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隋唐第一好汉 >

第6节

隋唐第一好汉-第6节

小说: 隋唐第一好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将我打死。那么就放我等兄弟离去,你就当没见过我。如果我死在宇文将军的手中,那么一切就都是天意。到时还请宇文将军,放过我的这些兄弟。一切过错由我一人来扛。。”

    听到李元霸的话,将柴绍秦琼等人吓得不轻。虽然李元霸有着一把力气,但是想和身经百战的宇文城都动手,在他们心中还是有着差距的。更何况还要站在那里不动,硬接宇文城都三招,那和找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所以纷纷出言阻止李元霸的行为。

    其实就算李元霸就此放弃刚才的决定。他在众人心中的仁义之名,也大大的得到了提升。可是李元霸怎么会放弃,这最佳的收买人心的机会。

    “没有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如此仗义,我宇文城都敬你是一条好汉。就按你说的吧,不过我手下绝对不会留情。”说着宇文城都轮起手中凤翅镏金镗,向李元霸砸了过去。

    李元霸双脚站稳,高举擂鼓瓮金锤,硬接下了宇文城都这一镗。然后勉强的笑了笑后,对宇文城都说道:“将军果然神力,请继续。”

    宇文城都没有给李元霸,任何喘息的机会,第二镗又砸了过来。这次李元霸没有用擂鼓瓮金锤,硬扛这一镗。而是用右手锤将凤翅镏金镗磕了出去。

    这一下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没有人相信。隋朝第一勇士,竟然连一个六七岁的孩童都打不败。而且人家还是站在那里不动等着你打。

    不过宇文城都却没有感到任何的羞臊,反而大笑的说道:“哈哈哈,果然是英雄不在年高。来来接我最后一镗。”说着最后一镗,搂头盖脑向李元霸又砸了过来。

    这镗的角度让李元霸,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只能再次以双锤硬接这凤翅镏金镗。

    当凤翅鎏金镗落在,擂鼓瓮金锤之上的时候,并射出了一阵火花。随后李元霸吐出一口鲜血。身体晃了三晃后才勉强站稳。便对宇文城都说道:“多谢将军手下留情,三招已过,既然我还有命在那,就请将军离开吧。”

    “我宇文城都也是有信之人,说出去的话当然不会忘记。你们赶快离开吧。我从来没有见过你们。”宇文城都说完,带着自己的军卒转身离开了。并且交代所有军卒,忘记今天发生的事情。

    看到宇文城都离开,众人马上围了过来,帮助李元霸检查伤情。都十分关切的询问李元霸伤情如何。

    李元霸笑了笑说道:“各位哥哥放心吧,元霸没有事情。我们还是抓紧出城为妙。免得被大批军兵包围,那时就是想走也走不了。”

    其实李元霸,根本就没有被宇文城都砸的吐血。而是为了示弱宇文城都,并且在秦琼等人面前,做出以命相搏的样子。所以用牙齿咬破了舌尖,参杂着口水。吐出来那口所谓的鲜血。天色本身昏暗,所以谁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知道李元霸没有大事后,众人急忙向城门而去。又经过数阵厮杀,众人终于逃出了京城。一路不敢停歇向少华山而去。

    不过因为李元霸坐下没有坐骑,只能和柴绍共骑一匹战马。而李元霸手中,又有着那重达800斤的擂鼓瓮金锤。使得这匹战马无论如何也跑不快。最后只能分道扬镳,各自撤离。秦琼回转山东,少华山英雄回转少华山。柴绍带着李元霸回转太原。

    临分手之前秦琼对众人说道:“明年九月二十三,是家母六十寿诞。到时还请各位兄弟齐聚山东。”

    众人听后满口答应,说明年九月二十三,定准时为秦母贺寿。说完,各位英雄分头各自离去。

    秦琼李元霸等人逃出京城,这可把宇文述,和杨素气得暴跳如雷。可是事到如今鱼入大海,虎归山林。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从始至终宇文城都,都没有说过,自己曾经遇见过李元霸和秦琼等人。这样一来这大闹京城的众人,就如同没有出现过一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经过几日的奔波,柴绍和李元霸终于回到了太原。这一路上不知被李元霸累死了多少匹马。最后还是按照老办法,为李元霸雇了一辆马车才算回到了太原。

    “儿子你这一去三年相思母亲了。”窦氏将李元霸搂在怀中双眼含泪的说道。

    “我说夫人,元宝学成归来本是一件大喜之事。何必哭哭啼啼。”李渊对窦氏却说道。

    随后李元霸的两位兄长,李建成和李世民。也过来看望李元霸。兄弟见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李元霸和李世民年龄相当。

    正在李元霸三兄弟,聊得起劲的时候。李秀宁抱着一个孩子走了进来。笑呵呵的说道:“听说三弟回来了,我也想过来看看。不过这该死的小家伙,就是不睡觉。没办法只能将他一起抱过来了。”

    收藏和推荐票是不是都走丢了。

    (本章完)

第12章 未免兄弟残 元霸苦费心() 
看到李秀玲怀中抱着孩子,李元霸心中暗想:“历史上记载柴绍和李秀宁,在这个时候应该没有孩子才对。”

    这李元霸正在纳闷的时候,自己的母亲窦氏,走到李秀宁的身边,将怀中的孩儿接了过去。口中不停的说着,元吉为什么调皮。

    李元霸这时终于明白了,这个婴儿是自己的四弟李元吉。伸手从自己母亲的手中,将李元吉接了过来。然后笑呵呵的对李元吉说道:“小元吉你认不认得我,我是你的三哥李元霸。我们是亲兄弟,相亲相爱的亲兄弟。”

    这边李元霸逗弄着怀中的小元吉,那边柴绍将这次入京城,为杨素拜寿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隐瞒了大闹京都的那一段。

    “没有想到这次竟然遇到了恩公。既然知道恩公的下落。我们理当备上重礼前去感谢。”李渊刚听到柴绍说在琼五庙,遇到秦琼的经过后激动的说道。

    “岳父大人不必心急,明年九月二十三,是恩公的母亲秦老夫人六十大寿。到时我们备下重礼前去贺寿,岂不是更显得岳父大人有诚意。”柴绍对李渊说道。

    “贤婿所言极是,那就等明年秦母大寿之时,我们准备厚礼前去贺寿。”李渊点点头对柴绍说道。

    李元霸来到这个世界上后,还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家的温暖。虽然在山上的三年,和袁天罡如同父子一般。但是却缺少了一份家的温馨。

    这次回到家中后,李元霸除了习练自己的武艺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和李建成李世民待在一起,而且还经常抱着李元吉一起玩耍。

    每次看到李建成护着李世民的样子,李元霸心中就不由的感到一阵悲哀。现在兄弟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其乐融融。可是在若干年后,谁会想到如今感情深厚的兄弟,竟会刀兵相见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李元霸第一次向李建成和李世民使,用了晶片的心灵探知功能。很快李建成的心理活动,和李世民的心理活动。都出现在了李元霸的眼前。

    不看不要紧,一看却把李元霸吓了一跳。这李建成的心中,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几个弟弟的。而且还是那种盲目的疼爱。

    可是李世民的心中,确是不一样的。他打心底里看不起李建成和李元霸,以及刚一岁多一点的李元吉。而且时时刻刻都,提防着自己的兄弟。在他的心中,只有他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可以牺牲掉一切。

    李元霸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心中却这样的黑暗。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天子多疑。

    李元霸心中想不明白,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文臣武将的效力。难道自己的这位二哥,隐藏的真的就那样好。

    想到这里,李元霸利用晶片的网络连接功能。开始搜索所有关于李世民的评论。

    现代人对李世民给出的评论,还是功大于过的。但是也有一些极端主义者,将李世民比喻成心狠手辣的暴君。

    不过李元霸不会片面的去相信,其中的任何一条评价。他结合了李世民心中的想法,以及网络上诸多评论的总结。对李世民的性格得出了一个结论。

    李世民的性格,就好比三国时期的曹操,是那种宁我负天下人,绝不得天下人负我的性格。但是他又比曹操多了一副仁义的面具。就好比三国时期的刘备。也就是说这李世民,绝对是曹操和刘备的合成体。

    自己大哥那憨直的汉子,怎么可能是这样工于心计的二哥的对手。看来玄武门事变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

    “大哥,二哥。我的师父袁天罡,你们应该知道。那可是上知五千年,下晓五百载的仙道。我在山上的时候,恩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说这个故事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现实。今天我就给两位哥哥说说如何。”李元霸将李建成,和李世民叫到身边后说道。

    李建成那是实心实意的过来,听李元霸给自己讲故事。但是李世民却出于敷衍了事的走了过来。但是表现出来的,却要比李建成还要想听李元霸讲故事。

    看到二哥李世民这个样子,李元霸心中不由得暗想:“看来我这个故事,也很难让他回心转意。”

    无论李建成,还是李世民。想听故事也好敷衍了事也罢。李元霸还是将玄武门事变,讲给的他们。当然人物和朝代,李元霸都做了相应的修改。

    “好好的兄弟,竟然反目成仇不死不休。这样又把骨肉亲情置于何地呢。”李元霸讲完后,李建成唉声叹气的说道。

    “大哥何必如此,自古道皇家无亲情。不要说那些将来没有发生的事情。就说眼前东宫太子杨广,不也是用着同样的手段,从他的哥哥手中得到了太子之位。”李世民听后的心情,要比李建成平静得多。

    “是啊大哥,二哥说的对。好在我们兄弟,没有生于皇家。所以那样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我们永远都是同心协力的亲兄弟。”说到此处,李元霸突然起身,将身后的擂鼓翁金锤抄在手中。

    对着面前的石桌说道:“假如有一日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在我们兄弟身上。我不管是什么原因,这石桌就是他的下场。”说完擂鼓翁金锤重重地砸在石桌子上。石桌哪里经得住擂鼓瓮金锤。只是一下就打得四分五裂。

    然后李元霸提起擂鼓瓮金锤,头也不回的离开。留下呆立当场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

    李建成的心中以为,是自己的弟弟受到了故事的感染。所以并没将此事放在心中。毕竟在他的心中,兄弟超相残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

    可是李世民的想法,却不是这样。他知道李元霸的师傅袁天罡,绝对不会无的放矢。随随便便的给李元霸讲这个故事。其中一定有着深层的含义。结合李元霸刚才的行为,李世民的心中,将自己和大哥李建成,融入了那个故事中。

    李元霸哪里知道,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不但没有提点到自己的二哥。反而还为其开启了另外一扇大门。

    (本章完)

第13章 父子论时事 程咬金出狱() 
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因为李元霸的到来而改写。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隋文帝卧病在床,杨广于是写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隋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

    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了隋文帝手上。隋文帝大怒,随即宣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

    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也哭诉,杨广在她来途中意图非礼她,使隋文帝顿悟,拍床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

    急忙命人传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

    杨广得知后将柳述、元岩抓入狱。并让右庶子张衡,入隋文帝寝殿侍疾。并将文帝周围的侍从打发走。不多时就传出了隋文帝驾崩的噩耗。不用想也知道杨广干了什么。

    隋文帝杨坚死后的第二天,杨广登基为帝。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隋炀帝。

    “父亲,如今杨广弑父夺位,已经继了皇帝位。我看这天下不久将会大乱。”李元霸对李渊说道。

    “元霸休要胡言,弑父夺权之话万万不可再提。一旦被有心人听到,那可是抄家灭族之罪。”李渊看了看四周发现没有人,才放心的小声对李元霸说道。

    其实并不是说李渊胆小怕事,如果真的是那样,他也不可能成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但是这隔墙有耳,还是不得不防的。

    “我知道父亲担心什么,忠君爱国本应是臣子之责。但是这杨广行逆天之举,篡夺帝位。你认为其他杨氏子孙会,就此善罢甘休吗。”李元霸说道。

    “皇上虽然年轻,但是也是先帝众多皇子中,战功最为卓越的一位。就算是其他皇子不服,发生叛乱也会在短时间内就被压制下去。”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