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之勋戚崛起 >

第171节

大明之勋戚崛起-第171节

小说: 大明之勋戚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王岳跟牟琬两人一同领命离去。

    在牟琬跟王岳两人离去之后,朱祐樘恼怒的将案几上的奏折扫落一地。案几上的奏折全都是上奏着有关“偷袭威宁海”的奏折,或支持或反对,还有人在奏折中“纸上谈兵”般的提出各种建议……

    三边总制府欲偷袭威宁海的计划早已传的举世皆知了,群臣还在上奏讨论,还讨论个屁!

    朱祐樘如今已经亲政十年,又不是个刚刚登基的新帝,对朝臣们的套路早已了解的七七八八。

    如今,在皇帝朱祐樘的心里,满朝文武大多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不是吹毛求疵就是尸位素食之人,对朝廷的政事根本就从不放在心中。全都是一堆夸夸其谈的清流之辈,还自以为正义!呸!

    虽然朱祐樘对满朝文武的表现甚是失望,但官员毕竟是维持大明天下运转的纽带,要是没有这群家伙,朱家的天下就无法正常的转运下去。想到这里,朱祐樘又不禁长叹了一声。

    当朱祐樘郁闷的瘫坐在文华殿的龙椅上的时候,黑暗中,一丝清脆的声音响起:“陛下,暗卫传来消息,此次王总制的作战计划之所以传出,可能跟兵部尚书刘大夏有关系。”

    听到来人的话语,朱祐樘不由的苦笑道:“是吗?呵呵,难道朕的兵部尚书是鞑袒人的探子吗?尽干着一些狗屁倒灶的事。”

    朱祐樘之所以如此说话,并不是单单指泄露“偷袭威宁海”之事。早在三年前,朱祐樘欲查看永乐大帝时期宝船下南洋的航海图。就是这个当年仅仅是和兵部侍郎的刘大夏,尽然告知朱祐樘派去的内侍说,航海图早已因失火烧毁。

    当朱祐樘得知此航海图被烧毁之后还大感失望。结果半年之后,有锦衣卫来报,宝船南下的航海图早就被刘大夏那个家贼给送到了了南方那群“官商”手里,实在是可恶之及。

    不过,不论朱祐樘是因何恼了刘大夏,黑暗中的身影却显然并不同意皇帝朱祐樘的说法,因而规劝道:“请皇上甚言。”

    听到暗影的规劝,朱祐樘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更加激动起来:“难道朕有说错吗?俗话说的好:食君之碌为君分忧,食君之碌忠君之事,刘大夏他为了一己之私,拿国家大事为儿戏!”

    “陛下……”

    “小娥,你不要再说了,朕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早已看透了读书人的嘴脸,难怪父皇在位的时候喜欢传奉官。”

    “陛下,切不可重倒先皇覆辙。”

    “小娥!”

    听到朱祐樘急切的声音,黑暗中的人影不禁轻晃了一下:“陛下,请称呼臣的职务。”

    听到暗影的话,朱祐樘不禁有一些失望,愣了好久之后,朱祐樘才轻轻的摆了摆手示意暗中之人离去。

    站立在阴暗处的暗影看到朱祐樘的手势后,便悄悄的离去了。在暗影离开之后,司礼监秉笔太监萧敬挥着拂尘走了进来,“陛下,三位大学士到了。”

    “哼!”

    朱祐樘长长的呼了一口气说道:“宣!”

    当以内阁首辅刘健为首的三位大学士走进文华殿的时候,朱祐樘再次正襟危坐在龙椅之上,原本被朱祐樘打落在地的群臣奏折,也被重新归整好,再次摆放在龙椅前的案几之上。

    “臣,刘健、李东阳、谢迁见过陛下。”

    因为并不是在奉天殿上朝,因而三位内阁大学士并没有对朱祐樘行跪拜之礼,仅仅是躬身了事。

    看到三位内阁大学士联决前来,朱祐樘吩咐道:“给刘师傅搬个软坐过来。”

    听到皇帝的吩咐,立马就有机灵的小太监搬了软坐放在首辅刘健的身后。

    刘键作为皇帝的老师,朱祐樘一向是礼敬有加,在加上刘键由于年岁渐高腿脚不便,因而每次入宫,朱祐樘总是赐坐。

    “谢陛下赐坐。”

    刘健谢完皇帝赐座后,便习惯的半个屁股虚坐了下来。

    “三位爱卿,都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突然联决到来,不知道所谓何事?”

    听到陛下问话,刘健作为首辅率先说道:“陛下,我三人突然到来,是为王威宁所上奏的讨伐鞑袒可汗庭帐之事而来。”

    朱祐樘听到刘健的话,不置可否的没有任何表示。

    刘健见到自己的学生,当今的皇帝陛下没有开口的意思,只好继续说道:“陛下,如今王威宁欲伐鞑袒人的事情已然传开,老臣跟诸位同僚紧急协商之后认为,认为朝廷应该批准王威宁的出兵文书。”

    “什么?”

    朱祐樘本以为,在王越的“偷袭鞑袒汗帐”的计划,被传得举世皆知之后,王越的偷袭计划也就作废了,却没想到今日内阁首辅前来告诉自己,内阁准备批准王越的出兵计划。

    看到皇帝陛下吃惊的样子,一直主战的谢迁谢大学士拱手道:“陛下,如今京师上下无人不知威宁伯上书欲伐鞑袒以振国威。自从威宁伯征讨鞑袒人的文书被传出去之后,京师朝野上下无不群情振奋,更有市井游侠欲前往西安府助王威宁一臂之力,以报鞑袒人肆意暴掠我大同之事。”

    听完谢迁的解释之后,朱祐樘咬牙说道:“不要再说了,朕不同意!”

    “陛下,伐鞑袒之事经满朝议论,已经是全民激奋,如今正是应当举全国之情顺应民意,怎可逆民意而将诸民的热情白白浪费!臣恳求陛下同意我内阁批准王威宁讨伐鞑袒汗帐之事。”

    谢迁的一席话让本以有了决断的朱祐樘,不禁动摇起来……

第三百一十章 将在外() 
    “这一一”

    从朱祐樘内心来说,由于三边总制王越的作战计划泄露,“偷袭威宁海”之事弄的世人皆知。因而身为皇帝的朱祐樘并不想批准王越讨伐鞑袒人得战事。但是谢迁谢大学士说起的民意民心,却又点在了朱祐樘的软肋之上。

    朱祐樘自从登上皇位之后每日兢兢业业,除了不断的拔除江浙“官商”的暗势力从外,就是一直努力提高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因而身为皇帝的朱祐樘最看重的就是民心民意,如今听到民心要战,朱祐樘原本坚定的心不禁动摇起来。

    谢迁见自己一席话,似乎打动了皇上的心意,趁热打铁道:“陛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意不可违啊!”

    朱祐樘听着谢迁谢大学士的话语,不禁一时间犹豫起来:究竟是该答应内阁的请求呢?还是应该驳回呢?

    正当朱祐樘犹豫着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自从进入文华殿后就一直没有言语的另一位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开口说道:“陛下,王威宁的偷袭计划虽然泄露了,但我大明也不是不能一战。”

    内阁三大学士里李东阳最是足智多谋,因而朱祐在听到李东阳的话后,心里不禁一动明白李东阳是想到了什么解决的办法,于是开口问道:“李爱卿是否有什么好的解决之道?快快禀来。”

    “陛下。”

    李东阳用余光扫视了一下站立在自己右边的谢迁之后,才缓缓地开口说道:“威宁伯的“偷袭威宁海”的计划本来是极好的,可惜由于泄露已然不能按原计划行事……”

    李东阳还没有说完,一向主战的谢迁立马反驳道:“我大明乃天朝上国,如今不过区区一小小计划泄露而已,根本就不足为虑。我大明就算是以堂堂正正之师,也照样可以碾压草原上那群丧家之犬。”

    谢迁的话一说完,坐在软坐上的刘健就大声呵斥道:“谢大人,平日里喜好清谈没什么,但是如今所说之事是关国家大计,数以万计的众将士安危,你要是还是夸夸其谈,可不要怪老夫唾其之面。”

    谢迁本来就是出自清谈之风盛行的钱塘,平日里就以好清谈搏了个“谢公尤侃侃”的雅号。要不是当初朱祐樘对其有事相求,谢迁根本就进不了内阁。如今见内阁老大发话了,谢迁顿时脸涨的通红,却是再也说不下去了。

    没有了谢迁的插话阻拦,又有内阁首辅给自己站台,一向足智多谋的李东阳继续刚才的叙说:“如今威宁伯的出兵计划已然完全泄露,因而不能在按照原计划实行。但是正如谢公所说,如今我大明朝堂内外民心士气已经被王威宁的那份伐讨伐鞑袒的出兵计划给鼓动了起来,有道是民心可用,说的就是现如今的这种状况。”

    说道这里李东阳不禁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因而微臣认为,朝廷必须批复威宁伯的出兵请求,但是不能继续让威宁伯按照原本的出兵计划来征伐草原,而是必须给威宁伯以临时决断之权,允许王威宁能够按照具体的战事,自行决定其军事部属……”

    李东阳还没有说完,站在其右手边的谢迁再次开口反驳道:“陛下,臣反对李东阳的提议!臣……”

    “呸!”

    谢迁正说着,突然看到首辅大人张开大口,就下意识的往一旁躲去,没却想到刘健仅仅是把唾液吐到了跟软座一同摆放在跟前的痰盂里。

    谢迁虽然看到唾液吐到了一旁的痰盂内,但仍然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庞,这才确定刘首辅并没有真的将唾液吐向自己。

    尽管如此,谢迁在抬头看到刘键坐在哪里虎视眈眈的看向自己时,仍旧赶忙低下头装作若无其事,却是再也不开口了。

    没有了谢迁的肘滞,李东阳终于顺利的说完了自己的想法。

    朱祐樘听完李东阳的计划之后,不禁在心里思索起来。李东阳不愧是有善谋的评价,提出的办法也算是因势利导,同时也是目前最为了可行的方法。

    朱祐樘思索片刻之后,决断道:“就依李学士所言,下发文书给三边总制的王爱卿,让他自行安排出征事宜。”

    “是,万岁圣明,臣等这就前去拟旨。”

    顺利的解决了因“偷袭威宁海”计划泄露而导致的混乱,朱祐樘心情顿时愉悦了很多。

    少倾,李东阳亲自送来有关发往三边总制府的文书,在朱祐樘预览之后,由司礼监秉笔太监萧敬用印,便立马发往了三边总制府所在地西安府。

    发往三边总制府的出兵文书才刚刚驰出京师的城门,市坊街天然居内的一号雅间内,身穿紫袍锦衣的中年人阴笑着自语道:“呵呵,朱祐樘啊朱祐樘,任你千般万想,估计也料不到。不论是出兵文书的泄露,还是民间舆论的引导,全都是老夫一手策划的吧!”

    “哈哈……”

    紫袍锦衣中年一个人狂笑了一会儿,扭头对跪在下首的黑衣蒙面人说道:“回去联系巴图蒙克那边的人吧,就说西安府不日将派出五万精兵征讨威宁海,让他早做准备。哈哈……”

    “属下遵命!”

    ……

    等身在西安三边总制府的王越跟汪直两人收到京师传的文书之后,不禁全都对京师发来的文书感到郁闷。

    “王老头,看来京师朝堂上已然没人了呐!若不然怎么会发如此糊涂的出兵文书。”

    身为三边总监军的汪直,早已利用自己的情报系统弄明白了,内阁下发的这份出兵文书的由来,但是这不能阻挡汪直对这封出兵文书的不满。

    王越听到老伙计的话后,却没有跟着汪直汪太监一同吐槽,而是拿着内阁发来的出兵文书仔细的看了起来:“自行决定出兵时间,自行决定出兵计划。唔,还算不错,比老夫预估的要强上不少啊!”

    汪直却是不甚乐观的说道:“好个屁,经过京师这么一闹腾,威宁海的巴图蒙克那小子,肯定会加强防范,然后我等还如何偷袭!”

    “不能偷袭,咱们就堂堂正正的跟巴图蒙克那个小兔崽子打一场就是了,老夫早就想要堂堂正正的跟鞑袒人打一场,不然世人还以为老夫只能靠偷袭才能打胜仗。”

    王越虽然因功被册封为威宁伯,但是王越这么多年来的战事还真的是由偷袭敌人取胜的。因而在朝中有不少人仍为,王越的爵位水份有一些大,这些吹毛求疵的话传到王越耳朵里后,让王越一直想要证明自己一次。

    如今,有了自由度这么大的出兵文书,王越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一番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最后的准备() 
    王越虽然被世人称为战神,但是他终究仍然是个凡人,既然是人就会有人所拥有的七情六欲。而堂堂正正的从正面打赢鞑袒人一次,就是王越的欲。

    王越内心中的想法汪直汪太监也略知一二,因而在老搭档开始调动制下力量的时候,汪直并没有阻拦。而那些不知道王越内心想法的人,在看到如此大的调动之后,也能从王总制的命令中推测出一二:讨伐威宁海的战事已经进去倒计时了。

    王越自从接到便宜行事的内阁文书之后,归三边总制府节制的各处便行动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