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糊涂三国 >

第2节

糊涂三国-第2节

小说: 糊涂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慢着,让我试试。

    “唉。”陈诚猛然之前长叹一口气,却是吧岳庸吓了一跳,“中节,这还算是长安么,那将军???????呜呜”

    “小声点,你不要命了。”却见得岳庸一把捂住了陈诚的嘴,自己却是吓得不轻,压低了声音对他说,“今日之长安当属李将军,我等之人又怎么胡乱开口,你不要命了么!”

    李将军?看来是了,可是自己陈诚到底是干什么的?时间已经是容不得自己多想,转眼间两人已经来到了钟繇的府前。

    “言忠,你随我到府里报道,以后你就在这门前,我来回的可以看到你,也好有个照应。”什么叫在这门前,天天站在这?我是士兵?陈诚看看自己这幅新的身躯,别说还真的不错,小混混嘛,身体还行,说不定以前还有过长安一条龙的诨号,当个士兵应该行,守大门的应该不用上战场吧。

    当然事实证明了,我们的陈同学其实是真的想多了,他的职业其实是有一个光荣的称号——门童。当然陈诚同学很清楚,这里是东汉末年,自己门童的身份其实也就是家奴,属于私人的奴隶,是分分钟钟就能变成私兵的。看来自己是怎么都逃不掉上战场的事情了。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自己到底应该怎么活下去吧,因为这怀里的饼实在????实在是太难吃来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陈诚这边是没什么好说的了,且看岳庸将陈诚安顿好后,径自来到府中的一个小院落中,进入屋中,坐下。屋中还有几人,相对打了声招呼,便各忙各的去了。在各自的小桌上都放着刀笔,每个人都在默默不闻的抄着自己面前的文本。毫无疑问,岳庸在钟府里是一名书吏。

    但只见岳庸坐下之后,却不是工作,而是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四周,发觉众人都没有注意到,从自己的怀中摸出一卷竹简,又摸起了身旁的刻刀,在竹简上刻上了这么一句话

    “曹破吕于濮阳,天下难逃阿瞒之手乎?”岳庸刻完这句话后,叹口气将这卷竹简放在一个布袋中,便开始了这一天的工作。

    ******

    话说鸡飞兔走,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兴平二年的冬天,陈诚在这个时代已经呆了三个月了,这三个月中,陈诚总算是对自己,对自己的娘,岳庸还有钟繇的府上大大小小的事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日子也算过得去了,长安城中不怎么太平,可好在这种事情不会牵扯到自己,所以陈诚的糊涂毛病就又犯了,不,确定的是说陈诚的懒劲又犯了,眼看着是等死混日子。

    但是老天就是不让陈同学过上安生日子,且说这天下午陈诚正和岳庸正从钟府里回来,路上耽搁了一会,天已经黑了,恰是这天无星无月,路上一片漆黑,正当行进的时候,忽然从后面传来一声女子的哭泣。

    “言忠兄,你可曾听到有人哭泣?”“不曾,是风。”陈诚这会只想回去,躺在床上,是以已经达到了圣人所云的非礼勿听的境界。

    “不对,这正是哭声,而且还是女子的哭声,想来今日城中不安定,也是个贫苦人。你且去和为兄看上一看。”说罢,便半拉半拽的把陈诚拉了过去。

    两人在一番摸索后,发现在一座土墙的后面发现一名女子,虽是看不见模样,但听声音也是脆若黄玉,不过这声音是什么就很令人遐思了,“啊,大人饶命,小女子什么都从。”

    “姑娘切莫喊叫,我等兄弟并不是坏人,如此喊叫怕是引起误会就不好了。”只见岳庸听声之后直直的向后退了三步,一躬到底,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那你,那你叫他把手拿开。”那女子声音霎时间变得细不可闻,伴随着着嗫嚅的声音,想必是红了脸。

    而我们的始作俑者陈诚同学双手仿佛抓着什么东西,但是姿势可能不是那么雅观,只见陈诚四肢着陆,胸腹靠地,一副典型的某种动物吃东西的姿态,双手好不好的正是抓住了眼前姑娘的双脚。最要命的是,陈诚还拉了一把,把人家的鞋给脱了下来。

    岳庸上前把陈诚扶了起来,这会陈诚也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也想姑娘做了个揖礼,还给了姑娘鞋子。毕竟不是流氓,陈诚这点还是可以的,之前,那真的是个误会,刚刚真的不是要给姑娘一个拥抱,然后没有抱好的。这样的想法在小糊涂陈诚那也就是想想罢了。

    “却不知姑娘为何在此?”“小女子姓赵,本就是这长安人,本来生活也算安美,却不想自董卓入京之后,一日便不如一日。老父听得河南许昌那里比较安生,便想迁居过去。但是还未行至城外,遇上兵祸,将老父抢去,我孤身一人,无处可去,在这里已经是一天了。如今,如今也不知道我,我也不知道该怎样是好。呜???????”

    “唉,也是个可怜人。我看不如这样,言忠兄,不妨你将这位姑娘带回你家中,暂时住下,以后再说吧。”

    陈诚一愣,不觉问道:“为什么是我家?”“愚兄家中就兄自己,颇有不便。还望贤弟多多体谅这位姑娘。”

    于是这位姑娘便跟着两人向陈诚回到了家中,向陈大娘说明情况后,陈大娘将这女子带入房中,陈诚和岳庸两人便在外面聊了起来,也许是太过劳累,一会的功夫,其实是陈诚吃的太过于忘我,冷落了岳庸,他竟然自己靠在那里睡着了。

    话说陈诚吃过饭之后,无聊之余看到了岳庸放在那里的布袋,不觉的好奇起来,他每日都不离身,不知其中放些什么,我先拿过来瞧瞧。

    陈诚拿过那个布袋,取出里面的东西,正是那卷竹简,仔细一看,心里不觉的笑了,想不到,这人还是个忧国忧民的种子,等他醒了,我得好好问问。

    恰巧这时,岳庸醒来看到陈诚拿着自己东西,正要讨要,只见陈诚箭步上来,拉住自己的袖子,神色庄重严肃,压低了声音问道:“兄弟,你可是要成大事。”

    岳庸一时之间不知作何回答,忽听得内屋老太太一声长笑:“好,就这样!”

第3章 陈言忠半夜定终身() 
第3章陈言忠半夜定终身

    陈言忠半夜定终身岳中节痛讲天下事

    上回说到陈诚从岳庸的囊中拿出了一个书简,真想要询问,却不料从屋中传来了一声长笑。

    却见掀开门帘,后面走出了两个人,自然是陈大娘和那赵姑娘。只见的赵姑娘一番梳洗打扮之后,不是倾国倾城之貌,但也是人长得端正。映着屋子里那点黄豆大小的灯火光看去,却是一般身材,生得错落有致,修长玉颈,脸庞白净,微微低着头也掩不住黑眼珠中明亮的闪烁。

    只听得陈大娘说:“老身已经和这位姑娘谈过了,也知晓着是位穷苦人。”说着看了一眼身后的姑娘,那赵姑娘做了个万福,恍惚间,两腮仿佛带了些嫣红,却是看不清楚。“现在也是无家可归,不如,不如就这这里给我做个儿媳罢。”

    陈诚一时之间有点愣,发现自己来到这后,最常见的就是发愣,这些老祖宗们的思想还真是让自己难以理解。

    “言忠,这事你可答应?”“我??????”陈诚在这种事上,两世人也是第一次,没想到在现世的时候没有赶上好时候,现在倒是被逼婚了,也没有什么主见,倒是不知怎么的想起了这么一句话,“儿子但凭母亲做主。”看来是在原来的时候我们的陈同学没有少看现代的电视,算是毒害苦了。

    “好,今日中节也在,正好做个见证,我这儿媳还有几个条件,言忠我儿,你可是听好了。”

    说罢拍了拍挽着自己的赵姑娘,只听得那赵姑娘把头抬起,两腮早就是红的不可方物,

    停了一会,才开口说道:“妾身以蒲柳之姿,原是不配使君,但怎奈何造化弄人。此时此刻妾还望君能答应,此生必然是结草衔环,已报君恩。”

    “言忠兄,我看赵姑娘言语谈吐不凡,绝不是一般女子,还是听听为好,切莫错过了一段佳缘。”正当陈诚还在思量的时候,一旁的岳庸却也来插上一脚,莫非古人都是如此?别人家的孩子不管自己的事啊。

    “还请姑娘明言。”只是到了此等光景,陈诚也不等不硬着头皮上了,“还望使君大人见谅,妾身自知此时不应多嘴,但你我二人相识日短,难免有些生疏???????”哦原来是怕没有感情基础。“妾只望使君答应三件事。”

    “哪三件?”

    “一是希望使君成亲之后,还不忘善养老母,成忠孝之本,二是不可行淫秽之事,行端为正,三是愿顾全妻儿。妾随无位,但想君并不是凡人,自会好生带我。”

    靠,这是大家闺秀啊,陈诚心中仿佛有着成千上万的草泥马在狂奔,要不要这么贤淑?我真的有点受不了啊,妹子,咱们生活还能不能一块玩耍,咱们还能不能有一点乐趣了啊。

    好在陈诚这三个月中也算适应了这儿的生活,别管人家心里是怎么想的,这的风气就是这样,又能够怎么样呢?陈诚自热是按照现代厚黑学一般的活下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了。

    “言忠兄,为何还要思量?此事在为兄看来是天大的喜事。”这是老子的幸福,你这是典型的看热闹不嫌事大。

    “能说出此等话的女子又岂是一般人等,说不得此后,此家中必然是人畜兴旺啊。”你都能看出来这不是一般人,我难道看不出来吗?可是既然知道不是一般人,还向我这推什么?再者,你把我和畜生放在一起,算是个什么话?

    “看使君的样子,妾也明白,小人命苦,怪不得别人。”说罢,那赵姑娘做泫泪欲滴之势,左擦擦,右擦擦,实在是疼坏了我们陈同学的心。

    “咳咳,姑娘多虑了,小人何德何能得此垂青,那三件事,小人尽力做到就是,不敢违背。”

    “那么,如此甚好。”只见陈大娘脸上好像是笑开了花,想必心里也是一样,“待我选了良辰吉日,再行商量,你们先去歇息了吧。”说罢,带着赵姑娘进了后堂,却是摇摆着要去给陈老爷子上柱香去了。

    于是后来的第一夫人赵小环的命运就和陈诚紧紧的连在了一起,而究其原因,也不过是一场逼婚和一个推波助澜的人罢了。

    话说当夜无话,但是每个人都睡不着,当然这除了我们的陈同学,因为对于一个现在人来说,这里的日子实在是太累了,而且我们的陈同学还有一点没心没肺的感觉。而其他几个人却是各有心思。陈大娘自然是因为可以传宗接代而唠唠叨叨的,赵小环心里怎么想的,这会也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的岳同学心里却是被陈诚的一句话弄得不上不下,留宿陈家的岳庸,不觉郁闷,又听得同床而眠的陈诚那长长短短的呼噜声,一个转身,把身边的人推醒了。

    “言忠兄,你可曾睡着?”

    “嗯,啊,快了,什么事啊。”我们的陈同学还是很有礼貌的,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虽然处了三个月,毕竟不是一世人啊)就算被打扰,也还是没有把自己的起床气洒出来当然这也是为了。

    “你问的那个问题,为兄考虑过了,如今天下大乱,后宫叛逆,,宦官专权,异象丛生,天下不稳,先是有黄巾起义,再者何进被诛,董卓乱政,如今更是群魔乱舞,实在是,实在是,唉。”

    “嗯,呼”陈诚懒懒的应了一句,又长出一口气。

    “言忠,你为何对愚兄如此?”

    “嗯?”“我看贤弟也是一个胸怀天下之人,为何对我这肺腑之言置之不理,难不成你要去那将军府告密不成?”

    “嗯,扯淡!”

    “什么?”不想那岳庸一把跳了起来,“枉我岳庸把你当成一世兄弟,没想到你不听忠言也就罢了,竟然还口出污秽,侮辱于我,今日你我二人?????呜呜”

    话说陈诚说出“扯淡”二字之后,猛然惊觉,坏了坏了,这时候哪有这等话语,又见得岳庸反映如此激烈,连忙起来,一身冷汗直下,觉也完全醒了,捂住了岳庸的嘴巴,心里也是暗暗叫苦。

    祸从口出啊,可是你这人怎么能这样呢?我听什么了?我怎么要去告密了?少爷我只是没睡醒?想到这陈诚还不仅看了一眼还暖烘烘的被窝,告密我也要有门路啊。

    当下想不得那么多,先是要稳住岳庸,便开口道:“贤兄长,不必如此,小弟怎会有这般心思。倒是我要问问,贤兄长是如何看出我与你是同样的人呢?”

    “如此,倒是在下多虑了。适才你拿着我的书简之时,双眉紧凑,正是一番思索,而问我之时,却是喜悦之情,这不正是帅遇良将,君得贤臣之相?你我二人相交十数载,便是都不得对方要领,今日才知竟是知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