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并虎 >

第413节

三国之并虎-第413节

小说: 三国之并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即,尼比龙又将杨阜请来,想要杨阜帮他拿个主意。

    对此,杨阜当然建议尼比龙别管及探的死活,反而要尼比龙眼睁睁看着及探被车师国诛灭。

    而及探被诛灭之后,占据鄯善国北地的车师国大军,肯定也会成为疲战之军,到时候尼比龙、杨阜再引军北上,必可完全收回失去的鄯善国北地。

    闻听杨阜这个好计策之后,尼比龙也是连连拍手叫好,于是决定对及探的求援不管不问。

    没有援助的及探军,只能和南侵的车师国大军死战,可死战到最后一刻,及探仍旧是无力回天,只能选择兵败自杀。

    及探身死之后,鄯善国的北部土地,也被车师国全部占领。

    然而,车师国对这样的胜利,还来不及高兴太久,杨阜的大军便已经北上,欲要将鄯善国的北地收服夺回。

    对于已经到嘴的好肉,车师国的将士们,怎么可能拱手让回给杨阜。

    因此,车师国也做好了战斗准备,要和杨阜的大军战斗到底。

    可就在这个时候,车师国王却是派人前来鄯善国北地,命令这里的车师国大军,全部向杨阜军献城投降。

    原来,就在车师国大军和及探军交战的时候,西出玉门关的马超军也是成功突袭了车师国。

    面对骁勇善战的马超军,车师国的王都仅仅坚守了不到三日,甚至还来不及向各地的军伍发出求援令,就已经被马超军给攻取下来了。

    就这样,当马超攻陷车师国王都之后,车师国的王室也被一并擒拿。

    面对马超锋锐的屠刀,这些王室成员也别无选择,只能向马超表示臣服,于是才会有现在传令鄯善国北地大军投降杨阜的场面。

    就这样,杨阜和马超二人,一瞬间就掌握了鄯善国北部的城地,以及整个车师国。

    而这个时候,杨阜也正式重新立起西域都护府的大旗,并且促使精绝、车师、鄯善、戎卢、且末、小宛、于寘等国,尽皆归服于西域都护府的统领。

    此外,为了使都护府对西域的统治,能够长期稳定的保证和巩固,杨阜将诸国的王权全部进行分化,只保留王位对府衙官吏的督查权,却不再拥有行政权和统军权。

    (本章完)

第812章 丝绸之路() 
    同时,为了使西域都护府的权力运行得有条不紊,丁靖更是让人将西域都护府的行政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和调整。

    此时,西域都护府的最高官吏为府尉,总领都护府的全部军政权力,相当于大汉的州牧之职。

    并且,在西域都护府之下,又分化设置府三司,都护府三司分别管理军战、民政和督查,是都护府权力细化后的官署衙门。

    现在的西域都护府之中,军战府司的统领是马超,民政府司的统领是精绝女王古丽娜,督查府司的统领是鄯善国王尼比龙。

    这样的职责安排,也是有杨阜的道理,如此可以让这些西域的本土权贵,尚能在都督府中有权柄和话语权,减少大汉突然重登西域权力舞台后的诸项矛盾。

    而随着西域都护府的重新建立,西域的局势也变得更加明朗了起来。

    如今,西域诸势力面对的情况,也就只剩下两个选择了,要么臣服于大汉、加入都护府的统治,要么抗拒于大汉、和都护府战斗到底。

    对此,西域诸国也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选择归附于大汉的国家也不再少数,比如姑墨国、温宿国等等。

    到了最后,整个西域大地之上,却也只剩下疏勒国和龟兹国,依旧不服于都护府的统治。

    对于这两个西域大国,杨阜、马超也不与之客气,直接率领都护府大军,前往征讨这两个国家。

    而面对都护府的浩浩大军,疏勒、龟兹两国也有些恐惧害怕,便彼此立即互相结盟,欲要共同抗击都护府。

    两国结盟之后,所整合起来的实力,却也是不可小觑的。

    当即,杨阜也采取了应对之策,一面派马超带精锐大军,猛攻龟兹国的领土;一面又派庞德带着偏师军伍,前去疏勒国进行佯攻,使疏勒国不敢出兵就住龟兹国。

    面对黄沙百战的锦马超,龟兹国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再加上疏勒国也不敢引大军来救援,最后龟兹国只有城破投降的结果。

    眼见着龟兹国被马超给征服,疏勒国也彻底胆颤心惊了,只好也向着庞德军投降,臣服于大汉都督府的统治。

    然而,面对放弃抵抗而投降的疏勒国,杨阜却是露出了狠辣之色,将国中的王族和权贵势力,都进行了清算和屠戮,以此惩罚他们此前的抗击不尊之举。

    但是,对于城破而投降的车师国,杨阜却没有斩尽杀绝,反而对他们恩宠有加。

    对于这种差别巨大的待遇,西域的很多人都不明白杨阜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此,杨阜也只是简单的解释道:“疏勒国有抵抗之心,却无抗击之志,表里不一最为恶心,若不除杀之,则难解怨恨!”

    “龟兹国有抵抗之心,亦有抵抗之志,实为可造之国,当给机会令其改造!”

    闻听杨阜的这个解释之后,整个西域之地也恍然大悟了,皆称赞杨阜有自己的处世之德。

    而逃过屠戮的龟兹国王室和权贵,对此也是心存感激,更加对杨阜惟命是从。

    ……

    自此,西域都护府也算是彻底重建完整,甚至其对西域权柄的掌控能力,甚至超越了当初汉宣帝的鼎盛时期。

    并且,西域也是真正的天赐宝地,不但适合种植瓜果粮蔬,而且还适合放牧养殖。

    此外,在西域的更西边,还有大量富饶的山河大川、王国番邦。

    所以,当西域的权力被完全掌握之后,丁靖更是让杨阜重新建立丝绸之路,将大汉生产的商品向西方贸易输入,并且以此换回西方的各种香料,引进西方独有的优良动植物。

    而随着丝绸之路的成功建立,丁靖治下的那些商贸和工坊,更是有了一战拳脚的地方。

    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丁靖治下所有工坊生产的产品,就有接近两成的数量是通过丝绸之路,被销售往西域和西方。

    而丝绸之路的贸易所带来的税收增长,更是让丁靖的政府欣喜无比,这种真金白银实打实收入国库的感觉,简直让人不要太爽了!

    除了贸易带来的各种实际利益之外,一些无形中的好处也在不断滋生。

    因为西域政权的稳定,丝绸之路所产生的利润,也能很好的反哺西域之地,使久经数十年战乱的西域之地,几乎以一种目光可见的速度变得繁荣昌盛。

    而在西域的更西方,甚至是远在极西地的大秦帝国(罗马帝国),都再一次闻听到了极东地的国富民强。

    面对繁荣富强的东方帝国,这些罗马帝国的王公臣民,皆称其为圣人眷顾的神国。

    一时间,西方各国对于东方,再次充满了幻想和向往,无数的西方人想要去东方探访求学。

    正是这种情况,西凉、关中等地,也逐渐出现了西方人的影子。

    一些西方国家的代表团,更是不远千里的来到长安,想要和丁靖、曹操所执掌的政权,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和合作。

    对此,丁靖也是乐见其成,并且丁靖还想西方公开表示,中央帝国(在面对西方世界时,丁靖对大汉朝的称呼)欢迎西方的人才和商队前来东方,若是有西方人能为中央帝国做出贡献,那么也可以接纳此西方人成为中央帝国的国民,甚至可以允许他在中央帝国为官从政。

    面对丁靖所展现的开放和自信,整个西方诸国皆震动了,无数的能人异士对这个“中央帝国”,更是变得越加趋之若鹜。

    然而,树大必定招风,中央帝国在西方如此风靡,吸引而来的不仅仅是能人智士,许多野心勃勃的家伙,也向着要来东方发财。

    若是这帮人安分守己、遵纪守法的话,那么丁靖对他们也不会太过在意,若是这些人不按规矩来的话,那就休怪丁靖露出残忍暴躁的一面了。

    ……

    在这四年里,丁靖和曹操的联合朝廷,始终在蒸蒸日上的发展。

    而大汉朝因为长久的乱世而造成的损失,也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得到了恢复,各种物资水平急剧提升,新生儿也是不断增多。

    只需要再过十几二十年,大汉因为战乱而折损的千万人口,就可以彻底恢复过来,甚至出现人口剧增的盛世局面。

    (本章完)

第813章 刺杀() 
    经过四年的发展,大汉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尤其是法律大于王权的理念,更是被许多有志之士所认可。

    直到现今,刘邦创造的家天下理念,才开始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

    天下,不应该属于皇帝一个人!

    天下,应该属于皇帝和每一个人!

    朝堂政权也是如此,皇帝对朝堂之事可以参与其中,却不能凭个人意志而掌控。

    皇帝应该作为天下的象征、国家的代表,而士大夫才应该负责掌管朝廷以治理天下,这才是最为理想的社稷国家!

    为了让这个理念深植天下,丁靖和曹操可谓是耗费了无数的精力,他们需要修改独尊儒术后的王权至上思想,用儒家学术中的民治大同思想作为根基,来将王权唯一的理念,转化为宪政唯一的理念。

    为此,丁靖和曹操甚至愿意化身为屠夫,将一切试图阻挡宪政理念的势力,全部铲除诛杀、绝不姑息。

    因此,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大汉虽然欣欣向荣,但是却也暗藏着血雨腥风。

    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到底有多少维护王权的人,死在丁靖和曹操的屠刀下,却是难以统计清楚的。

    在暴力压制和理念引导的双管齐下中,丁靖、曹操所统治的区域内,才逐渐淡化了王权唯一的理念,渐渐树立起了宪政唯一的理念。

    当这种理念被所有的士大夫接受之后,那么丁靖、曹操推行那规范虚君立宪制的宪法,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宪法是一个新产物,它不同于普通的法令,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东西。

    一旦宪法被正式颁布,那么这个国家的存续,就不取决于该国的皇帝是否换人,也不取决于该国的国号是否改变,更不取决于该国的朝堂是否更替。

    当一个国家有了宪法之后,决定这个国家是否存续的,将是该国宪法是否仍旧通行。

    如果宪法仍旧通行于国内,那么这个国家无论换了几个皇帝、变了几个朝廷,这个国家都没有灭亡。

    宪法永存!国家永存!

    因此,颁布宪法这件事情,对于丁靖和曹操、对于支持宪法的所有人,都是一件比生命更加重要、更加荣誉的事情。

    所以,丁靖决定为宪法的通行,制造一个旷世的诞生仪式。

    为此,在宪法颁布的日子到来之前,丁靖已经让人印刷了大量的宣传报纸,并将这些报纸免费送往全国各地供人传阅,甚至连西域和南中之地也不放过。

    当然,报纸虽然可以印刷出成千上万份,但是却依旧难以做到最深入的传播。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宪法即将颁布,丁靖发挥出了前世赤红的宣传理念,在治下的各州县、各村镇,挂起了条幅、涂起了大字、喊起了口号。

    虽然村民们大多不认识文字,但是只要这口号跟着喊起来,这些条幅和大字就能发挥出提醒作用。

    一瞬间,什么“宪法一颁布、粮食就丰收”,“宪法真的好,多子又多孙”,“宪法给出路、宪法给平安”等等一系列的宣传口号,在整个华夏大地上疯狂流传,其效果比当初的黄巾道传播还要迅速。

    对于许多的老百姓而言,他们不在乎谁来当皇帝,他们只在乎怎么才能多产粮食、多生小子!

    当然,大多数的老百姓,也肯定是不懂宪法、不懂宪政的。

    然而,不懂宪法也没有关系,丁靖本就不指望农民立即懂得这些,他只需要农民支持宪法、宪政,不要被有心人给误导了,而起来反对宪法、宪政。

    而这些粗俗不堪的口号和标语,却能够帮助丁靖完成这个目的。

    总而言之,农民这个阶层天生就是被动的,他们是最为广泛的力量,却不能起到领头带头的作用。

    对宪政的施行而言,最需要说服的阶层,其实是士大夫、商贾和工人等阶层。

    丁靖对商业的支持、对制造业的支持,早已经让丁靖获得了商贾、工人的全力支持。

    而士大夫阶层,也因为丁靖和曹操的联合,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并且丁靖的宪政制度,本就极为符合士大夫的利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