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312节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312节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由于台湾当局单方封死了两岸和平对话的大门,只有杨卫平才有能力充当两岸高层之间的桥梁,行破冰之举。

    杨卫平将上一世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体模式,详细地跟蒋孝武说了一通,特别是将特区基本法的立法,作为重点。

    台湾特别行政区是华夏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台湾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台湾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台湾永久性居民依照基本的有关规定组成,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

    台湾特别行政区境内的土地和自然属于国家,由特区政府负责、使用、开发、出租或批给个人、法人或团体使用、开发,其收入全归特区政府支配。

    中央人民政府负责与台湾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华夏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在台湾设立机构处理外交事务。中央人民政府负责台湾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台湾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维持台湾特别行政区的社会治安。

    中央人民政府派驻台湾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不干预台湾特别行政区的地方事务。台湾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必要时,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请求驻军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

    驻军人员除须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外。还须遵守台湾特别行政区的法律。驻军费用由中央人民政府负担。

    ……

    杨卫平说得很细,蒋孝武则听得很认真。一边听一边不时的陷入深索状,频频点头。

    “孝武兄。我知道现在你们对大陆还存在许多的误解。”杨卫平边边打开面前茶几上的雪茄烟盒,取出两支烘烤过后,二人一人点燃一支,肃然说道:“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有时候眼睛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相,更何况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我刚才说的这个特区基本法。不仅可以适应台湾,将来还能在香港和澳门依法实施并执行。关于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相信蒋公同样是眼里容不得半点砂子。

    一国两制的政体,以及基本法的草案,我希望孝武兄回去后,跟蒋公好好聊一聊。现在华夏大陆正在实施改革开放,欧美许多的国家的大型财团和跨国公司都来华夏投资兴业。这对并完善台湾当前的产业结构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

    国与国之间都不存在永远的仇恨,只有永恒的利益,我相信国共两党之间同样是如此。我们华夏民族在过去的一百年多年历史遭受了太多的磨难和耻辱,实现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深信这完全符合国共两党的根本利益。”

    “请卫平兄放心。我一定将你的话,转达我父亲!”蒋孝武郑重地伸出双手与杨卫平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送走了蒋孝武,杨卫平出入一贯的谨慎原则,派姜铁钢前往故宫历史博物馆来了文物鉴定方面的专家,对龙首和虎首进行了仔细鉴定。

    确定这对龙首和虎首不是赝品,杨卫平才算是将心放肚里。

    外界的新闻媒体,此时已经对发生在华夏京城的那场全球瞩目的订婚盛宴进行了连续报道。

    纳米时代之父,杨约翰博士,与华夏国防科工委主任,华夏人民解放军最年轻的少将杨卫平,两个身份得以融合,引发了全世界政要、商人、军人、科学家等各阶层的热议。

    随着有红色资本家美誉的容氏家族当代掌舵人容义仁高调组建华夏信托投资公司,以及一部分香港大富豪出任华夏中央政协委员,世界各国对华夏从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改革决心,又更加信任了几分。

    要知道,像杨卫平和容氏家族这样的大资本家,也能在华夏大陆政府身居要职,这才过去的社会主义阵营华夏,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春节过后,姚衣林接任了国家计委主任。

    如杨卫平所料想的一样,那些想给他政途升迁设置障碍的政治对手,对教育部的改革基本上就不关心。新设立的国家教委虽然跟国家计委平级,但明眼人都知道,那就是一个适合养老的清水衙门。

    国防科工委增设一个教育司,各省市地方政府的官员基本没一个跳出来唱反调。

    眼前改革开放的力度正持续加大,华夏人的官念正渐渐从原本的官本位,向金本位转变。

    搞教育这么烧钱,且费力不讨好的工作,真没几个对它感兴趣。

    九年义务制教育要国家掏钱,养高校更需要国家出大钱,这么一个只知道吐钱而又不到什么明显效益的部门,在绝大多数的官员眼里,属于一个沉重的负担和包袱。

    既然没有人出面给他添堵,杨卫平也懒得主动去惹事挑事。

    华夏大陆东南沿海省份地区的改革开放搞得热火朝天,杨卫平极力争取到手的西部大开发同样进展顺利。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渝、蜀省、贵省、滇省、藏区、陇西、甘省、青省、宁回区、疆维区、蒙区、桂省等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4%。

    979年,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新开工了“十一大工程”,即青藏铁路、宁西铁路、渝怀铁路、西部公路建设、西部机场建设、重渝城市轻轨、涩北西宁兰州输气管线、青海0万吨钾肥工程、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蜀省紫坪铺水利枢纽等。

    与此同时,还开工建设了一批配套项目。现在这些项目都在顺利建设中。

    青藏铁路、宁西铁路、渝怀铁路三条铁路同时开建,使得中央原计划对铁道兵裁员缩编的决议暂时搁置。

    从某种层面而言。如今的华夏大陆,在一首长和四位老帅等军方大佬的默许下,分成了东西竞争的格局。

    原计划于97年年底全部竣工的大三线建设工程。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在发扬三线建设精神的基础上,启动了比大三线建设更为庞大的西部大开发工程。

    可以说,华夏当前的军事重工业和军工从业人员,基本都聚集在西部地区。

    就人力和技术储备方面来讲,现在的西部地区,比东部沿海省份底蕴更为深厚。

    在无力干涉中央向地方分权这一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杨卫平另辟溪径,决定按照太祖爷当初启动大三线建设时的战略构想,在中西部地区构筑一个隐形的国中国!

    东部地区你们爱怎么折腾就去折腾吧,老子集中军方的力量和,在西部另搞一套。到时候东西一对比。你们就知道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对西部地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杨卫平早就制定了明确的规划蓝图。

    从979年年初开始,国防科工委就关于加快发展、培育战略性型新兴产业的,执行了杨主任提出的战略方针,确定的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产业、信息产业、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九大块。

    节能环保产业。包括工业节能、建筑节能、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

    加快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

    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信息技术产业。包括通信络、计算机络、计算机、液晶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等。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络基础设施,推动移动通信、互联核心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

    着重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服务、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包括高速铁路、大型飞机、导航卫星、海洋工程设备等。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

    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

    面向海洋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制造装备。

    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的发现和应用。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

    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电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稀土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等。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

    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产业,包括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

    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在这个指导方针的正确引领下,西部地区这一年多来的技术引进项目,全是往这九大领域重点倾斜。

    瑞士天工实验室构筑的那个全球自由公开技术交流平台,为杨卫平的这个战略型产业研制、布局、发展,了强力的技术。(。)

第403章 杨主任推出的“大杀器”() 
这是一个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还比较落后的年代。

    西部地区相对封闭的地形地貌,相对保守闭塞的社会人文环境,为杨卫平的西部战略构筑了一道天然的隔断屏障。

    这道屏障,可以将东部沿海省份改革开放guog中涌进来的一些堕落腐朽的糟粕文化和理念完全阻挡在“纱窗”之外。

    发扬大三线建设jingshén,是西部大开发中提出的唯一口”“更新最快。

    在西部,当初响应太祖爷提出的建设大三线,备战略荒最高指示,了千千万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学生、知青、知识份子、解放军官兵。

    他们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了三线建设,但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中,却因为无法适应外面的巨大变化,而被时代的潮流淘汰,渐渐沦为社会最低层最穷苦的弱势群体。

    许多曾经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国营工厂、绝秘工程,很多都被人们遗忘,荒废,变得野草丛生,狐鼠出没。

    而今,在杨卫平全力推动的西部大开发中,的三线建设者,包括西部当地的居民和党员干部,重新焕发出了比当年建设三线工程时更为激情澎湃的生机和活力。

    37万铁道兵,如今有近三十万官兵奋战在西部大开发建设的铁路、公路交通一线工程工地。并在重渝成立了华夏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西部开发总指挥部,隶属国防科工委指挥。

    铁道兵,华夏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一个工程技术兵种,包括铁路、隧道、桥梁、建筑、舟桥、通信、工程等部队,它担负着工程保障任务。

    战时,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保障军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平时。主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

    从1948年解放军组建铁道纵队到今天,这支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和共和国铁路大动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绩的英雄的功勋部队,杨卫平是绝对不会让他们淹没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的。他要让铁道兵的j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