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寒门皇帝 >

第149节

寒门皇帝-第149节

小说: 寒门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良才的眼中透出一副很复杂的表情,还是不置可否道:“小义?大义?那又如何,乐文现在手握重兵,为夫如果反叛他,肯定死无葬身之地的。”

    “亏你还是这大明的堂堂镇南公,如今朝廷出了谋朝篡位的奸贼,你手握十五万军马,只要你揭穿了乐文假冒皇帝的罪行,想必天下之人都会纷纷响应,你只要立一个傀儡皇帝,然后掌握当权后,取而代之,这天下不就是我们的了吗。”

    上官雪的最后这一句话,才是她心里的想法,其实最想执掌这天下大权之人,就是他上官雪,他是想做第二个武则天,才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如此如此真的行吗?可万一要是起兵失败了,不但没了如今的公爵,而且还会被诛灭九族,让为夫再谋划一下。”

    此刻的郑良才已经被上官雪洗脑了,早已经把与乐文从小玩到大的发小之情,结拜之义,抛到九霄云外了,他也觉得上官雪所说之言不无道理,乐文能当皇帝,为什么他不能当皇帝,但是他心中还是忐忑不已。

    明知道只要他振臂一呼,定然会得到四方豪杰的相应,打着维护大明,诛灭乱贼的口号,与乐文对抗的实力虽然是有,但要是万一失败了,这后果就难以想象了,恐怕到时候想他心爱的娘子,上官雪都保不住了。

    可如果不这么做,定然会让上官雪轻视于他,让心爱的娘子,轻视于自己,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第278章 南北之战() 
郑良才再三考虑后,觉得上官雪所言甚是,如果这大明天下之人,都知道了真正的正德帝已经死了,而且是当今的假冒皇帝杀害的,定然随他一起讨伐乐文。

    而且如今拥护皇帝那些朝中大臣,如果得知他们拥护的皇帝,是一个假冒皇帝,那么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恐怕会和他一起诛灭了乐文也不一定吧。

    想到这里,他便在应天府集合所有文臣武将,准备宣布如今的皇帝是假冒的事情。

    应天府

    刚刚得到镇南公召集,来到应天府衙召开会议的南部文武大臣们,站立在堂下两旁,他们脸上都露出一副疑惑之色,不知这镇南公要他们来顺天府衙要开什么会议,但毕竟如今郑良才是镇南公,现在应天府的文武大臣都归他管,自然不敢有何异议。

    这时,郑良才身着大红蟒袍,上绣四趾金蟒,手执镇南公印信,健步走到堂上之位,堂下的官员便纷纷施礼道:“下官拜见镇南公!”

    郑良才坐在大堂的太师椅之上,对应天府的众大臣,义正言辞道:“各位请免礼,今日本公有关乎大明安危存亡之要事,要与各位商议,请各位一定要镇定。”

    堂下的诸位应天府的文武大臣,纷纷面露异色,不解道:“关乎大明安危存亡的要事?镇南公,如今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子爱民如子,怎会”

    郑良才听到“天子”两字,面露不屑之色,哼声道:“哼,天子大家认为如今的天子是真正的大明天子吗?”

    此话一出,堂下的诸臣都懵了,面面相觑,都看出了各自眼中的惊异之色,大堂之内的气氛顿时像被冰冻了起来一般,寂静了半晌,才有人问道:“敢问镇南公此话怎样?”

    他们都知道,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是乱说一个字,可就是大逆不道之罪,要诛灭九族的,但是这镇南公可是堂堂公爵,而且手握十五万兵马,再加上应天府的五万兵马,也可以由他调动,加起来可是二十万兵马,他能说出此话,想来不会是虚妄之言吧。

    郑良才的招风耳微微一动,他一眼就看穿了堂下这些大臣们都在想什么,他嘴角微微一翘,正言道:“吾大明开国一百五十载,竟然出了乐文这样的篡逆之臣,如今的紫禁城内的大明皇帝,不是真正的大明天子,而是逆臣乐文,他运用易容术,易容成皇帝,而真正的大明天子,恐怕早已经被这逆臣给谋害了。”

    “镇南公,你可莫要乱说,你可知这乃是大逆不道之罪!”

    这郑良才竟然敢在公然之下,说大明天子已经驾崩了,而且现在的天子是假冒的,如果他不是镇南公,恐怕这帮人就要把他给捆绑起来,抓到大牢问罪了。

    郑良才一拍镇堂木,站起身来,厉喝道:“本公身为镇南公,既然敢说出如此之言,岂会是妄语,本公既领兵二十万讨伐逆臣,如若敢违逆者便是乐文的同党,本公立斩之。”

    这下堂下应州府的文武大臣都有点懵了,这郑良才所言是真是假,也没人知道,这万一是郑良才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是为了自己谋朝篡位,那他们不就成了帮凶了,这成功了倒好,也是失败了,可是诛灭九族之罪啊。

    其实郑良才只是知道如今的皇帝是乐文假冒的,但是如果要他拿出证据来说明如今的大明皇帝,就是假冒的皇帝,那么他也是拿不出什么证据的。

    但是既然他已经说出了口,那么他也已经没有后路了,只能打着如今的皇帝是假冒的皇帝,以清君侧的名义,广发讨逆檄文,起兵讨伐乐文。

    郑良才的这次起兵讨逆,清君侧,竟然和宁王朱宸濠起兵叛乱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历史上该要发生的事,没有在宁王身上发生,竟然在郑良才这个被乐文一手提拔起来的镇南公身上发生了,不但声势比宁王之乱要胜上几倍,而且还整整提前了两年。

    顿时,天下大乱,朝野为之震惊,朱姓藩王纷纷响应,虽然诸位藩王没什么兵力,但是他们都有千余名的护卫兵士,聚集起来也有两万余人,与郑良才的应州大军合兵一处。

    杨廷和一直都怀疑皇帝的身份,现在郑良才起兵讨逆,声称如今的皇帝是假冒的,他竟然也很肯定的相信了,竟然乔装后偷偷的带着全家逃离了顺天府,来到应天府相应郑良才,郑良才顿时犹如虎生双翼,声势大盛,文人纷纷响应。

    可是百姓们却不以为然,他们也觉得这两年来,皇帝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但减轻了百姓们的徭役赋税,而且还鼓励耕种,还推广了一种名叫玉米的农作物,惩治了很多贪官污吏,百姓们纷纷拍手叫好。

    这天下谁当皇帝,老百姓不得吃饭啊,谁能让百姓吃的上饭,过上好日子,就是好皇帝,至于这个皇帝姓谁名谁,根本就不重要。

    当兵的就更不管这个了,当兵吃粮,他们只管打仗吃兵粮,拿粮饷,至于谁来当这个皇帝,根本不管他们的事,也不是他们费心的,不过他们还要听军令,要不然就是杀头的罪,大明军纪严明,这就是军人的职责。

    而崔志和乐超却是北方大明军心中的神将,如今的皇帝又大力提拔武将,提升武人的地位,这就是武人想要的,他们才不管是谁在当皇帝呢,他们只听军令。

    乐文万万没想到,他从小玩到大,一直很信任的结拜兄弟,竟然会造他的反,而且他还知道了他是假冒的皇帝。

    乐文一心想要提拔他的兄弟们,封他们为公爵,给他们掌兵权,就是为了保卫他的皇权。

    他当时不告诉郑良才这件事,就是因为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就没告诉郑良才,可是如今他都不知道郑良才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而且还郑良才还起兵反他,这让乐文心里真是苦涩不已。

    (。)

第279章 来吧() 
郑良才一起兵,各地藩王都纷纷响应的原因,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清君侧,而是都想去争夺帝位,郑良才讨逆檄文上说乐文是假冒皇帝,其实不管真假,都给了各地藩王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而文人纷纷响应的原因,也是一些功不成名不就,科举屡屡落榜的文人愤青响应,真正在朝中为官的文官,都精的跟猴一样。

    两边打仗,不管谁胜谁败,等战局结束后,他们这些人该做官还是继续做官,而谁能让他们做更大的官,才是他们想要的,所以他们只是做观望,反正打仗也用不上他们,他们就该干嘛干嘛。

    杨廷和偷偷来到应天府后,在与郑良才商议后,决定拥立湖北兴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为帝,年号嘉靖。

    这杨廷和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郑良才说当今的皇帝是假冒的,他就也肯定的认定了当今皇帝就是假冒的,而且假冒的时间最少两年,因为这两年间,皇帝的变化太大,不但经常上朝,而且还非常体察民情,这两年间明朝大有中兴之势。

    但是杨廷和不管这些,他认定了这皇帝是假冒的,他就只会去拥护真正的朱姓王朝,其他的他才不管,这在古代可能会被认为是个忠诚,在现在也不过是迂腐罢了。

    更有意思的是,历史上拥立朱厚熜上位的大臣就是杨廷和,现在依然是这样,而杨廷和为什么要立朱厚熜的原因,有四条,其一是他与明武宗的血缘最近,其二是朱厚熜聪慧过人,其三是朱厚熜少年老成,其四是朱厚熜年幼容易控制。

    而这第四条却和郑良才相吻合,郑良才如此看重杨廷和的原因,也是因为杨廷和在朝中的地位,杨廷和都跑来投奔他了,这样就更加证明当今紫禁城中的正德帝是假冒的了。

    这时的朱厚熜也不过十岁,其他的藩王本来是想进京勤王,想必当今皇帝早已经被这个假冒皇帝杀了,那么他们就有机会当上皇帝,可是这还进京勤王呢,就先立了一个年不过十岁的小娃娃做皇帝,这些藩王心里就不是滋味,但是他们手中也没用什么兵,来都来了,也只能听命与现在的娃娃皇帝了。

    而朱厚熜虽然不过十岁,也是明白他现在也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真正掌握权利的是郑良才,不过他也不敢说什么,他只能慢慢的等待机会。

    乐文得知郑良才和杨廷和竟然在应天府拥立朱厚熜为皇帝,差点没晕倒,莫不是历史的轨迹在运行,这一切难道都不可改变吗?

    郑良才要是和乐文一样是穿越来的人的话,他肯定不会拥立朱厚熜为皇帝,因为朱厚熜很可能就是他身边的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会断送了郑良才想要自己称帝的梦想。

    紫禁城

    金銮殿之上,乐文身着金黄色龙袍,正襟危坐在龙椅之上。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众位文武大臣照例三叩九拜的行礼,只是此时大殿之上的气氛透着一分微不可察的诡异。

    乐文面无表情的看着殿下两列排列整齐的文武大臣,一抬手,淡然道:“众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大殿下面的文武大臣缓缓起身,而此刻,除了崔志和龙超之外,其他人眼中都露出了一缕异色,不住的上下打量着坐在大殿龙椅之上的身着金黄色龙袍的皇帝。

    乐文也知道这些文武大臣此刻都在想什么,他毫不在意的淡淡道:“今日朝会,不言其他,只言关于朕是否是真正的皇帝,不知各位爱卿有何看法。”

    此言一出,大殿之下顿时气氛像似被凝固了一般,连各位文武大臣的表情都僵住了。

    而崔志和乐超的心中想法就是,只要这帮人谁敢跳出来指责皇帝,那么就先把谁给宰了,崔志本部有十万兵马,加上皇帝分封给他的十万兵马,他手中一共有二十万兵马。

    崔志总领御林军,虽然这御林军不算他的,但是他就和御林军的长官打成了一片,御林军的长官们也是对崔志唯命是从,而且吕武、吴安全、万胖子都是御林军的统领,这样御林军就等于牢牢的掌握在了乐文的手中,不管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乐超在九边统领的人马,就有二十万,而且个个效忠与他,这是皇帝特准给他权利,如果是真正大明朝皇帝,定然不会让乐超拥兵自重,搞的九边的将士们只听乐超的军令,至于皇帝谁,这些九边的将士们才懒得管。

    其实乐文把郑良才就看作了自己真正的亲兄弟,给他的兵马一点也不其他二人少,让他镇守南方,可是让他万万想不到是,郑良才有兵马,就反了,这让乐文三天三夜都未眠,整日用酒来麻醉自己,他不相信郑良才会反他,可是事实就是如此,不管他信与不信。

    乐文此刻心中想法就是,既然如今郑良才说我是假冒的皇帝,那好,老子就是假冒的皇帝,又能怎么招,如若天下人都反朕,老子大不了与兄弟家人一起隐匿于世间,凭我一身武功,这些人还奈何不得我。

    这就是乐文的真是想法,他当时易容做皇帝,也是迫于形势,并非他所愿,既然现在有人反我,叛我,欺我,那就让他来,只要他有本事就来抢这个皇位,他如若抢不到,朕会让他粉身碎骨。

    金銮殿上的凝固的气氛随着时间,在渐渐的消散,终于从左列第二个位置走出一位身着绯袍,上绣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