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

第62节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62节

小说: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信想起那天对田悌说的话,又想起了那天的浮桥之战,如果船队没能及时赶到,那自己这几千人可就交代在江边了,先到这里还是心有余悸。“没错,我是这么说的,那就介绍一下,你们还做了哪些改动吧。”

    田悌指着眼前的火炮说道“首先我们把步兵炮口径扩大到能打3斤炮子的程度,按照大人下发的量具来算,就是60毫米的口径。

    炮架后面加上了两根炮锄用来在发射时固定炮身。

    再加上一个铁质的可拆卸护板,能够遮挡注身后两个半跪姿态的炮手。

    最后我们还仿照佛朗机炮,采用了后装子铳的装填方式。”

    陈信瞥了一眼旁边的几个子铳,问道“你们怎么解决后装子铳漏气问题的?”

    “以前听大人讲过,铜的延展性非常好,用来充当炮弹、子弹外壳的话可以很好的契合炮管,于是经过试验,我们采用了黄铜作为铸造子铳的材料,毕竟子铳是可以重复装填的,不存在浪费,只要先期投入一些铜钱,就能用很久了。”

    田悌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子铳来,继续说道“大人请看,我们把子铳的后半部分弄的比较厚重,然后在铳口向后延伸5公分处把铳管弄薄了很多,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前一部分塞进炮管,后部分阻挡灼热的火药泄露出来。当然不止是这一点”

    田悌说着指向火炮后方,一个很像陈信在后世见过的栓动式步枪枪栓的部件说道“我们还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后面加一个炮闩,用来顶住子铳。”

第一百二十三章 手炮(第四更)() 
陈信走过去,在田悌的解说下拉动了几下那个装置,这完全就跟后世栓动步枪的枪栓一样啊,只不过是少了正中心的击针和相应的发射机构,变成了一根粗大的铁棒而已。

    向左侧划动炮闩,再向后一拉,就解锁了子铳,然后手动更换子铳,换好以后,炮闩向前推到顶,然后向右划动锁死,就完成了一次换弹工作。

    陈信竖起大拇指夸赞了一句“很有想法。”

    田悌谦虚了一句“属下只是做自己的本分而已。”

    “这门炮现在有多重?”

    田悌对数据已经烂熟于心了,立刻回答道“炮身加炮架,空炮全重150斤,可以拆卸成4部分携带,加上子铳装填好弹药后,每个重6斤,每门炮配子铳10个,全炮共重210斤。”

    “威力如何?”

    “大人,按照新的度量衡,这一门火炮,普通装药量能用3斤的铁弹丸在400米处打穿5层民居土墙。如果强装药的话,距离还能提高200米。”

    陈信拍了拍低矮的步兵炮说道“好,威力不错,能打穿5层民居就能轻易打穿装满沙袋的盾车,今天就定下来,全力生产这种步兵炮。”

    然后陈信想起了后勤保障问题,这么一门炮后勤可不是现在的排级部队能够负担的“这么重的步兵炮是注定要调整到更高级别才能匹配后勤供应,那么我军班排一级的火力就减弱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田悌挠了挠头,尴尬道“大人,属下已经开过很多次会了,可是至今没想好要怎么办,要不然两种步兵炮都造,新式的配发给高级别建制,老式的配发给排级建制?”

    陈信摇头否决“新式的步兵炮性能远超以前,把有限的钢材用在那么落后的武器上,不值当。”

    两人沉默了良久,陈信拍了一下大腿,拿出小本,开始用炭笔画起了草图,一边画,一边解释“这是我以前的一个设想,你试一试,如果能成功的话,我就用它来配备班排一级。”

    田悌好奇的探过头来,仔细的看着。

    “我叫他手炮,口径和老版本的步兵炮一样是40mm,抵肩发射,击发机构和火绳枪一样。”

    陈信画出的就是后世的M79榴弹枪,只是限于陈信本人的能力,无法复制出铰链式的后装模式,只能改成前装。

    田悌思量了一会说道“这么大的口径,恐怕会把肩膀震碎啊。”

    陈信当然知道M79要配合特殊设计的弹药,否则后坐力真的会要人命,所以早就根据后世一些落后战乱国家的魔改方法,对图纸进行了修改,虽然射程会减少很多,但是在这个时代也够用了。

    陈信指着图纸说道“你看看我设计的细节,点火孔要开的大一些,方便泄气,而且我决定只用20cm的枪管,这样一来弹丸出膛速度会慢很多,不会弄伤发射人员。”

    “话是这样说,但是,大人,属下必须实验过后,才能给您答复。”

    “当然要先实验,这才是认真工作的态度。”

    在火器工坊里定下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计划后,陈信又到军械制造所的其他工坊去视察了一遍。

    首先是火药工坊,之前在鸭绿江上的一场大爆破,一下子就用去了入朝以来所有缴获和自制的火药,现如今军队的火药已经连一场较激烈的战役都打不了。

    陈信需要肖慧星尽最大努力提升火药工坊的产量。“只要你需要,我会让部队随时配合你。”

    肖慧星自信的保证道“大人放心,颗粒火药的制备工匠们已经完全纯熟了,只要找到充足的原料。就能立刻建立多家火药工坊。属下已经把人撒出去先期建立了10个硝提纯作坊和制炭作坊。只是硫磺产量太低,限制了我们的生产能力。”

    硝可以从各种粪便中提纯出来,炭也很好解决,现在的工艺已经能够弄到纯度很高的炭了。

    比较麻烦的是硫磺,朝鲜没有什么大规模的硫磺矿,短时间内能够靠各种土办法收集,但长远看来,必须要找到一个稳定的硫磺供应地。

    陈信脑海中迅速闪过了日本这个名字,日本多硫磺,看来要找机会打通和日本的商路了。

    接下来陈信去了冷兵器工坊。

    “你们的任务很重啊,最近我们扩军速度很快,队伍中的兵器非常杂乱,我希望你们能够尽快把大盾和长矛配备齐全,剩下的各种刀、弓、夹刀棍等等兵器排在后面。”

    说着陈信又拿出了一副草图来“今后的长矛一律使用这种矛头。”

    冷兵器作坊主管仔细端详了一下,倒吸了一口冷气叹道“好一柄凶器。”

    原来草图上画的就是后世的三棱刺刀,主管一边惊叹,一边在心中做着预计“大人,这个样式,打造起来恐怕颇费时间啊,预计打好一杆这种矛头的时间,够造出6枚以前的矛头了。”

    陈信也知道,在这个几乎全靠手工的时代,确实不适合弄这么复杂的东西,但是,谁让田悌给了自己一个惊喜呢。

    “一会你去找田悌,他们的火器工坊最近弄出了一种模具铸造法,各位工坊主管可以派人去学习一下,铸造之法弄出来的东西,质量不错,而且只要稍加打磨抛光,下面和矛杆连接处的精度就非常的高。”

    “是,属下会立刻派出精干工匠去学习。”说着冷兵器主管也开始向陈信献宝。

    把陈信领到一间工坊内后指着一台机器说道“大人请看,这就是您上次说过的车床,我们想办法造了出来。确实非常的实用,片刻就能削出一根合用的矛杆来,而且尺寸大小几乎没有差别。”

    陈信看着一头毛驴转圈驱动的简陋车床,强忍着笑意问道“你们用毛驴做动力?没试试水力驱动吗?”

    主管也是尴尬一笑“大人,水利驱动还有一些难关没有想到解决办法,不过我们正在试验,一旦有所成,会立刻把毛驴更换掉。”

    陈信鼓励了一番后,出了冷兵器工坊。

    最后就是盔甲工坊了。

    “现如今盔甲产量如何?”

    “属下的工坊现在每月能制造铁扎甲20副。”

    “怎么这么少?”

    “大人,实在是原料不足啊,一副全铁扎甲就要50斤好铁,之前东奔西走的,也没个固定的场所,再加上每月拨给我们工坊的铁料就那么一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最近虽然好了一些,但是送来的全是不堪用的渣铁,不断的捶打后,10斤才能得到一斤的精铁。速度就更快不起来了。”

    陈信有点头疼“那么棉甲呢?”

第一百二十四章 陶瓷防弹板(第五更)() 
陈信有点头疼的问道“那么棉甲呢?”

    “大人,现在无法制造棉甲,之前按照您的吩咐,棉花全部送去了制衣所,用来给新来的军士们缝制棉衣了,根本没有半点多余棉花了。”

    “我记得朝鲜北方的棉花种植集中在平安南道,你们不会去抢”说到这里陈信住口了,在金国过惯了抢劫的日子,已经完全没有交易的概念了,居然在属下面前说出这种话来。

    主管仿佛没听见陈信的口误“大人,那里已经被镶红旗跑马圈地给占了,咱们根本没钱买啊。”

    陈信恍然,自己上次送陈昂走的时候,就把家底搬走了一大半,后来买镶白旗的汉人又花了一大笔钱,现在手里没有银子,可没办法买来棉花。铁料方面,火器工坊是大头,不能消减,铁料实在是不够啊。

    陈信想了半天,有些不确定的说道“盔甲工坊有会烧陶的工匠吗?”

    主管有些摸不着头脑,仔细回想了一下说道“完全没有,我们那里的只会打铁。”

    陈信大手一挥“我给你调一些过去。”

    “还请大人示下,给属下烧陶的工匠有何用啊?”

    “这样,你带着人试一试,能不能烧出可以抵御刀箭攻击的陶瓷来,如果成了,那就可以用来制作盔甲了。”

    看着盔甲工坊的主管张的大大的嘴巴,陈信耸了耸肩膀,观念问题啊,后世的防弹衣甚至是坦克装甲都用过陶瓷呢,现在的盔甲为什么不能?

    虽然连陈信自己都不知道正确配方是什么,但还是施展起忽悠大法,企图让盔甲工坊的人认同陶瓷也能做盔甲。

    但是这次无论陈信怎么忽悠,对方就是不相信陶瓷能够做盔甲。

    陈信只好以强制命令的方式要求盔甲工坊对这项技术展开研究。

    看着无奈答应的盔甲工坊主管,陈信也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这不是没办法吗,再说了只是试一试而已,又不会少块肉。

    突然,陈信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防弹衣。”

    拿出纸笔就画了起来“你来看看,我设计的这种盔甲应该能够节省很多人力,你可以把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对铁料的加工中去。”

    陈信画的正是后世的防弹衣的样式,套头式的半身甲,当然现在没有凯夫拉材料,那就用帆布做外皮。

    在里面用纸筋加碎皮革做成复合材料,能够减缓一定的冲击,然后用铸造的方式弄出整块的铁质护胸板,插在内侧。

    这样一来不但节省了铁料,减轻了重量,而且还增强了防护力。

    中弹后经过前面的厚实复合层阻拦的铅弹就会被铁板挡住大部分动能,甚至稍微加厚一点的话,防护力完全可以超过扎甲。

    现在铁料缺乏,可以先给每件防弹衣样式的盔甲安装前护板,等以后的铁料有了富余,再添加后挡板也不迟。

    以现在军中依靠大盾掩护进攻的战术来说,这种盔甲的实用性还是不错的。

    陈信巡视完了所有的工坊之后,回到了大营,大猫已经等在了那里,要向陈信汇报一些事情。

    “四个军堡已经调拨了鸟铳和小佛朗机炮,由军事训练司派人进行训练。内陆的各农庄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现在军队新兵还没有完成训练,暂时抽掉不出那么多的教官。”

    正在听取大猫对于这几天民兵情况的汇报,这时一个情报参谋拿着一份文件走进了中军大帐。

    “大人,之前我们就觉得有些不对劲,黄台吉退又不退,进又不进的实在太过可疑了,所以前几天派了几个侦察兵乘船从海上绕道去了对面的丹东地区,这是今天传回来的情报,请您过目。”

    陈信好奇的接过了情报,仔细一看,登时有些恼怒。

    “啪”的一声,把情报拍在了桌子上,“好一个黄台吉啊。”

    “大人,我们分析后认为,阿敏大军中甚至是我军营中都有人和黄台吉暗通款曲。”

    “说说你们的依据。”

    “黄台吉既然早就退兵了,而且在明知道我们完全没有能力对他进行反击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的在对岸军营里故布疑阵?恐怕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留下我们。”

    陈信点头“分析的不错,继续。”

    “他因为杀子之仇一定要留下我们,这是可以理解的,之前大家就分析过了,下一个冬天鸭绿江水冻结实的时候,黄台吉肯定会带着大军前来报复。可问题是,他怎么知道我们不想留在义州沿岸,一直在想办法另找基地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