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争重 >

第34节

大争重-第34节

小说: 大争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角不久重伤不愈死去,广宗城被皇甫嵩攻破,后张宝、张梁先后战死,黄巾起义被镇压。

    张角布道遍布青、徐、幽、扬、兖、冀、豫八个州,连接郡国,教徒几十万,起义时设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四方百姓裹着黄巾跟从造反的有四五十万之众,张角三兄弟一旦身死,各余部散落四方,各自为战,不再形成大气候。

    而王越走后,将今日之事也禀明了张鲁。祖庭对五行门重启恨意,后张鲁被益州刺史任命为都义司马,带兵杀死了杀死了张修,吞并了张修的部属,张鲁又杀死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杀死朝中使者,得到了汉中,割据一方。这是后话。但起兵造反的张角、张修均被同门清理了门户。此皆后话。

    刘宽等人回到清河刘府,刘宽将三卷太平经和九节杖交还张历,向华钧等人禀报了刺杀张角的经过,华钧听闻刘宽对张角手下留情,留三分情面,勃然大怒,训斥了刘宽良久。

    张历心中矛盾,听闻刘宽顾及自己情分,未对张角痛下杀手,心中倒也对刘宽有几分赞许。

    华钧想到祖庭已经知道自己三人还存有灵气修为,未免多生事端,就决定尽快起身前往长白山。

第53章 渔阳三杰() 
之后几日,刘宽跟着刘虞处理相关事务,刘宽对行政事务很是陌生,只是跟着学习。刘宽对兵器制作和修缮很是感兴趣,刻意结交工匠,刘虞很是奇怪。

    “父亲大人,黄巾为害,陛下令各州郡各自募兵,时日一久,尾大不掉,势必会形成各自割据一方的局面,将来局面将更为混乱,尤胜当下。您应该重视工匠之能,未雨绸缪。”刘宽说道。

    刘虞堪称大汉忠臣良弼,听刘宽话后,知道刘宽说的有理,却也斥责道:“一派胡言!”刘宽说道:“孩儿此话自有道理,父亲日后若是牧守幽州,请父亲务必将甘陵国的能工巧匠悉数迁往幽州,若是孩儿语不中的,且当笑语。”

    刘虞再次听刘宽说自己会当州牧,而且明确是幽州,很是惊讶。想到刘宽之前断言来甘陵国有惊无险,而且建议举家迁来,确实为他在朝野博得了赫赫声名。听后刘虞便不再言语。

    不日后,刘宽与家人道别,便带着钱粮,安排人手车马,与华钧三师兄弟往高句丽长白山而去。

    刘宽等人出了清河县,向河间、章武而去,才出城一个时辰左右,突然身后一队人马追来,刘宽停下车队,却见刘风、刘雨、刘雷、刘电带着一队起兵赶来。

    “公子,国相大人安排小的几人一路护卫公子,小的特来效命。”刘风下马行礼,对刘宽说道。

    “大风啊,我等有武艺在身,不需护卫。父亲大人身系家国,你等务必护卫周全,莫要忘了自己的职责!”刘宽有点生气。

    “公子还是留下我们伺候公子吧,否则国相大人定会责罚我等”,刘风一脸无辜状。

    刘宽想想,说道:“我们轻装便行,人多了反而不好,刘雷、刘电留下,大风你带着余下人员回返,大风啊,当今乱世,务必护卫刘家安全!”

    刘风遵命返回,刘雷、刘电很少出行,听刘宽同意自己留下,很是高兴。

    刘风等人走后,众人一路过河间、章武、涿郡、蓟县、进入渔阳境内。

    路过平原、涿郡的时候,刘宽不禁想到刘备三兄弟,刘备、张飞是涿郡人,关羽是河东郡解县人,三人是在涿郡结拜的,刘备曾经担任过平原县令,刘备三兄弟参与了平定黄巾之乱,后来刘备好像被任命为安喜县尉,具体时间却不是很清楚,哎,这个时代通讯如此落后,鬼知道他们在哪里,刘宽心中叹道。

    刘宽等人走的都是官道,天黑投宿,天亮出发,遇到城市就修整,补充物资,因为有刘虞出具的关防,一路倒是平安。

    离开蓟县进入渔阳行走了三十来里路,刘雷骑马从前面返身来到刘宽马前,指着远处山脚下,冲刘宽说道:“公子,您看,山脚下有个村堡,天色已晚,我们进村堡借宿吧。”

    刘宽这时候也看见了村堡,村堡被土墙围着,夕阳落在村堡外围的土墙上,很是美观。“好吧,雷电探路,我们前去投宿!”

    刘雷、刘电得令后,快马奔向土堡,车队在后慢慢跟去。

    只见刘雷、刘电穿过一田间小丛树林刚要转向山脚下进村小路时,刘雷、刘电所骑的马匹倒地,从道路两边窜出十几个壮汉,将毫无防备的两人捆绑后快速退往村堡。

    刘宽见状,不及多想,快马追去。眼看要追到,十几人抬着雷电两人进了村堡,关上了村堡大门。村堡土墙上瞬间站出几十个人,手持武器,还有几个人张弓搭箭。

    一二十出头的白脸书生,冲刘宽喊道:“高贼,竟敢犯我村堡,叫你等有来无回!”

    刘宽听后,估计是误会了,上前两步,对说话白面书生喊到:“在下刘宽,洛阳人氏,前往渔阳,因不便天黑赶路,特来贵村借宿。”

    “恶贼狡诈,休得诓骗,快快退去,不然要尔性命!”白面书生大声喊道。

    “快快退去,不然要你狗命!”其他庄家汉纷纷叫喊起哄。

    刘宽担心雷电安慰,很是焦急,又无可奈何。

    这时村里得报,又来了一拨人,有几个人上得土墙,庄家汉们纷纷为这几人让出空来。刘宽看见为首的是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少年,身边一左一右是两个长相相似的的人,二十多少岁,估计是亲兄弟。

    少年浓眉大眼,外貌清爽,一米六五左右,他左手站着年纪稍大汉子,国字脸,身体健硕,却是儒生打扮,右手站着的是个较为高瘦的精壮汉子,估计是国字脸的弟弟,除了年纪小些,面貌有几分相似。

    刘宽抱拳冲三人行礼,说道:“这位公子,诸位壮士,我乃过来借宿之人,切莫误会!”

    墙上众人刚开始要继续喊叫,却被少年抬手制止了。少年一挥手,众人便安静了下来,刘宽想,这位少年威望颇高,难道是这村庄的主人?

    只见少年抬手向刘宽抱拳行礼,说道:“你说的是否属实,片刻可知。”说罢,向他左边的国字脸笑笑。

    国字脸点点头,对刘宽说道:“身后马车上可是你同伴。”刘宽点头。

    国字脸说道:“请车上之人,下车相见。”

    刘宽正在疑惑,这时第一辆马车上张历下了车来,示意自己的车夫去请第二辆车上的王冰下马车。不一会,王冰也下了马车。

    墙上少年一见,马上向刘宽躬身行礼,“误会,误会,唐突贵客了!”说罢带着身边两人转身下土墙,吩咐看守大门的人打开大门,来迎接刘宽一行人。

    走近刘宽,少年见刘宽英气逼人,自有一股贵气,向刘宽再度行礼,“在下渔阳田豫见过公子。”

    刘宽赶紧回礼,“在下洛阳刘宽刘子华有礼。”

    “刘公子,这两位是鲜于辅、鲜于银大哥。”

    三人也是互相见礼,突然刘宽一怔,田豫自我介绍的时候,刘宽听到名字,没有细想,又听到鲜于辅兄弟的名字,再一心中念叨,顿时大惊。

    历史上,鲜于辅、田豫都做过刘虞的从事,鲜于银是刘虞部将,这三位都是刘虞死后,为刘虞报仇的主,都是忠直之人。

    刘宽顿时心怀大慰,情不自禁地上前拉住田豫、鲜于辅的手,“久闻几位仁兄大名啊!”

    旁边鲜于银奇怪地看着刘宽,说道:“我们兄弟几人在洛阳很有名吗?”

    刘宽有点尴尬,“一路听闻,一路听闻,渔阳三杰,对,渔阳三杰嘛!”刘宽说完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他可不是说谎的主。

    介绍完毕,田豫就请刘宽等人入了村堡。进村大道笔直,通向村子中心,村子进去两百米左右逐渐宽阔,整个村子成酒壶形状,村堡大门就像那壶口。进村堡大门后,左边是一排房屋沿着山体而建,山壁陡峭,右手是一个大水塘,成长方略带椭圆形状。

    众人来到村中一高门大院前,这时候一位七十来岁的老人身后跟着一群人来迎接。

    老人赵太翁,乃是乡中三老之一。汉朝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有秩、啬夫、游徼相当于现在乡镇一级的官员,三老则是乡村年高德勋的人,这些都是承袭秦朝的制度,三老在朝廷和老百姓之间具有独特的媒介、缓冲和沟通功能,享有很高的声望。

    刘雷、刘电也被放了出来,跟随赵太翁出来。赵太翁让人抬着华钧,迎接王冰、张历进了大院。赵太翁是田豫的外祖父。赵太翁见三人道士打扮,仙风道骨,执礼甚恭。

    见礼后,华钧等人被安排休息去了。

第54章 倒霉的高艾() 
众人离开后,田豫、鲜于辅兄弟和刘宽留下来叙话。原来,渔阳、蓟县交界处有座小莽山,近年聚集了一伙强盗,有数百人之众,为首的叫高艾,此人很是强悍,经常在蓟县、渔阳境内掳掠。

    昨日凌晨,几个小莽山的盗匪从渔阳回山寨,路过赵家堡时,调戏赵家堡外官道上一个过路妇人时,被赵家堡护堡乡勇看见,发生了冲突。乡勇人多,打死一个盗匪,打伤几人。盗匪逃离之际,扬言自己乃是小莽山高当家的手下,三日之内要屠尽赵家堡。

    赵太翁得报后知道事态严重,当日就派孙子,也就是那个白面书生赶往渔阳向渔阳令报告了,白面书生知道自己表弟田豫勇武多智、好结交游侠壮士,也赶往田家,告知了田豫,田豫便邀请了自己的好友鲜于辅兄弟前来助阵。

    “诸位可有应对之策?”刘宽听后问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打呗!”鲜于银豪气地说道。

    田豫看看鲜于辅,说道:“我与鲜于兄商量了一策,刘公子看看可行否?首先我等已经报官,但不能将希望全寄托在官府身上,今日我等已经向周边的几个村堡求援,周边几各村堡,与我们休戚与共,均已答应派乡勇前来助战。另外,我们人少不可硬拼,只能智取。如果凭村外土墙固守,我们人少,土墙低矮,迟早会被攻破,到时候,强人爬上土墙,四面八方攻来,全村就危险了。我看只有将强人从大门诱骗进来,当强人进入进村大道上,我等堵住大道两头,利用地形,将他们歼灭。”

    “是的,我们再将邻村的乡勇埋伏在村外山上,强人一旦进村,由他们堵住村口,两面夹击。”鲜于辅补充道。

    刘宽听后起身踱步,思索再三,转身说道:“此策不错,但此战关乎全村生死,不可吝惜财物房屋,不如略做补充……”刘宽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众人听后,无不赞同。

    几人议定后各自安歇。

    第二天一大早,邻进的刘家庄、李家堡、小高庄各自派来了三五十个庄汉,一共将近140来人,田豫同时召集了赵家堡15岁到50岁年纪的村民近200百人,共350来人都集合在村中场地上,分派任务,让各队人马熟悉锣鼓之声。分派妥当后,全村上下按照刘宽定下的策略忙碌半天,午后,赵太翁带着全村妇女老幼都上山躲避去了。

    当日晚饭后,天放黑不久,村外三、五里之外放哨的村民纷纷来报,一大队人马从西北方向而来。田豫赶紧命令村中人马就位,带着刘宽来到村堡大门口。

    刚到大门口就见一队人马高举火把从西北山间来到村口,闹哄哄一片,有200多人,带头三人骑着大马。

    刘宽、田豫也举起火把迎了上去,隔着二十来步站住,田豫冲着骑马的几个人不停作揖:“山村小民得罪了大王们,愿意将全村物资奉送大王们,请大王们给全村老少留条活路。”

    “哈哈哈……”,马上一个黑脸黄须的四十来岁的壮汉大笑起来,其余山贼也纷纷大笑。

    村口十来个散乱站着的村民,一听众人大笑,扔掉火把,转身就往村内逃去,有的还跌倒在地,爬起了又跑,很是狼狈。

    众人见了,更是大笑不已。

    黑脸汉子边驱马上前,边说道:“你等胆大包天,杀我高艾的兄弟,先交出杀人者,给爷祭刀再说!”说着就挥马鞭抽向田豫,田豫躲身倒地,刘宽显得很是害怕,拉起田豫就向村里跑。

    高艾见状一怔,哈哈大笑,“兄弟们,快活去了!”说完呼啸着带着人马追赶刘宽、田豫,冲进了没有来得及关闭的大门。刘宽、田豫,一路狂奔,沿着水塘边跑过了几百米的村道,翻身越过道路尽头立起的重重木头桩子、栅栏,山贼们尽数蜂拥而入。

    突然锣鼓声大响,夹杂着锅碗瓢盆的敲击声。

    一阵参差不齐的响声后,村里、村道屋顶上到处亮起火把,村民乡勇纷纷将火把投向村道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