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陆游在北宋 >

第121节

陆游在北宋-第121节

小说: 陆游在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东、西、北三门作为掩护,也同时发动,用以迷惑敌人。

    老天似乎也有意要成全陆游他们,傍晚起就刮起风来,接着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却始终没有一滴雨水落下,不由令陆游等人啧、啧称奇,不明白怎么会出现这种天气。

    就在大军准备出动的时候,忽听斥候来报,党项退兵了。

    这却是陆游等人没想到的,打发斥候再探,过一会斥候纷纷回报,党项确实撤退了,目前正有条不紊地撤向渡口。

    陆游心中一动,难道是无名得手了?原来早在出发之前他就找他无名,请无名帮他烧掉党项的粮草,谁都知道,十五万大军的粮草势必会加一百二十分的小心保护,所以若要是派兵去完成这个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让无名这样一个武林高人去,就未尝不能办到。而且在临走时还给他准备了一包冯唐配制的火药,这东西沾火就着,想扑都扑不灭。

    无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他心中陆游已经不简单是他的救命恩人,更是一个尊重他、把他当成朋友的人。所以无论陆游要他做什么,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的。

    不过眼见他走了这么多天却始终没传来任何消息,陆游已经打消了对他的期望。

    听说党项已经退兵,高彻第一个跳出来,请求尾追党项杀过去。

    陆游却摇了摇头,党项大军井然有序地后撤,这么追上去不吃亏才怪呢!严令各将均不得出战,违令者斩。同时派出大批斥候将附近所有能设埋伏的地点全部排查一遍,决不给党项任何空子钻。

    眼看天色渐渐亮起来,斥候回报始终没有发现党项人的踪迹,而据报,党项已经有近半人马度过黄河,看样子真的是退兵了。

    众将再一次把目光集中在陆游身上,陆游知道,现在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若能在党项大军度河时,给他们沉重一击,数年之内他们休想恢复元气。可陆游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吴起这时也道:“大人,机会稍纵既逝,再不出兵恐怕就来不及了”

    陆游沉吟一下,把目光转向高彻道:“高将军,你可愿打这头阵?”

    高彻早就等陆游这句话,高兴地点头道:“莫将愿往,不杀尽党项人决不回头”

    陆游点头道:“你若想去也可以,不过我有言在先,第一,我不能给你太多人马,只有三千,第二,你还要带上伪装好的假炮,也就是说这些东西根本没用,只需摆个样子就可以”

    高彻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末将领命”说完接过令箭,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陆游又拿起第二支令箭对吴起道:“你带一万人马跟在高彻的后面,但有一点,就没听到号炮之前不许前去营救”

    吴起有点莫名其妙,不明白陆游这是唱的那一出,但还是很痛快地接过令箭转身走了。

    陆游随即又拿起第三支令箭对胡不归道:“你同李铁带两万人马跟在吴起之后,但不要跟太近,在转过黑松林后就地埋伏起来,听到号炮即刻杀回太原”

    胡不归终究是久经战阵,听陆游如此安排,有些明白了,接过令箭道:“大人是担心党项在附近藏有伏兵?”

    陆游点点头沉声道:“这纯粹是一种感觉,若敌人没有伏兵,在他们过河之时,我军在后掩杀,他们必定慌乱不堪,所以有吴起和高彻就足以应付,反之则不然,他们必定会拼命反扑,以求同潜伏的部队汇合,所以我们城下之战才是主战场,而你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听到号炮回撤必须要及时,不然若是高彻他们抵挡不住,你就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

    胡不归知道任务艰巨,领命后大步走了出去。

    陆游最后对冯万中和蔡永生道:“若没有敌人伏兵,你二人就各带本部人马去支援高彻,若有敌兵来袭,先要命士兵装出一副慌乱的样子,待敌军靠的近些就先用火炮招呼他们,然后就是你们立功的时候了”

    随着一声声战鼓,大队宋军分批出营追着党项的尾巴杀去,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属高彻的人马,因为他们的人马虽不多,却推着十几门火炮,而城上的火炮早已不见踪影,显然是用来追敌了。

    陆游并非有什么特异功能,除了一种对危险的天生警觉外,还有就是他曾问过斥候,从斥候那里得知,斥候一般只在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搜索,假如党项伏兵是埋伏在斥候搜索的范围外,那斥候又从何得知?

    而且陆游相信,党项十五万人马大举来攻,不会因只同自己打了一仗就退回去,恐怕也不会因为李继捧的一纸书信就退兵,综合这些原因,陆游相信党项这次退兵是假,引自己上勾才是真。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陆游漫步走上城头向远处的群山望去,心中暗自琢磨,李继迁的党项军对中原骚扰由来已久,只有彻底将之消灭才能消除他们对中原的野心,可看老皇帝的样子显然已经再无复当年之勇,若想边患彻底解决,唯有寄希望于下一任国君,元侃身上了。

    想到这个问题,陆游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老皇帝现在还没有立太子,但看现在的样子,显然是属意元侃,可那哥俩怎么办?他们就能安心地听任元侃顺利的登基吗?若是动起刀兵,自己又该怎么办?保护元侃是一定的,可能对那哥俩下手吗?即便是为了保元侃登基而下手除掉他们,事后元侃能饶了自己吗?毕竟人家才是亲兄弟。

    越想越心烦,无意中抬头,却见一匹快马向这边飞奔而来。马上人戴着一个特大号的斗笠,让人看不清容貌。

    不大工夫这匹快马就到了军营前。陆游站得高,看的清楚,只见这个人似乎给首营的军官看了样东西,然后军官就让他进营了。

    初时还以为是斥候,可等这个人打马穿过军营来到城下的时候,陆游才认出来,竟然是多日没有音信的无名。

    无名竟然回来了,陆游大喜过望,快步奔下城迎了下去。无名有他给的金批令箭,所以才能这么容易的出入军营。

    在城墙下迎着无名,陆游还未等开口,无名一脸严肃地道:“你怎么把人马派出去了?你没看出这是党项人的诡计吗?”

    陆游点点头道:“你都看到什么了?”

    见陆游毫无惊慌的样子,无名疑惑地看了陆游几眼,随即恍然道:“原来你早知道了?害得我白替你担了半天的心”

    陆游心中感动,若是换做以前,无名才不会对自己说这么多话呢!拉着无名走上城头指着那些藏在城墙后的火炮,笑着道:“李继迁的小小伎俩岂能瞒过我?我早已给他们准备了最好的礼物,就等着他们来取了”

    话音未落,身旁的于东泽突然指着远处道:“大人快看,党项人来了”

    陆游举目望去,果见数不清的党项铁骑如乌云压压境一般,呼啸着冲杀过来。营内的士兵早已得到军官的指令,纷纷做出一副促不及防的样子,在营内乱跑起来。

    而城墙上面的大炮早已添装好火药,随时准备发射了。

    还好党项军队是从一个方向杀过来,不然这十几门火炮分开使用,威力就达不到预期效果了。

    眼看党项骑兵越来越近,陆游一声令下,十余门黑洞洞的炮口从城墙上露了出来,接着由陆游亲手点燃了第一炮。

    隆隆巨响中,十余门火炮喷射出十余到火苗,再看党项骑兵,随着炮弹落地,冲在最前面的骑兵纷纷被炸上了半空,但党项骑兵实在太多,而且显然是接到死令,一定要冲进城去,所以尽管伤亡十分惨重,仍前仆后继地向前冲着。

    这时就见陆游的令旗再次打出,近万名弓箭手弯弓搭箭向党项的骑兵群中射了过去。

    这批箭射出去比火炮的威力更加可怕,而且换箭的速度要比添装炮弹快,转眼间党项骑兵就被箭雨射倒一大片,而城上的火炮还仍在喷射着。

    党项人这回终于知道是谁中谁的圈套了,不过为时已晚,就在他们准备要撤的时候,两万宋军从另一侧杀了过来。

    这时城头的火炮也终于停了下来,蔡永生和冯万中各带五千人马踩着党项人的尸体冲入敌阵中。

    宋军都是生力军,同时又是士气高昂,所以拼杀起来格外勇猛。

    这些党项骑兵眼看宋军早有了准备,已经萌生退意,此刻眼见四面八方都是宋军,也不知道宋军到底埋伏了多少人马,略做抵挡就纷纷溃逃起来。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就见党项人马在宋军的追杀下,如潮水一般退了下去。此时即便是大罗神仙,恐怕也挽回不了党项的败局了。

    而此时陆游也再不鸣金收兵了,他知道,此战定会让党项短时期内恢复不过来元气,从而再不敢轻易进犯中原了。

第164章() 
陆游再一次稳定了太原的局势,简直就是老百姓心中的活神仙,这回真的有人用牌位把他在家中供起来了。

    陆游一面整顿军队,一面飞报朝廷,太原一战,不但尽毁了党项十五万大军的粮食,而且歼灭了近六万党项精锐,在宋军对阵党项的战斗中还从未有过如此胜利,陆游相信老皇帝接到这个消息,应该能睡个好觉了。

    数日后,雁门关传来消息,因惧怕陆游大军从后夹击契丹,契丹军队仓皇后撤,结果被杨延昭在瓦桥关一带大败,现已退回契丹境内,估计短时间内也不会在南侵了。而经历这次战役之后也让陆游终于知道谁是真正的杨六郎了。

    原来杨六郎即是杨延昭,只因陆游一直听信于和电视,所以始终以为杨六郎就一定行六,其实不然,六郎星是天上的星宿,而契丹人因为畏惧杨延昭,才把他称为杨六郎。

    听到这个消息,陆游哑然失笑,就不知道杨延昭现在怎么想自己,自己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就叫他杨六郎,恐怕他现在一定还以为自己有未卜先知的功能呢!

    现在三处最大的隐患已经只剩一处了,而让陆游担心的事也终于发生了。王继恩以太监身份监军,贪功冒进,结果差点导致全军尽没。

    叛军在王小波、里顺的带领下,破彭山,占江原,现在兵锋已直指成都。彭山县令齐元振,江原守将张杞被杀,一时间四川震动,朝野震动。

    陆游知道,老皇帝的圣旨很快就会到,该是自己入川的时候了。于是一面加紧操练兵马,一面把探子派进川,先期掌握一下那里的情况,避免去了一无所知而陷于被动。

    现在陆游手下可谓兵精将猛、粮草充足,而且为了应付入川后更大规模的作战,又将手下人马扩充至五万,而且清一色都是年轻劲卒。同时又从京城冯唐那里调来十几门新造好火炮,将火炮数凑到三十门。

    陆游深信,统领这样一支队伍,将可无敌于天下。

    又过了数日,圣旨终于到了,随行而来的还有个陆游万万也想不到的人。

    “潘文”老贼潘美的儿子,陆游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老皇帝把他派来干什么?不过看这家伙神色不善,似乎是有所为而来。陆游的心中不由涌起一股不详的预感。

    果然,传旨太监打开圣旨高声朗读起来:“奉天呈运,皇帝诏曰,陆游功勋卓著,特旨加封金吾卫上将军,旨到即刻回京述职,不得有误,其他各级官员各晋升一级,以示奖勉。大军交由新任经略使潘文接管,钦此”

    陆游简直有点不想新自己的耳朵,忙活了半天,官是升了,可辛苦操练出来的军队就这么交出去,似乎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而且这个潘文算什么东西,凭什么把军队交给他?

    皱着眉头对传旨太监道:“公公,这是怎么回事?万岁怎么突然要调我回去,川中那边”

    潘文打断陆游的话,微微一笑道:“川中那面就不劳陆大人费心了,本官自会处理,您还是尽快同我做交接吧!”眼看这个梦寐以求的职位就要到手,心中如何不急?

    陆游横了他一眼,眼光却转向传旨太监,继续问道:“公公,这道圣旨真的是万岁下的吗?”

    传旨太监点点头道:“当然是了,不过陛下已经病倒,朝中一切大事现均由昭成太子负责”

    “昭成太子?”陆游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称,刚想追问,潘文又说话了。

    “陆大人远征在外,对朝中的事恐怕还不太清楚,陛下已经降旨,晋封许王为昭成太子,文告已经诏令天下,因你这里有战事,所以才由本官来把这个消息告诉你”

    老皇帝病倒,许王元僖晋封太子,陆游的心不由悬了起来,也隐隐感到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点头道:“既然如此,本官领旨就是”扭头对于东泽道:“擂鼓聚将”

    随着战鼓声“冬冬”响起,一员员顶盔挂甲的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