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

第116节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第116节

小说: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荷兰人虽然其实更想英国人承认之前从荷兰购买的债券有效,从而可以继续偿还,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英国人也缺钱呐。既然如此,获得先前的商船,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因此,英国人与荷兰人也成为了一个隐性联盟,英国同样可以利用荷兰在东亚的据点进行补给。

    这两个联盟,无一例外的,都将目标对准了新华夏。

    1787年四月,英国与荷兰组成的联合舰队64艘舰船,其中27艘铁甲舰,首先在印尼雅加达海域展开联合巡逻,并一路南下,来到了新华夏在澳洲唯一的据点墨尔本附近。

    新华夏虽然重视澳洲,并率先与英国人圈好了地盘,但是,由于澳洲实在遥远,似然铁矿品相好,开采也比较容易,但是综合成本较高,远远超过从朝鲜获得的铁矿石,因此,新华夏还是暂缓了在澳洲的采矿计划。

    因为此时澳洲的地位还没有凸显,所以崖山人也就没有大力发展墨尔本,已经开发超过15年了,但是人口也不过五千余人,这样的据点虽然在西方国家看来,已经不错了,就比如受到新华夏的刺激,英国人也提前在悉尼布置据点,也开发了十几年,但是人口也不过两千余人。

    因此,双方对澳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所以,在澳洲,初期还有一支舰队驻扎,后来,新华夏海军舰船开始更新换代,陈旧的舰船被销毁或销售,在澳洲的舰队也被裁汰,代之以海岸警备队的形式来维持治安,只有三艘千吨级的护卫舰,以维持最低限度的安全。

    崖山人很有自信的认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海上对自己构成挑战。

    可惜,世事难料。新华夏意图在美洲与东亚实施排他性的海洋政策,终于刺激到了西方列强。英荷联合舰队来到墨尔本,直接下了一个最后通牒,敕令墨尔本解除武装投降。

    三艘护卫舰即使单舰威力上也许不下于联合舰队,但是毕竟数量太少了。

    舰队司令张开阳思索良久,还是决定不战而逃,在敌方舰队没有抵达墨尔本海湾之前,就率先冲出港口,一路北上。

    庞大的联合舰队虽然实力占有绝对优势,但是船速确实比不过新华夏的护卫舰。新华夏的护卫舰船型修长,最高速度甚至能够达到28节,远远超过别的国家20节不到的速度。

    张开阳率领舰队一路北上,越过印尼群岛,来到菲律宾附近,舰队补给不足,请求在菲律宾获得补给,

    但是他永远不会想到,西班牙这个二五仔,已经与曾经的对手联合到了一起,虽然没有加入联合舰队,但是却加入了这个英荷隐性联盟。

    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当局显然也得到了国内的指示,以擅闯自己国家的海域为由,扣留了张开阳的舰队。

    张开阳舰队失去补给,不仅食物等物资奇缺,就连作为动力的煤炭都消耗殆尽,此时的舰船就是浮动在海上的活棺材,实在无法可想,只能打起白旗,宣布投降。

    不过,西班牙人倒是不敢虐待这些被俘虏的新华夏军人。

    新华夏海军虽然被勒令下船,并且解除了武装,但是待遇很好,所有人的伙食与西班牙海军待遇等同。

    原来,西班牙人此前在新华夏吃了太多的亏,有点心理阴影,他们很是惧怕新华夏的潜力。这次在远东酝酿的战争风暴,西班牙并不打算直接参与。当然,如果英荷联军获胜,西班牙也许会痛打落水狗。但是,西班牙内心却并不是很肯定这样的结果。因此,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还是善待这些新华夏俘虏为好。

    因为,西班牙人扣押新华夏舰队的理由是擅闯自己的海域,在道理上确实说得过去,也不怕新华夏事后追责。

    就比如张开阳,虽然被俘虏了,但是并没有被西班牙人扣押在军营,事实上,新华夏其余海军军官或士兵同样也没有被监禁,只是被解除了武装,被安置在殖民军军营附近,没有看守,没有拘禁,甚至还可以在附近小镇闲逛,只是要求不要出了这个小镇。

    张开阳是一名崖山人,后世人的思维,一切以生命为重。因此,投降在他看来,并不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尤其是事不可为的前提下。因此他下令全体舰队成员服从西班牙人的安排,不得无理由的反抗。

    新华夏舰队成员绝大多数都是汉人,虽然不明白自己的头头竟然下令自己不允许抵抗,要乖乖的听从西班牙人的安排,有些奇怪。但是性命是自己的,既然能够保存自己的性命,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因此表现的很顺从,井然有序。

    新华夏俘虏的乖觉让马尼拉的西班牙总督也是松了一口气。天知道国内给他安排了一个多大的难题,既要俘虏新华夏的舰队,还要不能太过刺激新华夏人,给予新华夏俘虏以超标准的人道主义待遇。

    汉人的刚烈,马尼拉总督德尤斯可是深有体会。万一新华夏人不甘投降的屈辱,奋起反抗,即使最终俘虏了这支新华夏的小型舰队,恐怕也很难不造成损伤。

    还好,这支舰队的新华夏军官很是识趣,竟然稍作考虑就宣布投降,让自己悬着的心就此落地。对于张开阳的好感度大增,直接将张开阳这样的,只是一个少将军衔的小型舰队司令请入了马尼拉的总督府,好酒好菜的招待着,就像是招待自己的一个老朋友。

    张开阳知道,自己得到的优待是怎么来的,自然是新华夏海军的强势。自己所受的待遇是否能够继续,关键就看即将到来的海战结局。如果新华夏最终获胜,澳洲回归,自己等人也会被礼送出境。万一失败,自然一切免谈,自己等人虽然性命还在,但是新华夏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交换。

    墨尔本的姬德诚与张开阳也成了难兄难弟。

    英荷联军的统领是海军元帅约翰•福克斯,名声不显,不过另外有一艘铁甲舰先锋号舰长,正是历史上最富盛名的海军将领霍雷肖•纳尔逊。他被后世人称为“英国皇家海军之魂”,地位可见一斑。虽然此时的纳尔逊依然年轻,但是锋芒毕露,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被福克斯任命为一直含有11艘铁甲舰、以及18艘快速风帆战舰的分舰队指挥。

    英荷联军赶走了驻守墨尔本的海军,虽然还有少量岸防炮存在,但是并不能给庞大的舰队造成多大的损伤,还会因此招致敌人的报复。为了城内居民的安全,姬德诚下令据点升起白旗,向联军投降。

    也幸好姬德诚同样是名崖山人,对于生命看得很重,更相信自己的国家在事后能够给自己一个公正的待遇,并不会因此歧视自己。其实这也是崖山人的默契,只要是事不可为,为了性命,可以暂时的委曲求全,将来,新华夏绝对会为自己讨回公道。只是对自己国家的自信,正如同后世的美帝人民。

    福克斯对于华夏人的识趣十分欣赏,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是傻蛋,不值得效仿。联军倒也没有过分的为难墨尔本军民。他们首先收缴了军民的武装,拆除了岸防炮,并在留下了差不多支撑墨尔本三个月消耗的物资后,将其余物资充为联军所有。

    联军在墨尔本盘亘了一圈,获得一些补给后,留下几名舰船监视,就开始前往雅加达,在印尼海域与新华夏舰队决战的态势明显。

    远在北美的新华夏终于在十七天后接到澳洲遭受英荷联军攻击的消息,而西班牙的落井下石之举也让新华夏气到不行。

    虽然以张柏林为首的文官派系还是倾向于外交解决问题,但是即使是自己的强项,林航也不赞同在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与敌人谈判,这个观点得到了军方的支持。与文官们担心战争不同,这些文人眼中的武夫们对于战争可开始欢迎之至。

    这些年来,新华夏的军事力量上看,表面上是有所削弱的,陆军倒也罢了,规模一直随着国内人口的增多而逐步提高,现在已经拥有一支5万人的陆军军队,占国内140万人口的3。5%。而海军人数虽然也扩大到了3万人,但是舰船数量却大大削减,主力舰船由鼎盛时期的13艘战列舰、27艘驱逐舰从数量上看削减了超过一半,只有5艘原战列舰改制成的巡洋舰以及9艘5000吨以上的新型驱逐舰,以及新制造的6艘3000吨级的护卫舰。

第一百六十五章 雅加达大海战() 
新华夏之所以没有新增小型舰船,原因就在于将重点放在了无畏级战列舰上。虽然第一艘无畏级一直到前一段时间才下水试航,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给外界抛的烟幕弹。

    第一艘无畏舰其实在84年年中就已经悄悄试航并获得成功,随后就进行各种武器测试,在85年初就已经能够用于实战,却一直静静的呆在华京湾的一个船坞内,表面上看是忙忙碌碌的依然在调试,其实就是瞎折腾。另外就是在华京造船厂开始建造小型护卫舰,给人以后继乏力的感觉。

    新华夏却在外人很难查看到的温哥华岛上新建了一个大型造船厂,并同时开工两个3万吨的大型船坞,开始制造后续的无畏级战舰。

    等到澳洲危机的时候,第二艘无畏级战舰无惧号已经下水试航,第三艘无敌号已经完工了八成。

    也就是说,除了已经入役的无畏号,还有无惧号可以参战。再辅以5艘原巡洋舰、9艘驱逐舰,以及6艘护卫舰,新华夏海军战斗力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大增强。

    因此,以吴永恒的稳重个性,才会叫嚣着与英荷联军在南洋一战。

    在国安会议上,林航询问,“吴总参谋长,你觉得我们与英荷联军作战,胜算如何?”

    “百分之百,我们有苦…味…酸,一炮抵得过他们十炮百炮,岂有不胜之理?”吴永恒自信。

    “如果不用苦…味…酸呢?”林航追问。

    吴永恒很奇怪,“有利器为什么不用?”

    “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果可以,我觉得,苦…味…酸的秘密最好不要暴露。”

    张柏林有些奇怪,“林部长,你有什么想法?”

    “现在,可以说大舰巨炮时代刚刚来临,这就是国力的比拼,说实话,这方面我们百万人口的新华夏确实比不过已经接近千万人口的英国。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有一定的领先优势。苦…味…酸技术并不先进,可以说一旦使用就意味着暴露,所以,要用就必须使用在关键场合。”

    刘元清点头,“确实,苦…味…酸早就被英国人发现了,发现它的秘密不过一纸之隔,我们确实不宜暴露这个秘密,钢铁巨舰的时代还没到顶峰,确实还需要一个利器。”

    吴永恒想了想,“如果我们倾巢而出,单纯凭借黑…火…药,也能够获得胜利,也不过是多耗费点时间耗费点火…药罢了。”

    张柏林拍板,“既然如此,我们就先以黑…火…药对敌,苦…味…酸留着待用。”

    1787年5月中旬,新华夏海军主力,太平洋第一舰队2艘战列舰,率领4巡洋舰、6艘驱逐舰、4艘3000吨级的护卫舰以及几艘补给舰船倾巢南下,意图与英荷联军决战南洋。

    1787年6月中旬,新华夏海军在新加坡获得补给后开始南下,抵达印尼雅加达北部海域。

    早就焦急难耐的英荷联合舰队也开始北上,意图与新华夏海军决一死战。

    纳尔逊果然是海战奇才,虽然刚接触铁甲舰没多久,但是对于铁甲舰性能已经有相当了解,率先提出了最适合铁甲舰战斗的雁形阵,摈弃了在英国海军中一直盛行的一字纵行阵列。

    福克斯虽然对于海战没有什么特殊的理解,对于海军的运用也是中规中矩,但是自身倒是有虚心纳谏的优点,见纳尔逊说的确实在理,而新华夏几次海战也确实是雁形阵使用居多,因此福克斯当机立断也就使用了雁形阵列。

    吴永恒已经有所揣测,英荷联军数量庞大,有最大的概率排布最适合发挥自己火炮优势的雁形阵,因此,新华夏海军在吴永恒的决策下,分为两支舰队,一支为诱敌舰队,以无畏舰为首,率领4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扮作主力舰,以箭型阵从英荷联军中间插入,将联军分割为两块。另一陆主力舰队,从敌人侧后方插入战场,意图先行歼灭联军一部。

    联军雁形阵刚刚摆好,新华夏诱敌舰队就一往无前的其实插入联军中间。

    英国人此前也曾经多次利用诱敌的策略以对付敌人,因此对新华夏舰队也比较提防,担心新华夏会另有舰队从后方迂回,所以也预留了相当的舰船在侧方策应。

    不过待见到新华夏舰队以后,就判断出这是新华夏的主力甚至是全部舰船了,因为新华夏的无畏级战列舰就在其中,舰船数量也与联军预估的接近。即使数量有些出入,但是数量较少的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