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糊涂三国 >

第15节

糊涂三国-第15节

小说: 糊涂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陈诚在自己心里感叹了一声,在这个时代还真的是不错的,只要你心怀天下,就能够得到赏识,而在自己的那个时代里面,有多少人是为了天下才做的?恐怕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这第一种,就连着第二种的人也是少得可怜,又何况是第三种呢?

    “先生高论,学生佩服的很。但是你怎么知道这位仁兄就一定是有这样的想法的人呢?而且有了这样的想法,这位仁兄也不一定有这样的能力。先生是不是有些草率啊。”听了这话之后,又有人说道。

    “不错,如果单凭这几句话就让这小子拔了头筹,却是不那么合理,但司马家此次的大选却是准备的十分周祥,本次来参加的所有人的资料,全在昨天的时候送来,老朽一一看过,虽然没有容貌,但是看你们的谈吐也能够猜的出你们是谁了。”

    单凭说话就能知道是谁?这样的本领可不是谁都有的,当下就有人问道:“学生不才,敢问先生高姓大名?”“呵呵,老朽许劭。”

    “啊,竟然是许先生。”“没想到,竟然连这等人物也来了,”“我等有幸见一面,实在是太令人激动了。”

    没想到他也来了啊,许劭,字子将。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曾经评价曹操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会他也应该是暮年了吧,没想到司马家竟然能够请来这样的人。

    “你们这些少年还有什么意见吗?”这会许劭开始说话了,不过这会的话里可就没这么客气了。“要是没有什么异议的话,那老朽就先回去了,你们自便吧,年纪大了,就是容易累。”

    没想到这里的比试竟然是最快的,自古文无第二武无第一,本来以为还会继续挣个头破血流的,看来很真的是个名人效应啊。

    想到这里,陈诚看着四周还是火热朝天的样子,心里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于是自己逛逛悠悠的走了。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第二天,这座实为校场名为大院的司马家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是人声鼎沸了。按照流程,在东面的大台子上,陈诚等入选的十二名坐在台子的南面,北面则是一些考官还有司马家的人,在正上方则是司马防。

    这次的大会真正的开始了。

    陈诚这个时候忙着四下巡视周围的景象,没想到还真的看见了熟人,心里不禁有一点激动,真的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啊,没想到徐晃也在这里,恐怕也是在安定城吃了败仗之后,逃了回来吧。

    不得不说某些人真的是命好,每次走神都不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东西。当陈诚回过神来的时候,这听到台上的司仪说道:“本次大选正式开始,现在请司马大人宣布考题。”

    接着上面的那个司马防就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先是咳嗽了两声,然后才开口说道:“今天众多英雄贤士齐聚一堂,将为我司马家,为天下效力,老夫十分开心。本来大家都是豪杰之士,又有文武才数之分,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但现在时局大乱,天下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武夫或者一个文士,又或者是个统帅,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担当起大任的人。所以老夫斗胆在此试出一题,一方面是看看各位的本事,另一方面,在这边坐的都是我们司马家的直系,在回答当中如果有哪一位能被小儿们看中,那么便可成为家臣,如果没有的话,请诸位放心,也会为你们在朝中某一个差事。若有不敬之处,老夫先在这里请各位多多见谅了啊。”

    “老大人不必多礼,我们来到此处,就是为了搏一个名声。还是要多多感谢大人给我等这么一个机会。想大人的父亲也是为国捐躯的,我等都是佩服的很啊。”坐在陈诚左边的一个人接口说道。

    “哼,我们是来比试的,可不是来拍马屁的,有些人可不是拍的好了就会有个好前程的。”坐在陈诚右边的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大汉说道。

    陈诚看着这两个人,这两个人和我坐在一起,应该也是两个第一名了,四个第一中,徐晃肯定是统领第一,我是文学第一,那么剩下的,右边的那个大汉应该就是武力第一了,左边的看来就是政事第一了。

    “呵呵,两位不必争吵,现在老夫就将题目说出来。”司马防眼见得台上火药味浓厚,却还是不急不躁的说道:“其实今天的题目很简单就只有一句话,你将如何取得天下?”

    题目说下去,台下围观的人顿时议论纷纷,反观台上几人倒都是凝眉思索,不多时,那个大汉说道:“在下武力第一的刑道荣,若论取天下,某觉得自是要凭自己的能力,某善用一把宣花板斧,当年的吕奉先也就是凭借着一杆方天画戟镇住了十八路诸侯?所以某在这乱世中将用这把大斧取得天下,若是被那位大人看中,自然也是用这把大斧来助主公老取得天下!”

    此话一出有人嬉笑也有人细细打量这个大汉,陈诚倒是觉得,小朋友,将来你可是因为自己这句话死于非命啊,不要对自己的武力太过于自信了啊,毕竟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啊。

    “哈哈,果然只是个莽夫,像你这样的人最后要惨死吧。”刑道荣话音刚落,没想到就有人出声讥讽。

第20章 论天下众雄齐争辉() 
第20章论天下众雄齐争辉

    论天下众雄齐争辉不同人司马家选将

    上回说到众多学士在历经了大选之后,终于登上了高台,正在这个时候司马家大选的真正的题目也公布了出来,武力第一的刑道荣率先的回答了答案,却没想到却是引来一声讥讽。

    “何人讥讽某!”刑道荣听到那些话之后,竟然猛地站了起来,就要拔出自己身上的佩剑,转身寻找开口之人,就是那个政事第一的王荣。看到是这位,刑道荣却也是不着急了,反而将剑收回鞘中,开口说道:“不知道阁下有什么看法?想来一定是比在下高兴不少吧,若是有人用了阁下,定能够取得天下。若是不能的话,那某可就只当是阁下放屁了啊。哈哈。”

    本来众人听闻他的前半句还暗自惊异,但后半句却只能引得大家哄然大笑,王荣的脸上也是一阵青一阵红的,“没想到阁下也是个弄舌之人,在下佩服的很。”不冷不热的回了一句,王荣好歹是控制了自己脾气,“在下是政事第一的王荣,也试着来回答这个问题。”

    “天下大乱,必须用强,但是不能仅仅用强,要有纲纪法度才能真正的建立起一个牢固政权,我朝字十常侍之乱,就是因为内外无度,才令宦官专权,若是能够严明律法,定能够使得朝野清明。”

    “嗯,这些仅仅就足够了吗?”令人意外的是,发问的竟然是台上的那个老头子,听到司马防反问,王荣觉得浑身一热,“不,我朝本来也有文景传下来的律法,但是却不能很好的执行,在下想若是没有正直之人去执行,没有品行高尚的人去传播倡导,也是不行的。而且在下虽然这次获得了政事第一,但政事我想并不是这么简单的,还有更多更复杂的事情,眼下在下觉得就是要完善自己的制度,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够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以求能够徐徐而进。”

    “嗯,不错,说的很有道理啊。”说话之人竟然是坐在陈诚对面的一个人,“阁下谬赞了,不知阁下是?”

    “在下司马朗,不知道阁下想不想到我帐下效力。”“啊,原来是司马大人的长公子,既然大人如此看重在下,在下也必定为大人效犬马之劳。”王荣当即站起来向着司马朗深深的鞠了一躬。

    没想到这就被录用了,这第一个被录用确实给大家震惊不小,一时之间大家纷纷说了起来,再没有先前那般矜持的模样。陈诚也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个人出来选将,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朗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汉末动乱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不得不说的是这人以前也在董卓的手下担任过官职,却是预料到董卓的灭亡,提前贿赂了董卓身边的官员,提前逃出了洛阳,在其父患病之时,担起了家主的重任,厉行教化,严厉门风,才使得司马家不曾衰落,反而更进一步,不得不说,现在司马家的一半都是眼前这个人打下来的。

    这个时代还会属于世家大族的,大部分的资源还是都掌握在这些人的手里,所以往往在一个大家族里会出现好多优秀的人才,陈诚自己不禁想到,怪不得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上阵父子兵,这些传世的大家族实在不能小看。

    这事听到赵范说道:“在下赵范,以为这天下之人都是想要过的安定,无非就是寻自己的利,只要能够给予天下人满足的利益,百姓衣食无忧,王公大臣受到众人的尊敬,得以祭祀祖宗,福延子孙,我想这这偌大的天下也是可以安定下来的。”

    “有些道理,却是不免有些肤浅。”司马防再次开口,简单的评论了赵范的话,但是眼神却是飘向了陈诚几人,原来这台上没有说话的就只剩下陈诚这个人了。

    “我看众人都说的差不多了,你们几人为何不回答?”

    “因为我之天下并不是尔等之天下。”一个孩童的声音从陈诚后面传来,“哦,老夫今天举办这次大选,不想竟能引出一个神童,不知怎么称呼啊。”

    “我叫何晏。”何晏?陈诚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就觉得满世界的都是名人,这就是那个《论语集解》的作者吧,还真是一个神童啊,看他的样子,虽是年幼,但是却是面貌俊朗,好一个天才少年。

    陈诚不觉心里有了几分的亲近,却又听到何晏说话:“平天下这种事情还是需要军事,大人还是问问那些将军吧。小子一生就想如天上的白云,地上的事情又怎么能够惊扰到我?我与这地上的泥土又有什么联系呢?”

    “哈哈,小小的年纪竟然有这般的志向,不错不错,你现在也不到做官的年纪,只是老夫的府中收藏了不少的藏书,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来翻阅一下啊?”真是个老狐狸啊,这就上钩了。“那我就谢谢您啦。”

    “呵呵,不过这个小娃娃说的也是很有道理,这天下还是要打出来,可是我们今天的统领的第一第二还没有开口,不知是何缘故啊?”

    这统帅第一的正是徐晃,第二则是一个岭南人,姓孟名雄字英泽,也不知是什么来历。两人相互看了看,终究是孟雄低人一头,当先开口道:“某自幼学习兵法,只知道为将者惟忠而已,唯兵而已。兵之道,生死之道,不可不察,一生中单论此道就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了,哪里还懂得平定天下?某不敢乱言。”原来是个战争疯子啊。

    “哦,这样说的话,岂不是有仗打就好了?这样的人也配坐在台上。”讥讽的话语接连不断的袭来,只见孟雄满脸涨红却是不知道应该怎样辩解,“诸位此言差异,”陈诚不知怎么的看着这少年的样子,心里有点心软,你们可不能欺负一个嘴笨的人不是?“余闻天下之事莫逃不出一个专字,这位兄弟不问世事,定能在其他事情上长别人一块,及人所不能及。再者,这兵祸又怎么能遍布天下?这兄弟言语中正是要说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用武力去解决的。善用武而不乱武,这才是真正的存亡之道啊。这位兄弟,在下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孟雄听完之后,两眼开始亮晶晶的,“某口拙,多谢先生。”“客气了。”陈诚对他笑了笑,“在下文学第一,不知道是否也可以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哈哈,不必客气,请说。”

    “志弥坚,何必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们想问的也许就是哪里是分合之处吧。西蜀,中原,西凉,汉中,河北,辽西,江东,荆州,徐青之地,哪里不能成就事业。乱世之中怕的就是明珠暗投,当今司马家为何不向东南方看看呢?”

    陈诚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听懂的也许就只有寥寥几个。几道冷冷的目光射在了陈诚的身上,“向东南,不知道是哪个东南?”

    陈诚不用看也知道,问出这话的是谁,“司马孚大人,向东南便是向东南,如果司马家能够向北,又何必向东南呢?”这句话更令在场的众人摸不到头脑,但是那司马孚却是大笑一声:“好,今天我便看中了你这个小子了,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做我的义子?”

    “呵呵,大人美意在下先谢过了,只是父母之名怎可轻易去掉?在下愿意在您帐下效力,但是这义子之事就请大人收回成命吧。”

    此言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