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征服者威廉大帝 >

第181节

征服者威廉大帝-第181节

小说: 征服者威廉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廉!凯撒!”

    “威廉!凯撒!”

    “威廉!凯撒!”

    欢呼着此起彼伏,知道威廉命令各军继续抓紧时间登陆,欢呼声才组建减弱下来。

    当听到威廉军队登陆的消息之后,刚歼灭忏悔者爱德华的军队并包围伦敦的戈德温伯爵,急忙召集他所能找到的所有军队,留下必要的军队继续围困伦敦,然后派他最自信的儿子哈罗德南下御敌。哈罗德在黑斯廷斯至伦敦的道路上布置了他的军队,具体地点是在距黑斯廷斯六英里的森拉克山丘。他的后方是安德里达森林,前方是一个山谷。

第367章 黑斯廷斯上() 
1044年6月1日,英格兰南岸肯特郡的佩文西登陆场,诺曼王国的远征军团人员和随身装备、军马等物资已然装卸完毕,威廉正指挥着自己的士兵开始安营扎寨。

    “陛下,您接下来打算怎么做?”里夏尔伯爵策马上前,和威廉并肩而行,开口询问道。

    “那么里夏尔伯爵,你的建议是什么?或许会给我一些不错的启发。”威廉并未立即回答,反倒是看向里夏尔伯爵反问道。

    “回陛下,我军应立即占领多弗港及周边地区,修建防御用的军事城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英格兰站稳脚跟,不然单单我军携带的物资就无法装卸上岸,这会极大的影响我军的战斗力。”里夏尔伯爵侃侃而谈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多佛港吗。。。。。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要将一万八千大军的军械粮草物资都装运上岸,确实需要一个优良的港口。而且,我军若要在英格兰王国持续作战的话,确实需要一个可以沟通英格兰和诺曼王国的港口,以保证我军的补给不会短缺。”威廉略作沉吟吗,点了点头,但说到一半却又摇头说道:

    “多佛港确实需要占领,为了防止后来者效仿我从多佛港登陆,我也要占领多佛港并在那里择地修建城堡,但并不是现在。

    我军的登陆场佩文西和多佛港至少有一天的路程,现在局势瞬息万变,不可浪费任何的时间。”

    说着威廉伸出右手指向东方向几公里外的黑斯廷斯,说道:“距离此地六公里外的黑斯廷斯港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黑斯廷斯,又名滨临多佛尔海峡。城建于海滨有起伏的林地上。东海岸有海拔122米的悬崖。人口7。4万(1981)。面积30平方公里。从十九世纪起发展为著名的游览城市,是夏季避暑胜地。黑斯廷斯的得名来自于1066年10月在诺曼底的一场战役,当时,国王哈罗德和威廉公爵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从此此地变因这场著名的战役而闻名于世。但在这场战役之前黑斯廷斯已经是一个繁荣的渔港了。

    黑斯廷斯港完全能够容纳威廉的运输船队装卸人员和物资,港口条件并不比多佛港差多少,但胜在距离登陆场佩文西较近,威廉可以在一天之内移动到黑斯廷斯并且还有余裕修建城堡工事。

    “安德鲁伯爵,你以为呢?”威廉又转向了安德鲁伯爵,看着这位前近卫旅统率和现佣兵和民兵指挥官询问道。

    “您的决定英明无比,我的陛下。”安德鲁伯爵心悦诚服地躬身拜到。

    “很好,既然大家都赞同,那就按照我的命令执行,全军出发前往黑斯廷斯,而后建立堡寨并装卸物资。”

    “是。。。”“是。。。”

    两人抚胸行礼,回应道。

    随后他率军转移至佩文西以东数英里外的黑斯廷斯。这一举动也反映出威廉的军事素养:黑斯廷斯能提供更佳的船只停泊地,为诺曼军队确保最短的回国路线。

    黑斯廷斯附近的一座罗马城堡遗址,在加固后将成为掩护诺曼军队的坚实壁垒。

    黑斯廷斯本身则是南部道路的终点,是哈罗德军队南下的必经之路。诺曼军队正好能够以逸待劳。

    这三点优势是威廉选择黑斯廷斯作为船只停泊地的重要原因。

    诺曼人是从上午八点左右开始拔营前往黑斯廷斯的,到了中午十一点左右,我军终于抵达了黑斯廷斯。

    威廉观察了一下军队的情况,见自家军队正有条不紊地整理队形,只是稍稍整队就恢复了以往整齐的模样,心中对诺曼人的精锐感到颇为满意。

    随后,大军被分作两部分,一路由里夏尔伯爵率领,负责加固不远处的一座罗马城堡遗址,在罗马城堡的基础上快速加固建造出一座坚固的堡垒,并在城堡内驻扎军队,它将会成为掩护诺曼军队的坚实壁垒。

    另一支部队则有安德鲁伯爵所率领,包含了大部分民兵部队,他的任务是协助运输船装卸货物,有着充足后勤经验的安德鲁伯爵能够轻松地胜任这份工作。

    凭借着黑斯廷斯地利的优势,诺曼军队正好能够以逸待劳,但这并不能让威廉满意。他十分清楚,自己手下这支部队若是离开诺曼底太久的话,恐怕他的敌人会对诺曼王国起不好的心思,若无法速战速决,战局将对防御方哈罗德更为有利。

    更重要的是,威廉担心自己若无法速胜,等麦西亚公爵和诺森布里亚公告将的军队赶到伦敦和忏悔者爱德华汇合,即便是威廉击败了哈罗德的军团甚至是消灭了戈德温家族,也没有办法从有着麦西亚和诺森布里亚两大公国支持的爱德华那里讨到便宜,更不要说如何执行他心中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

    于是,威廉决定采取措施逼迫哈罗德尽快出战。为达成这一目标,诺曼军队摧毁了黑斯廷斯附近的二十余处村庄,并对周围的居民大加压迫。

    果不其然,诺曼军队登陆并在黑斯廷斯附近劫掠的消息令哈罗德极为不安。当哈罗德6月1日获得消息后,他便立刻从伦敦南下迎击威廉。

    比起速战速决,哈罗德当时还有更好的选择。他完全可以在伦敦暂作休整,等待各地援军前来集结,并在英格兰南部地区采取坚壁清野战术。当年的阿尔弗雷德大帝,就利用堡垒体系反击维京入侵者。

    然而,哈罗德并没有采取这一战术的条件和能力,此时英格兰的堡垒防御体系彻底废弛,地方部队守备薄弱,没有什么威望的哈罗德也无法指挥地方领主进行协调作战。

    或许哈罗德的父亲厄尔。戈德温负责率领军队,在指挥地方领主和地方守备部队方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也仅此而已,本地盎格利萨克孙人可是非常痛恨戈德温家族的,看待他们和看待盎格鲁萨克逊奸差不多,在他们看来戈德温家族能取得如今辉煌的成就,都是依靠向丹麦人出卖英格兰的利益而得来的。

    另外,威廉对英格兰南部地区的破坏,也将极大影响当地居民的忠诚度。因此,哈罗德正如威廉所期望的那样选择了速战速决。

    原本哈罗德毫无疑问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他并不需要和诺曼人速战速决,只需耐心等待自家兵力逐渐汇聚便可在兵力数量上超过对方,更何况诺曼人是异地作战,无论是后勤方面还是地理方面都收到极大的限制,甚至有可能出现疾病减员和水土不服的情况,拖得越久对哈罗德越有利。

第368章 黑斯廷斯下() 
哈罗德的决策也与他对当前局势的分析有关。根据简单的情报,诺曼军队的规模不如北方诸侯麦西亚公爵和诺森布里亚看起来威胁大,况且南下的戈德温军也可以得到哈罗德的两位兄弟——吉尔斯伯爵和利奥夫温伯爵的支援,这也有助于减少兵力劣势。更重要的是,此前戈德温军已在牛津的雷丁之战中击败了忏悔者爱德华的军队并围困了伦敦城、士气正旺,因此哈罗德也对戈德温军的战斗力怀有信心。

    6月2日,哈罗德率领本部东盎格利亚军团六千人和部分威克塞斯军团和牛津军团的部队六千余人,共计约一万两千人的军队,开始以每日40英里的速度南下。他们在6月6日在萨利郡的朗伯斯和肯特郡伯爵利奥夫温和萨里、苏塞克斯的伯爵吉尔斯的四千余援军会合。

    如此一来拥兵一万七千余人的哈罗德。戈德温森已经和登陆的威廉实力相当了,再加上是本土作战,有着地利优势,因此总得来说哈罗德认为自己是占据优势的一方。

    6月12日,哈罗德率军前往黑斯廷斯,踌躇满志地要与威廉决一死战。

    面对强敌的撒克逊人一直有偷袭这个好习惯。

    6月13日,哈罗德率领英军来到黑斯廷斯以北数英里外的森拉克山宿营。哈罗德希望在第二天清晨时乘马突袭诺曼营地,以便先声夺人。

    然而,威廉的侦查部队在13日当晚便发现了哈罗德的企图。威廉闻讯后,也立刻采取了反制行动。他率军趁夜色悄悄离开原来的营地,来到英军营地南方的一座小山上布阵。这样,诺曼人便可以利用地势居高临下发起冲锋,一举击溃英军的防线。

    14日拂晓时,哈罗德才发现自己的战术已被识破,丧失了主动权。于是,只得被迫进行一场违背意愿的防御战。由于英军的马匹保存在阵地后方数百米之外,此时已无暇乘马。他便命令全军进入战场,排成狭长的盾墙防御阵线。

    待布阵完毕后,哈罗德坐镇中军指挥,并严令全军不得轻举妄动。对他而言,首要的战略目标是防止己方阵线的正面被突破。同时还必须保护两翼不受诺曼骑兵的迂回攻击,尽可能将威廉拖入持久战的泥潭。

    威廉毫不费力地就集结起一支约18000人的军队,他们云集在威廉旗下,这也使得威廉的军队在数量占据上风。

    而对面戈德温家族的军队则在军队数量略显劣势,在军队质量上更是有着明显的差距。

    除了兵力优势之外,威廉的合成军队在质量上也高于哈罗德由纯步兵组成的军队,拥有规模庞大的骑兵和弓箭手,以及数量众多的重步兵、长枪兵和轻步兵,且都是来自布列塔尼、安茹、佛兰德斯和诺曼底等地的职业军人。即便是战斗力最弱的民兵部队,也因为常年定期训练而有着较强的战斗能力和纪律性。

    尽管哈罗德手下全副武装的近卫军和使用双手战斧的维京佣兵有着极强的战斗力。但他们的人数仅有1500人左右,而且刚刚经历了和爱德华国王的一系列战争、尚未得到休整。

    组成英格兰军队主体的大量民军虽然作战勇敢,但缺乏纪律和训练,也没有抗击骑兵的武器和必要的护甲。北方诸侯的拒绝参战,也让哈罗德的全军没有了骑兵,连弓箭手都极少。

    相较而言,威廉的军队由全副武装的职业军队和雇佣军、常备民兵组成。这支军队里的步兵、骑兵和远射兵种,配置均衡,除了只戴头盔的弓弩手之外,重步兵和重骑兵都身着板甲、锁子甲或鳞甲,并头戴铁盔。

    和大部分人使用圆盾的英格兰步兵不同,诺曼步兵和骑兵使用的是防护面积更大的鸢形盾。诺曼士兵的近战武器与英格兰人相差无几,只是没有使用笨重的维京战斧。可以说,从军队规模和构成来看,哈罗德在尚未开战时就已处于下风。

    6月14日早晨,威廉将他的军队在英军阵前展开,诺曼军队的军队数量与英军相仿,军团包括了威廉自己的诺曼军团,骑士军团、常备民兵、雇佣军和来自法国、西班牙的职业军人与冒险家,甚至还有来自意大利的诺曼海盗。

    自信满满的威廉也开始了他的部署:左翼为里夏尔伯爵率领的诺曼骑士团和部分常备民兵五千人,中军是由威廉亲自率领的诺曼人近卫军团八千人,右翼则由安德鲁伯率领的诺曼骑士团另一部、雇佣兵和民兵部队五千人。

    每一翼的部队又按照典型的罗马式战术分为三线:第一线为弓弩手,第二线为全副武装的重步兵,重骑兵则放在第三线。

    威廉的计划则是先利用弓弩手齐射打乱对方阵型,随后发挥骑兵的优势迅速突破防线,直取哈罗德所在的中军,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

    威廉对自家的长弓手极为自信,数次大战之中诺曼长弓手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绝对是战场的主力军,瓢泼大雨般的箭雨绝对是敌军的噩梦。

    他更是自信诺曼骑士是欧洲最为强大的骑兵,无论是封建骑士还是军团直属的宪骑兵,都拥有者冠绝欧洲的装备和纪律,勇气和战斗力更是不缺。

    如果说长弓手和骑兵是威廉手中的利剑的话,那么诺曼重步兵和长枪兵、轻步兵所组成得到阵列就是他手中坚固无比的盾牌,是战场抗线的不二之选。

    左中右三个军团每个军团包括了步兵,骑兵和弓兵,并有弩兵。战斗开始时弓兵和弩兵站在战阵的最前列。

    1044年6月14日九时,战斗正式打响。威廉先指挥弓弩手对英军阵地放箭,随后便率领近战部队向前推进。

    “安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