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

第45节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第45节

小说: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冠英:“你现在气色很好,不能说全是这些农家产品的功劳。最起码增强了食欲,提高了抗病能力。”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九章 买玉米() 
王晓叶:“我也有这感觉。觉得身上有劲儿了。”

    董冠英:“真的多谢谢这个小朋友。定个日子让她把大人叫来,我好好请请他们。”

    王晓叶:“我说过几次了,这不,一直没带来。还有,她有个小妹妹,都说长得与我一样,真想见见她大人是个什么模样。”

    董冠英:“怎么,你们交往了这么长时间,你还没见过她的大人?”

    王晓叶点点头:“这孩子一身秘密,总是说她母亲就在一边儿等着她,给人的感觉也是离着不远儿,就是不领了家来,好像有什么事呀似的。”

    董冠英:“能有什么事?农村妇女,不愿多见人呗!那就多给她些东西,让她给大人捎回去。”

    王晓叶:“咱能有什么,我想给她大人买身衣服,却不知道尺寸,没法买。”

    董冠英:“你想见她大人还不容易,问清了是哪里的,我开车送你去,到她家不就全见到了。”

    王晓叶:“她始终没给我说她是哪村的。”

    董冠英笑笑:“你们这朋友交的,都赶上地下工作者了。”

    顾欣茹当天晚上就用腊梅送的新玉米面儿煮了一锅粥,果然如小姑娘所说:粥一熟,满屋清香。粥的颜色橙黄,喝到嘴里,甜丝丝香喷喷,比自己的玉米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这玉米真好吃!”顾欣茹赞叹道:“也不知道她们家种的多不多,要是多了往外卖,咱给她换一口袋。反正都是卖给收购站,好赖一个价儿。”

    王贵勇:“不上化肥不施农药,产量肯定低,估计是种来自己吃的,多不了。”

    顾欣茹:“你问问,不多就算喽。多的话,咱就换点儿。留下点儿种子,明年咱也种一小溜儿,留着自己吃。”

    王贵勇:“这孩子挺热心,一问,准换给,我怕她为难。”

    顾欣茹:“哎呀,对一个住房儿的,你怎么这样婆婆妈妈起来啦,不就说句话嘛,行就行,不行算拉倒。人家少了自是不换给你,你当你是金口玉言啊,说一不二。”

    在妻子的“威逼”下,王贵勇只好向腊梅开口。

    “你给的新玉米面煮出粥来特别香甜,跟老常年下的玉米差不多,你家是从哪里淘换来的这品种?”王贵勇委婉地问道。

    腊梅:“是我爸爸淘换来的,我们种来自己吃,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勇爷爷,你要是吃着好吃,就给我说一声,我供着你们吃糁子。”

    王贵勇:“你们也是种着自己吃的,能种多少?”

    腊梅:“你还不知道哇,这时人们不光吃玉米面儿,种点儿就吃不了。”

    王贵勇:“你们吃不了的干什么用呢?”

    腊梅灵机一动,便满嘴里跑开了舌头:“我有个亲戚给超市送玉米面儿。为了保住这个财路,年年他都买我们的这种玉米,掺在杂交玉米里磨。

    “这样,玉米面的成色显好,人们吃着好吃,都愿意买这个超市里的粮食。我的亲戚每年也能挣不少钱。”

    王贵勇:“既然这样,那,我给你换点儿行不行。就是用我家的杂交玉米,换你磨面子的这个品种的?”

    “可以,你想换多少都行,我家不少。再怎么说我住着你的房子,咱的关系比他近。”

    心里话:你是我的亲弟弟,说什么我也得满足你。虽然有点儿亏队上的社员们,但明年就是大饥荒,有粮食吃已经不错了,也算对自己冒雨抢收的一种酬劳吧!

    “勇爷爷,还有,你家的玉米都是往哪里卖呀?”

    王贵勇:“年年都是卖给来收玉米的,是附近粮店上来收的。”

    “我这个亲戚还让我给他买些,等你的玉米干了,你能按收购价卖给我一些吗?过了秤就给你钱。”

    如果能在这里买太好了:王贵勇是自己的亲弟弟,无论价格高还是价格低,肉烂在锅里,现实、前世一家人,也就没有吃亏沾光这一说了。

    腊梅最怕的是人们欺负她年龄小,没有大人跟着,大笔买卖,卖主在价钱、斤秤里糊弄自己。

    再说,三、四千斤玉米,她也无法在卖主的眼皮底下弄到空间通道里。雇人运又得花一笔费用。

    能以在弟弟这里买,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王贵勇:“可以,只是这样你得倒两回手,不如你给我说个数,我留下,他来拉的时候,直接从我家里拉就行。”

    腊梅赶紧满嘴跑舌头:“他不知哪会儿来。咱还是把粮食先过秤,算好账以后,放到我那里吧!他多会儿来,多会儿拉,就不麻烦你了。

    “不过,你得给我晒干点儿,贵一分二分的也不要紧,别在我那里发霉喽!”

    王贵勇:“这个不用担心。潮了收粮食的也不要。你要多少?”

    腊梅:“你有多少?”

    王贵勇:“三千多斤不到四千斤吧!”

    腊梅心里盘算了一下:队上的嫩玉米卖了两千六百多块,自己卖旧衣裳、倒腾鸡蛋,赚了一千多,合起来也有四千来元,现在正是收购玉米的时候,不如全买成玉米。至于花销,以后挣了再说。

    “我全要喽。”腊梅脆生生地说。

    王贵勇见玉米一次就定出去了,也很高兴:“那好,我晒的干干的,给你留着。这样,我就不用担心收到假币了。”

    腊梅一惊:“怎么会收到假币?”

    “咳,你不知道,”王贵勇立时变得气愤填庸:“现在的假币防不胜防。去年这村里有户人家,卖了两千多斤玉米,给的全是一百元一张的假币。把老太婆都气病了。”

    腊梅:“没报案?”

    王贵勇:“当时不知道,后来存银行去了,才检测出来的。买玉米的不是本地人,早跑没影儿了。咳!一年的辛苦全泡汤了。”

    这是腊梅第一次听说假币的事,不由想到了自己所收的钱:“勇爷爷,假币怎样区别呢?比如说,卖东西的时候,买主给的钱,怎样辨别真假?”

    “我也是才听孩子说的,方法好几种,我只记住了一两个。”于是,便把自己所知道的说给了腊梅。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章 玉米穿子() 
这一晚,腊梅把自己的钱都检查了一个遍,以免给了弟弟王贵勇假币。一想起他那气愤的样子,就知道人们对假币是如何的深恶痛绝!

    还别说,真让她检查出两张百元的假币。

    这一来,手里的钱只剩了三千八百多元了。如果弟弟的玉米有四千斤的话,二百元钱哪里弄去?!

    按照腊梅的意思:掰了队上两千六百多穗嫩玉米,买两千六百斤干玉米还给队上;再把赚的钱买一千多斤玉米,预备着明年闹饥荒时贴补母亲、干娘和王李氏三家,这三家对自己都有恩,不能忘怀。

    再剩下一、二百元做零花用。冬天里没有笨鸡蛋卖了,她存的旧衣裳也多半儿是春、夏天的单衣,冬天里卖不出去。

    想她一具小身体,再能折腾,也折腾不出大钱来。买小吃、日用品用去了点儿,侯万秋还给买了五辆旧自行车,占去一百元。

    自行车虽然也是财富,就放在前世租赁的自己的家里,却不能变成现金。

    无形中亏了二百元钱,这让腊梅很有些沮丧!

    现实中人们手里没有钱,却也没有假币之忧。腊梅心里的天平不由倾向了现实一些。

    地里的庄稼全霉了,发芽了,再收不回一颗来。

    望着四、五千斤玉米穗儿,队长王贵兰眼里涌出泪花儿:光一百多口人的口粮也不够,还有几千斤的征收任务,今年的蜡坐大发了!

    坐蜡归坐蜡,但节气不饶人。已是霜降,只好割掉秸秆儿种小麦。

    地湿、劳力少,时间紧,翻地施肥是来不及了,只好犁沟犁——贴茬直接播种。

    紧赶慢赶,总算在上冻前把小麦播种完毕。

    由于遇上了秋傻子雨,庄稼丰产没丰收。灾情报上去,又有大炼钢铁占住了整劳动力之说,上面免去了今年的公粮。

    但四、五千斤玉米穗儿,一百大几十号人,差距太大了。

    王贵兰看了看仓库里的粮囤,发现还有一囤陈粮,与新的加起来,省着吃能维持到年。

    过了年还有麦里上交的提留,全要回来的话,也许能维持到收麦子。过了麦就不好说了。

    但麦囤却瘪了下去。用眼估了估,也就五、六百斤,还要过年过节。

    于是,王贵兰果断下达了命令:“从今以后,伙房里再不许蒸馒头,一律改吃玉米面窝头,改善生活就做热汤面。”

    伙食虽然来了个大转变,但人们都能接收。因为已经到了农闲的时候,不卖大力气了,吃的次点儿也无所谓。

    自己起火时,冬天里还舍不得蒸馒头呢!大冬天里喝碗热面汤,暖和又滋润。

    日子一天天过下去。待地里的红薯、白菜、萝卜、胡萝卜都刨回来后,老天爷象征性地下了一场盖住地皮的初雪,冬闲算是正式开始了。

    这时,调到炼钢场的人们也都回来了。原因不是因为下雪,而是没了铁矿源。

    据说,过了秋以后,就一直维持着。为了应付检查,把秸秆、树枝、碎木填进去,上面埋上一层土,让高炉冒黑烟。

    远处里一看,炼钢场干劲十足,高炉个个都着着。

    就在维持不下去的时候,上面传下文件来,说是经过考察,这一带铁矿资源不足,所有炼钢场都停炉,把人力抽调到铁矿集中的地方去。一个队上抽调几个年轻人,其余的都回来了。

    十一队上抽调了五个,这其中就有叔叔王长柱。

    王张氏哭眼抹泪了一番,但这是命令,而且去的都是年轻的,她也只好默认。给王长柱拾掇出一套铺盖卷,送去了省里的大炼钢厂。

    农村半年闲,一点儿也不假。吃上了大食堂的人们,更是闲的“吱吱”滴!队上的吃饭钟声一响,一家全儿就到食堂吃饭。

    吃饱了把嘴一抹,男的到北墙根儿底下晒太阳、侃大山;

    女的回家纺线、织布,做针线活儿。少去了做饭弄菜,多出了做活儿的时间,女红效率明显提高。

    腊梅却是个大忙人。

    收到前世里的四、五千斤玉米穗儿,她得一穗儿穗儿地把玉米粒儿尅下来。前世里倒有玉米脱粒机,但她不敢雇。

    一是她还没有与周围的邻居取得联系,人们也不知道她存放了这么多玉米穗儿。一脱粒儿,就等于露了白,别再让心术不正的人惦记上。

    这些玉米在前世不算什么,但在现实中,却是救命的粮食。

    别看队长想的美滋滋的,从这个时期走过一趟的腊梅知道,麦里上交的提留一点儿也没拉回来,全叫上面要走了。明年的大饥荒已经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

    再就是她的玉米品种与前世的不一样。前世根本就没有人大面积种这种品种,让人们知道了,势必引起猜疑。

    何况,她在这里没有土地,不种庄稼,一下冒出这么多玉米穗儿,人们一准怀疑她是偷的人们滴。

    因为这种种原因,腊梅只好自己亲自往下脱粒。

    现实中生产队上的玉米穗儿是人工打的。玉米穗儿晒干以后,堆在场院中心,队长领着举动棍棒的妇女围在周围,一棍一棍地敲打。

    待把玉米穗儿打花了,就捡出来,扔到一边让老年人尅上面没打下来的玉米粒儿。

    腊梅没这个条件。一是没场地,再就是敲打声太大,势必惊动四邻。唯一的办法是在屋里的电灯底下,用手一穗穗尅。

    一开始是用改锥把玉米穗儿穿成一道一道的破口,然后用玉米穗儿心儿(中间的瓤)一拧,一穗玉米就尅完了。

    但小粒红的玉米粒儿是圆形的,长得又密实,改锥不容易插进去。一个插不好,改锥在玉米穗儿上一划,手上就是一道血口子。

    腊梅扎了几次手以后,忽然想起少儿时用过的玉米穿子。

    玉米穿子就是把一个一尺多长半尺来宽的长方木,在中间做一个能推动玉米穗儿的凹槽。

    再在凹槽的中间斜着钉上一个大钉子,钉子尖儿的长度正好把玉米粒儿刺下来。是老常年农户里用的最多的尅玉米穗儿的工具

    做工虽然简单,但这是木工活儿,腊梅没有木工工具,自是做不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一章 卖胡萝卜() 
她也不敢到现实中去寻找,那样势必引起人们的怀疑:一个住在队部的小傻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