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238节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238节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再度发表演讲称:

    “让我们振起精神,负起我们的责任来。让我们这样要求自己:如果大英帝国及英联邦能延续千年之久,人们将要这样说:‘现在是他们最美好的时刻。’”

    而莱因哈特也再次针锋相对的在次日发表演说,嘲讽丘吉尔这个演说,只不过是一个自负演说家的打气话而已。

    莱因哈特细数丘吉尔在挪威纳尔维克港的侵略,以及在法国奥兰港的背叛,痛斥丘吉尔是个殖民主义头子,是世界正义公理面前的一颗毒瘤。

    就在德国元首与英国首相,唇枪舌战不断升级后的不久,莱因哈特收到梵蒂冈教皇发给他的一封密电。

    而墨索里尼和丘吉尔也收到类似的电报。

    电报上说,教皇愿意为“公平而体面的和平”进行调解,并宣布在着手这一步骤以前,他希望私下了解一下这个建议将会受到怎样的对待。

    另一边,领导者北欧第一大国的瑞典国王,也积极地向伦敦和柏林双方建议,支持举行和平谈判。

    在美国,德国大使馆在代办汉斯·托姆森的领导下,正在把他们得到的每一块钱都花在支持孤立主义者身上,使美国能够继续不参加战争,从而使英国丧失继续作战的信心。

    因为倘若美国参战,肯定会发生扭转战局的结果,这一点莱因哈特与丘吉尔都知道的。

    而深知美国战争潜力的莱因哈特,就正在通过外交手段,尽全力遏制这种状况的出现。

    实际上,托姆森等人一直在德国驻美大使馆努力,他们致力于操纵美国舆论,使其对莱因哈特有利。

    今年夏天,美国政党举行代表大会时,托姆森更是集中一切力量影响各党的外交政策纲领,特别是共和党的外交政策纲领。

    在6月12日的时候,托姆森向柏林发出了“特急、绝密”的密码电报,说有一个和德国大使馆“密切”合作的“著名的共和党国会议员”,愿意邀请50个孤立主义议员参加共和党代表大会,“使他们能够对代表做工作,让他们赞成孤立主义者的外交政策”。

    而那名美国议员要的代价是足足三千美元。

    托姆森的报告说,那人还要求给他三千美元,以支付美国报纸的广告费,这些广告将刊登整版篇幅,其标题为“别让美国参加战争!”

    当然,莱因哈特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他二话没说,给托姆森汇去了6万美元,是托姆森汇报需求量的十倍!

    别小看在这些方面,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

    事实上,这些看似微小的努力,组合起来将会有无穷无尽的作用,而这些小因素甚至将会左右整个战争的胜负。

    上兵伐谋!

    有了先例,托姆森又通过一个美国文艺界经理人,找到五个著名的美国作家,写几本“称道孤立主义”的书。

    这一次,他需要两万美元以进行这项计划。

    而一天以后,里宾特洛甫就替莱因哈特同意拨出这笔款子,放款极端迅速。

    与墨索里尼明目张胆的看不起美国总统罗斯福,嘲笑罗斯福的小儿麻痹症后遗症不同,莱因哈特对于美国总统先生,可谓是恭敬有加。

    莱因哈特甚至以自己的名义,亲自致电给罗斯福称:“您,罗斯福先生,曾仍一再向我呼吁,并且经常表示希望避免流血的战争。

    看在您与美利坚的面子上,我并没有对英国宣战。

    恰恰相反,我经常强调我并不想毁灭大英帝国!

    我曾一再要求丘吉尔理智一些,要求他达成一个体面的和约。

    但这个要求却给丘吉尔顽固地拒绝了!

    可我又意识到,如果我发出向不列颠诸岛进行全面战争的命令,英国是会遭到严重损失的。

    因此,我要求您与丘吉尔联系,说服他放弃他那无谓的固执。”

    可罗斯福会呼吁和平吗?

    不,他不会!

    非但不会呼吁和平,他还有煽动英德两国扩大战争规模,最好不死不休,两败俱伤!

    这样,才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要的,可不是一个和平安稳的欧洲。相反,欧洲越混乱,打的越惨烈,美国才越能在战后接替欧洲各国的权益,领导世界!

    所以,罗斯福理所当然的做出了一个无礼的恶意答复;:“莱因哈特先生,你要求的这样一种呼吁,必然会在北美人民中,特别会在美国造成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不可能答应!”

    而这些影响会潜移默化的左右美国人民的情绪,当他们政府要求作战时一定会引起民众巨大的反应,而这些不知好坏的反应将会决定美国政府做出的决定。

    其实,就连丘吉尔自己都私底下说道,他对于通过瑞典和梵蒂冈发出来的和平试探颇感为难,要不是罗斯福暗示愿意支持英国打下去,说不定他丘吉尔自己都会思考放弃抵抗。

    同时,丘吉尔由于深信莱因哈特在试图尽力利用中立国们搞和平,于是他采取了严厉的对策。

    他在得到德国代办托姆森企图在华盛顿与英国大使会谈的消息以后,发了一封电报说,“应告知洛提安勋爵绝不能给德国代办以任何答复”。

    瑞典国王曾劝说英国接受和平解决,因此这位坚决的首相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复信,大致意思是叫对方滚远点。

    甚至在对于这种要求或建议作任何考虑以前,德国必须用事实。。。。而不是用空话做出确实的保证。它必须保证恢复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特别是法国的自由和独立生活。

    这就是丘吉尔的主要立场。在伦敦显然没有一个人会梦想违反这个立场而签订合约的。

第四百六十一章 意英对决() 
    身为莱因哈特的表面兄弟,墨索里尼终于还是病倒了。

    没错,是气的。

    回到意大利的他,先是收到了德国汇来40个法郎的全部战争赔款。

    而后,莱因哈特又派人来通知意大利,尽快前去奥兰港认领法国废弃的船只。

    加上得到风声,明白自己马上就要被意大利派兵“认领”的刚果等,倾向自由法国的殖民地,迅速的倒向了阿尔及利亚的贝朗特总督,算是加入了维希法国。

    作为法兰西著名的抗意英雄,在阿尔卑斯山以5个师反攻意大利32个师的贝朗特,直接拒绝意大利对法国的殖民地索求。

    现在的贝朗特,手下可不止5个师部队了。

    先不说维希法国已经成为了同盟国的一员,与意大利处在同一阵营。

    要是墨索里尼不介意让自己的将军们再去挑战一下贝朗特这位法国名将,他当然也是有机会派兵前往“认领”的。

    不过,这一次再怎么也不能只派“区区”32个师了。

    至于派多少人才有把握,这一点墨索里尼自己也说不清。

    于是,下飞机时还一脸喜色的领袖先生,第二天却就住进了意大利市区最知名的圣乔瓦尼医院,接受治疗。

    具知情人士爆料,墨索里尼当时气得脸色发青,送进医院的时候,整个人已经气得神志不清了。

    次日,清醒过来的墨索里尼,更是起身第一件事,就是要打一场让全世界,也让德国人刮目相看的战役,重新建立意大利与他个人的世界威望。

    想来想去,墨索里尼把这个对手定为了曾经的超级大国,也是如今被德国步步紧逼的大英帝国。

    “我们不能在只跟随德国身后当一个跟班了。”虽说下半身还盖着病床上白色棉被,可墨索里尼现在却表现的并不像一位病人。

    他雄心勃勃的说道:“明天的欧洲,将不会再有小国的位置。所以我们意大利王国要想找回国际上的话语权,就必须尽快展开一场规模巨大,令世人瞩目的军事行动。”

    所有人都不明白,墨索里尼到底是一觉醒来回复了神志,还是睡的更傻了?

    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他又想搞什么名堂?!

    不过,没等大家开口劝谏,墨索里尼就自顾自的下达醒来的第一个命令道:“我以领袖的身份命令你们,迅速让意大利驻扎在利比亚的大军,改变部署,由以前的防御态势改为进攻。英国人已经不足为虑了,现在正是我们消灭他们的最好时机!”

    “巴尔博。”墨索里尼冷不丁的叫道自己这位私交好友的名字。

    作为意大利的利比亚殖民地总督,伊塔洛·巴尔博此前用7年时间,把利比亚从一个落后的殖民地转变成意大利行省的典范,号称意大利的第四海岸。

    而此次墨索里尼急怒攻心,被莱因哈特气的住进圣乔瓦尼医院后,巴尔博也是连夜从利比亚赶回意大利首都罗马,看往领袖大人。

    可巴尔博没想到,自己这一回来,居然马上就摊上了这么大打一件任务。

    “领袖,有什么指示吗?”听见墨索里尼叫自己名字,巴尔博大概也猜到利比亚的大军,多半会让自己这位利比亚总督指挥进攻英军了。

    于是,他也就顺势上前两步,往墨索里尼依靠的病床的床头走去。

    “这次的北非决战,就交给你来负责了。”墨索里尼带着前所未有的自信,对巴尔博说道:“替我拿下埃及,夺下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说罢,墨索里尼冷哼一声道:“这一次,我也不会把苏伊士的好处分给莱因哈特那个混蛋。到时候,够有他求我的。”

    实际上,为了称霸非洲,掠夺英国在那里的殖民地,墨索里尼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在非集结了大量的部队,安图以“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手法报夺英国人本土以外的上地。

    这次由不得墨索里尼不自信,毕竟,意大利已经有22万左右的兵力,驻扎在北非沿岸各地。

    在的黎波里塔尼亚,意大利陆军部署了6正规师和2个民兵师。

    在普兰尼加,意大利陆军也部署了2个正规师和2个民兵师。

    此外,意大利在北非还有大量分散的边防部队,相当于3个师左右的兵力。

    也就是说,巴尔博在北非可以调派的总兵力,共计足足有15个师。

    但英国人就不一样了,根据莱因哈特指示德国盖世太保友情提供的情报,加之意大利自身情报部门的消息验证,英军在埃及的兵力总共也只有大约5万人。

    其中有英国第七装甲师的全部兵力,第四印度师的三分之二部队,新西兰师的三分之一部队,此外还有14个英国营和2个皇家炮兵团。

    而且英军防守埃及西部边境和保持埃及内部安全的兵力,也要在上述部队中抽调。

    因此,英国在北非战场实际上只有不到4。5万兵力可以机动调遣,只能是以寡故众。

    而且意大利的部署在北非空军,也远比英国皇家空军留在北非的飞机多。

    北非英军的处境,已经愈来愈困难,来自卡萨拉方面的威胁正向西面的喀上穆伸展,惊惶的情绪弥漫于肯尼亚。

    英国方面深恐意大利远征军从阿比西尼亚向南进军400英里,朝塔纳河和内罗毕推进,侵入英属索马里。

    但是,所有这些忧虑,与意大利武装入侵埃及比较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

    很显然,只要丘吉尔的情报部门没有瘫痪,他们就能发现,意大利正以最大的规模准备入侵埃及。

    不久前,墨索里尼明目张胆的不断地向埃及东面调派军队,并且沿海岸修筑了一条宽阔的公路,从的黎波里的主要意大利基地起,通过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到埃及的边境。

    最近的好几个月以来沿着这条公路的军火物资运输十分繁忙。

    并且,沿着这条公路,意大利在靠近埃及边境的一端,已经慢慢集结和部署了一支拥有一部分现代化装备的七至八万军队。

    墨索里尼心想,他这支拥有现代装备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如果能继续向东推进,那胜利肯定就是属于意大利的了。

    如果它能取得三角洲的肥沃地带,征服埃及就可稳操胜券了。

    面对此种形势,墨索里尼认为机不可失,逼着部下赶快动手。

    但是意大利陆军参谋长格拉齐亚尼却迟迟不肯行动,他们对意大利非洲部队的装备和士气非常了解,所以劝阻墨索里尼道:“这简直就是在走向失败,在沙漠里作战,必然会迅速而全面地酿成一场灾难!”

    这话是有道理的,不止北非意大利驻军,整个意大利陆军都装备陈旧,且只有很少的反坦克武器。

    特别是北非一带,那里的意大利军队几乎没有大炮,摩托化运输十分匮乏,汽油储备少的可怜。

    要在北非打败英军,光靠人数众多,可不一定就能赢。。。。。。

第四百六十二章 南欧霸主意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