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争重 >

第29节

大争重-第29节

小说: 大争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马元义、唐周等人,刘宽可不想交往,不愿意跟黄巾军扯上关系,将来给自己和刘家带来祸患。华钧叫刘宽接待马元义等人的时候,刘宽就早早打发他们走了,也不留宿留饭。

    众人离开时唐周一肚子气,长途跋涉,护送张历来到洛阳,连饱饭都没有赚上一顿。马元义遵的是张角的命令,倒也不敢有意见,就带着众人找客栈就餐投宿去了。

    第二天,马元义一行就前往荆州、扬州一带开始布道去了。

    马元义出门后,华钧说道:“四师弟冀州差点遇害,三师叔众徒迟早会打上门来,我等不如按当日之约,送还雌雄双剑,回鹤鸣山祖庭认错,如今洛阳大事已了,我等再无牵挂,是时候回鹤鸣山了。”张历也是赞同。

    刘宽说:“师伯行动不便,张师叔也有伤在身,就由弟子和三师叔前去归还双剑吧。我们走后我叫与娘,接师叔师伯去刘府居住。”

    “还是住在这里舒心,不用搬!”华钧说到,“你安排与娘隔三差五来关照一下就行了。”

    “好吧。”刘宽无奈地接受了,他可不敢违背这位脾气暴躁的大师伯的意见。

    王冰见大家事情谈的差不多了,就带着刘宽来到她自己的卧室,从柜子里拿出一个背包,交给刘宽。

    这正是当日刘宽旅游时背的背包,在五行洞时,因为背包处在五行阵中,就被一同带到了汉朝。王冰见这是刘宽唯一留下的物品,就一路带到了洛阳。

    刘宽提过背包,放在地上,背包上下左右都挂了帐篷垫子等物品,刘宽都纷纷解下来,之后拉开拉链,看见背包里面有些饼干、纯净水、常用药品、创口贴之类的物品,基本上都过期了。又从里面倒出自己和刘通的衣裤,还有手电筒、军刀等,除了手电筒有点电,军刀有点用,其他的也基本没有用了。刘宽笑笑,早知道要穿越,就带点高科技的实用东西来了。

    突然,刘宽想到,当日不是摘了地瓜、土豆、玉米放在背包里吗,它们对这个时代来说可是意义非凡。刘宽急忙倒空背包,也没有找到地瓜、土豆、玉米。刘宽想可能是王冰他们在鹤鸣山就吃掉了,又想王冰他们肯定不认识地瓜、土豆、玉米,应该不敢吃,估计是时间一长坏了,就从包里捡出来丢掉了。

    刘宽指着背包向王冰问道:“三师叔,地瓜、土豆、玉米是不是坏了,就扔了?”同时做出了扔东西的动作,王冰见状,得意的笑了笑。

    刘宽知道她听不见,但想到她心细,为自己从千里之外带着背包到洛阳,很是感动,东西没有就算了。

    回到刘府,刘宽来到刘虞书房向刘虞辞行。刘宽知道刘虞忠君爱国,历史上在幽州任幽州刺史时爱民如子,对少数民族行怀柔政策,颇有名望,甚至拒绝他人立他为帝。但在乱世,这样的慈爱仁者却被公孙瓒给害死了。刘宽想改变这位父亲和整个家族的命运,但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什么,刘宽如果跟他说些带有预见性的离奇的话,刘虞肯定不会相信自己这位纨绔小儿子的胡言乱语。这次回雁鸣山辞行到是个机会,可以慢慢让刘虞相信自己有预见的能力。

    “父亲,明日我准备护送三师叔回益州本教祖庭。”刘宽说完,期待地看着刘虞,刘宽期待的倒不是刘虞的同意,而是期待刘虞问自己的师门。

    刘虞虽然老是接触华钧等人,却不知他们的门派,果然对刘宽的师从很感兴趣。刘宽就有保留地告知了他张道陵、赵升的情况,刘虞对张道陵倒是有所听闻,当刘宽告诉刘虞自己师祖赵升也跟随张祖成仙了,刘虞很是吃惊,看儿子的眼神也不一样了,没想到自己儿子竟然有这样的机缘,会是仙人的徒孙。

    刘宽被刘虞看的有点不好意思,说道:“儿子听师叔伯说,祖师飞升前,有识人之术,几可预知后事,儿子想回祖庭学得此术。”

    “神仙之术,岂可易得?”刘虞肃色说道。

    刘宽第二日拜别父母,提着铜棍、背上行囊,与王冰一人一马就出了南门,一路向益州而去了。刘与娘身孕已经显怀,在华钧住处送别时,又是一阵哭泣。王冰不管她是哭是笑,拉着她屋前屋后,院内院外一阵交代。然后催着刘宽就出发了。

    无话则短,且说两人快马赶路,一路不问俗事,遇时餐宿,两月有余来到鹤鸣山下,牵着马往五行观走去。眼见快到五行观时,见两个老道士从五行观往山下走来,一个白发皓首,七十多岁,一个年轻些,看不出年纪,两人仙风道骨,气度不凡。

    白发老道看见王冰模样,便站立山路旁,左手抱右手,举在胸前,立而不俯,向王冰行礼,“敢问,可是王冰师妹?”

    王冰细看来人后,认得年长者,也向两人行礼,口称:“见过段师兄!”“师妹,我正要寻找五位师弟、师妹。有要事相商!”

    来人说完,见王冰只是望着他不说话,有点疑惑,刘宽马上反应过来,上前行礼:“见过两位师伯!三师叔已经失聪。请回五行观歇息说话。”

    原来来人正是王长大弟子段奕和他师弟左慈。

第45章 祖庭认罪() 
段奕,左慈并非路过,而是特意来五行观寻找王冰师兄妹,见五行观早已人去观空,便准备下山离去。

    到五行观后,刘宽告知段奕,自己两人是来正一祖庭归还雌雄斩邪双剑的。正一观在鹤鸣山西峰峰顶,后世的鹤鸣观是在正一观原址附近重建的。刘宽将偷剑的原委告知了段奕,并把五行五徒伤亡情况告知了段奕、左慈。两人唏嘘不已。

    “刘师侄,明日我俩陪你们去还剑谢罪吧。我等来鹤鸣观也是有因,昨日我等刚从西峰下来,祖庭告知我等,说五行五徒叛逆,令我门中人参与追杀。我等不相伴而去,恐张师弟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其实王长门徒,段奕师兄弟七人对正一教子孙相传,排斥王长、赵升弟子的行为早已不满,又得知五行五徒境况,甚想维护。“明日还剑谢罪,张师弟应该不会再来为难了,如果再要追究,我定不依!”左慈说道。

    四人当天收拾一番就在五行观住下了。

    第二日天不亮,刘宽就起床练习棍法,五行棍法以劈、抡、戳、撩为基本法则,只见刘宽劈、抡、戳、撩、挂、崩、点、扫、穿、拦、挑、架、托、云、提、砸、舞,和融五行,携天罡地煞之气,无所不顺,连贯不复,棍花闪闪、气势磅礴。

    段奕信步走来,点头赞许不已,刘宽连忙停下向段奕行礼。王长一门精通枪法,枪棍相近。段奕便指点起刘宽枪法来。

    刘宽本来有棍法基础,理解起来倒也容易。段奕便详细讲解起枪法来,并不停示范,刘宽以棍代枪练了起来,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有虚实、有奇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段奕不停传授要诀。

    左慈闻声也来观看,不停点头。

    练了半天后,段奕有意考察刘宽,自己找来一根树棍,与刘宽切磋。段奕使枪法,刘宽使的是自己的棍法。虽然师从同门,两人枪法、棍法却区别比较大。刘宽棍法刚猛,段奕枪法不是威猛,却颇为灵动,确确实实的刚柔并济。

    段奕枪法炉火纯青,刘宽虽然棍法小成,在段奕眼中却是破绽百出。段奕边破解边指导刘宽如何修正。

    刘宽纳闷,自己铜棍远比段奕木棍坚固,但两棍相交,要不是自己铜棍无法着力,被木棍缠拨,要不就是两棍相交声响震天,木棍在段奕手中犹如铁铸,自己握棍手掌隐隐发麻。刘宽知道段奕不但善用巧劲,内力也是相当深厚。

    当日几番练完,段奕、左慈对刘宽不断称赞。

    王冰见段奕、左慈如此看重同门之谊,对两人越发尊重。见两人收功,“子华,还不拜谢师伯授艺之恩!”

    刘宽岂能不知道段奕是在传授自己武学精要,当即双膝跪地,拜谢了段奕。

    “我教中有如此后生,我辈之幸也!”说罢哈哈大笑,将刘宽扶起。

    第二日四人早饭后便出发,来到鹤鸣山西峰,只见山巅耸立一座庄严道观,金瓦朱墙,道观门上“正一盟威”四个赤金大字,赫然醒目。

    听说五行门人前来,张鲁、张卫、杨仁、张愧、杨昂等师兄弟如临大敌,排开阵仗相迎。

    见礼后,刘宽说明来意,张鲁带着众人来到张祖法像前,王冰带着刘宽三礼九叩后,双手举雌雄双剑过头,口称罪过不起。

    段奕拉过张鲁,至偏殿,将五徒境况,及盗取法器缘由均告知了张鲁。张鲁听说渡劫的刘真、盗剑的杨博均已羽化,且宝剑已经归还,一口怒气悄然化解。

    张鲁来到大殿,因张鲁父亲张衡本来就比赵升小很多,张鲁与王冰平辈,却只有四十多岁,看见王冰头发半白,也不忍心她长跪,就扶起了王冰、刘宽,引入客堂就坐。

    刚刚坐下,张鲁弟弟张卫突然说道:“五行五徒盗取祖庭飞升要术,理当归还!”张卫话音刚落,其他张衡弟子,都怒对王冰、刘宽。

    王冰失聪不知所以,刘宽知道此事重大,不说清楚,将会不死不休。便起身说道:“诸位师伯、师叔,五行诀确系赵升师祖依据我教张祖要术而创,已经违背祖师法旨,当日我师傅渡劫,祖师洞悉,已降下天雷、阴风,将我师父五师兄弟灵气修为毁去,我师父、五师叔当场羽化,其他三位师叔伯各伤一魂、去一魄,五行门中再无飞升要术。请师叔伯们明鉴,弟子是五行门中唯一弟子,请诸位师叔伯查验,弟子毫无灵气修为,也不曾学过祖师要术。”说完伸手向张卫走去,让其查验。

    张卫不理刘宽,看着王冰说道:“长辈在堂,岂由你在此呱噪!”刘宽知道,张卫相信自己没有灵气修为,真正怀疑的是王冰,却又不敢去找王冰验证。张卫见王冰熟视无睹,毫不理睬,以为王冰心虚,便大声说道:“王师姐为何不说话?”

    刘宽见大堂上众人纷纷盯着王冰,王冰也不知何意,看向刘宽。刘宽强忍不快,大声转身对张鲁说到:“张师叔,我师父渡劫当日,我王师叔和华师伯、张师叔均被天雷、阴风所伤,三魂七魄受损,灵气丧失。所存三人华师伯四肢残疾、张师叔双目失明、王师叔业已失聪!”

    张鲁见刘宽脸露悲愤,见王冰茫然,也听段奕相告了此中情形,便不再说什么。

    段奕拱手对张鲁说道:“张师弟,今日凌晨,我已经考校过刘师侄修为,他确实无灵气修为。”段奕威望,同门最盛,张鲁也不得不信。张卫则将信将疑,又不好反驳,碍于段奕等人情面,也不好发作,就不再言语了。

    刘宽不禁大松一口气,本来以为会大动干戈,不想这么顺利就解决了,古人还是好应对啊。

    四人当晚回到五行观住下。晚上刘宽弄好吃食,四人吃罢,段奕、王冰起身回屋。刘宽正要收拾碗筷,左慈招呼刘宽坐下。

    刘宽前世虽然知道左慈之名,却了解不多,印象中好像是神仙一般的人物。要是在前世能见到活生生的左慈,那得是怎样的心情。这一世因为跟华钧等人相处日久,对有神通的人也不像想象中那般激动了。

    “子华,日后你有何打算?”左慈问道。刘宽便介绍了自己的家世,“日后,弟子准备协助父亲安定一方百姓,尽自己所能,造福苍生。”

    “子华孝悌,赵师叔一脉虽然残破,复兴有望,你有志于天下,当戮力为之。中兴汉室亦须牢记我道门重任!”刘宽不知左慈所说的道门重任是什么,却也不敢细问,只得点头。

    “我俩有缘,师叔就传你《尉缭子》之《兵形势》三十一篇吧,兵法者,《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坊间可见,《尉缭子》知之者不多,你须先行记下,日后慢慢领悟吧。”左慈说着,见刘宽露出喜色,便一句一句传了起来。直至半夜,刘宽才背了个大概。

    第二日便下山来,路上刘宽问段奕:“师伯,你们打算去哪里?”

    段奕说道:“我与左师弟打算去襄阳访友”。

    刘宽说:“师伯,我与三师叔回洛阳,我们顺路,不妨一同前去襄阳?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段奕这几天接触刘宽,刘宽对几人饮食起居照顾的很是用心、周全,也喜欢他为人诚恳、稳重,就应允了。

    刘宽知道几位道长不喜欢骑马,就雇了三辆马车,让他们一人一辆坐着上路了,自己骑马伺候着。刘府富贵,刘宽出门,钱财倒是带了不少,用度无忧,一路食宿,师叔伯们很是满意。

    住下来时,段奕教习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