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1097节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1097节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半夜张仁醒来,见婉儿和衣趴在床边睡着,心中歉意油生,轻轻的拍醒婉儿:“婉儿,别这样睡了,会着凉的。”

    婉儿勉强睁开睡眼:“老公你醒了!你一定饿了吧,我去给你弄些吃的。”

    张仁连忙一把拉住婉儿:“不用不用,我不饿,到是你肯定累坏了……对不起啊婉儿,我自己去风流快活,回来却搞得你还要受累。婉儿,以后我再也不会去那些地方了。”

    婉儿温柔的趴在他肩膀上,柔声道:“老公,婉儿不怪你。记得当初婉儿说过的话吗?有很多时候,老公你会身不由己的,一些这样的场合,你不去就是不给别人面子,对你的仕途不好。婉儿相信老公心里一直有婉儿就知足了。”

    张仁紧紧的抱住婉儿,心中暗谢老天将这么好一个女孩子放在他身边。

    婉儿任他抱了一会儿,才轻轻挣开他的双手:“夜深了,老公你好好休息吧,明天还要去府衙办公呢……婉儿回房去睡。”

    张仁再次抱住婉儿,嘻笑道:“不要啦婉儿!我在青楼被那些女子搞得****焚身,又不敢乱来,你今晚上一定要好好陪我……”

    婉儿俏脸微红,曲指在他脑门上轻轻敲了一下道:“你啊……没个正经……”

    ――――――

    次日张仁去府衙应过卯,处理完一些公文后,便急忙赶回家去。昨夜他和婉儿商量好,将家中一半的粮米拿出来办粥厂施舍给附近的穷苦人家。同时他还特意交待婉儿,让婉儿帮他向这些人问一下附近的情况。婉儿本来就呆在家中没什么,又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子,自然满口答应。

    赶到家中,见家门口排着一条长队,来领粥的人看来不少。有几个认得他的,当时就给他跪下,谢谢他施粥应急,张仁赶紧扶起来问关于附近的情况。

    正在那里忙,曹操府上来人,让张仁赶紧去曹府议事,张仁只好将这些事再交给婉儿,自己赶去曹府。赶到府中才知道,曹操派去长安的人已经回来,并带来了朝庭新的任命――曹操被加封为建德将军,费亭候。

    曹操这会儿开心得不得了,在一片马屁声中宣布明日在府中设宴庆祝。

    对这次的饮宴,张仁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曹操后一步的战略走向。

    “曹操这次加封之后,就该是长安的李、郭闹出事来,然后曹操迎回献帝,再带着献帝迁都许昌。现在曹操的钱粮虽说不像原来那么紧,但也经不起瞎折腾……荀彧对我提出的推广稻米种值看来很支持,看看是不是什么时候提出来,让我带上些人去先种值一批出来……头痛的是种子不多啊。要不先改良现在的农作物种法,让粟米能多收些也是好事。”

    又想起家门前的那些穷人,张仁摇摇头:“曹操虽说比较重视农耕,但却并不重视对劳动力的保护。眼下在濮阳城里流浪乞讨的这些人,如果能劝曹操拿出一些粮食来,就是现成的劳动力……看来我得好好的计划一下……”

    又是一个来月过去,张仁一边在府中办公,一边自己收集着多方面的情报,渐渐的手中有了一份完整的农耕计划书。可还没来得及向曹操提交,曹操便接到勤王的圣旨,带着精锐部队抢皇帝去了。张仁无可奈何的放下手中的计划书,安心等曹操归来。

    汉建安元年春,献帝逃出长安,并在洛阳改元。曹操带领三万大军直奔洛阳,击败李、郭等人救出献帝并在洛阳屯兵半年有余。至秋七月,曹操听从董昭等人的建议,以“洛阳残败,难以修复,且粮草转运艰难”等借口带着献帝迁都许昌,至此曹操完成了挟天子以令诸候的初步战略。

    在这大半年里张仁也没闲着。自曹操带兵前往起,知道这段历史的他就明白早晚要随着荀彧他们调往许昌,不得不为自己之后的出路作打算。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对朝堂之中的政治斗争他完全就是个门外汉,虽说到许昌后他也肯定会有所升赏,但那终归只是表面现像。许昌现在的情况不比得只是在曹操手下,来来去去就那几号人,必竟现在汉庭的许多人也掺杂了进来,就算他想避开这些尔虞我诈,一个不小心还是会被拉进这些官场与权力场的斗争里去,搞不好就会粉身碎骨。

    因此,张仁在反复的推敲之后,决定借着手中的农耕计划书,向曹操讨来个典农中郎将之类的职务,以屯田为名避开许昌的官场。另一方面,张仁也希望能在屯田的同时,利用自己所知不多的后世知识对汉代现在的农耕技术进行改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希望能搞出其他的一些东西来。

    鉴于调到许昌是早晚的事,张仁相应的对农耕计划书作出一部分修改,把原先选定濮阳城外的小镇去掉,准备换成许昌城附近的某处。为此他特地请郭嘉帮他收集许昌城附近的乡镇情报。起初郭嘉觉得很奇怪,不明白张仁为什么会对许昌那么感兴趣,但还是私底下帮张仁调查了一下。直到秋七月下旬接到曹操的调令,郭嘉这才恍然大悟,暗中佩服张仁的“眼光”之余,心中也隐约的明白了些张仁的想法。

    九月,也就是献帝正式迁都到许昌后的第二个月,曹操进封为大将军、武平候,并自立丞相府,荀彧被升任为侍中、尚书令。张仁作为荀彧的直属下属,又是荀彧得力的助手,居然被封为年俸六百石的尚书仆射,这下可把张仁吓得不清。要知道这尚书仆射就相当于二号尚书令,荀彧如果有什么事不在的话,很多事张仁就可以直接说了算。张仁自问根本就没有相应的能力,又担心别人会对他虎视耽耽,整日里惶恐不安。这个别人眼红的高官,张仁却视作一个烫手的芋头,只想赶快扔出去。

    好不容易盼到这天曹操在府中设宴议事,张仁整理好自己费尽心思写好的六卷农耕计划书,拿包袱皮一包就直奔相府。

    ――――――

    宴会之上,歌舞升平,人尽欢乐。曹操正是春风得意,下面也有不少人在大拍马屁。张仁在静静的等,等曹操下令停下歌舞,开始议事。

    好不容易总算等到曹操撤去歌舞,众人收起玩乐的面孔开始事。曹操先是分析了一下有关徐州的近况,荀彧献上“二虎竞食”之计,曹操立即采纳并付诸实施。

    又议论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张仁看看时候差不多,将那六卷农耕计划书拿出来道:“主公,张仁有书上呈!”

    (本章完)

第1731章 围城() 
“世清有书上呈?取来我看!”

    曹操颇有些奇怪,张仁从来没上过书,有什么事一般都是先找荀彧,由荀彧来决定的。

    翻开书简,见书简上是张仁对屯田的必要性以及相应诸事的说明。没有华丽的言词,只有详细明了的数据推算(废话!就张仁那点老底,还学古人说点事动不动就引经据典?还不如直接用数据说明方便!)。曹操细看数遍之后,惊呀的问道:“世清,这农耕计划书真是你所作?”

    “什么话嘛!这六卷竹简花掉我大半年的心血,你居然还怀疑我!”

    张仁心里暗骂两句,脸上当然还是得毕恭毕敬的应道:“正是张仁所作。”

    曹操道:“这种计划书……计划书,这个词到还真有意思!虽不够文妙,但简单明了。”

    张仁差点没晕过去!都什么时候了曹操还对这些用词感兴趣。

    曹操又道:“按书中所言,世清你希望辞去尚书仆射一职,带领两千人马前往许昌城南屯田……世清,你身负大材,为何偏要去亲理农事?现在朝庭可正是用人之时啊!”

    张仁道:“张仁蒙主公错爱,任此尚书仆射一职。但我材德并不足备,只怕日后会误主公大事。相比之下,去许昌城外为主公屯田蓄粮才是合适我做的事。还望主公恩准。”

    曹操有些犹豫不决。在他眼里张仁一直是一个很矛盾的角色,武的方面不行就不用说。文的方面,虽说根本就没读过什么书,偏偏在荀彧手下任主薄一职的时候发挥出来的作用令他与幕僚们为之侧目。不管是钱粮的管理还是文件的处理,都得到了他的认可。这次他特地任命张仁为荀彧副手的尚书仆射,本来是有想让张仁再进一步发挥的,但心底多少还是有些没底。现在张仁提出的农耕计划书,在众多详细且有依据的数据面前证明这是一件长久有利的事,曹操在心底其实极为赞成,只是他担心张仁离开荀彧后会对荀彧的中枢系统产生影响,必竟他手头上这方面的人材还并不多。

    想到此,曹操转头向荀彧问道:“文若,世清想领兵屯田,不知你意下如何?”

    荀彧道:“主公,世清的农耕计划书其实早在濮阳时就已经和我商讨过,此等利国利民之事?自然无不赞成。至于主公担心?这里无人助我,到还请主公安心。世清向日所用之法极为方便,荀等采用以久深感其利,断不会误主公大事。?等只需平日里上紧一些,少喝些闲茶少谈些风月即可。”

    曹操这才放下心来,笑道:“少喝些闲茶少谈些风月?看来世清至文若那里之后,文若的确轻松不少嘛!”反正现在是宴议,开点玩笑无伤大雅。

    众人大笑。

    笑罢之后,曹操道:“即如此,便准世清所奏!只是不知世清所选屯田之地如何?”

    张仁道:“所选之地在许昌城南百余里。此处本为一小镇,黄巾之乱时遇难荒废至今,现在约有几十户人家。”

    曹操道:“世清想带多少人马去?”

    张仁道:“希望主公能给张仁两千精壮劳力,并一众所需的各类工匠百余名。”

    曹操沉吟道:“两千人?可能少了点。这样吧,世清我给你三千人马,各类工匠不在此中。你即辞去尚书仆射,这职位嘛……就命你为此县县长,一应诸事可自相斟酌,若有所需可以直接找文若商议,不必报我。”

    张仁赶紧拱手道:“谢主公恩准!”

    曹操忽然笑道:“对了世清,这县长年俸三百至五百石,我于你特俸六百石,与尚书仆射平俸也不算亏你。明年秋收之前,你的俸禄仍由大仓发下,秋收之后再与本县取俸。你可别又不记得来领俸禄去找荀彧的麻烦啊!”

    张仁刚喝进一口酒,听到这话“噗”的一下全喷将出来,心说这事都过去这么久了,你还记得啊!

    众人又是一番大笑。张仁想起自己没领过军,需要会领兵的人帮忙,便又向曹操开口道:“主公,我从未领过军,对行军一应事物并不了然。不知主公可否再安排一个久在军中,熟悉军事之人助我?”

    曹操道:“这话确实在理……在坐各位,哪位愿助世清一臂之力?”

    李典站起身道:“李典不才,愿助张主簿一臂之力!”

    ――――――

    数日之后,张仁、李典带着三千人马和许多工匠前往张仁选中的地方屯田。二人并马走在队伍前列,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这李典年纪和张仁差不多,虽是武官但却十分文雅,是一个典型的“儒将”。二人年纪相仿,聊着聊着也就不再那么客气拘束,直接以表字相称。

    张仁道:“曼成,你是武将,为什么会主动来帮我?临阵杀敌,赚取战功可比我这屯田爽快得多啊!”

    李典道:“不瞒世清你说,其实我根本不喜欢上阵厮杀……杀敌立功,是很令人热血沸腾,但事过之后,满身的鲜血让人心里很不舒服。都是一样的生命,却一个个消失在我的手上……”

    张仁愕然的看着李典,他可真没想到李典居然是一个感性十足的人。

    李典甩甩头,把这些令人不快的事甩到脑后:“世清,你的才干学识一直很令我钦佩,早就有心和你结交,却始终没有机会。这回你领兵屯田,我觉得是个与你结交的好机会,又能不用上战场杀人,所以毛遂自荐来助你。你可要不啬赐教啊!”

    张仁道:“我的才干学识?曼成你还真看得起我啊!”

    李典道:“世清你过谦了。想想濮阳与鄄城的两次相会,我可是对你映像极深的。”

    张仁道:“唉,你就别提这些了。濮阳城我根本就是急晕了头,至于鄄城嘛……我也不瞒你说,我那时不是不想杀,而是根本就连举起剑来的力气都没有。”

    李典大笑道:“世清你可太有意思了!”

    这三千多人马是清晨出的城,百余里地直到临近午时才到。张仁依稀的看见一些房舍,便让李典先停下队伍,自己带着几个人去房舍那里看看。

    打马进入这个所谓的“镇”中,只见四下里一片荒凉,根本就连一个人影都没有。遥望远处的一些田地,都已是长满杂草,看样子有很长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