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137节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137节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板,新枪。与我手里的这把m6,最大的改进是:枪管改成了刚度较大的重枪管,膛线缠距由05毫米改为7毫米。可以发射屠总指定的那款比利时制造的ss09式5。56毫米枪弹,提高了有效射程和远距离杀伤威力。

    另外,我们增加了三发点射机构,既可单发射击和三发点射,也可以单发和连发射击。

    表尺可00米距离上的高低和方向偏差,取消了枪口消焰器下的开口,射击时可抑制是枪口上跳,卧姿射击时可消除枪口区地面扬尘。

    枪匣后侧抛壳口的后方增加了一个导壳板,抛壳时可防止打击射手的脸部。护木由原来的方形改为圆形,改进了散热器。枪托和握把改用高强度尼龙材料,备有轻便的可卸式两脚架,可以提高卧姿射击的稳定性。

    瞄准装置采用柱形准星和双觇孔照门表尺,大孔用于200米以内的近距离射击,小孔用于远距离射击。提把上还可光学瞄准镜。”

    哈哈哈,不错不错,这基本就是翻版了m6a2嘛!

    嘿嘿嘿!老子可得拿这款m6改进型去美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好好恶心恶心美帝和柯尔特公司一把。

    杨卫平心里暗自不已,亲自动手压了一个弹匣,用站姿对着50米外的枪靶用单发、三发点射、连发射击将弹匣里面的20发北约标准小口径弹全部打空。

    这款发射5。56北约小口径弹的m6a2,可比英军现役的发射7。62毫米北约弹的l2a优秀多了。

    老板精确的枪法,自然赢得了满堂喝彩。

    杨卫平右手拎着手里的新枪,左手在枪身上赞赏地拍了拍,宏声笑道:“非常不错!好枪!比m6a好用多了。老屠,威尔逊中校,你们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我要奖励你们,同时也要奖励为这款新枪作出了努力的参与者!

    有过必罚,有功必奖,这是我们磐石永恒不变的原则!我决定,作为新枪研制计划的负责人,老屠、威尔逊中校,每人奖励十万美元!费利克斯、克雷默等人,每人奖励五万美元!我希望你们今后能在新型武器的改装和研制方面,发扬自主创新的钻研精神和工作作风,再接再励,争取再出成果!”

    老板的大方,当然让在场人都欣喜振奋。

    第二天上午,杨卫平带着十支m6a2和两箱ss09枪弹,回到了内罗毕。

    昨晚就接到他电话通知的修斯菲尔德,在杨卫平刚下直升机没半个小时,也从蒙巴萨赶了过来。

    在得知杨卫平在美军现役制式武器m6a突击步枪的基础上,改良成另新枪后,修斯菲尔德对开发生产这款步枪的兴趣,明显比杨卫平更大。

    “哈哈哈,杨,申请专利的事,你就交给我好了!”修斯菲尔德手持一支m6a2,接连打空了三个二十发弹匣,兴奋莫名地哈哈大笑道:“你手里不是有一张英国国防部颁发的可以专门研制和生产武器的执照吗?我们干脆投资收购一家现成的武器制造公司,就用你的这款步枪,当成公司的第拳头产品!”

    杨卫平很清楚,生产武器,绝对不是一般的人能有资格玩得转的。因为现在全世界的军火生意,都被某些巨无霸级的财团和家族垄断着。外来者想涉足这个领域,如果不被这些寡头们认可,肯定会让你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而这一潜规则,对英国老牌贵族家族菲尔德家族而言,就不是问题了。

    有了这家军火制造公司,杨卫平就有把握在未来华夏军队的小口径制式步枪的研发方面,足够的技术!

第178章 苏霍伊设计局的总设计师来了() 
有了m6a2突击步枪的实用型专利在手,杨卫平基本不用再为磐石安保公司最近十年之内的制式步枪和枪弹操心了。

    他是真没想到屠志强主管的磐石基地能这么快就拿出成果,这样的话,就得将原本打算延后一年才开始着手组建的军火制造公司提早题上日程。

    杨卫平没指望美军现在就会选用m6a2当成制式步枪,大赚一笔。他只希望能通过菲尔德家族的渠道,与柯尔特公司达成专利互换协议。花最小的代价,拿到m6a2的生产许可。毕竟,m6a2有很多设计方面的专利,是以m6为原型,压根就绕不过柯尔特手握的多项专利权。

    军火生意,从来都是暴利。手握全球独一无二的拳头产品,就可以一步步将新成立的天工武器制造股份公司挤生全球军火商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届时,磐石雇佣军,一定要去越南境内狠狠的趁火打劫一把!

    南海上到的那一幕杨卫平猛然意识到,如果祖国不强大,国人,包括全球的华人,就抬不起头!

    连小小的越南猴子都敢在华夏的领海里椣行无忌!若是等到美帝挑起东南亚各国**仇华排华,将来华夏的南海必然重蹈他上一世的复辙!

    国内现在没有给他明确答复,但这并不意味着祖国不接纳他。

    他必须现在就付出实际行动。明年,等邓爷爷上位。他就有充份的准备,可以回国大展拳脚,启动华夏国家大工业化体系的进程!

    把第三代铝锂合金技术公开申请全球专利,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将这一关系华夏航天航空工业的新材料引进回国。而不用担心被西方势力怀疑他的政治倾向。

    这是阳谋!谁也拿他没招。

    将m6a2专利申请和收购一家中小型武器制造公司的事交由修斯菲尔德去处理后,杨卫平安安心心窝在杨氏大庄园里,坐等贵客上门。

    八月的肯尼亚,室外最高气温也没超过摄氏26度。比起亚热带气候地区更显得秋高气爽,相当宜人。

    自从有了杨大科学家在肯尼亚投入巨资兴办实业。肯尼亚原本开始急速滑落的国民工业生产总值,就象是打了鸡血似的,猛然飚升。

    外资很多时候也有跟风的习惯。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杨大科学家是全球公认的纳米时代之父。他在倡导引领了纳米时代降临之后,突然去了非洲投资,很多人都是想当然地认为,杨大科学家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这么一来。来肯尼亚跟进投资的欧美企业一家接一家,把肯尼亚总统乔莫肯雅塔乐得,逢人就说杨大科学家是肯尼亚人民的大福星,久病的身体也好了一大半。

    能让天工产业园和捷安特工业园早一天投产运营,肯尼亚政府上下齐心,问题一律特事特办。

    肯尼亚自96年独立以来。一向重视吸收利用外国资本为本国经济建设服务。964年政府颁布实施《外国投资保护法》。实行以私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私营经济占整体经济的70%。

    在杨卫平的带动下,目前,英、美、德、法等国在肯尼亚投资开设了两百多家公司,投资领域遍及农业、工业、商业、旅游、金融、交通运输等部门。

    这时期。世界经济形势整体都在滑坡,各发展中国家更是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肯尼亚却因为杨卫平的投资,而在逆境中一举扭转不利局面,整体经济全面升温。

    现在,每天都有上千名来自非洲各国的工人、农民、商人和学者申请移民肯尼亚,依然中,肯尼亚成了非洲近十年来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肯尼亚政府对杨大科学家这尊大财神的安全保护也是不遗余力。原来临时设置在杨氏大庄园外围的那支驻军,现在变成了专设警备区警备部队,其主要职能就是确保杨氏大庄园周边一百公里之内的没有安全隐患。

    通往杨氏大庄园的公路,也重新拓宽为双向四车道的柏油马路。

    杨氏大庄园的车辆,都需要经达外围三道关卡的检查。如果没有杨氏大庄园安保中心的电话确认,除非硬闯,否则根本没法接近庄园的大门。

    这天上午八点半,卡列妮娅开着一辆杨氏大庄园内部的路虎越野车,早早来到了庄园最外围的那道关卡,将车停在路边,像是在接什么人。

    五分钟过后,从内罗毕市区方向,驶来两辆黑色的奔驰商务轿车。快接近关卡的时候,这两辆车头都插有苏联国旗和肯尼亚国旗的黑色奔驰轿车,车速减缓,靠边停下。

    卡列妮娅神情肃穆地快步迎了过去,在第二辆奔驰车前方站定,立正敬礼,然后转身小跑着回到她开来的那辆路虎越野车,将车发动,领着后面两辆黑色奔驰,一路畅通无阻地驶过三道关卡,驶进杨氏大院园正门。

    十分钟后,身着一套白色的修身高圆领九粒黑扣中山装的杨卫平,出现在庄园一楼的主会客厅。

    到一身正装的杨卫平从外面进来,在卡列妮娅示意下,原本在沙发上坐着的那三名中年欧洲男人,纷纷起身。

    “老板,我介绍一下。”卡列妮娅严肃郑重地引见道:“这位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远东局负责人普尼列夫将军;这位是苏霍伊设计局总计师伊万诺夫先生;这位是副总设计师西蒙诺夫先生。”

    杨卫平对kgb远东局的特务头子,握手见礼时不过是客套地微笑着点了下头,但是在跟伊万诺夫和西蒙诺夫握手的时候,却表现得格外的郑重和尊敬。

    因为伊万诺夫和西蒙诺夫,绝对是这个时代全球顶尖的飞机设计师和航空动力专家中的两位。

    杨卫平还真没想到苏联政府对这次谈判如此重视,竟然把苏霍伊设计局的第二任总设计师伊万诺夫,后来的第三任总设计师西蒙诺夫都派来了。

    要知道,现在可是美苏冷战时期,苏联政府就不担心美帝的特工,把苏霍伊的总设计师给绑架了,或者暗杀了?

    也不知道是kgb太过于自信,还是压根就没把美国cia的特工放在眼里。

    只是这么一来,杨卫平在感受到苏联政府对这次谈判的高度重视之余,也倍感压力。

    “杨先生,您真是太年轻了!”一头银发梳得整整齐齐的西蒙诺夫,在跟杨卫平握手见礼后,深有感慨地冲杨卫平挑起了大拇指,称赞道:“您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那篇《论先进材料在战斗机发动机上的应用与研究趋势》论文,写得太好了!

    我和我的同事,就您的这篇论文进行过多次的专题讨论,不得不说,在战斗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你的眼光,实在是太独到,太超前了。你们华人有名言,叫‘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精,达者为先’。您的年龄,再次证明了你们华夏人,确实是从来不缺乏天才!”

    “西蒙诺夫先生,您真是过奖了。”杨卫平微笑着示意大家落座,不卑不亢地说道:“我对航空材料和发动机的启蒙知识,源自于我父母遗留给我的一批俄文资料和教材。苏联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能跟来自苏联的同行一起交流和学习,我感到非常荣幸。”

    “杨先生,我听说您对我们正在研发的t…0…首架原型机在整体设计方面有些不同见解。”与杨卫平相邻而坐的伊万诺夫来是个直性子,没跟主人客套绕圈子,直奔主题,表情相当严肃庄重地问道:

    “我想知道,在气动布局和进气道的设计方面,你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猜测,认为我们存在设计缺陷?”

    “因为我知道你们现在设计的这款重型战斗机,是以美国的f5作为假想敌。”杨卫平说完有意无意地朝kgb远东局头子普尼列夫瞄了眼,淡然说道:“我相信以苏联的情报能力,你们应该搞到了f5的相关技术资料。与f5相比,你们的t…0在很多方面都落了下风。因此,重新设计是必然的。”

    “呵呵,杨先生,来您知道的事还真不少。”普尼列夫皮笑肉不笑地望着杨卫平笑道,也不知道这话是夸奖,还是讽刺。

    “我在天工实验室投入巨资成立了专门的发动机研究部。如果对现在各国正在研发的优秀战斗机情况一无所知,我岂不是在闭门造车。”杨卫平不动声色地说道:

    “航空航天领域,是天工实验室的最终目标,设计出最优秀的战斗机,也是我毕生的追求。普尼列夫将军,我听说在情报界有一句名言,‘一个秘密只要有超过三个人知道,这个秘密就不能称之为秘密’,不知这话你觉得对吗?”

    “其实,这话用你们华夏一句古话来形象,更生动。”普尼列夫不置可否地笑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杨先生,您发明的y20合金,我们准备应用在正在重新设计的t0…2,不知您有什么好的建议?”西蒙诺夫没让普尼列夫将话题扯远,显得很虚心地向杨卫平问道。

第179章 苏联专家的震惊!() 
对于苏…27、苏…0系列的战斗机,不论是整体设计布局和参数,还是发动机结构,杨卫平绝对是闭着眼睛也能随手画出来。

    上一世,他回国后几乎有一大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