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210节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210节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戴着飞行头盔,但他耳中依然能清楚地听到机体划破空气的声音,甚至切风的声响。

    下意识的,杨卫平转头透过机舱玻璃朝外了眼。但见机翼、进气口等位置附近,凭空出现一条线状物体。在这条线的另一边,空间呈明显的扭曲变形状态。

    “哈哈,杨将军,您这次机动得相当漂亮!”耳麦中忽然传来了威廉上校豪爽的赞誉声。

    “上校,能得到你的夸奖,我感到非常荣幸。”杨卫平礼尚往来的回赞了一句:“能成为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上校,你果然是王牌中的王牌。”

    “哈哈,将军,您的飞机,现在至少已经被我击落七次以上了!”无线电里传来了威廉上校的得意笑声:“杨将军,您的飞行技术跟您的战术理论水平可真不是一个档次啊!不过,将军,您对雄猫的了解,确实比我们这些飞了一千五百小时以上的飞行员还要更深刻!

    雄猫果真可以跟敌机进行近距离的空中格斗!中距离的加速抢先攻击同样是可行的,您说的没准,只要掌握了这套空中格斗技术,雄猫就是空中的霸主!”

    “上校,现在的雄猫还不是最完善的雄猫。”杨卫平淡然笑道:“我能清楚地感觉到,我驾驶的这架雄猫,发动机还存在某种缺陷。”

    “将军,您果然是行家。”威廉上校叹然说道:“我总共飞过三十架不同的雄猫,其中有十六架的发动机都出现过不同故障。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反应给了普惠公司,他们现在还没有拿出最佳解决办法。”

    “上校,杨将军说,他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科斯德曼在后面接话说道:“他说只要采用了华夏研制出来的第三代镍基单晶合金,雄猫的发动机将变得更加强劲有力。”

    “将军,我很期待这次的华美军事合作!”威廉欣然说道。

    “当然,我会让雄猫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空中无敌猫!”杨卫平朗声笑道。

    这之后,杨卫平主要以测试f…4标志性的an/awg…9雷达的综合性能为目的。

    an/awg…9雷达,果然没有八十年代换装的休斯公司新研制的an/apg…7雷达强大。

    先进的机载雷达,对军用飞机的性,不亚于发动机。虽说f4a的an/awg…9雷达没有an/apg…7雷达强大,但较之华夏目前仿制改进的意大利fira公司grifo…7型多雷达还是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

    不得不说,美帝现在的航电系统,确实是世界一流的,较之苏联的航电系统强太多了。

    想来,还没有到手的e2鹰眼预警机的电子系统,应该更齐备。

    ……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当中,杨卫平亲自带领着华夏第一航空工业集团的技术团队,对美方交付的第一批24架f4a雄猫进行了系统的测试。

    普惠公司为f4a的tf0…p…42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果然存在的技术缺陷,这24架f4a,就有十五架在试飞过程中发生了发动机不同程度的故障。

    这并非是美**方交付的这批f4a做了手脚,而是事实上,普惠公司制造的tf0…p…42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确实有问题。

    杨卫平知道这是f4a自诞生以来就发生过的质量问题,但这种事他当然不会说出来,而是一口咬定这是美**方有人做了手脚,了水货,是恶意破坏华美友谊。

    如此一来,自然让欧佩利这位cia副局长满头是苞,连声叫冤枉。

    美**方对格鲁曼公司已经交付服役的f4a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全面排查,结果,当然是发现了的发动机故障。

    这期间,飞过英国山猫直升机的杨大主任,自然不会错过亲自试飞驾驶uh60黑鹰,以及ahw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的机会。以他的挑剔眼光,肯定是把美国人交付的这批空军装备贬得一无是处。偏生他说的全是事实,由不得美方技术人员反驳。

    装备到手了,杨卫平当然暗中授意华方技术专家,避开美国人的视线,对f4a,c0h,uh60,ahw四种军用飞机的每一个零部件,进行系统全面的逆向测绘。

    至于f4a采用直通道的二元外压式进气道,以及装配的两台tf0…p…42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杨卫平带着华美双方的动力专家,名正言顺地将之大卸八块,美其名曰我这是在帮你们美国人解决发动机问题。

    对此,美方人员自然是屁也不敢多放一个。

    没办法啊,谁让咱们美国的这批飞机是真的存在质量问题呢!

    该死的普惠公司,美国人的脸都让你们这款垃圾tf0…p…42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给丢尽了!

    这是目前呆在萧山机场内的美方技术人员心**同的怨念。

第271章 全力推进我国航空工业实现腾飞!() 
美国对华大规模军购,这个消息经华美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后,顿时让华苏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现在世界各国都知道,华夏向美国采购大批量f4重型战斗机,ah逆火轰炸机。

    军事和外交方面的事,杨卫平自然是懒得过问,任由华夏外交部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大打口水战。

    美国通用公司和普惠公司,如愿以偿的得到了dz5h单晶合金的整套技术。不过,华夏政府除了得到一批总价值超过二十亿美金的军事装备,还从通用公司弄来了十台f00…p2500燃气轮机。

    美**方对杨卫平提出的改进f4a提议非常重视。经过五角大楼和白宫认真商议,决定跟杨卫平合作,在香港天工高新技术产业园成立一家华美联合航空发动机研究中心。

    这次合作,美国政府明显是留了一个心眼。不是跟华夏政府合作,而是跟杨卫平私人的天工国际集团合作。

    很明显,在美国人眼里,华夏之所以能够成功研制出来第三代镍基单晶合金,是杨大科学家搞出来的。

    众人周知,瑞士的天工实验室,与香港天工国际集团就是一家人。因为,这段时间里,天工实验室进行了项目细分,光学精密仪器和电子类研究项目,以瑞士天工实验室为主,冶金、机械、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则以香港天工实验室为主打科研方向。

    自从杨卫平主管国防科工委以来,他一方面整合华夏国内的精密机床制造业和航空工业,一方面不断地分批派遣国内的科研技术人员前往瑞士天工实验室。这样既充实了天工实验室的人力,又可以让华夏国内的科研技术人员开拓眼界,学习经验。

    在亲自接收了美军第一批空军装备后,杨卫平将后续工作全部交由邹华负责,他本人则带领原ws6项目组的技术团队,窝在长安飞机发动机制造厂里面,全力以赴猛啃美国通用公司的f00…pw…00和普惠公司的tf0…p…42。

    对华夏空军的发展,杨卫平早就提出了新的理念。绝对不能再向以前那样先设计飞机,再来搞发动机。必须先把航空发动机搞出来,再根据发动机的功率,设计相应的机型机种。

    杨卫平现在带领的这个团队,不仅集中的原ws6项目组的技术骨干,而且将歼八项目组也从奉天迁来了长安。

    歼八立项之初,就是作为高空高速高机动战斗机定位。不过,杨卫平对八爷有了改进方案。

    战斗机的外型设计和机气动布局,应该是围绕着发动机来进行。八爷那252米长的苗条娇躯,实在不适合高空高速突防战斗机的定型。

    在杨卫平心目中。八爷的发展方向是朝隐身方面发展,改变高空高带拦载作用。重点保障隐秘发展的高空高速高航程高隐身战突防战略机种。

    往后0年,美俄空军战略不一样,所以能飞2万5千米以上高度的战机再没发展出实用的。反正目前还没几架八爷入役,可以将方楞型的整体外观向圆弧翼身融合方向进行研制,将来这款机型可以作为华夏空军的秘密杀手锏。

    当然了,现在美国和苏联都知道华夏在研究八爷,杨卫平肯定得搞十来架高空高速拦截当成主力机来忽悠外界。

    计划经济的优势。再一次得到了体现。

    对国防科工委的指令,奉天飞机厂和奉天航空研究所没有怨言,一切以国家需要为原则。干部职工,全都卷起被窝铺盖,提上行李,搬进了长安飞机制造厂。

    长安飞机制造厂原本生产的运八,被杨大主任一声令下,给叫停了。

    运八技术团队被整合进了运十项目组,更名为“大飞机项目组”,代y20工程。全体人员现在都迁到了成都飞机制造厂,将一架c0h全部拆了,进行逆向测绘。

    原哈尔宾飞机工业公司的直六研发团队,现在也被杨大主任调到了昌南飞机制造厂。

    昌南飞机制造厂现在已经被国防科工委确定为直升机专业制造企业,华夏直升机设计研究院、常州飞机制造厂、昌河飞机工业公司正在进行的直六生产也被叫停了,技术骨干和高级技工全都迁往了昌南,对uh60黑鹰和ahw超级眼镜蛇进行大解剖。

    华夏整个航空工业领域的精英强将,如今全被杨卫平调动起来,重新整合重组之后,有限的得到了最大的利用和发挥。

    第一精密机床工业集团,目前在董事长史文博和总工程师潘耀田领导下,整合了京城、沪海、奉天、大联、岛青、南济、都成、海青等各大机床制造企业的骨干力量,在京城、沪海、都成组建了三家精密数控机床制造分公司,全力从事精密和高精密机床的制造生产。

    至于超精密数控机床,杨卫平目前没让精密机床工业集团搞技术攻关,路一步一步走稳走踏实了才行。先集中力量完成华夏国内工业企业需要的精密数控机床和高精密数控机床再说。

    如此遍及全国的企业重组,这要是放到后世的市场经济大环境,绝对要让杨卫平头痛得将满脑袋头发全掉光了不可。

    但现在,大三线建设还没有完功,苏联在华夏北部边境陈兵数百万,越南在西南边境不断地寻衅滋事,全体工人阶级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准备打大仗的口,再次被杨卫平在华夏的重工业领域喊出来,没有哪个省市的重工业工厂敢有形式的懈怠。

    杨卫平很明显是要趁分利用现在的国情和国际环境,把华夏现有的重工业全集中到第三线。

    沿海第一线则以轻工业为主,少量重工业为辅。至于外商想在沿海一线投资重工业,杨卫平当然是举双手。

    中间第二线则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食品加工业为辅。

    这个战略大布局,得到了一首长和绝大多数中央领导的。因为杨卫平明确提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们不能把寄望都放在当前的和平环境。

    未来的世界政治格局谁也没法知道。在华夏海军和空军没有发展强大起来之前,我们要随时作好有对华夏深怀敌意的霸权主义国家从沿海登陆入侵我国的战略准备。

    为此,杨卫平对国务院提出了对大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建议:巩固农业基础,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利用地理优势建立能源基地,重点发展冶金、化工、建材工业,充分利用森林。

    这一世,因为杨卫平的存在,华夏的改革开放,不再像上一世那样全力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而是两条腿同时并进,东部沿海发展轻工业,西南内陆华夏重工业核心地带。

    确立了华夏工业体系发展的大方向,杨卫平这才静下心来投身于他的技术最强领域。

    97年月5日。华夏第一航空工业集团总部大楼,也就是原长安飞机发动机厂厂部行政大楼。

    企业形像工程。杨卫平现在没精心顾得上,先把内功练好,再来抓这些面子上的功夫也不迟。

    这栋大楼,还是当年从苏联引进56个项目的时候,按照苏联专家的喜好,采用苏联建筑风格建造起来的。

    会议室小礼堂里,华夏目前最顶级的发动机专家、材料学专家、飞机设计师共聚一堂。

    叶正大、王南寿、陆士嘉、徐华舫、董振堂、师昌绪、高方启、罗时大、刘方启等一百零八名院士、专家和高级工程师人人都手持钢笔。一边认真倾听主席台上杨主任的讲话,一边作笔记。

    “……诸位老同志,与我国取得骄人成就的航天工业相比。我们书空工业已经明显要落后一步。”杨卫平满脸严肃凝重地表情,深沉地说道:

    “我国的航空工业体系,是在苏联的援助下建设起来的。但也正是在别人的援助下,闭塞了诸位当中很多人的思路,遮住了你们的眼光。今天我之所以把大家召集起来开这个会,是因为我们在前段时间的工作过程中,有些老同志的思维意识和所谓的技术经验,将对我们接下来的研究工作造成障碍!

    我国航空工业从业之众,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创建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