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魏武曹操 >

第183节

三国之魏武曹操-第183节

小说: 三国之魏武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沤跻挛勒庋诎祷沟淖约海绻惶睿米孕卸窍鲁】隙ㄒ绕渌奈奈浠挂吹牟液芏唷

    因此在传来汉献帝被毒死之后的消息,贾诩第一个反应,就是被吓得脸入土色,第二个反应,就是铁青不已,将那个下毒暗害汉献帝的人,在心中大骂了数百遍,他很清楚,这个黑锅,自己很有可能会背上一辈子,这个如何不让贾诩心中愤怒和暗恨不已。

    深深的看了一眼,脸上有着惶恐和慌乱的贾诩,曹操心中暗暗相信了贾诩的话,毕竟依照他对这个老狐狸的了解,他怎么可能都不认为,这个老狐狸会忠心耿耿的,帮助自己铲除天子,再把黑锅背在自己的身上。

    这样一想,曹操对于贾诩的怀疑倒是消去了大半,贾诩想的没有错,要是执掌锦衣卫的他,真的不听命令而行事了,那么就算是曹操自己都说不好自己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行了,不要多说了,现在立刻带孤去天子驾崩的宫殿,子孝,这里就交给你了,封闭皇宫,不容许任何一个人出入,违者,斩立决!”

    天子驾崩的消息,曹操绝对不容许,这么快就扩散到整个陈都都人尽皆知,曹操在贾诩等人的带领之下,向着北宫急速而去的时候,南宫大门之前,曹仁则是指挥士卒,将各处的宫门一一封闭起来,凡是发现行迹不轨的人,一律杀死,这一日,宫门之前,不知道流淌了多少的血液,不知道死去了多少的太监和宫女。

    北宫,汉献帝身前休息的宫殿之中,走入这一处宫殿的曹操,第一眼就看到了那双眼大睁,眼中满是不甘,愤怒,疑惑,嘴上有着血液的汉献帝。

    上前,亲手查看了一下汉献帝呼吸的曹操,放下了手,脸色铁青的看着身后的文武,怒喝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天子好好的在北宫之中,为何会中毒身亡,你们告诉孤,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着尽皆低头不说话的文武,曹操心中更怒了,汉献帝是没有用了,曹操确实是想要杀死他,但是汉献帝不管如何死,但是他一定不能死在皇宫之中,死在陈都之中,汉献帝这样一死,曹操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接下来诸侯们收到消息的反应了。

    这么一想,曹操更怒了,原本他还打算好好种田一把,随后一步步解决天下诸侯,统一天下的,但是却因为今日汉献帝的死去,而根本不可能再进行实施了。

第三百八十章 称帝的打算() 
“曹洪,孤问你,你就是这样看守北宫的吗,你麾下的士卒都是死的吗,竟然能够让宵小之徒有可乘之机!”

    计划被打破,心中大怒的曹操,这一刻可谓是看谁都不顺眼,更何况是被自己亲自交代,好好看守北宫的曹洪了,这一刻曹操正是想杀他的心都有了。

    不知道是不是曹操的眼神太过明显,还是因为曹洪同样心生惧意,连忙跪下道:“王上恕罪,一切都是末将疏忽,末将愿意接受王上处罚!”

    “处罚,如果你曹洪的命顶用的话,孤必定立刻杀了你,以谢天下!”

    曹洪冷汗淋淋,说实在话,最开始对于汉献帝的死亡,曹洪是不在意的,不过是一个过气天子罢了,死就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现在曹操如此大怒的样子,让曹洪明白,自己似乎把天子之死,看得太轻了。

    荀彧看着曹操怒气冲冲的样子,硬着头皮的上前道:“王上,此时不是追究曹将军责任的时候,天子之死,必然隐瞒不了多久,还是想要早作打算啊。”

    “打算。。。。。。”

    曹操来回踱步,看着下方的文武群臣,心中怒火不断升腾着,深呼吸了一口气,才勉强将其压下去道:“天子死亡的消息传出之后,天下诸侯必然会有异动,兵部尚书,你立刻下达命令,要求徐州,关中,豫州,南阳等地,全部都要做好戒备,谨防敌军来犯,吏部尚书,你立刻下令,要求各地官员,都做好安抚百姓的准备,务必要将这一次天子死亡所带来的影响,压到最低,有可能的话,将天子死亡的原因给孤推到其他诸侯的头上!”

    “臣领命!”

    兵部尚书程昱和吏部尚书荀攸都领命过后,曹操看向了其他的大臣们,表情严肃的道:“从今日开始,魏国上下全部都要做好开战的准备,明白了吗?!”

    “臣等遵命!”

    曹操的一番话和其严肃的表情,都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了,天子的死亡,不单单代表他一个人,更代表着平静了一年有余的天下,将会再起波澜,战争这个残酷的刽子手,将会再次出现。

    “子龙,你让一对士卒进来,将天子的尸身好好收敛一下,择日下葬吧。”

    对于研究汉献帝的死亡原因,此时根本不在曹操的心中,相比于这个,他更加关心的,还是接下来诸侯的反弹,更加关心,自己麾下到底有没有人背叛自己和其余诸侯,里应外合。

    汉献帝莫名死在北宫的寝宫之中,要说没有自己底下的人帮助,曹操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相信的,毕竟暗卫可不是吃干板的,北宫这样的重地,如果都能够混入诸侯的探子的话,那么他曹操何必还争霸什么天下。

    不过看着汉献帝年纪轻轻的就死去,曹操心中可谓感慨颇多,政治和争霸道路之上的危险,远远都不会停止,汉献帝虽然没有死在他曹操的手上,但是也等于是因为他曹操而死。

    皇帝,看上去虽然执掌大权,无比的至高无上,但是一旦沦落到地面之后,曾经的皇帝,将成为一个可能连平民都不如的人,就好比如是汉献帝。

    建安六年三月,注定是被日后记住的一个日子,在今日,汉帝国的最后一任正统皇帝汉献帝对外号称因暴病而驾崩与寝宫之中,实则却是死在毒杀之下。

    但是不管因何而死,他的死,不但代表了四百多年大汉帝国刘氏皇族对于天下的统治正式落幕,同样也代表了,天下的争霸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代表了,曹操所代表的魏国势力,正式摆脱了汉室所带来的累赘。

    建安六年的三月,将在天子暴病驾崩逐渐向着天下蔓延开来,百姓们议论纷纷的时候,魏王府邸之内,曹操也正式迎来了,来自麾下文武的“逼宫”。

    “臣等拜见王上,愿吾大魏万年,吾王万年!”

    “诸位都起来吧。”

    笑着挥手,让这些起来的文武起身之后,曹操疑惑的问道:“不知诸位今日一同前来,可是有何要事要禀告孤?”

    “回禀王上,臣等近来也听闻了天子暴病而死的事情,王上,天子驾崩,臣等无不暗自伤怀,然而天下不可一日无主,百姓不可一日无皇,臣等大小数百名官员,今日前来,乃是请求王上,为天下计,为天下苍生万民计,早日称帝,改元开国,以正天下!”

    “臣等请求王上,早日称帝,改元开国,以正天下!”

    “臣等请求王上,早日称帝,改元开国,以正天下!”

    “臣等请求王上,早日称帝,改元开国,以正天下!”

    “。。。。。。”

    这一次数百名官员喊出的声音,相比于上一次可谓是大了不少,毕竟这一次他们的底气可谓是十分的足,汉献帝驾崩之后,这个天下就再也没有皇帝了,只剩下了曹操这么一个魏王。

    虽然王在秦朝之前就几乎相等于皇帝,但是自从秦始皇发明了皇帝之后,天下人就再也没有把王和皇划上一个等号,同样的,天下人也习惯了头上有一个皇帝在,在这个时代,没有皇帝,就相当于后世一个国家的元首消失了一样,所带来的恐慌并不是说说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这些官员们底气足了,心说,他们可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百姓来的,曹操总不可能不顾天下百姓吧。

    “住口,天子刚刚驾崩没有多久,尔等竟然就让孤称帝,汝等是何居心,鉴于汝等多年来的功劳,孤不想要多说什么,你们退下吧!”

    称帝,曹操早已经有了打算,不单单是因为皇位的诱惑,更多的还是为了这一次事情所带来的余波,要想将天子死亡所带来的影响,压下去,那就必须有一个更大,更震撼的消息,而这消息,无疑是曹操称帝。

    更何况,那些官员说的没错,当今的华夏可不是后世那样,习惯了没有皇帝,皇帝不单单是名正言顺的万人之上,更是所有平民百姓的精神信仰,皇帝在,百姓们可以心安,皇帝不在,百姓们的心无疑就是提在半空之中的。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三推() 
按照曹操和荀彧等人的计划,就算不能用自己称帝来压下天子死亡的不利因素,但是也可以以为了天子报仇,而勉强称帝的原因,有意无意的将天子死亡的原因推到其他诸侯的头上。

    当然,曹操称帝要是真的成功了,如此一来,天下诸侯的讨伐就在所难免,毕竟古往今来越想当皇帝的人,就越容不得其他人当皇帝,来压自己一头。

    不过这对曹操来说,并没有什么,难不成他不称帝天下诸侯就不会讨伐他了吗,这种事情想想就知道不可能,要不是为了一个好理由来讨伐他曹操,谁吃饱了撑着,去杀掉一个过气天子,给自己找罪受。

    “天子刚刚驾崩,孤岂能称帝,孤一生的愿望,乃是成为大汉之周公,辅助天子,振兴我华夏,谁能想到,天子竟然英年早逝,但是就算如此,刘氏皇族尚有人在,孤岂能称帝,此事不必再说!”

    虽然有了称帝的打算,但是曹操也不可能现在就称帝,首先就是华夏人特有的政治表演了,此项表演来自于汉高祖刘邦,不管心中如何焦急,如何急切,三让都是必须要有的,这不单单显得自己的吃相不算难看,更显得自己是无可奈何,是迫不得已的,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那就是当了**还立牌坊。

    更何况,天子刚刚驾崩,他曹操就称帝,这简直就等于是赤裸裸的告诉天下人,他曹操等不及了,因此要杀掉天子,以天子死亡,天下无主的原因,改元开国,先这样只有蠢货才干的事情,曹操怎么可能会去干。

    因此对于群臣上表的事情,曹操是严厉了拒绝了,不过只要是有心人,就能够听得很清楚,曹操这一次的拒绝,不想上一次那样,显得声色俱厉,反而有些隐隐约约的透露出一丝不一样的意味,刘氏皇族尚在,所以曹操他不能够称帝,但是要是不在的话,岂不是就等于。。。。。。这可让这些抱着从龙之功的大臣们兴奋了。

    第一次劝进后的第三日,这些文武大臣们再一次一同聚齐来面见曹操,声称当今天下汉室正统的继承人,早已经没有了,汉献帝虽然在位数年,然而并没有皇子,正统刘氏一脉,已然断绝,恳请曹操,为天下百姓计,改元开国!

    “灵帝一脉虽然断绝,但是当今天下刘氏宗亲还在,孤岂能够称帝,此事不必再说了!”

    淡淡的一番话,并没有让这些文武们心气没了,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之前的想法是对的,曹操确确实实是有了称帝的心态,要不然的话,连着两次,他们这些人尤其能够好好的还站在这里。

    第二次劝进被曹操给阻止了,而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很快的就在陈都之中流传开来,对于曹操称帝,大部分百姓都是抱着一种喜悦的心态,不单单是因为曹操的威望,更是因为他们很不习惯这样没有皇帝存在的生活。

    仅剩余的一部分人,对于曹操称帝的事情,虽然心中有些不太满意,但是却不是针对曹操,而是针对那些文物,对于连续两番推迟的曹操,他们这些对于汉室还抱有怀念的人,心中还是十分感动,只不过,可惜的是,他们并不明白,这一切都是曹操在演戏罢了,汉室这一块大幕,早已经到了它落下的时候了。

    又三日,这一次的动静可谓是更大了,只要是在陈都的文武,包括一直没有表态的荀彧等人,纷纷来到了魏王府之中,恳请曹操改元开国,而他们的理由,则是刘璋,刘表等人,虽未刘氏宗亲,然而去对入陈都迟迟不肯,如此之品行,岂能当得起一国之君!

    当然,要是刘表和刘璋他们真的肯进入陈都的话,曹操就算是暂时不称帝也没有什么,可惜的是,他们并不同意,当然这个他们不同意到底是真的还是假,就不需要太多深究了。

    第三次的劝进,曹操明白,这一次他不能再推了,要是再推,那可能就真的玩脱了,只不过不推辞是不推辞,却不代表要急急忙忙的统一下来。

    这一刻,曹操演帝附身,先是唉声叹息,恨其不争的感慨了一番刘表等人的不作为和胆怯,随后又一脸担忧和犹豫的道:“孤虽未魏王,让皆是承受先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