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隋唐第一好汉 >

第130节

隋唐第一好汉-第130节

小说: 隋唐第一好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昨晚我用河图洛书推演天机。却发现一切已经不是那么明朗,天机已经混乱无法推断。只有在大劫之时,才会天机混乱。看来天下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杀伐之战。”徐茂公对李元霸说道。

    李元霸没有想到,如今连河图洛书,都无法推演天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发生这样的事。第一,有圣人出手搅乱天机。第二便是天道出手遮掩天机。让世间的一切变得不那么明朗,这时就连圣人也很难,算到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而此时李元霸更加觉得,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大。毕竟封神之后六位圣人,都入混沌之中修行。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出手遮掩天机。

    “三哥,如今我的手中已经有了,杀伐之器十二尊铜人。只要我们在得到禹王九鼎,将禹王九鼎重新合并成乾坤鼎。我们就有了镇压气运之宝。那是我们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李元霸对徐茂公说道。

    “昨日听师父说,那张地图已经有了眉目。估计这几天就会有结果,到时我们便可派人前去寻找。只是不知应该派何人前往才比较适合。”徐茂公说道。

    “裴元庆,有进入秦皇陵的经验。并且还拿回了雍州鼎,所以他是最合适的人选。”李元霸对徐茂公说道。

    “虽然裴元庆是最佳人选,但是让他去寻找禹王九鼎,感觉有一点大材小用。凭借他的战斗力,在战场之上对主公的帮助应该更大。”徐茂公觉得裴元庆,更加适合冲锋陷阵。

    “正因为裴元庆武艺高强,所以让他去才是最稳妥的。如果我没有猜错,此时应该不止我们,在寻找禹王九鼎。估计其他人也会得到相应的提示。这就是天道的安排,真正的用意就是让人间互相杀戮。”李元霸说道。

    为什么让裴元庆前去,原因正如李元霸所说。如果与其他人派出的队伍相遇,如果带队之人武力不能碾压对方。那么就算得到了禹王九鼎,也很难运回来。但是有裴元庆在,那可就不一样了。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说袁天罡请李元霸到道观去。李元霸知道这个时候,师父让自己过去,绝对是地图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于是与徐茂公二人,起身向后宅道观而去。

    还没有看到袁天罡,就看到红拂女在教授两个小丫头。看着两个小丫头,那一副认真的表情,以及额头上那丝丝的汗水。让李元霸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学艺时候的辛苦。

    李元霸给了两个小丫头,一个鼓励的眼神,并没有打搅他们学习。而是和徐茂公径直走进了道观。

    道观中袁天罡和李靖二人,一脸兴奋的继续研究着。看到李元霸二人进来后,袁天罡说道:“怪不得我们一直研究不明白,原因问题竟然在这里。”

    袁天罡说完,便在地图上指给李元霸看。原来袁天罡和李靖认为,这个地图应该是禹王时期的。所以遍查典籍,找到了禹王时期的地图。并且与现在的山势地貌进行对比。但是最后他们发现,这样竟然是错的。

    要不是李元霸得到了雍州鼎,估计袁天罡和李靖,还仍然是一无所得。因为自从李元霸,得到雍州鼎以后。袁天罡发现地图有了变化。代表雍州鼎的那幅地图,竟然与以前完全不同了。而所显示的地方正是济南府。

    这就说明了这副地图,并不属于任何一个时期。它会跟着九鼎的位置变换而变化。也就是说无论山势地貌如何改变,这份地图显示的永远是现在。

    李元霸听了袁天罡的解释后,也不由的感到吃惊。就连后世的全息地图,都无法做到的实时更新。在禹王时期竟然做到了。

    “既然如此,那师父可曾推算出,其他八尊禹王鼎所在的位置。”李元霸对袁天罡问道。

    “如果为师没有推断错误,这青州鼎应该在泰山玉皇顶。”袁天罡对李元霸说道。

    “师父,泰山距济南府近在咫尺。明日我便带人前往泰山玉皇顶。一定要把青州鼎取回来。”李元霸说道。

    “元霸,此事易早不易迟。免得中间横生其他枝节。而且贫道发现,这禹王九鼎互相之间有着联系,如果找不到青州鼎,其他的就很难找到。”李靖对李元霸说道。

    经过袁天罡和李靖的研究,二人发现只有得到一尊鼎后,下一尊鼎的踪迹才会显现。否则就算你将这地图看穿,也是无济于事。

    第二天一早,李元霸以前往泰山游玩为名。带领着贪狼密卫以及徐茂公,便向泰山出发了。毕竟这里是李元霸的封地,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有其他事情发生。也就是说,只要李元霸得到青州鼎,有没有人可以从他手中夺走。所以李元霸并没有,带过多的人马。

    这泰山乃五岳之首,由五岳独尊之名。山势大气而磅礴,是历代君王封禅之地。镇守泰山之神,乃是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这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不仅仅是泰山之神。同时还掌管着,阴曹地府一十八层幽冥地狱。可以说是凡间界,权力最大的神。

    所以到了泰山,必须要参拜,这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李元霸自然也不能落下这个过程。于是众人先赶往东岳庙,拜祭了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然后一路游玩赶往玉皇顶。

    玉皇顶才是李元霸了真正目的。但是李元霸只知道,青州鼎在玉皇顶上,但具体在什么位置,却还不得而知。

    (本章完)

第270章 香炉与神鼎 狻猊得解脱() 
    李元霸一行人来到,泰山之巅玉皇顶上。可以说将整个玉皇顶搜查了一遍,也并未发现有什么地方,可以藏匿青州鼎。

    “公子,雍州鼎藏在秦皇陵中。那是深埋于地下,难道这青州鼎也是一样不成。”李贪狼猜测的说道。

    “这玉皇顶上到处是岩石,根本不可能将青州鼎藏于山中。唯一可能性比较大的,便是在山中悬崖峭壁上留有山洞。”李元霸说道。

    “公子,我们可以用绳索拴在玉皇顶上,然后沿绳索而下,检查峭壁之上是否有洞穴存在。”李贪狼对李元霸说道。

    “这泰山之巅四周的悬崖峭壁,高达万丈。我们哪里有那么长的绳子,而且这样做的危险系数太大。”李元霸没有同意李贪狼的提议。

    “主公,天就快黑了。看来今天是没有希望找到青州鼎了。不如我们找个地方,歇息一晚吃些干粮。明天早上再继续寻找。”徐茂公看了看,就快要落山的太阳,对李元霸说道。

    “今日我们就在这玉皇观中休息,但是各位切记,不可做出有辱神明之事。”李元霸对众人交代道。毕竟此时天维之门以开,李元霸真的不知道,如果哪个人一不小心。得罪了这玉皇观中的玉皇大帝。会不会也如同西游记中,凤仙郡郡守一般。

    众人开始忙着准备晚餐,李元霸与徐茂公二人,信步于玉皇观中。一边欣赏着玉皇观中的雕龙画凤,一边东一句西一句的聊着。正在这时,李元霸识海中的崆峒印,突然有了反应。

    这不由得让李元霸高兴万分,因为李元霸心里明白。这崆峒印不会无故异动,如今崆峒印有了反应。这说明很有可能,青州鼎就在这附近。

    李元霸心念一动,崆峒印便出现在了自己的手。然后李元霸双手托着崆峒印,在大殿之中漫步的行走。依靠崆峒印的感应,去找青州鼎的所在。

    李元霸发现崆峒印的反应越来越大,那就说明自己,距离青州鼎越来越近。最后当李元霸来到,玉皇大帝塑像前的时候,崆峒印竟然直接腾空而起,脱离了李元霸的双手。

    只见崆峒印在玉皇大帝塑像前,不停的旋转。随后崆峒印上的一条金龙,龙嘴张开将龙珠吐了出来。这颗龙珠不偏不正的,刚好落站玉皇大帝塑像前的,那个巨鼎之中。

    这口巨鼎在玉皇观中,存放了不知多少年,每日都有人前来烧香。就连皇帝泰山封禅之时,也会在这巨鼎之中插上巨香。

    只见龙珠落入巨鼎中后,巨鼎也有了变化。原本巨大的身体开始慢慢的变小,最后缩到只有巴掌般大小才停止。在看这巴掌般大小的鼎,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青州二字。

    “没有想到,堂堂的青州鼎,就放在了世人的眼前。不知有多少名人来过这里,可惜却没有看出丝毫破绽。”李元霸感慨的说道。如果没有崆峒印的异动,李元霸也不会想到,青州鼎竟然是,玉皇大帝塑像面前的那烧香的巨鼎。

    “世人哪里能够想到,他们每日烧香的香炉。就是大名鼎鼎的,禹王九鼎之青州鼎。那些来泰山封禅的君王,也同样见过这青州鼎。可是却没有人知道它的价值。如果那些君王知道,不知道会后悔成什么样子。”一旁的徐茂公感慨的说道。

    这时李元霸将崆峒印收回识海之中,伸手将飘浮在空中的青州鼎拿在手中。等青州鼎入手的那一刻,如雍州鼎一般的事情再次发生。裂痕再次出现在青州鼎上,然后一道真灵从青州鼎上飞出,没入到李元霸的身体中。随后青州鼎也变成了乾坤鼎碎片,进入了李元霸的识海。

    “多谢主公救我脱困,狻猊今生今世定然唯命是从。”一个声音在李元霸的耳边响起。但是李元霸知道,这个声音来自于自己的体内。因为此时的狻猊如同睚眦一般,都依附在自己的身体之中。

    虽然龙之九子,因为李元霸的原因得以脱困。但是他们肉身已毁,如今剩的只是真灵而已。所以他们只有依附在,李元霸的身体之上。也就是说李元霸生他们生,李元霸死他们亡。

    “你们放心,我李元霸终有一日,会为你们重塑肉身。”李元霸利用神识对睚眦和狻猊说道。

    “多谢主人,只要主人可以为我们兄弟重塑肉身。上天下地我们兄弟为主公打头阵。”李元霸的耳边传来了睚眦的声音。

    “你们兄弟都被困于禹王九鼎之内,你们现在已经脱困,不知与其他兄弟可有感应。是否能够找到他们的所在。”李元霸问道,如果真的可以通过龙之九子,找到其他七尊禹王鼎。那李元霸可就真的赚到了。

    “主公,当年我们被禹王封印于九鼎之内。禹王九鼎乃乾坤鼎所化,所以他将我们兄弟的气息完全的遮挡。不要说现在能否感应到他们的位置,估计就是他们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感应不到。”狻猊的声音在李元霸的耳边响起。

    “主公,虽然我们不知道其他兄弟身在何处。但是有一点,还请主公记下。我们兄弟九人各有喜好,被封印在禹王鼎中后。禹王九鼎也同样沾染了,我们兄弟的喜好。也许这也算是一条线索吧。”睚眦的声音再次传来。

    这句话对于李元霸的帮助真是太大了。虽然他们不能给出明确的位置,但是却可以给出寻找目标。至少不用像今天一样,将整个玉皇顶搜了一个底朝天。

    “三哥,龙之九子喜好不同,睚眦嗜杀喜斗。所以雍州鼎出现在秦皇陵中,与十二尊铜人为伍。而狻猊喜烟好坐,所以青州鼎变成了香炉。”李元霸对徐茂公说道。

    听到李元霸的话,徐茂公想了想说道:“主公的意思我明白了,只要我们根据龙之九子的不同喜好。再配合地图所示的位置,便可以轻易的得到,剩下的七尊禹王鼎。但是唯一有一点,就是我们不确定。龙之九子分别被封印在,哪一尊禹王鼎内。”

    “就算我们无法确认,其余的龙子,被封印于哪一尊禹王鼎里。但是我们大不了,按照他们每个人的喜好,逐一排查一遍。即便如此我们也会节约很多时间。”李元霸对徐茂公说道。

    (本章完)

第271章 诸侯齐反隋 发勤王之师() 
    得到了青州鼎,李元霸也没有心情,再在泰山游玩了,于是便带着众人回转济南府了。毕竟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李元霸安排。

    回到济南府后,李元霸来到袁天罡的道观。将自己得到青州鼎的经过,和袁天罡及李靖说了一遍。

    当袁天罡听到李元霸的解释后,也觉得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与此同时袁天罡告诉李元霸,下一尊禹王鼎的位置,已经显现出来了。那就是扬州鼎,所在位置扬州城。

    李元霸没有想到,第三尊禹王鼎竟然是扬州鼎。而自己下一步的行程正是扬州。天子擂李元霸无论如何,都是会去参加的。而李元霸此行的目的,并不是夺得传国玉玺受杨广禅位。而是配合杨林,尽最大可能的,将各路反王留在扬州城。

    如今李元霸的封地,都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春耕。俗话说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所以春天是百姓们忙碌的季节。而在这个忙碌的季节,整个大隋天下,却不是那么的太平。

    首先是杨玄感,再次向天下发布诏书,邀天下各路群雄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