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杀破狼 >

第216节

大明杀破狼-第216节

小说: 大明杀破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振岳当时在军工局对戴佑宗等人道:“这支军队不同于以往,那些西式的光鲜漂亮的军服不适合他们作战的需要,相反,他们适合穿些短打的衣服,便于行动,而且这些衣服还要具备一定的隐蔽性。至于装备,火器就不要过多配发了,没有后勤保障,子弹打光了连烧火棍都不如,最多给军官配手枪,遇到肉搏战高手,这个玩意很有用的。刀盾这些适合小规模近战的要配发给他们,对了,新军装设计的样式要和朝廷过去的军装接近一点,那是官皮,到了北方,老百姓是认这个的。”

    所有鸳鸯袄又被大家给穿上了,不过外置铠甲都是轻甲,不会影响行军就是了。

    实际上,不单单是这支突击队的军装要改,整个明军的军装都要进行二次设计和换装。

    之前西南军时期,张振岳采用的军装根本就没有设计,他使用的是西式的军装,人人头上顶这个大绒帽。其实这玩意不适合大明士兵,因为大明士兵不是短发也不是光头,他们都是盘发的。如果是冬天,大绒毛还能保暖,可要是夏天,就难免太热而导致军容不整了。

    所以新军帽全部换成明军传统的军帽,到这个时候,张振岳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很多东西和外国的不同,并不是简单的土气和落后,而是这个玩意更适合咱们的环境和气候。有些东西可以学习和引进,有些人家老外都还没玩顺溜的就不要可以去模仿了,当然动不动以国情来拒绝学习就是某些人的失德了。

    换装是换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部队都换,野战军和地方驻军是肯定要换的。可是由日耳曼人单独组成的护卫营被允许继续穿原先的白色军礼服,嗯,继续戴大绒帽。这点野战军中的日耳曼人、日本人都不被许可。

    明军野战军的日本人士兵数量达到了四万多,他们的战斗素质显然是高于那些农民兵的。而且他们的职业操守看起来也不错,他们视艰苦的军人生活为自己的荣誉,而且很遵守各种规矩。更重要的是,他们比日耳曼人更肯接受新的事务,张振岳命令换装,这些日本人二话不说就把他们最具民族特色的小发髻给消灭了,然后光着脑袋踢掉了木鞋,穿上了靴子,而且鞠躬还不忘用汉语说你好,这尼玛是打算世世代代在大明扎根下去了。。。

    萧平光离家出走去参战的风波很快就平息了,反正一时半会这人是弄不回来了,萧严也只能是祈祷儿子平安。他自己还得和张振岳一起去参加御前会议,这次御前会议要讨论的事情跟军事无关,却关系到大明的未来。

    为了供应大明目前如此规模的军队,同时也为了解决农村问题,张振岳想了一个不错的办法,那就是允许土地兼并。但是这个想法刚一提出来就引发了大部分人的反对,这跟过去抑制土地兼并的国策根本就是相反的。

    “陛下,甲申之变,其责不在先帝,而在于地方土地兼并,其过不在朝廷,而在于士绅贪婪不足。东平王今日说允许土地兼并,无异于夺民生计,迫民造反,此法乃是取祸之法,不可行也。”黄道周身为都察院的左都御史,这个新生的御前会议他自然是有资格参加的了。这不,正在那里慷慨陈词怒批张振岳了!

    张振岳和这些大臣不同,他是郡王,在御前会议上是有座位的,御前会议共设十二座,八勋贵四老臣的位置,勋贵的位置目前坐着唐王、桂王、蜀王以及四大郡王,而老臣的位置自然是范景文、黄道周、阮大铖这些上了六十的才有资格坐了。此刻张振岳就是坐在自己那把用缅甸红木制作的大椅子上一言不发,因为辩论这个事情,是用不着他本人出马的。

    “黄公此言差矣”黄道周刚坐下,阮大铖就不得不硬着头皮站起来了,实在是没办法,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全部系于东平王一身,如果张振岳不高兴了,那他就会失去现在的一切。反正他在东林诸公和复社诸子的心中就是个奸佞,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也就不怕骂了。

    “陛下,臣曾仔细查验过数据,天下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地方并非甲申之变的祸根陕西,而在最富庶的江南。可是江南民变了吗?此外,从历史上看,农民失去了土地变成了流民才会出现造反,仅仅一个抑制土地兼并就能保障人人有地,就能保障没有流民?陛下,土地之数恒定,而人丁滋生无算,就算是土地不兼并,依然是会出现人多地少的局面。更何况自太祖皇帝以来,虽有严苛峻法,但是土地兼并之风依然大盛,别的不说,我们这些书香世家、官宦门第,哪个家中不是田亩连片?若是依照大明律法,这些土地从何而来。所以就不要自欺欺人了,抑制兼并之法只能缓解流民问题,而不可能真正解决流民问题。相反,臣昨夜认真拜读了东平王的兼并论,感触颇多,我们要抑制的不是土地兼并,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取消户籍制度,把农民和土地分离开,让他们进城务工,务工所得高于耕种,则财富有增,而流民必减,这才是我大明真正的福音。。。所以臣以为,抑制土地兼并之法历朝历代虽然都在做,但均以失败告终,我大明若依然循规蹈矩,那么不过是步他人后尘而已,请陛下三思。。。”

    就在御前会议还在这里为土地和农民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七月十九日,高一功所帅明军一部突然出现在徐州附近,刘泽清所部分散在徐州外围,高一功趁虚以五千骑兵诈取徐州,来不及跑路的徐州总兵刘泽清被杀,所部六万清军溃散,消息传出,北京震动!

第021章穿越火线(三)() 
第021章穿越火线(三)

    高一功的行动绝对是计划外,至少按照秦浩他们原定的计划根本就没这么一出。谁会傻到用五千骑兵去进攻有六万重兵把守的徐州?

    但是身为昔日闯王的外甥,高一功就这么做了,而且他还成功了,用得还是让人拍案叫绝的诈城。不得不佩服高一功的勇气,明明是过路去沂蒙山地区报到的,结果人家顺手就把山东的刘泽清给拾掇了。而坐拥六万大军的刘泽清也充分的像世人证明,他带兵的手艺有多潮,这个一度人五人六的家伙最后也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大笑话。

    虽然和刘泽清的关系不怎么样,但是孔有德也没理由放着这么一支突然出现在徐州这个枢纽地区的明军不顾吧!由于军情不明,孔有德只能是命令耿仲明和尚可喜他们严守边界,他自己则提带大军直扑徐州。就是这么一个战术动作,黄河防线就被打开了。

    孔有德下令夺回徐州的时候,李过已经带着五千人马走出伏牛山了,那地方他很熟悉,知道并不适合长期发展,所以他的目标依然是吕梁山。选择这个目标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因为在他和吕梁山之间,摆着一条黄河天险。要是一个动作不顺利,那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虽然满清把大量的兵力都放在河南和山东两省的地盘上,但是实际上按照睿亲王多尔衮自己的思路,守住黄河天险就好了。想想也是,十万八旗军沿着黄河北岸来回跑,明军如何过得去?又如何敢过去?

    所以尽管在李过自己看来,河南是个搞发展的好地方,但是他毅然决然的选择继续向北,一定要渡过黄河。只要自己在黄河北岸站稳了脚跟了,那么大明收复失地才能变为可能,否则就是南望王师又一年的结果。

    依靠着锦衣卫源源不断送来的情报,原本充满了各种危险的北上行动变成了一场没什么风险的行军,一直到了朱仙镇,居然也没遭遇到成规模的清军。要知道这里离开封已经很近了。

    张彦宏他们可是听说了高一功的辉煌战绩,奇袭徐州,消灭清军六万,虽然最后在孔有德的大兵压境下主动退出了徐州。但是这个事情在其他三路明军中还是引起了巨大反响。

    于是在大家公推之下,张彦宏作为代表去见了李过,因为据说李过这厮出身农民军,脾气谈不上多好,大家都有些怕他,这军中没挨过李过斥责的也就是张彦宏和萧平光了,连巴特尔都不能幸免。而找李过目的很明确,咱们能不能也学高一功那边,来个奇袭开封什么的啊!

    李过见来得是东平王长子,也不得不收起自己的暴脾气,和和气气的解释道:“彦宏啊,我们的任务不是夺取开封,而是进入吕梁山地区,并伺机向太行山地区发展。这个事情是这样啊,你们的勇气本帅很钦佩,但是我们身为将官,考虑问题要从全局出发,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这点利益得失。来,你看,再往北就是黄河了,那里的地势我就不说了,若是来年王师北伐,因为无人接应被建奴挡在黄河以北的地方,那么黄河以北的百姓当若何?黄河以北的失地当如何?我们当若何?”

    一口气三个当若何把张彦宏都说傻了,一句话都没说,只能是悻悻的离去。而李过看着张彦宏的背影也忍不住自言自语道:“你们这些傻小子,以为本帅不想打啊,这三个当若何就是你爹对我说的,我还能怎么办?”

    此刻的开封城,早就乱成了一团,因为他们已经收到了消息,一支明军旗号的军队出现在城外三十里的朱仙镇。这眼下平南王尚可喜并不在开封,他已经是奉结拜大哥靖南王尚可喜的命令,带着自家的精锐前往信阳等地布防去了。留守开封的清军不过二万绿营兵,且由尚可喜那年方十岁的长子尚之信统帅,这出击自然是不敢的,闭门紧守才是正途。

    可惜李过根本没打算拿五千骑兵去撞开封那被黄河大水淹过的城墙,他要做的是找个渡口过黄河。

    期间路过开封时,李过突然命令设祭,搞得大家是一头雾水。

    见众人疑惑,李过指着开封道:“崇祯十五年,我随叔父围攻开封,三战不下,叔父怒极,下令挖开黄河大坝,以水带兵破了开封。当时我不过是执行命令,尚且不觉得,可是入城之后,城中军民数十万人,无一能活。当时我就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大家一听就明白了,谁不知道李过的叔父就是昔日赫赫有名的闯王李自成啊!不过大家都不用尴尬,因为就算是当日带回李自成尸首的巴特尔也没有杀害李自成。李自成这个杀人如麻的革命领袖,最后是被湖北九宫山一个叫程九伯的农民给干掉的,也算是报应了。

    祭奠结束的时候,李过突然很是动情的说:“大明江山败坏如斯,一怪朝廷坐视陕西旱灾,官逼民反;二怪叔父等人利欲熏心,结果惹得天下生灵涂炭。不如此建奴何以趁机入我中原,窃据我大好河山。。。”

    这些其实是李过和高一功兵败被俘时张振岳亲口告诉他们的道理,现在被李过拿出来用,听得麾下众将很是信服。当然,张振岳没说这个朝廷当日不发陕西赈济粮的原因是因为传说中十恶不赦的大太监魏忠贤被东林君子打倒了,而这些当权的君子们硬是没把老百姓的生死放在他们的道义之上,结果。。。张振岳估计要是把真相告诉李过、高一功他们,那这些直脾气的西北汉子说不定真的会拿刀子去砍东林诸公和复社诸子。。。

    “所以,过今日出兵,为得就是赎罪,赎我等当日在这中原大地犯下的累累罪行。不仅仅是赎罪,还要建功,我们一定要把建奴从我华夏神州赶出去,再还这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诸将闻言齐声应道:“追随大帅,杀光建奴!”

    八月初七,李过帅五千人马经龙门渡口过了黄河,进入山西境内。。。整个北进计划中最危险的火线就这么轻轻松松的被穿越了。。。

第022章山西锄奸(一)() 
第022章山西锄奸(一)

    大军抵达此行的目标中阳县已经是八月十六日深夜了,让张彦宏等人惊讶的是,这个位于山区的县城居然还打开城门给大军送来了补给物资,这真的是眼珠子掉了一地。

    其实也不难理解,满清虽然占领了这个地方,但是他们也遇到了和张振岳一样的问题,他们派不出足够的官员。

    第一有骨气的读书人还是占大多数的,尤其这个时空和原来的历史出现了重大偏差,南明政权并没有如期覆灭,反而很强势的逆袭成功,所以北方有骨气的士子选择南下投奔大明朝廷,这个时候的剃头令反而是在逼着人心向着大明了。

    也恰恰是这个原因,原本被要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头令在仅仅执行了一部分地区之后就被要求暂停执行了。其实这在后来被证明是满清统治者的一大败笔,首先这个命令的发出就把全体汉人给得罪了,其次执行了一部分又叫停,无形中为火种行动的执行提供了掩护和便利,这还真真的是里外不是人了。

    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