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

第4节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第4节

小说: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撼锉浮5牵虾卮镒恃现刎逊Γ幌蚰宰永锒汲ぢ∪獾睦厦樱芟氲降奈ㄒ话旆ň褪乔澜伲褪锹佣帷

    这样,予取予夺的生活,已经持续了近二十年。

    勘察加土著终于忍耐不住了,几个部族联合起来,动员了超过一千五百人发动了这次围攻战。这已经是土著人所能聚集的最大力量了。

    奥斯特洛夫看着据点外面的土著人,微微叹息了一口子,所叹息者,并不是可惜这些土著人的性命,而是惋惜自己,经历了这场屠杀过后,自己一群人恐怕就再难有抢劫的机会了。因为,人都杀光了,还哪里找得到抢劫对象呢?

    正在此时,面对大海方向的一个观察哨士兵前来报告,奥哈据点的涅罗夫斯基求见。

    奥斯特洛夫眉毛跳了一下,“我们的花心大少来干什么呢?我们这可没有什么美女啊。”众人哈哈大笑。

    涅罗夫斯基调戏美女不成还被流放到远东的事迹已经在远东的老毛子中间流传开来。毕竟,远东的毛子就那么多,圈子太小,发生的事情都乏善可陈。涅罗夫斯基这个梗,足够让他们笑上几年。

    不过,涅罗夫斯基虽然职务比奥斯特洛夫低。但是同为贵族,倒是算的上彼此聊得来的朋友。因此,涅罗夫斯基很容易就见到了奥斯特洛夫。

    刚听完涅罗夫斯基的话,奥斯特洛夫额头青筋暴跳,“什么,你让我向外面该死的野蛮人投降?”

    “野蛮人?”涅罗夫斯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是啊,你难道要为北面进攻我们据点的土著人求情?”

    “土著人?”涅罗夫斯基这才明白过来,“我说的不是土著人,而是新来的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他们拥有举世无匹的钢铁巨舰,他们的火炮炮口足以塞的下一个人,我们在萨哈林岛上的两个据点就是被他们摧毁了?”

    原本还有些*的奥斯特洛夫心头一震,正襟危坐,“你说什么?我们萨哈林岛上的据点都失守了?”

    “是的!这是他们给我们的图片,你看看。”

    所谓图片,其实就是拍立得打印出来的照片。为了要挟这些老毛子投降,崖山人将俄罗斯人据点的残骸与定远舰的照片都拍了出来,交给涅罗夫斯基带过来给奥斯特洛夫等人观看。

    不提照片展示的图像,就是照片本身的清晰度,就让奥斯特洛夫等人难以相信。不过,总算让他们知道,即将面对的敌人,已经不是那些愚笨的土著人了。

    “你说他们让我们投降?投降后还要给他们劳役三年?这个条件我们骄傲的俄罗斯勇士绝不答应。”

    两个人陷入无休止的口水战中。

第六章 意外之喜() 
涅罗夫斯基与奥斯特洛夫谁也说服不了谁,争得脸红脖子粗,正在争吵中,远方的定远舰突然发炮了。

    定远舰上的火炮手经过几次海战,射击精度总算有所提高,其中一名前解放军战士最有天赋。此次轰击俄罗斯人沿海的观察哨,就是由他操刀。第一弹,离观察哨只有10米不到的距离,紧跟着的第二炮,就将整个观察哨掀翻了。

    涅罗夫斯基一看手表,“糟了,崖山人给我们的半个小时已经到了,这仅仅是一个警告,再过半个小时,他们还将继续轰击。”

    “别那么多废话,让我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厉害。”

    看到被掀翻的哨所,以及已经断腿断脚的哨兵,奥斯特洛夫哆嗦着嘴,想说些什么,却说不出来。

    终于,狠狠的咬了一下自己的腮帮子,鲜血他的刺激倒是让他清醒了许多,“这就是他们舰炮的威力?”

    “是的。这仅仅是他们的一个主炮发射的威力。他们的巨舰上,足足安装了二十几门炮,若是他们所有的舰炮统统发威,我们”

    涅罗夫斯基为了达到劝说的效果,并没有细说,崖山人的舰船上,并不是所有的火炮都是那么大口径的。接着继续说道,“而且,我们的据点北面,土著人正包围着我们的据点。若是我们的据点被摧毁,那些土著人凭借数量优势,也能够给我们造成极大的损失。”

    于是,奥斯特洛夫又说不出话了,“你说我们应该投降?”

    “是的,为我们从遥远欧洲过来,抛妻弃子的兄弟们,你也必须投降。中国人有句话,叫鸡蛋不跟石头碰,明知道不能胜利而投降,不算背弃我们的沙皇。”

    “你在容我想想!”

    涅罗夫斯基看看了表,“你还有十一分钟的时间考虑。”

    “妈的,该死的崖山人这么点时间都不给我们,跟催命鬼似的。算了,老子投降了。”

    “兄弟,你真明智。”

    “妈的,明智个屁,被逼的。”奥斯特洛夫吐了一口痰,恨恨的说道。

    定远舰上,林航也在焦虑的不停走动。这可算的上是崖山人第一次对外展示自己原本就不强壮的肌肉了。若是老毛子坚决不投降,崖山人还只能灰溜溜的退回去,颜面尽失是小事情,后世的屌丝们,面子是最重要的,却也是最不值钱的。最关键的,却是延迟了移民北美的时间。时间,对于崖山人来说,真是寸秒必争的。

    总算,看到涅罗夫斯基举着白旗从据点后面走了出来,后面是扭扭捏捏的一群老毛子。投降,对于老毛子来说,是比自己的老婆给自己戴了绿帽子还要羞耻的事情。

    为了防范老毛子有可能的暴动,定远舰上的舰长吴永恒要求,这些老毛子必须从据点举着手,步行近百米的距离,来到海滩,才能被受降。

    老毛子虽然倍感屈辱,但是为了性命,还是乖乖招办。

    与涅罗夫斯基刚开始见到的不同。现在的崖山人,全副武装,人手一套后世解放军某出品的*防弹服与防弹头盔一套。

    说来很巧。当崖山人在为自己金贵的性命考虑,绞尽脑汁的加强自己防护的时候,明辉号上的一名负责记录物资的船员,突然想起了,在某一个集装箱内,有出口到美国的警用防弹衣。警用防弹衣防护能力较弱,比如*防弹衣,只能有效地防住两米外各种手枪弹的撞击。但是,考虑到此时*火枪的有限威力,防护能力其实已经足够了。更重要的是,这套防弹衣只有3。5公斤,防护面积还大,十分实用。听过清点,这次出口到美国的防弹衣足有三千逃,让崖山人欣喜若狂。结果,不仅是军人,就连普通的崖山人,甚至拿不动枪的老人,都要求配备衣服。军人诘问,“都不用上战场,何必要防弹衣?给军方作为备用多好。”

    普通崖山人反驳,“我这时候不当兵,不代表将来不当兵,不代表我的子孙后代不当兵?”让军人十分无语。

    最后,筹委会决定,每个军人下发两套防弹衣,普通人,无论老少,只配备一套防弹衣。剩余的防弹衣,作为库存,留待将来使用。

    崖山人皆大欢喜。

    不仅如此。崖山人虽然没有现代的枪支,但是,无论是明辉号,还是远途号,为了出海的需要,都悄悄的配备了气枪。这种气枪是硬弹枪,撇除了粗苯的气罐,改用蓄电池提供动力,且能半自动射击,足以给人造成重大损伤。遗憾是的是,这样的气枪只有11支。另外就是定远舰上作为展示用的连发弹仓式步枪,虽然是仿真设计,能够发射子弹,但是配备的子弹少的可怜,基本上成为摆设。而崖山人中没有军工专家,可以说,这批火枪已经成为了摆设。但是,拿出来糊弄这些老毛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果然。从身高上讲,这些崖山人战士最矮的都超过一米七三,已经超过了大部分老毛子;大部分又是退役的解放军战士,那股气势原本就不凡,再穿上威风凛凛的防弹衣与防弹头盔,看起来更是给人极大的压迫感。

    奥斯特洛夫无比庆幸的悄悄在涅罗夫斯基耳边说道,“就冲着这些军人的素质,就知道崖山人不好惹,你让我们投降是最正确的选择。”

    涅罗夫斯基心中也是冷汗直冒,“没想到崖山人藏得这么深,若不是我见机快,稍一犹豫,就要命丧黄泉了。”却是又极大的高估了崖山人的实力。

    崖山人登陆后,还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客人,那就是勘察加半岛上的土著人。在俄罗斯人投降后,这些土著人乘势进入了老毛子的要塞。

    他们还十分惊讶,这些该死的老毛子怎么会突然不见了踪影,才发现,这些老毛子已经在沙滩上向一群陌生人投降了。

    “天哪,这是怎么回事?连强悍的老毛子都投降了,我们还能对抗这样的敌人吗?”

    土著的几个长老经过商议后,决定与外来者谈谈。

    林航等人见到土著主动要求谈判,自然十分高兴。只是,怎样交流却让崖山人十分为难。土著的语言,即使是宁熙这个语言天才,没有系统的学习,也不能听懂啊。

    还好,土著人前来谈判的代表竟然会说一些结结巴巴的俄语,自然是因为被老毛子殖民了近二十年,无论是老毛子还是土著人,都必须与一定的交流,才让这些土著有了对外交流的人才。

    林航主持了与这些土著的谈判事宜。

    土著的要求很简单,无论是老毛子,还是新的外来者,退出这个半岛。

    林航自然不会同意。虽然崖山人此时没有精力托管这个老毛子的据点,但是为了将来的移民需要,也必须占据这个据点。更何况,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这个据点还建于山丘之上,四周被火山包围,地热资源丰富,年降雨量860毫米,是西伯利亚的三倍。冬季气温比西伯利亚温和:冬天平均低温(一月)为−7。3c,夏天平均高温(七月)超过20c。由于火山灰的缘故,土壤十分肥沃,因此,开发农业生产其实不难。这样,保证定居点的自给自足就很轻松了。崖山人不能放弃。

    最后,双方经过协商,勘察加土著放弃对定居点的土地所有权。作为回报,崖山人不得侵犯勘察加人在半岛上拥有的包括其余土地及其余资源的所有权。彼此互不侵犯。

第七章 北美,我们来了() 
崖山人虽然据有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并将之改名为镇亚城。不过,崖山人无论从实力上,还是物质条件上,都无法实际控制这里。因此,崖山人干脆搁置了在这里驻军的计划。仅仅留下了所有俘虏的老毛子。这些老毛子被统一收缴了武器,以及所有船只,安置在了镇亚城,只留下了一些食物,算是为崖山人看守这个据点了。崖山人并不担心这些老毛子逃跑。即使是后世,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对外交通也只能依靠船运与空运,根本无法通过陆路抵达远东乃至欧洲。可以说是最佳的人犯流放地。

    1760年七月,崖山人在补充了充足的煤炭、淡水与食物后,终于整体迁往北美。

    关于第一个定居点,崖山人也有过仔细考虑。觉得现有的条件下,最有可能利用的资源还是煤炭。因此,第一个定居点附近必须有煤炭资源,这样一来,崖山人选择余地就少了许多。美国西部也有煤炭,但是都是集中在美国的西北部,西南地区则是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崖山人中一名中学地理老师王维辉建议,将将第一个定居点安置在西雅图附近。原因就是,西雅图不仅降雨充沛,地处后世美国的小麦种植带上,有利于崖山人开展农业生产,同时,其南部不足百里处,还有储量不小的煤炭。

    崖山人经过讨论,大部分人同意了王维辉的建议。至于少部分人,比如陈小虎等人,反对的理由仅仅是西雅图终年难见阳光,令人不爽,被众人选择性的忽略了。

    历经17天的辛苦旅程,众人终于抵达了处于艾略特湾深处的地方,相当于后世西雅图市区。

    此时的西雅图,依然是草木茂盛、一片荒芜、人类未成开垦的处女地。

    虽然景色很美,但是崖山人几乎连哭死的心都有了。西雅图的湿润气候给崖山人的开荒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崖山人原本设想是一把火烧掉这些杂草,并以此肥田,然后种植耐贫瘠、不用耗费太多人工的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从而可以节省出更多的人力开展仅次于吃饱这个天下第一等大事以外的能源问题。

    只是,初次见面的西雅图显然对崖山人抱有深深的恶意。

    崖山人无奈,只能暂时障碍现代人已经很少从事的开荒工作。不仅缺少工工具,还缺少必要技能的崖山人吃足了苦头,八百多人全员参加,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仅仅大略的开拓出了不到200亩土地,效率低下的令人发指。

    崖山人干脆放弃了种植玉米,而是改为种植产量更高的土豆,这土豆自然来自库页岛上的费雅喀人。在开荒期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