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小虫成神 >

第129节

三国之小虫成神-第129节

小说: 三国之小虫成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就算是你想要天上的月亮,我也想办法给你弄来。”我说道。

    “老师我不要月亮,只是”刘辩攥着我的双手说道:“只是我有些不放心我的母后!我这个母亲功利心很重,也曾经做过很多错事,但是她毕竟是我的母后啊!我是没有能力照顾她了,就想拜托老师能照顾一下我的母后,今后不要让她再受磨难了!”

    “辩儿,你放心!只要有为师一日在,就没有人敢欺负你的母亲!”此时我的心中也充满了一些罪恶感。刘辩在床上昏睡的时候,我却和他母亲何太后做出这些事情来,显然他也有所察觉了。

    何太后听我这么一说,脸上露出嫣红之色,但眼中却滴下了盈盈泪水。何太后从我身后走过来,双手也抓住了我和刘辩的手,悲切的说道:“辩儿啊!是母后对不起你啊!今生你过得太苦了,假如有来生的话,母后希望你可以无忧无虑的度过一生,再也不要生在帝王之家了!”

    “是啊!希望来生”当说到一半时,刘辩突然身体一僵,身上再也没有任何生命气息了。

    “皇儿啊!”何太后扑在刘辩身上嚎啕大哭,闻之令人伤怀。

    “皇上啊!”此时等在房外的荀彧、陈群等人听到何太后的哭声,也失声痛哭起来。无论刘辩对于天下有没有贡献,汉朝的臣子都要遵照礼仪,在皇帝驾崩之时高声痛哭。

    听着身边众人的哭声,我扶着何太后的手,轻轻合上了刘辩的双眼。这个和我情同父子的汉少帝刘辩,终究还是离去了

    由于此前我聘请了很多的医匠来给刘辩诊治,他的真实病情是恐怕是瞒不了外人了。既然刘辩已经逝世,我便下令益州全境皆穿缟素,一年之内不举行任何庆典之事。竭尽全州之力,为刘辩发丧!

    而由于我此前的舆论攻势不错,很多州郡的州牧、刺史也跟随益州一起发丧。除了董卓控制的司隶和凉州、并州部分区域之外,几乎整个天下都遍染白色。就连名义上的叛匪,远在凉州西陲的韩遂和马腾等人,也装模作样的披麻戴孝,哀悼了一个月的时间。

    此时已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天地之间朔风吹雨、碧海冰结。这个寒冬的天气格外冰冷,也许意味着明年又是充满杀戮的一年吧?

    就在刘辩逝世的三日后,贾诩也从洛阳回来了。这次贾诩在突发状况下仍然成功救出了刘辩和何太后,可以说是立了大功。当我知道贾诩回来后,连忙亲自迎出了州牧府,以示对贾诩的重视。当我和贾诩在州牧府外见礼完毕后,贾诩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给我递了一个眼色。于是,我就与贾诩单独来到了书房之中。

    “主公,您看这是什么!”贾诩见四周没人之后,从怀里拿出了一个锦盒,珍而重之的送到了我的眼前。

    “这个是!”当我打开锦盒后,差点被里面的东西给晃花了眼。只见这个锦盒中一大六小七枚玉玺排列在其中。而最中间的一枚方圆四寸、上面雕刻着五条玉龙,这不是传国玉玺又是什么?

    “叮咚!传国玉玺,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可使持有者政治+20,魅力+20,气运值+20。”小剑的声音传来。

第204章 怎么用传国玉玺() 
我双手把“传国玉玺”捧了起来,只见玉玺之上流光溢彩,充满了神秘的光芒。传说这枚玉玺是用和氏璧雕刻而成,果然是难得一见的珍宝啊!好家伙,当我拿到传国玉玺之后,感觉自己身上都光芒四射,有点主角光环加身的感觉了。今后假如我随身携带这枚大玺,那还不得天下英雄争相来投吗?等我看完传国玉玺之后,又把六枚小玺拿起来看了一遍,正是汉朝历代皇帝所用的六枚印玺。

    “文和,你这次可算是立了比天还高的功劳啊!”我握着贾诩的双手说道。

    “不敢!属下惭愧啊!”贾诩说道:“没想到在救援汉少帝的过程中出了差池,最终还是让少帝陨落了。”

    “这事儿不怪你!”我摆了摆手说道:“当时的情况我也了解。董卓突然发难,打乱了你的安排。也就是你贾诩贾文和才能当机立断,调动一切人手前往救援。假如是别人的话,哪怕稍有犹豫,也会让少帝和太后死于非命了。现在你不但成功救回了何太后,盗来了传国玉玺,而且少帝还是在益州住了两个月。这其中已经有足够的空间给咱们做文章了。自从咱们州牧府建立以来,你这算是当之无愧的首功啊!”

    “主公高义,贾诩愧不敢当啊!”贾诩说道:“当初主公能把洛阳的情报系统交给属下一个外来谋士,属下怎能不尽心竭力呢?假如主公顾念贾诩还有些许功劳,属下建议主公不要对贾诩有任何封赏,仍然让贾诩担任一名普通的门客吧。”

    “文和啊,你的意思我也了解!”我轻轻拍了拍贾诩的手,说道:“此次你居功至伟,但毕竟是暗地里的操作。有许多事情别说不能让天下诸侯知道,甚至是咱们州牧府的属下也不能知晓。现在你有这样的气度,能够暂且压下这次的功绩,让我甚为钦佩啊。你放心,我刘剑的志向绝不在此一州之地!若是有朝一日,我能够亲自用上这枚传国玉玺之时,定当用它给你封个显赫之位!”

    “是!贾诩恭祝主公有朝一日登临大宝、君临天下!”贾诩俯身下拜,郑重的给我行了一个君臣之礼。

    “哈哈,文和快快请起!”我连忙把贾诩给扶了起来,说道:“即使是我有天下之志,但文和永远是我的良师益友。别说是现在,就算是今后到了洛阳,咱们之间也用不着这些俗礼。”

    等我和贾诩说完功绩的事情后,又问了贾诩一些洛阳的情况。自从贾诩成功救回刘辩和何太后,董卓在洛阳都快抓狂了,全城无休止的抓捕嫌疑分子。包括袁绍、袁术、曹操、韩遂、张燕、韩馥等诸侯的眼线都被抓捕了不少。反而是贾诩已经提前预料到了董卓的反应,所以包括贾诩自己在内的探子都提前撤往了外地,现在洛阳城中只剩下了两个被贾诩深深埋藏的探子。今后一段时间内,这两个探子将会长期保持静默,一直等到我兵临洛阳城下之时,才会再出来活动。

    “主公,现在咱们已经获得了皇帝的七枚玉玺。依属下之见,已经可以用它来号令诸侯了。不过属下愚见,这七枚玉玺还是应该暂时交由何太后保管为好。”贾诩又说道。

    “文和所言有理!”我点了点头说道:“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家无礼则不兴,国无礼则不宁!我这就去把七枚玉玺送还给何太后。不过这发布天下的诏书,还要跟文和再商量商量。”

    “主公但又所命,贾诩定当尽心竭力。其实在回益州的路上,贾诩已经想过。主公得到这玉玺之后,完全可以借机对天下诸侯大加封赏。反正这是空口官职,主公这份封赏也不用花费什么东西。反而是越多天下诸侯得到封赏,就会有越多人认同您诏令的权威。至少在天下人心中,您刘剑刘友直就是汉少帝遗命的皇位继承人。”贾诩说道。

    “很好,文和说得甚好!那文和以为,我当分封何人,这些人又该封为什么官位呢?”我问道。

    “对于分封何人,我想主公和留府长史荀彧应该比属下更加善于拿捏其中的诀窍。属下还是不班门弄斧了。”贾诩微笑着说道。

    “哈哈,文和真是谦虚了!”我说道:“不过封赏的事情也需要慎重一点,等明日咱们和荀彧、陈群等人商议后,再决定好了!得了,文和一路舟车劳顿,也先回府休息休息吧。等明年春天咱们就要对董卓用兵,今年冬天中需要谋划的事情甚多,这一切还都需要文和出谋划策啊!”

    “不敢!贾诩定当尽其所能,为主公参谋军机。属下告辞!”贾诩说道。

    待贾诩走后,我亲手捧着这七枚玉玺来到了何太后的行宫。何太后一看到传国玉玺之后,顿时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了。一时激动之下,就又想用她那丰润的双唇再做出些什么事情来。毕竟刘辩刚刚辞世不久,我还不能在刘辩的灵前和何太后瞎胡闹,于是我就握着何太后的双手安抚了半天,才最终平复了何太后的情绪。

    此时,何太后面带红光,依偎在我身边,说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哀家连身子都是你刘剑的了,这传国玉玺自然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今后这几枚玉玺就名义上放在哀家这里,但你什么时候想用,就随时来取好了。”

    我轻轻揽了何太后的腰肢一下,说道:“能得到太后娘娘的恩宠,下官真是受宠若惊啊!下官今后定当尽心竭力,报答太后娘娘的恩典!”

    何太后白了我一眼,笑着说道:“我说刘剑,我看这玉玺放在我这里也真没什么用。咱们干脆就说辩儿临终前,把这大位传给了你不就行了么?今后你就是这大汉朝的皇上了,而我么”何太后俏脸一红,竟然不好意思说了。

    我在何太后发红的脸上亲了一下,说道:“您以后就是我的太后娘娘,我会孝敬您一辈子的!”

    “好啊!你要是把我当太后娘娘,那我就是你妈了,你来叫我声妈听听!”何太后笑着就朝我身上捏来。

    我连忙捉住了何太后作乱的双手,说道:“虽然说辩儿离世了,但现在我绝不能登基为帝。咱们大汉朝别的不说,但对礼仪是极为重视的。当年你老公汉灵帝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那也是因为汉桓帝无子,才让你老公捡了一个现成便宜。现在不管怎么说,你另一个皇儿刘协还活着呢。假如我要是敢于称帝的话,也不用我和董卓开战了,光天下百姓的口水就能把我给淹死了。在这个阶段,别说是登基称帝了,就算是太后娘娘你要给我加封官职都要小心从事。我可不想成为董卓那样,被天下人唾弃的主儿。”

    “呸!什么另一个皇儿!”何太后脸上现出怒色,说道:“他刘协可不是我生的。当年也就是怪我一念之仁,否则我就应该把他和那个王美人一起给杖毙!要是他早死了的话,你今天就能做皇帝了。而我也就”说着何太后的脸上就又红了。

    “呵呵,不管我当不当皇帝,我都最宠爱咱们的太后娘娘的。”说着,我又一把揽住了何太后的腰肢。

    跟何太后商量好了几句之后,我当即就以刘辩遗诏的名义,写了一份圣旨,痛骂董卓为乱臣贼子,并贬斥董卓为平民,永世不得为官。虽然这份圣旨不见得会让董卓怎样,但恶心他一下也好。而且,随着这份盖有传国玉玺的圣旨到达洛阳之后,这京师中的朝臣也会明白,他董卓所册立的汉献帝刘协已经没有传国玉玺了。今后无论董卓想以皇帝的名义做什么事情,那都不见得会有人听他的了。

第205章 弃韩馥而投袁绍() 
在随后的几天内,等我和荀彧、贾诩等人商量之后,又以太后懿旨的名义向天下诸侯发布诏书,约以明年春季,共同讨伐董卓。同时为了拉拢诸侯,我在诏书中更是大加封赏。以前在汉朝中,中郎将的官职就是一方大员了,可我在诏书中封赏的官职至少都是荡寇将军、讨虏将军、镇贼将军、兴义将军一类的杂号将军。

    当然,在所有封赏的诏书中,我并没有给自己加官进爵,一是因为我武侯的封号和骠骑将军的级别已经很高了,二也是我要和董卓以示区别。否则我一得到了传国玉玺之后就给自己封个高官,那和董卓那个乱臣贼子有什么区别呢?

    这次我给诸侯分封的军衔也算是打破了以往的惯例,以前皇甫嵩、朱儁等军方大员才是个中郎将,只有立了天大功劳的人才能当将军。可是这次我给诸侯分封的差不多都是以前汉灵帝封给董卓的级别了。虽然只是个将军名号的虚职而已,但当盖着皇帝大印的诏书到达诸侯手中后,我就不信那些功利心极强的诸侯不心动。只要他们接受了我的官职,那就变相的承认了益州府太后懿旨的权威。从此以后,董卓有汉献帝,而我有何太后,咱们看天下百姓到底听哪个朝廷的命令。

    在封完天下诸侯后,我并没有停止我的诏书攻势。现在曹操还和董卓打得热乎呢。不管曹操是不是真心投靠董卓,但我总得给曹操上点眼药。于是在我诏书的名单中又加上了曹操的名字,并以何太后懿旨的名义封了曹操为“扬威将军”,以区别于董卓封他的“奋武将军”,然后将这封诏书将从驿站公开的送到曹操手中。

    现在曹操在洛阳还有几万兵马,我就不信董卓会对曹操没有戒心。在这个冬天我正积极的调兵遣将、安排兵马,也别让董卓闲着了。假如我计策成功的话,就让曹操先和董卓练练吧。虽然曹操在洛阳的兵力较少,但他的统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