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524节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524节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我们可以先解决苏联这个大麻烦后,再考虑如何对付东联。”老布什看出了里根总统心里的不爽,适时打圆场说道:“杨爵士的天工集团,一直都跟我们的通用、普惠、格鲁曼、洛克希德等企业有着技术合作,在无法查实东联真正的实力底牌之前,最好还是不要跟东联发生军事层面的冲突。”

    “布什局长,这是你们中情局的严重渎职!”里根没再称呼老布什为副总统,而是冠之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职务,“我们对东联的真实底蕴实在是了解得太少了,对此,你们情报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雪特!法克!

    特么的马后炮谁不会放啊!

    杨大爵士跟美国企业之间建立的深厚友谊那是全世界都知道的。而且杨大爵士也一直跟美国政府保持着友好关系。不然的话,美国政府怎么可能对他统一全缅甸坐视不管?

    是谁在放任北缅持续坐大的?难道我们中情局没向你这个总统提交过关于北缅未来发展潜力的详细调研报告?又是谁说过要让北缅成为华夏将来的制约力量?

    杨约翰当初在华夏担任国防科工委主任期间,就已经通过华夏政府的渠道开始跟苏联暗地里勾勾搭搭,为此,我们中情局难道没向你这位总统先生发出过警示?

    。。。

第696章 懊悔不已的美帝!() 
早在北缅宣布独立建国的时候,美国的情报机构,包括兰德公司为首的智库机构,就对北缅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作出过分析和预测。︾

    只不过当时白宫的幕僚团都认为,一北一南两个分裂的缅甸,更符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因此,美国政。府才会承认北缅政权的合法性,并且还跟北缅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而以北缅那个时候薄弱得几乎为零的工业基础,美国政。府也不认为杨大爵士能在北缅折腾出什么大乱子,充其量是这个华夏最大的红色资本家想在缅北地区给他那支磐石雇佣军私人武装找块地盘,进而在这个独立王国逍遥快活。

    这种情况,随着杨大爵士在华夏境内接连遭受政治打击,最终失去所有官方职务,就更让白宫的幕僚团认为扶持杨大爵士在缅北称王,有利于美国在将来对华夏这个新盟友的控制。

    要知道,以美国在华夏境内暗布的情报网,是完全可以肯定杨大爵士与华夏政。府的冲突,绝对不是在唱双簧演给他们美国人看,而是实打实的政见分歧和利益争夺造成的。

    华夏政。府开始打压天工集团在华投资企业,迫使杨大爵士把天工集团旗下的大批资产向华夏西部和北缅转移,这也是美国政。府乐于得见的。

    因为没有了天工集团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美国在华投资的公司就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资源。而且在这件事上,美国政。府还很不光彩地当了回幕后推手。

    而华夏政。府关停下马大量军事重工项目,大举实施军转民政策,全力发展轻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这同样也是白宫希望看到的局面,这意味着华夏对美国的技术依赖性将会越来越强。

    对于杨大爵士想把北缅打造成一个初级工业化国家的举措。美国的情报机构不是没有察觉。只不过,白宫所有的幕僚们都断定,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想在缅北那种工业基础为零的地方建立初级工业化体系,完全是痴人梦想,除非上帝显神迹来帮他。

    工业化。可不是那么好玩的。否则的话,这个世界就不会只有那么几个少数国家能完成国家工业化建设,而且这几个国家都经过了长达百年的发展时间。

    再说了,以西方资本家的思维,他们也不会认为杨大爵士会愚蠢的傻到耗尽他的个人财富去建设一个赤贫落后国家的工业体系。是以他们都认定杨大爵士只是不想让他的私人王国那么落后难堪,等他折腾得累了,烦了,自然也就会放手了。

    杨大爵士从华夏境内大量移民,这个举措也没有触及美国政。府那根最敏感的神经。因为。北缅的政体基本上是按西方资本主义模式,鼓励私人拥有财富,而且还在北缅国家宪法中规定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无论怎么看,白宫都认为杨大爵士都没可能跟华夏政。府尿到同一个壶里去。不仅如此,白宫还觉得杨大爵士控制的北缅,说不定在将来会变成分裂、肢解华夏的一个重要诱因。

    美国人的思维并没有错,错的是杨大爵士真的有个“上帝”在帮助他。

    北缅的国家工业化建设,不仅不差钱。而且在产业合理布局和技术升级方面没有浪费过任何一点资金和资源。

    特别是英国、联邦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的大量资本涌入北缅后,北缅的工业化进程似乎一直都在一条正确的快车道上突飞猛进。

    等到美国的情报机构和白宫幕僚团在突然间都意识到这一点后。已经晚了,根本就没法对北缅叫停。

    基于这种情况,美国政。府只能暗中授意温奈的南缅政。府军想办法给北缅添点乱子。谁知道温奈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不但没能给北缅添堵,反而让杨大爵士找到了正当理由,一举将南缅军政。府给荡平。统一了整个缅甸。

    可以说,之前的北缅,完全是在美国人的眼皮子底下,看着它从一个强壮的婴儿,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一个接一个“三级跳”,迅速发育壮大成今天的东联,一个在经济、军事和政治领域都有底气对美国说“不”的新生代亚洲强国。

    这颗由美国政。府自己种下的苦果,当然得由他们自己咽下去。可如果里根总统非得把这笔帐算到中情局头上,老布什肯定不服气。

    只是现在当着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面,老布什怎么着也得给里根一点面子,没法直言顶撞这位白宫的现任主人,只能选择沉默。

    虽然说老布什只是在名义上兼着中情局局长之位,中情局实际工作都是由副局长威廉。约瑟夫。凯西在负责,但老布什对中情局的控制力度却是相当的大。按说他此刻完全可以让凯西副局长来背这个黑锅,可老布什显然不想如此没有担当,否则将来谁还愿意替他做事。

    入眼老布什低头沉默,里根也很快意识到自己当着外人的面这么说布什副总统有点过了,于是语气稍微转缓,叹然问道:“副总统先生,我想知道,东联还有什么重要的核心技术是我们不知道的?”

    老布什略作沉吟,抬手示意台下播放幻灯片的助手切换镜头。

    很快,投影屏幕上显出几张清晰度较高的大型船坞照片。

    “这是我们的侦察卫星在实兑上空拍摄到的一座没向外界开放过的秘密船坞。”老布什么神情肃然地解说道:“经过我们的专家分析,这座大型船坞至少可用于建造十万吨以上的大型船舶。为了查清楚这座秘密船坞在建造什么样的舰船,五年中我们前后共牺牲了十六名优秀的情报人员,最终也只是确定这个船坞内在造航母。至于这是一艘什么型号的航母,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说到这里,老布什有意无意地朝撒切尔夫人瞟了一眼,稍作停顿后继续说道:“根据中情局掌握的情报,杨约翰爵士从得到英国海军退役的那艘皇家方舟号常规动力航母之后,就一直在着手航母的设计和研发。

    杨爵士在华夏担任国。防。科。工。委期间,曾经主导了华夏第一艘轻型航母南海号的制造工程。位于实兑的天石船舶重工集团,不仅拥有人数众多的原华夏籍船舶制造工人和工程师,而且还从欧洲招揽了一大批优秀的船舶设计和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我们怀疑这些欧洲来的造船工人和技术人员很可能混入了不少苏联人。

    因此,我们推断,东联很可能已经掌握了成熟的现代航母制造工艺和技术,而这也是为什么苏联会选择跟东联合作共同建造乌里扬诺夫斯克级核动力航母的一个主要原因。”

    “东联的确已经掌握了独立建造大型常规动力航母的技术和工艺。”撒切尔夫人显然有着更可靠的情报来源,不动声色地接话说道:“这些年天工集团并购了三家英国造船企业,并且在三年前就完成了对那艘杨约翰男爵号常规动力航母的现代化改装,据可靠情报,这艘改装后的杨约翰男爵号,可搭载72架天狗ii型舰载机、2架t…2天鹰预警机及12架反潜直升机,每一分半钟可弹射起飞一架天狗ii型舰载机,实战能力一点不下于我们的无敌级航母。

    照片上的这座秘密船坞,就是东联尝试制造的第一艘大型常规动力航母所在的秘密生产地。据我们的内线传回来的确切情报,这艘航母是以美国海军的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为蓝本,其标准排水量为58200吨,满载排水量达75400吨,舰长约324米,舰宽约40米,吃水约11米,其动力装置为4台蒸汽轮机,最大功率约为210兆瓦,最大航速为34节,以20节航速巡航时可连续航行360小时,12500海里。

    这艘航母的飞行甲板长约为319米、宽约77米,拥有4台飞机升降机和4座蒸汽弹射装置,设计搭载30架歼十五b舰载机、30架天狗ii舰载机,4架t…2天鹰预警机,12架长弓iii型通用直升机和劲弩ii反潜武装直升机。按其设计每隔30秒即可弹射1架舰载飞机升空。如果这艘航母建成加入东联海军服役,配合他们最新型的055导弹驱逐舰和054导弹护卫舰,在印度洋,只怕你们的第五舰队也难以与其争锋。”

    “撒切尔夫人,如果东联不是得到了你们英国人的技术支持,他们是没可能独立设计制造这种能比美我们小鹰级的重型航母。”老布什明显有点酸溜溜地望着对面坐着的英国铁娘子说道:“不然的话,英国的情报同行,是不可能掌握如此确切的情报资料。”

    “我说过,天工集团收购了我们三家型造船厂。”撒切尔夫人不置可否地淡然说道:“天石船舶重工集团的总工程师维特拉姆,曾经是朴茨茅斯造船厂的副总工程师,参与过皇家方舟号航母的设计和制造。另外,东联的海军,可以说是我们的皇军海军带出来的徒弟。”(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第697章() 
从撒切尔夫人的话中,老布什和里根都听得出来,这位英国的铁娘子首相现在已经是摆明铁了心要借助与东联的经济和技术合作,让英国变成“多极化世界”中的一个“极”,重显昔日大英帝国的日不落荣光。%%,

    这并非是老布什和里根多心,而是撒切尔夫人的确话里有话。

    “东联海军是英国皇家海军带出来的徒弟”,这么一句话从英国现任首相的嘴里说出来,怎么可能不耐人寻味?

    如果徒弟被人欺负了,当师傅的会不会替这个徒弟找回场子呢?

    前不久这位铁娘子还在为如何阻止东联的克拉运河计划而帮美国政府出谋划策,这特么的连二十四小时都不到,怎么就突然变卦了呢?

    里根这会儿心里别提有多腻味了。他从来没想过,以美英长久以来的坚定同盟关系,撒切尔夫人会不跟他站在同一条阵线。

    该死的多极化世界论!

    里根现在几乎可以肯定,当今世界格局,在杨大爵士提出让世界多极化发展这个理论的那一刻起,已经开始发生不可测的变化。

    若是连英国政府都支持东联成为第六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里根真不知道接下来还能有什么好办法以阻止东联的这一阴谋得逞。

    似乎能感觉得到里根内心的纠结,撒切尔夫人深深地叹息着摇了摇头,很是认真地望着对方,正色问道:“里根先生,为什么美国就一定要与东联站在对立面?仅仅是因为那条还没有影子的克拉运河?还是你觉得东联挑衅了美利坚在世界的权威,让你们丢脸了,所以想着要教训一下东联?”

    见里根欲言又止。撒切尔夫人没容里根接话,紧接着语气郑重地说道:“总统阁下,我觉得你现在的心态有问题!或者说你现在的思维陷入了一个误区。我们两国当前的重心是欧洲,为了保持跟苏联部署在欧洲的重装军团均衡对抗,我们每年都要投入巨额军费开支以确保我们不处于劣势。

    我们都已经深深感到吃不消,我相信安德罗波夫也一定有此同感。而且这些年苏联为了保持其每年庞大的军费。可以说是尽一切手段对他们的东欧同盟进行各种盘剥和压迫,使得那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对苏联早已怨声载道。

    我们只需要稍加利用这些东欧国家的内部矛盾,就有很大的机会让这些国家倒向我们。这是分化瓦解苏联在欧洲的同盟最有利的时机!在这个问题上,我和总统先生很早之前就已经达成过共识,而且我们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进行不懈地努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