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师 >

第14节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师-第14节

小说: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额图在心中冷哼一声,这个明珠,还真是到哪儿都不忘收买人心。

    ……

    进城之后,康熙就带着文武官员前往崇政殿,而昭圣和仁宪、钮祜禄氏去了永福宫。

    永福宫是昭圣还是太宗皇帝的庄妃时所居住的宫殿,时隔多年,再次回到盛京,再次住进曾经熟悉而又渐渐变得陌生的永福宫,昭圣心中也不是那么平静。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转折都是在永福宫中发生的,当日的情形历历在目,不由得让她感慨世事无常。

    如今的昭圣太皇太后已不是当初年轻的庄妃了,心里的波动丝毫没有在脸上显现出来。淡定的坐到了主位之上,宣召宗室福晋和大臣们的夫人觐见。

    日头慢慢挪到穹顶中央,又送走了一批朝臣女眷,昭圣揉了揉眉心,声音略带着些疲惫:“外面还有多少人?”

    苏麻喇姑让人端了一盏参茶过来,轻声说道:“上午要见的都已经见完了,老祖宗喝盏参茶,先休息一会儿吧。”

    昭圣接过参茶抿了一口:“皇帝那里如何了?”

    苏麻喇姑说:“皇上今日接见了留在盛京的几位宗室成员,又见了盛京四部的侍郎大人和府尹大人,听小太监说崇政殿内的气氛还是不错的。”

    昭圣淡淡道:“看来爱新觉罗家的这些个爷们儿是安逸的日子过久了。”皇上登基十载,这还是第一次来盛京,这么长的时间,岂能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如今崇政殿气氛很好,可见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把问题捂着。

    苏麻喇姑没有接话,微微垂下头。

    昭圣道:“让厨房给皇帝熬一盏清心降火的甜汤备着。”

    苏麻喇姑朝一旁使了个眼色,便有一个机灵的宫女退下去熬汤去了。

第28章 康熙抵奉(2)() 
钮祜禄氏见太皇太后面有倦色,开口道:“皇上一时半会儿怕是过不来,老祖宗连日劳累,要不先传膳,用了膳再休息一会儿吧。”

    昭圣点点头,皇帝中午肯定是要宴请大臣们的,不会和她们一起用膳。她起身说道:“叫人摆饭吧,翊坤宫妃,一会儿你代哀家去陪陪福晋们。”

    康熙这会儿后宫也是有几个女人的,不过,除了皇后,钮祜禄氏是唯一一个被封妃的,其他那些女人全部都是没有封号的庶妃。以钮祜禄氏的身份,出去接待女眷是足够的,这也是康熙为何在赫舍里氏拒绝之后会点名让钮祜禄氏随行的原因。第一次到盛京巡视、谒陵,总不能随便带一个没有封号的庶妃,平白让底下的奴才们看低了。

    钮祜禄氏起身应是。

    出得门去,她脸上就带上了几分喜色。皇后没来,倒是便宜她了。额娘给她带了阿玛的话,说盛京这边的几位老福晋和赫舍里一族没什么交情,这正是她的机会来了!

    钮祜禄氏此次随扈东巡,心中抱着两个目标,一个就是趁着这两个来月的独宠怀上龙子,一个就是和盛京这边的世家大族增进感情,为他们钮祜禄氏一族增添更多的人脉。因此,对于昭圣的安排,她欣然接受。

    ……

    下午的时候,盛京城的气氛突然变得凝滞起来。以卓奇的官职,是不可能了解到盛京皇宫中发生的事情的,不过托了成记果铺和辉和氏夫人外交的福,卓奇在户部的人缘很是不错,于是他得到一个小道消息,说是圣上原定于下午的召见全部取消了!

    卓奇半是紧张,半是好奇的问:“这是怎么回事?”

    “听宫里传来消息,说是万岁爷长途跋涉,身体有些疲惫。大人们都进宫问安去了,不过听说圣上一个都没让进……”

    对于这话,卓奇很是嗤之以鼻。早晨的时候,他可是偷偷的往皇上脸上看了好几眼的,虽然隔得远,却也能隐约感受到皇上的气色还是不错的,怎么可能这么一会儿就累倒了?恐怕不是疲惫,而是被气着了吧!

    卓奇虽然官职不高,不过也正是下层的小官吏才是消息最为灵通的,四部侍郎应付皇帝的法子他们这些卒子知道得一清二楚,自古以来欺上不瞒下就是惯例了。但凡是皇帝脑子灵活一点,就该知道其中有大问题了。十多年的监管空白可不是说着好玩的!

    于是卓奇道:“皇上在盛京这段时间哥几个都注意着点,别自己撞到枪口上去了。”

    “放心吧,兄弟们也不是没长脑子,要胡闹也不会在这当口。再说了,皇上就算真的发现了什么,也不会明刀明枪的干,再怎么说咱们盛京也是大清龙兴之地,皇上第一次巡视就举起大刀的话,岂不是让天下人看笑话?你且看着吧,到时候皇上肯定会发明旨嘉奖的。”

    看着同僚得意的样子,卓奇心里却是有些隐忧。要是皇上这次发起火来,心中的火气能够有机会宣泄,还不会多严重。可这次皇上为了脸面隐忍不发,怒火堆积,过段时间再发泄出来绝对会更加的严重!到时候恐怕整个盛京的官员都要吃挂落。

    卓奇猜得不错,康熙这时候确实是挺生气的。

    他是一个掌控欲很强的人,之前为了亲政,就敢在羽翼未丰之时对鳌拜出手。这会儿看到盛京的这些文武官员一个个的用表面的恭敬来掩盖他们内心的敷衍,这让他不由得又回想起了当初四大臣辅政时,他名为皇帝实为傀儡的局面来。

    因此,康熙心里非常的恼火。

    偏偏他还不能发火。

    在康熙初年,满汉之间的敌对情绪还很严重,他要是发了火,保证全天下的汉人都会乐呵呵的看笑话。你一个满人皇帝,竟然连自家龙兴之地的满人官员都对你阳奉阴违,你还怎么期待全天下的汉人听话?

    于是康熙就只能假称劳累不见人了,一脸郁闷的跑去了永福宫。

    昭圣早就猜到了前朝的形势,此时见孙子闷闷不乐的过来,也不觉得惊讶,只说:“苏麻,把厨房炖的甜汤给皇帝端上来。”

    早就有宫女在得知皇上驾临永福宫时,就把在炉火上热着的甜汤放到凉水里镇着端了过来,苏麻出得门去,甜汤就已经送到了门口,温度刚刚好。

    在太皇太后身边伺候的人,没点眼力见儿可不行。

    苏麻喇姑将甜汤从凉水里端出来,拿干净的细布将瓷盅外面的水渍擦干,这才小心的端了进去,轻轻放在康熙身旁的小几上,柔声说道:“盛京气候干燥,老祖宗担心皇上上火,特意让奴才们给皇上炖的川贝雪梨银耳羹,已经不烫了,皇上喝了去去燥气吧。”

    苏麻喇姑可以说是看着康熙长大的,甚至于康熙的启蒙也是由她负责的,可以说,在康熙的心目中,她扮演的是一个亦师亦母的角色,康熙对苏麻很是敬重,而苏麻对康熙也是尽职尽责。

    康熙闷闷不乐的喝着甜汤,昭圣淡淡开口道:“为了这起子奴才气坏了自个儿的身子不是聪明人所为,皇帝应该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清官贤臣那样将朝廷的事情放在首位的,有自己的小心思实属正常。只要这点小心思不会影响到大清的江山社稷,该睁只眼闭只眼的时候,就不要太清明。”

    康熙如何能不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只是心中有些愤懑罢了,他郁闷的道:“孙儿只是不喜他们将孙儿当做傻瓜一般对待。”

    “他们将皇帝当做傻瓜,皇帝就真的变成傻瓜了?都说难得糊涂,可以糊涂的时候不妨糊涂着,不能糊涂的时候再让他们好生领教一下皇权就是了。作为一个帝王,就应该要有这样的心胸和气度!”

    昭圣出身蒙古,蒙古大草原培养出她一身大气的风采,非如此,也不可能教养出康熙这位千古一帝来。

第29章 康熙抵奉(3)() 
被皇玛姆教育了一番,康熙的心气稍稍平和了一些,也有精神关心其他的事了,他关切的问:“皇玛姆今日精神可还好?连日赶路,现在到了盛京,可以多停留一段时日,趁此机会,皇玛姆也好生修养一下。”

    苏麻喇姑立时开口道:“皇上,老祖宗这几日胃口不大好,今天的午膳也没进多少。”

    昭圣到底年纪大了,连着赶了十几天的路,身体已经感觉到了疲惫。更何况她也习惯了京城的气候,盛京这边的天气和北京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她也是十多年没出京城,如今有些不大习惯,因此,在饮食上就有些受影响。

    康熙顿时着急道:“皇玛姆身体不舒服怎么也不跟孙儿说一声?梁九功,你去把孙御医找来给太皇太后好好看看。”

    昭圣摆摆手叫住了梁九功:“哀家没那么娇气,皇帝正事要紧,不用为了哀家费心。”

    梁九功跪下道:“万岁爷对老祖宗的孝心奴才最是清楚,老祖宗的身体不爽快,万岁爷又如何有心思处理政务?老祖宗真要是体贴万岁爷,就听万岁爷的,让孙御医给老祖宗好生把把脉吧。”

    昭圣笑骂:“好你个奴才,半日不见,说话越发动听了。罢了,就听皇帝的,宣孙御医觐见吧。”

    不多时,梁九功就带着孙御医进来了,孙御医是太医院院正,平日里只给康熙、昭圣和仁宪看病,就是皇后赫舍里氏也无旨不得召他诊脉。

    孙御医上前把了脉,说:“太皇太后这是有些水土不服,以至于脾胃虚弱,不用吃药,只需吃些开胃健脾之物就好,像是山楂、青梅之类的。”

    苏麻喇姑面带忧色:“御膳房也有用山楂和青梅做出来蜜饯呈给老祖宗,但是老祖宗吃了并无好转。”

    孙御医想了想,说:“奴才倒是听说这盛京城内有一家成记果铺。”孙御医说:“去年奴才的师侄到盛京游学,曾带了些成记果铺的蜜饯回京,奴才尝过,比京城陈记的味道还略好些,也有开胃健脾之效,太皇太后可以尝试一下。”

    康熙听了,当即就吩咐魏珠出宫购买。

    不多时,魏珠就带着一大包蜜饯回来了,经过孙御医验毒,又再经过小太监试了毒,这才呈到昭圣面前。

    昭圣对此并不抱多大希望,在她想来,蜜饯嘛,不都是差不多那个味儿么,就算好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看在孙儿的一片孝心上,还是装着高兴的拿起一颗放进了嘴里。

    只嚼了两下,昭圣的眼神就亮了起来,一口气吃了四五颗,这才停了下来,满面笑意的说:“皇帝,你也尝尝,孙御医说的确实没错,这成记的蜜饯味道的确是好,难为他们怎么做出来的这样丰富的口感层次。”

    康熙和仁宪见了,也好奇的拈了一颗来吃。

    成记果铺的蜜饯最大的特色就是口感层次特别的丰富,一般的果铺,都是从头到尾一个味道,没什么特殊的地方。成记果铺的蜜饯却能够给人带来极大的惊喜,仿佛每一颗都是不同的味道。

    康熙和仁宪尝到滋味之后也是停不下来,一连吃了好几颗才略略感到些满足。

    仁宪感慨的道:“吃了这成记的果铺,哀家怕是日后回宫都不想再吃蜜饯了。”

    昭圣也点头附和,这样的蜜饯已经脱离了普通食物的范畴了,如果这世上真的有厨神,那么厨神的手艺恐怕也就这样了。

    康熙笑道:“皇玛姆和皇额娘若是喜欢,朕就宣召这成记果铺的厨子进宫到御膳房供职也就是了。”这天下都是他们爱新觉罗家的,难道还用不起一个厨子?

    昭圣颇有些心动,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对于封建王国的权利顶峰们来说,除了他们,其他人都是没有人权的,甚至于他们根本就没有人权这个概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只是要你一个人,高高兴兴的献上才应该是为人臣子之道。

    既然康熙已开了圣口,当下魏珠便出了宫门前往成记。事关太皇太后的饮食问题,再加上万岁爷的重视,他可是半点也马虎不得,急匆匆的就出了宫门,早些把人带进宫,太皇太后的胃口好了,他也能在万岁爷面前得个好脸儿。

    高勇今天比往常更忙碌了几分,先前有位公公来买了些蜜饯,消息传开之后,生意就更好了,就是往日里舍不得花钱的,今朝也来买了一两二两来尝个鲜。

    宫里万岁爷和娘娘们都爱吃的蜜饯,自然是让人更加追捧了。

    因为对魏珠的印象太深,魏珠刚走过去,高勇就把他认了出来,当下心里就咯噔一声:难道是万岁爷和娘娘们吃着不好,让人找茬来了?

    魏珠走到成记果铺的门脸儿前,拂尘一扬,尖声道:“成记果铺的东家何在?”

    高勇顿时一个激灵,急急忙忙的从铺子后面出来,点头哈腰的说:“小的是成记果铺的掌柜,东家不再铺里,不知道这位公公找小的东家有什么事?”

    魏珠说:“今日太皇太后吃了你们成记的蜜饯,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