停止炮击了,明营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爆炸动静?难道是洛阳的英亲王他们还在往明营打炮?

    透过单管望远镜,这名鞑子的炮营总兵看到的是明营化为一片化海,小规模的爆炸还在继续,自作聪明的他很快想到了答案,那就是他们的炮火击中了明营中弹药库,引发大火和接连不断的爆炸,这倒也合情合理。

    放下单管望远镜,这名鞑子的总兵兴致勃勃地对部署讲,明营如此状况看来凶多吉少了,四万八旗精锐再冲进去,估计明军一个跑不了,伪帝朱由崧这次彻底完了!

    炮营阵地上的鞑子听完长官的批讲,高兴得要欢呼起来了。

    可就在这时,身后传来潮水般的喊杀声,“弟兄们,将鞑子斩尽诛给,给我杀!”

    “冲啊,杀呀,别让鞑子们跑了……”

    鞑子回头一看,一支明军从天而降,铺天盖地也不知道有多少,前面的马队,后面的步卒,卷地而来。

    鞑子们个个惊恐万状,在他们意象中明军应该全军覆没呀,怎么跑到他们后面来了,难道是明军来了援兵?不对呀,他们早就探知,方圆百里之内无有明军的勤王之师,可是眼前……

    鞑子们惊愕之中便被剁了脑袋,或被开膛而死。清军的总兵不愧是一营长官,反应很快,而且临危不乱,赶紧组织力量负隅顽抗,而且他拉出腰刀带头冲过来,打算杀退这支不速之客。

    然而这注定是徒劳,一是因为他们猝不及防,二是因为他们只有三千人马,而明军的数量是他们二倍,再加上马宝和李柱石骁勇善战,指挥有方,马宝的单刃戟上下翻飞,无人能敌,李柱石别看身为炮营指挥使,其格斗技术也不差,刀光闪烁,鞑子们纷纷摔倒血泊之。

    这场激烈的战斗仅半个小时便结束了,三千鞑子全部被斩杀在他们的炮营阵地,无人一漏网,血溅炮台,混战之中那位鞑子的炮营总兵被马宝一戟给挑飞了。

    李柱石看着这二十门完好无损的红衣大破,如数家珍,对手下的炮营将士兴奋地喊道:“弟兄们,小心点,别弄坏了……”

    (本章完)

第341章 抓住了孙之獬() 
二十门红夷大炮易了主人,从现在起,它们不再属于鞑子了,全部属于大明军队了,如果全部装配到炮营,御营辎重营的火力将会提升一倍,明军将士看着这些“神威的大将军”毫不兴奋,尤其是炮营的将士们。

    炮营指挥使李柱石兴致勃勃地指挥着部属小心翼翼把大炮拆除下来,搬运炮弹更时跑前跑后千叮咛万嘱咐,要谨小慎微,生怕吓坏这些铁将军们,要求军将们小心行事,好像这些大炮和炮弹是易碎物品一样,碰不得,撞不得。

    一下子缴获了这么多大炮,炮营指挥使李柱石比谁都高兴,美中不足的,缴获的炮弹太少了,基本上都被这些鞑子打到明营里去了,而且明军的炮营也没弹药储备,因为全部被陛下集中用来炸鞑子了,这只有等日后想办法补给了,只要有炮在,没愁没弹药。

    马宝和李柱石这一仗打得漂亮,全歼多铎的炮营三千鞑子,仅以负出伤亡不足百人的轻微代价。二将简单清理战场之后,押着二十门红夷大炮往西山密林来见朱由崧交旨。

    现在的西山密林成了临时的明军大营,热闹非凡,捷报一个接着一个,先是刘肇基和祖克勇前来报捷,冲进明营的四万清军全部报销了,有炸死的,有烧死的,有相互踩踏至死的,还有侥幸逃出大营但又不幸遇上明军被斩杀在当场的。

    当然,最令朱由崧高兴的是,这一仗清廷的四大王全部报销,什么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除了两大亲王之外,还有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这四个人在清廷中的身价地位可谓是位高权重,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称得是上清廷之股肱。摄政多尔衮闻到这个噩耗后,恐怕不只是叫嚣了,肯定还得哭鼻子!

    因为这两位亲王一个是他亲哥哥,一个是他亲兄弟,哥仨个一母同胞,共一个父亲,共一个母亲,世上还有比手足兄弟更亲的吗?

    朱由崧乐不可支,传旨让军务司为众将士记功,等有时间一并升赏。

    正这时马宝和李柱石押着二十门红夷大炮进营了,朱由崧闻报带着众将士接出来,看着黑洞洞的又粗又长的大炮,朱由崧过来摸摸这个,拍拍那个,看看照门,又瞄瞄准星,最后笑道:“每门炮都系上红绳,算是鞑子们为我大明献的一份厚礼,全部装备到御营中的炮营,用于攻坚战。炮营现在只有一千编制,却有一百多门大炮,光红衣夷就突破四十五门,这一仗结束之后,炮营将扩展到三千人的编制。”

    “谢陛下恩典,万岁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柱石高兴得有些失态,简单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朱由崧一句超额满足了李柱石的心愿,不光将二十门红衣大炮全给了他们的营,还给他们增加了两千人马,这是何等的荣耀和恩赐,日后炮营冲锋陷阵、攻城掠地,这么多大炮一齐轰鸣,该是何等的威力和壮观?

    李柱石越想越喜不自禁,比让他再官升三级都满意,因此他跪下来磕响头谢恩。

    朱由崧又命军务司给马宝和李柱石等人记功,一下子全歼三千鞑子,这样的战功是相当了不起了,完全可载入大明史册了。

    正这时,马金花和贺宣娇两位巾帼英雄推推桑桑地押来一名俘虏,众人一看这个人太狼狈了,穿着大清朝的官服,却没有顶带花翎,新剃的金钱鼠尾辫,被大烧得卷的卷,焦的焦,就跟着生赖的卷毛狮子狗差不多。

    再看这张脸,也只能叫脸了,烟熏火燎,黑一块,紫一块,青一块,就是没有血肉的颜色,说是唱戏的大花脸有些夸张,但要说他刚从怕是灶坑钻出来没有一个人会抬杠。

    仔细看,此人额头上和后脑勺上有两个明显的大包,有核桃大小,鼻子也抢也破了,总而言之这张脸没法让人看了,好像鸡在上面挠过一样,血痕斑斑,一身的从二品清廷文官服饰,此时也是破蔽不堪,不是大窟窿,就是小眼睛,前面的鱼塔尾连烧带刮一条一条的。

    另外此人被捆着,几个明军押着他,一瘸一点的,来到朱由崧的近前。

    这一路上,这名俘虏见到明军将士,不管是当兵的,还是当官的,见了谁都作揖打拱,努力挤也笑脸,其实要仔细看他这笑脸比哭还难看几分,现在到了朱由崧近前,此人则直接跪下了。

    “陛下,此人名叫孙之獬,可是个假鞑子,是清廷的大官,什么礼部右侍郎,他自己说的。”两位美女向朱由崧奏报,脸上的表情不自然,因为看着孙之獬有些恶心。

    原来这个孙之獬被烧进地道,侥幸捡了一条命,他拿起火把,捡了一把刀往地道深处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他知道这样出去可能会少入明军之手,但头顶上不断有爆炸声传来,还直往下掉土块,他要不快走随时有被压埋到里面的可能,那就像当种种到地下了,生不要也发不了芽,只会变腐。

    因此,孙之獬想想这些开始在地道里跑了,也不知跑出多远,前面豁然开朗竟然出了地道口,可还没来得及高兴,便被拿刀动枪的明军包围了,他赶紧扔了刀束手就擒。

    朱由崧看着他,一咧嘴,“孙之獬……哦,知道知道……”朱由崧说着,围着他转了两圈,“你就是孙之獬,汉奸之中那个标新立异剃发令的始作俑者,就是你对吧?”

    “正是微臣……哦不……”孙之獬自己给自己来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正是罪臣,都是罪臣一时糊涂犯像,陛下饶命……”孙之獬不敢抬头,趴在地上一个劲儿地磕响头,为了表示痛改前非,只几下磕头便磕破了。

    “孙之獬?”朱由崧制止了他。

    “奴才……哦不,罪臣在。”孙之獬当了几个月的奴才,现在有些不适应,直出口语错误,赶紧改口。

    “你想让朕饶了你,你还想归顺朕,继续为大明效力?”朱由崧心平气和,说得不愠不火。

    孙之獬感觉求生有门,赶紧唯唯诺诺地磕头,“陛下圣明,陛下仁德天泽,若能宽恕,罪臣纵肝脑涂地也要报答圣恩,求陛下高抬贵手,给罪臣留一条狗命吧。”

    (本章完)

第342章 移驾洛阳城() 
孙之獬在朱由崧面前摇尾乞怜,跟一条狗差不多,狗最会看主人的脸色,孙之獬惯于见风使舵,他看这位大明的新皇自始至终没对他发脾气,甚至还有些和颜悦色,为了保命他抱着幻想,在朱由崧面前使出所有招数,所这几年喝的墨水,在官场混的经验全用上了,百般乞怜,间或讨好。

    其实孙之獬错了,他太不了解这位大明的帝王了,朱由崧绝不是那种被小人拍马溜须就能拍晕的人物,也不是耳软心活几句可怜话就能打动的,他用人首推其德然后是才,他最痛恨的是汉奸走狗,民族败类,对那些见什么人说什么的两面派更是不屑一顾。

    朱由崧这些优秀品质当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他独特的三世经历炼出来的。

    朱由崧之所以没发脾气,一是因为面前的孙之獬太狼狈了,三分不像人,七分好像是畜牲,看他在自己面前表演简直是一种享受,比一下子杀了他更有意思。另外这一仗打得太漂亮了,想想这辉煌的战绩,朱由崧从头发梢笑到脚后跟,因此才会有这种和颜悦色的表情,绝对不是对孙之獬有什么好感,这个奴才完全是自作多情了。

    但这也不能怪孙之獬不识人,他喝了这么多年的墨水,又在崇祯驾前为官多年,早就炼成了官场老油条,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不小的,只是他今天是第一次见朱由崧,也就是说他太不了解朱由崧了,他的招数用错了对象。

    朱由崧不震怒不代表不会杀人,往往喜笑之余的杀人手段反而会更可怕,这是孙之獬后来才体会到的。

    “好吧,谁让朕今天高兴呢,朕就不杀你,成全你,饶了你,但你的所作所为朕不得不多说几句。”朱由崧仍然和颜悦色,不紧不慢。

    这几句话,孙之獬如蒙大赦一样,不住地磕头谢恩,对孙之獬来说,能捡一条命,世上还有比这更便宜的事吗?别说让皇上数落几句,就被是被骂八辈祖宗也是荣幸!而且看这意思,这位帝王还有可能重用自己,仁德的君王啊!

    一时间孙之獬心潮澎湃,都说新任的皇上个性鲜明,盛怒起来伏尸百万,但宽仁起来,也堪称无敌,今日看来果然不假,真是有道的明君啊!此时他决心今后要死心踏地效忠朱由崧,绝不再当二臣了。

    但是朱由崧这几句话,孙之獬受用了,众将不解了,都知道朱由崧最恨汉奸,与前面对军阀用兵不同,对汉奸采用的铁血手段,不允许投降,见一个杀一个,抓一个宰一个,怎么今天陛下果真要留下这个狗奴才吗?

    因此,包括贺宣娇和马金花两个巾帼娇颜在内,都有些不解地看着朱由崧。

    朱由崧对众将的目光只是微微一笑,目光落到孙之獬的身上,“孙之獬,尔之做事太过出格,先中进士,后为明之重臣,先帝崇祯待尔不薄,庶吉士,翰林院检讨,险入内阁之才,也算是位高权重了,然而尔上不思报效君王,下不思造福黎民,满人来了降满,朕来了,又降朕,如此无节操,让朕说点什么好呢?”

    “还有,更让朕难以容忍的是,你降了满清也就降了,为了活命也好,迫于无奈识大体顾大局跟着潮流走也罢,毕竟投降满清者众矣,可是,尔为好讨好满人主子,竟然率先剃发,在降臣之中标新立异,倡议多尔衮让汉人全部剃发,你可知,我们汉人肤发皆由父母祖先之所赐?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血雨腥风,皆因你而起,该当何罪?”

    “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孙之獬叩头如捣蒜,朱由崧的话也可能触及了他的心灵深处,眼泪都下来,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