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魏武曹操 >

第396节

三国之魏武曹操-第396节

小说: 三国之魏武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丰虽然博学,但也感到惊诧,不过仍将曹操的话牢牢地记载了心上,不想今年竟然真的有收获了。

    荀彧道:“水稻适合在扬州和荆州一地生长,如果能够大面积推广两季种植,那么我们大魏等于又多了一个巴蜀之地!”

    荀彧说到这里,显得有些兴奋。

    曹操笑着点了点头,思付道:“现在只有十万亩,这个数量太少了!”

    抬起头来,吩咐道:“待会儿,传令给田丰,让他放手给朕去干,最好在洞庭湖、都阳湖、太湖这些水源丰富、周围地势平坦的地方全力开垦!同时尽可能地在已有的稻田推广两季稻!”

    荀彧拱手道:“陛下英明!”

    “对了,差点忘了一件事情,枣抵和韩浩这两人你知道吗?”曹操问道。

    荀彧点头道:“此二人,微臣倒是听说过!”

    曹操点了点头,“此二人早已经归顺,他们不仅精通农事,而且似乎对此事非常痴迷,之前之所以没有让他们做事,是要让他们到各地去看一看我大魏农垦地特点。现在这两个人己经返回,呵呵,想不到竟然给我上了万言的建议书!”

    曹操从案头上取出一封书函交给荀彧,笑道:“文若看看他们所言可妥当!”

    荀彧细细翻阅起来,曹操喝了一口茶等待着。

    一刻钟后,荀彧将书函交还给曹操,颇有些感慨地道:‘陛下,此二人对农事真是见解独到啊!”

第八百一十三章 有动力才有进步() 
感谢新藤千寻公子的打赏!

    感谢龙魂17投的两张月票!

    曹操笑了笑,问道:“文若也认为可行?”

    小太阳道:“此二人的建议借鉴了昔日秦国变法及汉朝农垦的一些措施,同时别开生面!”

    曹操点了点头,笑道:“此事朕也同志才、公台他们说过,他们的说法跟你差不多,既然你们都这么认为,那么便如此施行吧!”

    顿了顿,曹操继续道:“此二人可谓难得的农垦人才放在长安闲置实在可惜,不如这样吧,让枣抵到南方协助田丰开垦土地,让董浩去江北协助江北各州继续扩大农垦!”

    “陛下英明!”荀彧行礼道。

    曹操笑了笑,“还有一件事情,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从各国涌入我国异族百姓竟然多达近五十万人!现在,这些百姓聚居在边境各城!不妥善处理这些人,只怕迟早会生出事端来!”

    “陛下的意思是?”

    曹操稍作思忖,“自然不能将他们赶出去,现在我大魏各行业都急缺人手,但也不能让这些人成规模的聚居在一起,以免生出事端,最好将他们打散放到各郡县去。”

    “陛下说的是!不过还得有其他的政策来收拢这些异族百姓的民心!”荀彧建议道。

    曹操点了点头,突然想到后世所谓的国籍概念,立刻对荀彧道:“不如这样,在全国范围内核发身份文凭,同时对于那些愿意成为我国百姓的异族人也发放这样的身份凭证,其上除了籍贯、出生年月及地点外,还要在醒目位置写明大魏帝国公民这样的字样”

    话落之后,曹操想了想补充道:“不过也不能就这样人异族人成为大魏公民,这样,日后异族人要想取得大魏公民身份凭证,除非参军五年以上,或者获得巨大的功勋才可以。否则的话,那么其子孙后代原本是怎么样就还是怎么样!”

    曹操之所以加上这一句话,却是突然想起了后世有名的安扥尼努斯敕令,这个卡拉卡拉颁布的政令。虽然在一开始有效的解决了民族争端,并且大大提升了罗马帝国的军民士气,但是其带来的后患却是不小,这从卡拉卡拉之后罗马军队战斗力的快速下降就可见一斑。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罗马士兵丧失了他们求战心切的动力,本来他们一生都不一定能够得到的罗马公民已经被获得了。他们已经可以去罗马城里面享福了,再豁出生命去打仗就太没有必要!

    而反观日后的法兰西,同样有给异族人颁发法兰西公民身份凭证的政策在,但是相比于卡拉卡拉之后全体都是罗马人不通,法兰西的政策就和曹操刚刚所说的一样,因此所导致的,就是法兰西的人享受浪漫,异族人享受战争,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的!

    当然,像是法兰西这样的政策想要有成效。首要一点那就是本身这个国家的各方面都能够让其他异族人羡慕,不过在当今这个时代,不要说是东亚了,就算是整个世界,除去一个罗马外,各方面最好的就是大魏了!

    “好啊!如此不仅可以使天下百姓更加归心,同时也便于官府管理!而且异族人参军,也能够大大减缓朝廷财政压力,只是不知这公民是何意?”

    曹操这才意识到自己不经意间又漏嘴了,解释道:“就是百姓的意思!以后异族人如果得到此身份凭证。那么日后他们就是大魏百姓,当然,成为大魏百姓之后,他们必须讲汉化。穿汉服,行汉礼,或者的话,此身份凭证五年之后自动取消!”

    曹操算是给异族人打上了最后一根枷锁,有此三条,不但能够让大魏四方的蛮夷尽心尽力的大魏征战。还能够让四方蛮夷在获得身份凭证之后,快速的融入诸夏之中,而不留一丝后患!

    荀彧闻言大赞,对于曹操所说的百姓代表公民一词不疑有它,点了点头。

    荀彧思忖后,随即提出了一条异议道:“微臣以为注明大魏帝国百姓不妥,因为我大魏臣民因爵位不同而社会地位不同,一概以百姓称之,议事时尚可,然而落于这种正式的身份文凭上似有不妥!不如在大魏帝国之后加上此人的爵位!陛下以为如何?”

    曹操不禁双眼一亮,击掌道:“妙啊!如此一来,则使军爵制更深入人心!那就如此办吧!”

    荀彧笑道:“陛下,此事牵扯较大,还是带早朝公议后再做决定为好!”

    曹操笑道:“文若所言极是!”

    “对了,那个百家辩论大会好像推迟到了后天吧?”

    由曹操筹划的这个百家辩论大会原本半个月前就应该举行了,不过在原定之日的前一天,抵达长安的儒家之外的学者非常少,曹操不得已只好推辞百家辩论大会,而儒家学者们则暗自窃喜不已

    荀彧回禀道:“正是后天!现在儒家一派确定参加辩论的有一百人,都是当世声名赫赫的大儒,而诸子百家的学者总共参加辩论的只有十二人,其中法家、道家最多,各两人。”

    曹操点了点头,看着荀彧片刻后,突然好奇的问道:“文若是哪一家?是儒家吗?”

    荀彧笑着回道:“微臣确实读过儒家经典,不过对于阴阳家、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学说也有修习,因此微臣井不算是任何一家!”

    曹操哈哈笑道:“如此最好!只有有用才是最重要的!”

    “陛下英明!其实,不止是微臣,志才、公台、文和等等都不算是哪一家的!”

    曹操颇有感触地道:“正因如此,你们才能成为大才!纳天地精华锤炼己身!”

    “陛下谬赞了!”荀彧连忙自谦道。

    “不知陛下届时可要亲临大会?”荀彧问道。

    “当然!不仅要亲临大会,而且朕还会当众宣布,胜出者为我大魏的国师!”曹操非常郑重地道。

    此国师非彼国师,简单的来说,这个国师除去名头好听是一种好听的面子工程之外,其他的一概权力都没有,当然,入朝听政这个权力还是有的,不过光光是入朝听政,就足以吸引天下百家之传人了,毕竟自古以来,一个学派的学说想要传播,最好的就是进入朝堂!

第八百一十四章 共分扶桑!?() 
荀彧显然也是明白了这个道理,颇为感慨的笑道:“如此一来,各派只怕会竭尽全力!”

    “就是要他们竭尽全力!否则,这辩论大会岂不成了笑话!”

    “那辩论大会结束后,陛下将如何处置那些失败的学派?”荀彧的脸上有担忧之色。

    曹操笑道:“文若是担心朕之后像当年前朝武帝那样独独遵从一家?文若大可不必担心,朕弄这个辩论大会旨在让各学派都能在竞争中蓬勃展起来,而不至由于一家独大而使各派学说一起走向死亡!”

    曹操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沉默了片刻,喃喃道:“不管是什么方面,一家独大的结果就是一同走向毁灭!不管是国家还是文明想要进化就必须要有竞争,只有竞争才能迫使人类继续向着跟上而走,中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即是优势也是劣势啊!”

    荀彧乃智深如海之辈,当即便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一脸敬佩地行礼道:“陛下雄才大略,大魏大幸,天下大幸!”

    曹操脸上的凝重之色倏地不见,笑道:“好了,不说这些了!文若,待会儿你去国学馆给朕传一道圣旨!拟诏吧!”

    荀彧连忙拱手恭立,一旁的拟诏官则提笔以待,曹操顿了顿,道:“今次辩论大会旨在弘扬我诸夏传承千年的各派文化,望诸位先生体念联之苦心!朕将亲自任命这次辩论大会的胜出者为大魏国师,可见君不拜,入朝听政,任三年!此辩论大会今后将作为常事,每三年举行一次,胜出者便为大魏国师!另外,再给朕加上一条,忠孝节义乃亘古以来的美德,就如日月亘古不变的至理一样,无论哪派学说均不得违背此。若有违,则此派学说的士子永世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更不得参加辩论大会!”

    曹操扭头问荀彧道:“文若以为如何?”

    荀彧一脸钦佩地拱手道:“陛下英明!”

    曹操扭头问一旁的拟诏官:“写好了吗?”

    “回禀陛下,己经完成!”语落。拟诏官起身双手捧着草拟的圣旨呈给曹操。

    曹操看付后,取过玺印盖上。

    “文若,你立刻到国学馆宣读此旨!”

    荀彧双手从曹操的手中接过圣旨,随即便退出了乾清宫,随即曹操又开始处理奏章。

    荀彧带着厦笼的圣旨在数十名御林军的护拥下来到国学馆。

    这国学馆位于临进朱雀大街的一处幽静的所在。六进院落,占地面积不小,原本是董卓之弟的一处别院,负责这国学馆的是蔡琶的得意弟子,杨文涛,此人非常博学,算是儒家士子,不过并非腐儒,然而现在负责这国学馆的并不是他,而是他的老师蔡琶。由于各地博学之士汇聚于此,以杨文涛的名望只怕难以管理。

    当荀彧抵达国学馆的时候,这处原本幽静的所在如同市集一般热闹,数千从各地来的士子汇聚于此,一些士子正在辩论着,有的面红耳赤,有的则恬静如常,另有一些学子则呆在一旁安静地看着书。

    得到消息的杨文涛连忙带着几名属员出来恭迎钦差。

    荀彧扶起杨文涛,道:“本相此来乃是宣布陛下圣旨!掌书大人立刻集合所有士子、学者!”

    杨文涛应诺一声,当即令两名属员去召集众士子、学者。随即领着小太阳一行人前往大堂吗,一路上,看到荀彧一行人的士子、学者都不禁猜度起来。

    如果单单是荀彧一个人,还不会引起众人的关注。而荀彧身边的那些黑衣黑甲气势如山的御林军分明告诉所有人,来的这个人身份很不简单。

    “这人是谁?”一个士子小声问一旁的人。

    旁边那人看了他一眼,嘲笑的解释道:“这位你都不认识,这就是鼎鼎有名的被陛下称之为王佐之才的荀宰相!”

    语气很激动,其中也有些羡慕嫉妒恨的感觉,完全不同于一般百姓的反映。

    士子听到这话恍然大悟。随即看着荀彧的眼神献出一丝憧憬和期待之色。

    荀彧来到大堂之上,片刻后,数千名士子、学者都聚集到了大堂之中,这些人中,有年轻士子,也有垂垂学究。

    荀彧拿出圣旨,右手托着高高举起,站在最前面的蔡琶当即跪拜下去,随即他身后的数千人也跪拜了下去,现场鸦雀无声。

    荀彧当场读出了曹操的圣旨,跪在大堂下的数千人小声议论起来,有的兴奋不已,有的面有不屑之色,眼中却分明溢满了狂热之色,有的则一脸淡然。

    荀彧扫视了一眼众人,身旁的铁壁!军官扬声喝道:“安静!”

    现场登时安静下来。

    荀彧扬声道:“陛下用心良苦,望诸位不要辜负!两日后的辩论大会,陛下将亲自往临,参会的诸位好好准备一下吧!”

    众人的眼中闪过惊喜之色。

    当荀彧回到乾清宫交旨时,曹操仍在处理公文,见荀彧回来了,放下手中的公文笑问道:“文若,那些士子、学者的反应如何?”

    荀彧笑道:“自然是欣喜若狂!”

    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